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制曰。朕惟致治之道。必忍臣一德。贤才奋兴。孝弟申于党序。仁厚治于四海。然后一道同风。克臻□隆之治。朕荷天庥命。丕承大统。伏惟圣祖仁皇帝。抚御寰区。六十余年。本至诚以御下。颁圣谕以教民。能使俊人盈廷。民风淳康。朕日夕旱食宵衣。恨恐一事未理。不克丕绍前烈。尚期股肱耳目之司。匡所不逮。易泰卦言。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谓君推诚以任下。臣□诚以事君。此朝廷之泰也。朕推心置腹。以至诚待下。大小臣工。宜精白一心。昌言无隐。今来能以嘉谋入告。无愧责难之义欤。抑或有依迟瞻顾。不勉以至诚报上者欤。周礼大司徒以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于朝。王制州长党正族师各以岁目考校。故其时人知奋励克崇实学。今三载宾兴。犹行古之道也。朕加意作人。特开恩科。何以使道艺兼修。德行无忝欤。抑司造士之责者。宜仿古岁月考校之制。俾文行并茂欤。百行莫先于孝。大计必主于廉。今欲使家有孝子。国有廉吏。所以化导鼓舞之者。其道安在。至帝王之治。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今欲使比户可封。何道臻此。放勋克明俊德。以致黎民于变时雍。周公召公布王化。放二南。意风化始于君。成于臣。渐以摩义。非一手一足之烈欤。夫君明臣良。联为一体。必能旁招俊乂。连茹汇征。贤才自然振兴也。敦崇孝行。砥砺廉隅。风俗自然醇朴也。尔多士积学有年。必有以抒夙抱而佐朕之新政者。其悉心以对。朕将亲览焉。
凡殿试。以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十四人充读卷官。侍读学士、侍读、典籍、中书充受卷弥封权掌用印官。殿试前一日。读卷大学士。学士拟策问数事。奏请钦定。捧回模合成题进呈后。中书缮写。执事官监看刊刻刷印。次日典籍捧题纸前行。学士随后。进大和殿。内阁学士捧至东旁黄案正偰。诸进士进午门。至丹墀内两傍排立。鸿胪寺官先引读卷执事各官行礼。次引诸贡士行礼毕。学士举题纸授礼部堂官。分给贡士跪接行礼。各就试案。试毕。读卷大学士等公同阅定。于传胪前一日拣选上卷十卷进呈御前。奏读钦定一甲五名。其二甲以下名次。读卷官次序奏请钦定。□日批定试卷名次。中书写成大小金榜三传折上。次日典籍捧榜。随不读卷学士至干清门以小榜交内侍进呈。大金榜用宝毕。典籍恭捧前行。学士及执事官随后。至太和殿。学士捧至黄案上。典籍捧三传折子授鸿胪官。候上升殿。不读卷大学士或学士捧金榜授礼部堂官。传胪殿试贡士每人以一摆牙喇供其食饮。且防其弊窦。故执事中有武臣以统率之。见下条。摆牙喇八旗护军名。
刑部尚书宗室佛格有罪削籍。谪置右卫。以领侍卫内大臣续封一等公阿尔松阿为刑部尚书。
格役圈禁贬所。侄祭酒伊尔登亦同谪右卫。
移湖口关于九江。
