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申学校考课及设立社学之令。
社学之制创于明洪武八年。得古人家塾党庠□序之义。一邑十社。延师□以教乡之子弟。今之义学多设于城而不设于乡。国初有社生。取诸童生之次者考校列三等。得为生员。否则免府县试应考。此学政条例。童生五等降社生也。康熙二十五年停后亦未及复。
前贵州巡抚刘荫枢卒。
荫枢字春南。陕西韩城人。丙辰进士。为巡抚时。传闻圣祖亲征泽旺阿拉蒲坦。上章谏阻。谪发军前。□□□□命往鄂尔适图程地。六十一年十月诏复官致仕。敕谏阻西征诏。则内阁学士长寿忤旨廷杖死。荫枢其继者。圣祖亦不复行矣。
江西新城民徐时祥、江南东流民江益贤百岁。
工科给事中赫硕色请禁私制通书。
通书起自康熙五十年间。徽州治堪舆□编次一年宜忌。以时宪书为君而杂以选择条款。□□□□民间尚之。禁革后定例。各藩司颁发时宪书。分给各属。教之民间。以所□□刷刊纸张钱粮。乾隆初于时宪书上下□印宜忌星辰。亦通书之故智。私加之特不另刊。或兼林选择书也。选择书见前颁时宪条。
令都察院兼辖六科。
吏、户、工三科掌印给事中崔致远、王澍、康五端奏。六科自唐、宋以来俱在午门办事。转察□部院事。□□现在稽查都察院事。不便令其兼辖。不报。寻调三人为员外郎。王澍字若灵。江南金县人。康熙壬辰进士。书法冠一时。真草隶篆皆□成一家。而篆体铁线。尤称神妙。未几假归以终。
嗣衍圣公孔毓圻来朝。以老病陈情。
礼部尚书觉罗苏库罢。以军前尚书塞尔图为礼部尚书。仍在军前。
上以忌日欲亲谒景陵。康亲王安等援引古礼。请遣王代祭。各赐肉一方。命大学士松柱等二十三人前往陪礼。
疏言。谒陵之礼。始于东汉。以至唐开元。宋史礼志会典所载圣帝谒陵之仪皆闻□于春正月一行之。又唐贞观以四季月生日忌日遣使诣陵。宋景德时议忌辰之礼。□准唐贞观故事。遣使致祭。后遵为典制。明代忌日则祭于奉先殿。详考历代□□□□□。况皇上至仁大孝。二岁之中已两至山陵。而冬至日按圣祖仁皇帝配天大礼。礼六君子之齐。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此十一月中旬。正皇上静养身心之时。不得更有悲伤之事以感动天怀。宋胡寅云。山陵之礼。至于大葬则送终事毕。若孝思不忘。宜专诚于庙享。此圣人制礼之精意也。伏乞俯将□□于诸王内命一人恭代陪祀之官。各部院派三分之一随往。□□□之心皆安矣。 
凡谒陵。上至陵。礼部、鸿胪寺官立于五洞桥。引随驾王以下各官至桥北下马。上至下马牌下马。礼部、鸿胪寺官引以下各官随驾行至陵寝门外向上排立。上至门内祭台石边行谒见礼。礼部、鸿胪寺官立门外。引王以下各官随行礼毕。王以下各官两旁排立。上奠酒。王以下各官在立处跪。亦奠。跪奠毕。立。举奉毕。随上出至祭□。礼部、鸿胪寺官立五洞桥。引王以下各官下马。至隆恩门外齐集。上至下马牌下马。至隆恩殿。诸王随行至殿东西阶上相向立。各官阶下排立。上就拜褥立。王以下各官就位向上排立。上跪上香。王以下各官亦随跪上香毕。上返立原位。赞行礼。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毕。祝帛送□□。上出。守陵官员于厢房墙下排立。候上过跪送。驾至跪迎同。
戊子。至圣六十七【一作八】 代孙太子少师嗣衍圣公孔毓圻卒于京师。赐谥恭悫。以长子传铎袭。
