-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永宪录
永宪录
南赣镇总兵黄起宪以联姻魏之耀削籍。
饬杭州将军年羹尧带原发陕西候补人员及侍卫赴新任。请旨措置。
上谕。去冬年羹尧奏请带往陕西候补人员。除侍卫查尔扈、高其位之弟高其傃仍着来京。其余或有请托。或年羹尧自欲带往。或督抚大臣官员子弟欲作质。当各将带往情节与年羹尧所行事迹声明缮折。交与岳锺琪转奏。如不能声明。仍随年羹尧前赴杭州学习。至前岁拣选发往之侍卫。本朕左右随侍之人。至彼贪其赀财。竟以奴仆听命。既甘卑贱。即令仍随年羹尧前往杭州。将伊等如何措置之处。至杭时年羹尧请旨定夺。于是编修汪受祺、胡彦颖、金以成、窦启瑛等皆随赴杭州。得旨令地方官查察。毋致生事。
左佥都御史吴隆元议刑部罪案悖谬。严饬其奸险。
打夺杀人一案。律载。官司差人捕获罪人聚众中途打夺杀人。及聚至十人为首者。斩监候。是中途打夺杀人者拟斩。若聚至十人。即不杀人亦拟斩也。今登云打死林荣。隆元漫以阻止三人。与十人有间。请照斗殴杀论。上谕吴隆元身为佥都。不与法司虚衷推详。以期平允。既与律例不符。又与情理乖谬。伊平日称舅舅隆科多为柱石大臣。又将年羹尧所荐落卷在年羹尧故意极力赞赏。趋势附会。希图儌幸。似此假刚方以隐奸险岂可姑容。着隆科多查审具奏。#汲县捕役庞登云等聚
以察吏之旨晓示臣工。
上谕。为政首重安民。必先察吏。向者不肖。有司不能仰礼圣祖仁皇帝慈仁德意。吏治渐至废弛。是以朕即位以来。严加训戒。整饬官方。乃有庸懦之督抚。迎合朕意。似出于不得已而参劾者。前满保曾奏浙闽属吏已劾多员。若再题参。恐致无人办理。魏廷珍亦曾奏湖南属员参革已大半。容再查出参劾等语。夫属员之去留。视居官之优劣。岂论参劾之多寡。朕心总出于至公。而督抚等安得以庸鄙之见偏私之心妄为窥测乎。又闻外间议论云。朝廷惩盗臣而重聚敛之臣。此语尤为荒诞。朕临御以来。蠲免旧欠钱粮不下千百万两。又免苏松、南昌额征银五十余万两。岂屑屑较量于财利之间者。况现今裁革私派陋规甚多。所谓聚敛者何所指乎。但亏空侵蚀。贪婪枉法。既宽其诛。若不严追。国法安在。此朋党匪人独造之语。特谕众知之。内外臣工各秉公据理。不可存迎合之见。则吏治民生均有攸赖。
四川按察使刘世奇党年削籍。罚修河南堤工。
辛酉。孝恭仁皇后忌辰。命大学士嵩祝等致祭景陵。
廉亲王允禩奏移府。以天暑劳民谕止之。
廉亲王府与上藩邸相连。群臣请升潜邸为宫。廉亲王府不合相并。上以废安亲王空府与之。
奏于六月十二日迁移。上谕。妃阿母亲亦系年迈。于此盛暑之时搬移。万一因暑少有疏忽。廉亲王如何担得住。且王属下人等于此盛暑之时。疏忽一人。俱关朕之声名。故暂停止。国制。亲王府台基高一丈。上盖房五室。内盖两层楼房一座。门屏贴金。彩画五爪龙及各样花草。柱施纯色红青。用绿脊绿筒瓦。殿楼门基与府台基等座位高八尺。长一丈一尺。阔九尺。座基高一尺五寸。施以朱漆。贴金。彩画五爪龙及五色云、凡龙止用彩画。雕刻龙身与龙首皆有禁。殿前门首俱用石栏杆。余以次视此杀焉。惟世子。郡王得彩画四爪龙。
逮年党宋师曾。追完长芦运使任内亏空。籍其赀产。