两江总督查弼纳覆奏。湖口县背山面湖。左右两石。钟山巉岩尖峙。直插江中。止有锺山崖下虹桥一港泊船。春冬水涸。不能进港。两江、闽、楚、川、广七省之船无由直径经行。必从梅家洲嘴转十余里。牵挽维难。若经暴涨。湖水江流交会于虹桥港口甚为汹涌。少有微风。不免漂溺。三十九年。左都御史王泽弘、请移九江。另于大姑塘设口岸抽分。抚臣马如龙奏止之。今既移九江。仍于大姑塘设立口岸。庶使江南、江西来往船只不致漏税。
甲戌。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遣兵败罗卜藏丹金之众于北川之新城。
新城离西宁九十里。游击马成辅领兵八百镇守。贼二千余同拒后山。围绕攻击。成辅奋勇斗击。杀伤甚众。大将军恐贼协力攻城。因挑选西安、固原兵三千人。令中军副将王嵩、参将宋可进前往救援。从山后绕出。贼不能敌。杀死厄鲁忒百余人。所获无算。夺回被掳妇女四十口。此行带子母共七十位。所向披靡。我军不损一人。
窃考太宗天聪五年正月。满洲造红衣炮。咸镌其上曰天佑助成大将军。督造总兵官佟养性额附。监造官游击丁启明。备御被世荫。铸匠王大相、窦守位。铁匠刘计平。意红衣云者以其无敌也。最大重一千二百余斤。长七尺七寸。底径一尺二寸。口径一尺。膛口三寸七分。铁子重八斤。用药四斤。或以铜。或以铁。亦有用木裹者。每位具车轴以运行。次于红衣者名法贡。若子母炮尤为较便。则近今外洋所传。以铁铸母炮。长七尺许。于□中留半空以嵌子炮。长尺余。每母炮有五子。五母为伍则更番不绝声。行则二人负之而趋。每子母炮一位亦伍人为伍。其三人负之。□架火药锤凿以俟更换。 按明永乐中平南交。得交人神机火枪之制。即今之鸟枪。元初攻襄阳用炮。故俗名襄炮。但古用以攻守。今用于战阵。古用以发石。今用以铅子。盖不俟兵刃交接而胜负已分。近更造冲天炮。可及四十里。又有九接炮、劈山炮等名。制益精焉。
丙子。上万寿。不御殿。百官表贺。
礼部奏。是日卤簿大驾全设。上升太和殿座。和硕亲王以下文武各大臣官员进表行庆贺礼毕。将诸王所进桌张羊只大设筵宴。奉旨不御殿。照例进表。停止筵宴。上诞降干支为戊午、甲子、丁酉、辛卯。章皇帝亦生于前乙亥年月晦日。干支为乙亥、己卯、辛巳、庚寅。或云今上诞降于辛卯八月十三日。干支亦合卯、酉、子、午。如世宗。俟考。
冬十有一月丁丑朔。
赐殿试中式贡士于振、戴瀚、杨炳进士及第。张廷珩等出身有差。
。堂官每员一席。监察御史、受卷弥封收掌用印巡绰官检供给鸣赞官二员一席。护军校每三名一席。二甲三名进士每名一席。余二名一席。有上席中席之别。凡筵席用牛肉、羊肉、鹅、鸡、鸭、腌鱼、馒首、包子、斋饼、夹皮饼、酥饼、全饼、白饼、芝麻饼、米糕、鲜蔬、干果之□。或二十色、十六色、十四色、十二色。皆不贵异物。酒分几种。有乳酒、烧酒、黄酒之分。满席则□以 饼 子为案差。其行礼仪注则未详。 %礼部奏。往例殿试毕关日。诣卷待制唱名毕。捧黄榜于长安门外张挂。顺天府备伞盖仪从送状元归第。间日。赐恩荣宴于礼部。间日。赐状元六品顶暖帽披领朝衣带靴等物。赐进士银十两。次日。状元率诸进士午门前上表谢恩。间日。状元率诸进士诣先师庙行礼。上以赐银不合体。诸进士各赐表礼一端。三鼎甲及传胪俱令侍直南书房。 按会典传胪之制。是日。礼部同鸿胪寺官设黄榜案于太和殿以东旁。又设黄案于丹陛正中。鸣赞官东西各四员引诸进士入左右掖门至丹墀内。□齐集群官下两旁排立。鸣赞官于执麾处每边各二员对立。上升殿。引读卷执事各官行礼毕。