公字翼宸。号钟在。嗣爵五十余年。因上追封五代。谢恩来京。卒年六十七。上命大臣赐奠茶酒。三品以上汉堂官往吊祭。行人护丧归葬。孔子后裔。在周皆承殷后为宋公。汉高祖时封八世孙腾为奉嗣君。□□后封褒城侯。元帝时。霸封关内侯。光武时。楷封褒亭侯。魏文帝时。羡封宗圣侯。继之震封奉圣亭侯。刘宋封鲜崇圣侯。北齐封染邹国公。隋封英哲奉圣侯。唐封德伦褒圣侯。后改封琏之文宣公后。改封圣佑衍圣公。以至□□唐以嗣公昭俭兼曲阜令。□□□□宋□宗时公延世、太宗时公元楷如之。洪武七年以元楷孙克仲为县令。后别子承袭至于今。
国制。衍圣公长子袭封。次子袭五经博士。□□□□祀事□□袭太常寺博士。主圣泽书院祀事。尼山书院学录由公咨送弟侄题补。曲阜知县、四氏学学录、洙泗书院学录由孔氏生员题补。
己丑。圣祖仁皇帝忌日。上躬祭寿皇殿。赋诗志哀。
寝门不再侍慈颜。暌隔伤怀赴暑寒。思慕情殷劳梦寐。凡筵频祭痛汍澜。岁时每□推迁易。恩德难酬高厚禄。付托独□□□□。命提莫望益悲酸。天心此日犹能复。圣范无时更奉欢。瞻对御容风木惨。何禁哀涕欲摧肝。 按供奉先帝神牌太庙奉先殿外。寿皇殿之主仍供奉。盖既□之后作新主祔于皇祖之庙。其冬至□□故古礼若是也。
考试辛丑科散馆庶吉士。留馆授职者二十一人。
成例。庶吉士在馆教习三年。俟下科钦点庶吉士到馆。则满汉教习学士题诗考试散馆。至期。满汉教习学士开列庶吉士名单分班引见毕。同赴体仁阁下候考。鸿胪寺官引庶吉士等行三跪九叩头礼。吏部官散卷。内阁满汉学士捧题纸分授满汉教习学士。随分授庶吉士等。试毕。吏部官收卷。教习学士本日转奏候钦定名次。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其不留馆者分别以科道部属州县等官用。二甲三甲亦同引见考试。是科庶吉士六十二人。后多显达。三鼎甲皆御选。会元□□一甲后亦不振。事见前。庶吉士非官也。散馆乃授七品职。 
今俨然称府。国制。王公方称府。后三品以上官偕用之。康熙中□□鼎甲而祖曾官侍郎者仍□旧称。同官效尤。志其所自□蔓遂□庶常近见学使桐城张廷璐官二品。其父兄两世宰辅。所列文稿称本衙藏板。足以正世之非矣。按衙。建牙也。唐藩镇方建牙。今人以习见而转以为异。可□可耻焉。
以败贼功。给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内貂一千二百张。内缎百端。库缎千疋。分奖有绩官将。
诏修太学。以偏亲诣释奠。
上谕礼部。孔子道冠古今。为万世师表。薄海内外。无不俎豆尊崇。国学乃四方表率。其制尤重。圣祖仁皇帝亲临雍释奠。典礼攸隆。朕缵承大统。景仰先型。羹墙如见。念国学为辟雍造士之地。圣教四礼。莫先于此。恐历岁既久。有应加修葺之处。尔部会同工部详加阅视。凡文庙殿宇廊庑及讲堂学舍。务须整理周备。俾庙貌聿新。以伸景慕。朕将亲诣焉。
又降谕礼部堂。临雍大典。所以尊重道为教化之本。朕览史册所载。多称幸学。相沿未改。此臣下尊君之词。朕心有所未安。凡一应奏章记注。俱改幸为诣。 按顺治九年、康熙八年皆诣学释奠。推恩有差。学舍明初制有六。曰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第监生之等次以次升堂肄业。升率性者方为积分。一季三试。每试文理俱优与一分。理优文劣与半分。岁内积至八分者与出身。后此制不用。而六堂至今仍之。太学在安定门内学前街内。成吴与江宁同名。自前朝也。