师曾于康熙六十一年九月。以前任亏空。为巡盐御史傅赉所劾。令效力军前。至是御史莽鹄立再参师曾未完事件。上谕。去岁年羹尧来京。曾面奏宋师曾所欠钱粮全完。请以原品休致。其夤缘请托。情甚可恶。即将伊提拿。交与刑部会同莽鹄立严审具奏。师曾江南长洲人。前大学士德宜之孙。
以左都御史尹泰为盛京礼部侍郎兼奉天府尹事。起前四川巡抚能泰为左都御史。
上谕。苏努在盛京为将军八年。毫无裨益地方之处。诸务废弛。尹泰以原品往彼输诚整理。挽回风气。
再以隆科多、年羹尧诸人之奸晓示在廷。令诸臣解散党羽。
上谕。朕临御之始。将舅舅隆科多及年羹尧寄之心膂。所以作其公忠。期其报效。孰知朕视为一体。伊等竟怀二心。朕予以宠荣。伊等幸为邀结。招权纳贿。罔作威福。几陷朕于不明。竟无以对天下。但解其权柄不加刑诛者。正以见朕信任太过。惟有自责。而于伊等从善也。若伊等怨望不遂。怙恶不悛。朕岂姑息以养奸耶。至于二人门下向来趋附奔走承奉者。宜急解散党羽。洗心革面。若仍念旧情而负国恩。定以党逆正法。向日明珠、索额图因作威福。圣祖仁皇帝解其要职。置之闲散。而二人不能回心禁慝。仍诡密招揽。如在位时。隆科多、年羹尧若不知恐惧。痛改前非。欲如明珠等之故局。则万万不能也。殊恩不可屡邀。覆辙不可再蹈。朕亦断不贰过矣。又谕。朕宽厚居心。慈祥敷政。训饬臣工。惟欲散其党援。化其积善。乃有屡训不悛。如马尔萨、鄂伦岱、阿尔松阿、汝福等。马尔萨之父马哈达原任奉天员外。与将军苏努同恶相济。圣祖唤回。发于允禵门上。又指使允禵作不法不义之事。圣祖重责。不许跟随允禵。朕即位。隆科多保举马尔萨。由牛羊群总管拔至都统。畀以议政。且署领侍卫大臣事。乃不知报朕擢用之恩。而但感激隆科多荐引之私。一日。果郡王与马尔萨同进景运门。舅舅隆科多见而起立。果郡王前行不觉。伊连声告曰。舅舅起立矣。直待果郡王欠身微趋而过方止。圣祖时。隆科多与皇子相见。俱跪一足问安。诸王于圣祖为父子。而于朕则为兄弟。隆科多不照前恭敬。而反傲慢若此。其何所禀承而然耶。又如汝福在朕前大肆狂悖。朕诘问时。马尔萨等犹曲意袒护。及严旨切责。同出干清门。马尔萨故作泰然不惧之状。藐视君父。罪莫可逭。况马尔萨当年在銮仪卫为云麾使。即结党阿灵阿。最为亲信。如阿尔松阿。朕念其勋戚之后。优待任用。冀其赎父之罪。乃与鄂伦岱等固结不解。用为刑部尚书。将原被告各夹一足以取口供。挠乱政事。其居心行事可知矣。舅舅隆科多于此数人力加解护。而屡参廉亲王。必欲朕致其身命。其意将廉亲王多年结成之党羽收罗以为己手足耳。苏努、鄂伦岱、阿尔松阿、汝福、马尔萨等与允禵、允禵之固党。皆应立置重典。因朕心不忍。故薄加惩治。倘仍执迷。必行正法。如范时捷、利瓦伊钧皆年羹尧亲密之人。今能醒悟改悔。列款参劾。年羹尧不明大义之人。反议二人心怀两端。患得患失。前后反复。朕所制朋党论。谓当与君上同其好恶者。正谓此也。甚为可嘉。何罪之有。若以二人之解散党羽为罪。则鄂伦岱等之固结不悟反为可称乎。 按明珠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在康熙二十年间专权任事。妹为贵妃。生皇长子。男尚主。弟傅腊塔节制两江。佛伦节制川陕。子成德癸丑成进士。揆其季也。索额图为孝诚仁皇后弟。故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户部尚书。后官包衣昂邦。癸未以有罪毙于狱。