次引诸进士分翼排立。鸣赞官赞有制。赞跪。诸进士跪。胪鸿寺官设三传。满汉鸣赞官各三员俱立东旁西向宣制毕。□□□□□□□□□□□□□□□唱书一甲一名某。鸿胪寺官引状元向前跪。唱一甲二名某。引榜眼向前跪。唱一甲三名某。引探花向前跪。唱二甲第四名某等若干名。三甲第一名某等若干名。各各向前跪。唱毕。鸣赞官赞行礼毕各退立□班。鸣赞官赞举榜。状元率诸进士随榜出。榜发。礼部给三鼎甲泥金报。用大红纻缎长二尺许。中书及第名次。旁列一甲姓名。恩荣宴赐三鼎甲银爵各一。内篆书恩荣钦赐。外镌一甲几名。姓皆乌银涂之。随宴内大臣、读卷大臣、监试官、护军参领、銮仪
午门颁赏。诸进士分翼排立跪领。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退。状元上表谢恩。礼部、鸿胪寺官设表黄案于午门前正中。状元捧表跪置案上。行三叩头礼退。鸣赞官赞。状元率诸进士行三跪九叩头礼毕。礼部、鸿胪寺官捧表送进内阁。 
释菜释褐之礼。是日。状元率诸进士至集贤门外下马。入持敬门东角门至先师殿前。道赞赞排班。班齐赞就位。行谒见礼。□□状元行释礼引赞赞诣盥洗所。再诣酒尊所。司尊者举幕酌酒授状元。诣先师神位前三献爵。俯伏兴。次诣四配神位前献爵如前仪。道赞赞行分献礼。引赞引一甲二名、三名分诣十坛神位前。又引二甲一名、三甲一名分诣两庑神位前。献爵如前仪毕。引赞赞复位。道赞赞共行礼如谒见毕。由西角门外释褐毕。候祭酒、司业升堂。状元率诸进士由东角门入至阶下序立。曾入监者升露台四拜起立台西。未入监者露台下两拜。祭酒、司业皆坐□□□□毕。二甲一名由堂东门入。执事者设食案于座前两厢官下座南面立。二甲三人北面立。执事者为三簪花斟酒。三人向两厢官揖。饮酒三爵出。两厢官送至堂门之内。诸进士由堂西门入。厅堂官接待簪花饮酒如前仪毕。厅堂官送出堂门外礼毕。□□□□□□□□□ 振字鹤泉。江南金县人。寻督学湖北永会。恩诏广额款项。
增武童入学数。降职归。再举博学回翰林至学士。瀚号雷村。江南上元人。本彻苏同姓某工画鸲鹆。侍上藩邸瀚依附为侄。得进身。乡会皆经元。乙卯至顺天乡试。解元许秉智以书吏子通贿得元。且闱中闻上升遐。饮酒笑语如常时。有对句。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戴学士戴关节不戴眼睛。顾谓正主考工部侍郎顾镇也。祖监试上闻。今上登极。诏从典解元革除。祖、镇免官。瀚罪杖从。炳号目州。湖广钟祥人。廷珩字相臣。大学士廷玉弟。皆未久卒。
乾隆乙丑状元钱维城。号稼朝。江南武进人。年少恃才不羁。善次留会场前旅馆。居一日。尚书公讷亲过而叹赏之。遂相结纳。廷对读卷。力主占首选。而妻兄庄存与号方冈。因是居榜眼。两家比屋而处。乡人共相啧啧。遇合之奇更过于瀚。闻之毘陵人云。
副都统祁尔萨条奏喜丧仪制。以杜奢侈。
内一条款。满洲蒙古遇有丧事。亲友馈粥茶吊慰。风俗日下。至有多□羊。大设盛馔送饭者。竞相效法。过于奢靡。无所止极。□□□□□□□□□□□□□□□□□上览卷。降谕旨。昔廉亲王允禩。值伊母妃之事。欲沽取孝名。百日犹令人扶掖匍匐而行。于定例外加行祭礼。每祭焚珍珠金银器血等物。荡尽产业。及事毕全然无恙。愈见体肥。彼时晓事者以会同送饭为名。大设筵宴。允礼等亦曾会朕与允禩送饭。廉亲王如此诡诈。无知者反以为孝。迨皇考洞鉴切责之。朕当皇考、皇妣大事。惟随皇考大丧礼制而行。不欲虚邀名誉。前谕尔大臣议丧仪礼定例具奏。今已十月。尚未奏闻。