内阁奏南郊御殿典礼。
疏言。查礼仪云。冬至之日崇祀明堂。灵台大赦。百官称庆。此冬至配天行庆之明文也。自晋至唐宋。历代皆隆其仪。宋仁宗皇佑二年以大庆殿为明堂。合祭天地三圣并侑大庆礼成。百官奉天殿朝贺。我朝会典载冬至日南郊礼成。次日御殿。百官进贺表。再查顺治五年冬至奉太祖高皇帝配天。及进上四祖号礼成。次日御殿。诸王群臣表贺。是日颁诏大赦天下。又十四年冬至奉太宗文皇帝配天礼成。次日御殿。诸王臣上表庆贺。是日颁诏大赦天下。康熙六年冬至奉世祖章皇帝配天礼成。次日御殿。诸王大臣上表庆贺。是日颁诏大赦天下。此我朝之典制也。今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奉圣祖仁皇帝配天大祀礼成。当皇上颁□之□正。万象继新。百礼伊始。按历代元年礼。凡郊庙宋朝朝舍行礼用乐。我皇上孝思□□不忍即行庆贺之礼。臣等伏思先王制礼。原以节情。准今酌古。典礼宜举。恳祈皇上俯允礼臣所请。三十六日御太和殿。诸王群臣上表行礼。颁圣祖仁皇帝配天恩诏。诚于典礼符杨。谨奏。奉旨。诸臣酌古准今。详查典礼具奏。今亦难从。但朕中心亦甚不安。其允所请行。 按顺治五年追上皇始祖泽王曰肇祖元皇帝。皇高高祖庆王曰兴祖直皇帝。皇高祖昌王曰景祖翼皇帝。皇曾祖福王曰显祖宣皇帝尊号。 
四郊之制。建圜丘于南郊。其北为皇穹宇。建方丘于北郊。其南为皇佑室。作朝日坛于东郊。作夕月坛于西郊。从祀南郊者□明□明各一坛。恒星五曜各一坛。电雷风雨各一坛。五镇兴隆业昌瑞□□为一坛。四海四渎为二坛。丘在正阳门外。其制□□南面。一面径五丈九尺。高九尺。二□面径九丈。高八尺一寸。三□面径十二丈。高八尺一寸。□□砖用一九七五阳数。周围栏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级。白石为之。内壝围墙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棂星石门四面。各三。外壝方墙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一尺七寸。棂星门如前。坛之东有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坛之西有神乐观、牺牲所、銮驾库。外围弓墙为四门。南曰昭亭。东曰□□。西曰广利。北曰咸贞。坛北为皇穹宇。制□□天环转八柱□□重檐覆以青□□。中安宝顶。东西南三出陛。各十四级。槛墙栏柱皆用青色琉璃。左右两庑各五间。亦覆青瓦。四周围墙前设门三。再北为大享殿。以□为制。周□十二柱。内柱亦十有二。□□□□□龙井柱四□顶三层。上覆青瓦。中覆黄瓦。下覆绿瓦。四□方墙前为大享门。东西北各有门。又有圆墙为门。□南即大享北门。东西各有门。中为皇干殿。□门上覆青瓦。下绕石栏。墙之东有神库、神厨、宰牲亭。西南为斋宫。
内阁请增大计吏员卓异。以示鼓励。
往例。卓异止道府方面、有司、佐贰、教官。今于州同、县丞外。增吏目、典史、巡检、驿闸等官。方面印文面方也。司府者是。州县则曰有司。又有首领官者。为吏役之首领。即吏目、典史也。
朝鲜来临孝恭仁皇后丧。
令各省拣选举人分别录用。定为制。
吏部奏。各省举人已经拣选未经截取者。于明年乡试后。督抚会同主考验看。分别造册报部。以□知县教职分选。例三年一行。
辛丑。冬至。上祀天于圜丘。尊圣祖仁皇帝以配天。