置八县。延庆、保安二州则先山西二直隶州移属宣化者。凡改设诸县皆仍卫所旧名。 %所为宁武、朔平二府。宁武、偏关、左云、天镇、神池、平鲁、右玉、阳高、五寨九县。设官分治。改宁武关为宁武府。县属宁武者宁武、偏关、神池、五寨。改大同右卫为朔平府。县属朔平者右玉、左云、平鲁。移大同之朔州、马邑并隶朔平。以阳高、天镇隶大同。六年后。又以大同之蔚州归直隶。 按宣化府明为万全都指挥司。领卫十一、千户所二、堡四。康熙中改府。以%署山西巡抚刑部左侍郎伊都立请改沿边
大同古云中地。去京师九百里。至枳儿岭。西至平虏城。川原平衍。分东西中路。西则偏头、平虏、威远、水泉等关堡。中则宁武、神池等关堡。东则平刑左右卫、阳和、雁门等关堡。三关偏头、宁武、雁门也。中设十八隘口。西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与正定相为唇齿。
夏六月丁卯朔。
旌龙游民席廿二妻方氏贞烈。
廿二与尹春广交好。访知暑月夫妇分眠。夜起图奸。方氏不从被杀。
诏江南蠲免浮粮。禁止诵经立碑。盖造龙亭。聚众演剧。以为答谢。
上谕。朕轸念民生。蠲租赐赈。不过行吾心之所安。使斯民共沾实惠。并无一毫市恩之念。欲以崇尚虚文。彼处士民感激朕意。为朕祈福。虽或出于爱戴之诚。然实非矢报君亲之理。朕所望于天下者。祗欲各安职业。端本务实。以生以养。庶几家给人足。共享升平。以仰报皇考之托耳。以云祈报。莫大于此。且非徒糜费金银。更恐不肖官役里胥借名私派。干没肥己。贻累小民。敕督抚严行禁止。
律例馆总裁吏部尚书朱轼进纂修全书告成。命再加详察。以副慎刑之意。
原律四百五十七条。今删九条。并增二条。移易一条。更名四条。改律文及小注字句一百三十条。共四百六十条。合前例详校。增入四百八十六条。共八百二十四条。名曰钦定大清律。御制序文。颁行天下。
军前翰林院侍讲学士怀亲劾年羹尧前恩诏两至西宁。不行宣读晓谕。饬羹尧明白回奏。
成例。凡恩诏至各省。督抚率各官郊迎。至公所设香案跪听开读毕。誊黄转颁镇司道府州县。原奉恩诏公同验明。交使者赉缴。
迎诏之礼。前史未载。明初始定制。凡诏将至。所在官司具龙亭彩舆仪仗。鼓乐郊迎。使者置诏于亭。立亭东。官司向北行礼毕前导。使者亭后随行。至公所。群官先入东西立。龙亭至。使者立其东。群官行礼毕。使者捧诏至授展读官。官跪受开读。群官及使者皆跪听读讫。捧诏授使者置亭中。群官行礼毕诣亭前跪。长官致词曰圣躬万安。使者鞠躬曰圣躬万安。乃退。易服见使者。行再拜礼。
今制疑略同。明制行礼以十二拜为全礼。余有五拜三叩首、四拜之差。亦犹今三跪九叩首、二跪六叩首、一跪三叩首、一跪一叩首之异。迎诏皆行全礼。跪请圣安。凡大臣出京经过之地。督抚皆行此礼。群官行礼。使者亦同行礼。如廷臣出使则先行。
前川北总兵王允吉献年羹尧勒令告退手书。饬年羹尧明白回奏。
书云。该镇位已尊。年已迈。何不告老。以全终始。若能自爱。一面具详。一面遣汝一子来我军前效力。受我未了之恩。允吉二年九月予告归。