各部各旗大臣会同议奏。如有不可行之处。将旨撤回。 按廉亲王奏迁府。上以妃阿母年高为言。四年有罪发审。母妃亦至宗人府。则现在就养之妃非其本生。 
礼言不饮酒。不食肉。不宿内。为居丧之实。近汉人居父母丧。纔□□即变易服色以更宴令。饮酒止磁其杯。食肉止木其箸。宿□器皿忌娘以为服丧云尔。此官礼者见之而蹴然也。
考选新进士五十五名为庶吉士。
沈淑、焦祈年、李桐、沈师孟、周学健。吴钊、陶正中、胡蛟龄、邹光涛、陈齐实、张廷琭、许焞、马金门、缪曰岂、松寿、尹继善、李微临、李端、戴水椿、何玉梁、严民法、沈荣仁、朱仕遇、胡香山、张考、刘吴龙、高山、徐以升、卢生熏、颜希圣、张江、吴大受、沈大豪、范咸、顾海、陈弘谋、刘敬与、张来求、保良、王乔林、张若油、杨胪赐、□可登、□□□□□□□、李徽、沈懋华、哈尔钦、博履青、黄元铎、陶士俊、昌龄、黄□模、□□帅念祖、□□ 张廷珩榜下先后检讨故不在其列。 
往例选庶吉士。吏部移咨翰林院。本院题请日期。至期用黄折书诸士年齿籍贯。钤本院印。设御案上。上升座。满汉大臣、掌院学士分列御座两旁。满汉读讲学士引诸进士每十人一班以次入见。宣姓名籍贯履历。候上钦点。或大臣从旁荐扬。选中者立御座右。余各以次退。选毕。二甲三名亦引见退。次日本院以选中进士并一甲进士籍□乡会试殿试所习本经开列进呈。分别读满汉书。具本启奏。覆加考试。上新制也。顷再定考试。录□后复用保举。 
馆选亦犹荐扬故事而重其责于保举者。既考庶吉士后。以部属州县逐班分考。不入选者以科分。□□者以教职用。周学健字力堂。江西新建人。闱中文不惬意。预有鬼物告以乡场必获隽。且连翩登翰。批房官阅其文。□之窗外。哭声□闻。再置。哭不已。遂凭其身。周分校者约共至之主司。听其弃取。副主考御史何世阅竟。就正于正主考编修任兰枝。时方起沐。夜梦其三子中解元。而三子不应试。适此卷编男三号。一见决为第一。会试文魁其经。殿试赐二甲六名。□符其兆。乾隆十三年总督河南。孝贤皇后之丧。□□□□□署苏抚安宁劾之。逮赴京。又以营私请托。以抚□□发其迹。籍没赐自尽。母以惊恐疯颠。诸子□者皆坐罪。岂□□□□而已以不善承□愚弄之以□□即偶然矣。曾督福建。所刊试卷向□编□□□□□尽畦町欲驾一切。识者知非载道器矣。 
张廷珩、廷琭若大学士廷玉之弟侄。是科乡会御试回避官生张氏各三□三人。【顺天乡试六朱张六若之。】 廷玉子幼。至癸丑。长子若霭方成进士。殿试钦定作探花。上表辞让。改二甲传胪。官至九□。先廷玉去位。王步青字汉阶。江南金县人。□□□□有文名。为人奔竞夤缘。招摇植利。康熙甲午。以万□太平节中式馆选。后未几罢归。今上时河□尹会一疏荐亦不允。天监其为人矣。廷榜何玉梁、沈文豪文章学问足称翘楚。而官不显。
赐兵部右侍郎牛钮御书勤劳宣力额。以旌永定治河功。
钮字天义。满洲正白旗人。当圣祖时以郎中督理热河、密云等城工。凡曾任学政者派往捐修。钮甚作□□□□□三年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