圜制三成。上帝与配帝神位在第一成。皆青幄。上帝南向。配帝西东向。日月星辰神牌在第二成。西东向。上之拜礼在第二成。每逢奠献则升坛。其玉帛礼同祈谷。□□则诸臣分献。祭以子时。遣官恭代在三成阶下行礼。出入升降皆由西庑。饮福□非礼。祝文云。维年月日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皇天上帝四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率臣僚。以玉帛牺斋粢盛庶品。备此烟燎。祇祀于上帝。奉某祖皇帝配飨。共享乐舞生二百五十九名。服皆青缎。余同祈谷。 
凡作乐。乐生奏乐于堂下。舞生按字升降俯仰舞于堂下。会典绘图以为节。乐章四言十句。高八句。□皆□推本朝皆名平□日月独□郊庙大祭。前代帝皇王多遣官行礼。偶一身亲。史册纪为上无不身亲。今上遵为成宪。可谓远迈历朝矣。
壬寅。上御太和殿受朝贺。颁诏恩赦天下。
成例。是日亲王以下文武官员以上于皇上前进表行庆贺礼毕。嗣贵妃率妃、嫔、公主、王妃以下内大臣、都统、大学士、尚书、精奇尼哈番妻以上赴皇后宫行礼毕。嗣公主、王妃以下精奇尼哈番妻以上于贵妃、妃、嫔、前行礼。元旦同。
赐会试中式武举白金。
各银四两。以置备衣马之资。仍命兵部殿试。天寒于巳时考试。预备茶、饽饽、牛乳、烧酒赏给之。
禁塘报、小抄、晚帖。违者以诈传诏旨论罪。
皇上出入起居口传谕旨赏赐□对之处。有者探问附访塘谓之小抄。左都御史尹泰以恐有添造。请禁之。此后惟谕旨奏疏而已。
内阁侍读学士拖沙喇哈番殷查纳病免。
查纳满洲人。康熙十九年。以头等侍卫随征吴三桂。及平定云南。授拖沙喇哈番。后喀尔喀公汉都叛。往鄂罗撕。奉命追都被擒。至鄂罗撕放回。□雪五日夜至边界。又敕旨与葛尔丹。被抢夺。削职。五十一年。遣往秃尔虎特图。五年始返京。授今官。至十八年。又充使臣往泽旺阿喇蒲坦。复命后年已六十五。抱病乞休。上念力多年。准以拖沙喇哈番世袭。鄂罗撕即倭罗斯。
冬十有二月丙午朔。
赐两江总督查弼纳御书清慎和平额。
福建巡抚黄国材请寄可省之奏章毋渎圣聪。上切责之。
疏言。知县以下佐贰官员遇有事故应斥革者。流犯脱逃与承审命盗迟延地方官应议处者。皆请准咨部汇题。斩绞已结各犯病故。管狱官请只咨部查考。至所犯军统罪亦请咨刑部完结。
福建巡抚黄国材题旌童生林胜□□何兰官□□殉节。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请明年大举会剿罗卜藏丹金。以四川提督岳锺琪、西宁总兵黄喜林、兴汉总兵武正安统领官兵五路出塞。
徐州民李春雷百岁。
令裁府州县佐贰冗员。
。%选武进士为侍
状元李琰授一等侍卫。榜眼毕应、探花施景范授二等侍卫。二甲刘问政等十三人授三等侍卫。三甲记名三十六人俱赐翎。 
成例。汉侍卫一等带孔雀翎。二等带花翎。三等蓝翎。凡一二甲及三甲前俱□侍卫三年分□。 
花翎鹏羽也。蓝翎染鹏羽为蓝。近有用孔雀翎染者。 
内本载武科因恩□纪之传胪。赐状元铜盔甲鞍马一副。宴名□武。余同文场。
国子监请令衍圣公四氏后裔暨天下监生驰赴京临雍。
疏言。至期必落落多中。布满□□。以襄大礼。规矩礼仪务期烂熟。通行直省。监生除年过六十、不满十六及有老亲患重病者。俱驰赴监。演习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