木多官兵。2命议叙驻防乌斯藏
自康熙五十九年复藏之后。四川、云南拨兵驻防。践更已六年。故轸恤之。
复遣王奕鸿效力军前。
媚年羹尧。复令伊兄奕清一同效力。;奕鸿由年羹尧奏令振武将军祁礼德带回京师侍父。上蠲免苏松浮粮。大学士王掞向人言。曾奏过圣祖。未蒙俞允。上查阅宫中无此条陈。降旨严饬。掞欲自沽美名。以不美之名归之圣祖。负恩悖义。伊子
大理寺少卿年当、副都统年兴、骁骑校年逾、干清门头等侍卫总理侍卫事兼銮仪卫使玉柱削籍。
玉柱隆科多子。
署山西巡抚刑部左侍郎伊都立劾年羹尧营私网利掠美市恩诸罪。饬年羹尧明白回奏。
疏言。先年西塞用兵。选调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官员赴甘肃效力。奉上谕酌量发回。年羹尧借端勒令每员帮银四千两。又陕西乐籍改良。年羹尧攘为己功。索泽州乐户窦经荣谢银十万两。至晋省各官亏空。多由大同参革知府栾廷芳借名科派军需所致。乃年羹尧反以有各属欠项可抵廷芳亏空。欲带往陕西。蒙圣明洞鉴不允。其受廷芳之贿。人言藉藉。臣之所闻。曷敢容隐。
以不附隆、年邪党。加署川陕总督岳锺琪、云贵总督高其倬、湖广总督杨宗仁、福建陆路提督吴陛、湖广提督魏经国、太子少傅两广总督孔毓珣、河道总督齐苏勒兵部尚书。
嗣曲阜令孔衍泽病免。以毓琚袭。
年羹尧奏缴上在藩邸批责戴铎狂悖禀折。以杜招摇。上颁示在廷。列其心迹叵测诸罪。饬年羹尧明白回奏。
上谕。据年羹尧奏称。原任四川布政使戴铎将主子在藩邸时所批折子一扣与臣看。臣恐其在外招摇生事。敬收臣处。今附折恭缴。戴铎昔年曾具禀折。甚狂乱。朕手批切责之。今将其原折发与九卿公阅。所批之语有何招摇。而年羹尧奏折中故意隐约其词。以启天下之疑。不知何心。朕藩邸门下之人。向惟年羹尧、戴铎肆无忌惮。昔年羹尧启折中今日之不负皇上即他日之不负王爷。朕比时手批切责。有云尔此语真乱臣贼子之言。看今日之负我。知他日必负皇父之谕。即欲将其启折于皇考前参奏。年羹尧再三恳求而止。
年羹尧将伊启折与朕当日批谕缴上。恐存伊处招摇。当日不即参奏此二人者。因伊二人居心阴险叵测。各处结党狂悖。且年羹尧又明珠之孙婿。或希此发露以诬陷。朕岂肯堕其术中。是以切责批发。直书朕之衷曲。即附折收存以为凭据。朕深知戴铎行止狂乱。而不置之于死者。恐年羹尧等又加朕以杀戴铎灭口之名也。问年羹尧。昔日所批伊之启及朕所行之事所说之言。或戴铎向伊曾如何说。朕果有不可以对今日之臣庶者。年羹尧一一据实具奏。庶使天下人共见之。若一言一字隐讳。乃天诛地灭人也。又奏称既不敢久居陕省。亦不敢遽赴浙江。于仪征县水陆交通之地静候纶音。朕前降谕旨。令速赴杭州新任。今逗遛中途。旷废职守。迁延观望。不知何心。俱需明白回奏。 按年羹尧妻元年以公苏燕之女授为县君。后又因宗室故发还母家。或先为明氏婿。迨乾隆初忠勇公傅恒建功相国。公亦明氏婿。珠之后人复录用振起。如江苏布政使辰垣有政声。
以策妄阿拉布坦信使往来。礼仪恭顺。诏撤土鲁番科什图等地官兵。归巴尔库尔。靖逆将军富宁安先行晓谕。毋致惊乱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