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冬十月丁未朔。
上时享于太庙。
行乡饮酒礼。命加谨。毋视为具文。
凡京府及直省州县。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行乡饮酒礼于儒学。前一日。执事者于儒学之讲堂【即明伦堂】 宾居西。唱两拜讫。唱送宾。以次下堂。分东西行。仍三揖三让出庠门而退。 #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者习礼。是日黎明。执事者宰牲具馔。主席及僚属司正先诣学。遣人速宾僎以下。比至。执事者先报曰宾至。主席率僚属出迎于庠门之外以入。主居东。宾居西。三让三揖而后升堂。东西相向立。赞两拜。宾坐。执事者又报曰僎至。主席又率僚属出迎。揖让升堂拜坐如前。仪宾僎介皆至。既就位。执事者唱。司正扬觯。执事者引司正自西阶升诣堂中。北向立。执事者唱。宾僎以下皆字唱揖。司正揖。宾僎以下皆揖。执事者以觯酌酒授司正。司正举酒曰。恭惟朝廷。率由旧章。敢崇礼让。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无或废堕。以忝所生。读毕。执事者唱。司正饮酒。饮毕。以觯授执事者。执事者唱揖。司正揖。宾僎以下皆揖。司正复位。宾僎以下皆坐。唱读律令。执事者举律令案于堂之中。引礼引读律令者诣案前北向立。唱宾僎以下皆立。行揖立如前仪。读毕。各揖如前仪。复位。执事者唱供馔案。执事者举馔案于宾前。次僎次介次主。三宾以下各以次举讫。执事者唱献宾。主起席北面立。执事者斟酒以授主。主受诣宾前。置于席。稍退。唱两拜。宾答拜讫。执事者又斟酒以授主。主受爵诣僎前。置于席。交拜如前仪毕。主退复位。执事者唱宾酬酒。宾起。僎从之。执事者斟酒以授宾。宾受爵诣主前。置于席。稍退唱两拜。宾僎主交拜讫。各就位坐。执事者分左右立。介三宾众宾之下次斟酒于席讫。执事者唱饮酒。或三行。或五行。供汤。又唱斟酒饮酒供汤三品毕。执事者唱彻馔。候彻馔案讫。唱宾僎以下皆行礼。僎主僚属居东。宾介三宾
凡乡饮酒礼。序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其坐席间高年有德者居上。高年淳笃者并之。以次序齿而坐。其有违条犯法者不得干于良善之席。违者罪以违制。敢有喧哗失礼者。扬觯者以礼责之。主、府州县正官。如无。以佐贰代之。位于东南。大宾以致仕官为之。位于西北。僎宾择乡里年高有德者。位于东北。介以次长位于西南。三宾以宾之次者为之。位于宾主僎介之后堂西宾席之西。除宾僎外。众宾序齿为次列坐。其僚属则序爵。丞在西南。判在东北。司正以教职为之。主扬觯以罚。赞礼者以老成生员为之。 按礼记乡饮酒礼云。主人亲迎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至于大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介即今之僎。自介以下则随宾僎入也。故曰皆至。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礼烦。及介省矣。故止言宾僎主献酬交拜。又云宾酬主。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则介以下亦宾主互相揖让。故曰以次斟酒于席。介以辅宾。故坐宾西北。坐介西南。僎以辅主人。故主人坐东南。而僎坐于西北。皆合礼文以为仪注。先儒黄干曰。请宾介。陈器馔。献宾介。献僎。旅酬。燕。此六者礼之大节。则介酬众宾各相揖让。其所谓旅酬欤。据礼介在僎上。今仪僎在介上。东南西北言方也。非谓侧席而坐。近有泥于礼文。皆不正席者。所宜改正。
赏给厄鲁特归顺头目波罗忒达西查普等六人银币。
领侍卫内大臣巴泽德卒。
上闻之垂泪。降谕。巴泽德故旧老臣。一生谨重。克尽臣道。照公职料理丧葬。遣庄亲王宏裕往奠茶酒。给银三千两。其赐恤依福善公例。
辅国公普贵有罪削爵。
赐侍直南书房史贻直、吴士玉、查嗣庭、王图炳、刘于义御书额。
史曰文昌清望。吴曰望重清班。查曰木天清望。王曰清华品望。刘曰玉堂清要。
会试总裁朱轼、张廷玉进五魁卷请钦定。上嘉其公忠。
康熙乙丑科会试前十名进呈钦定。后每行之。且有一榜俱请钦定。及请上命题者。此后会试及顺天乡试四书三题皆出上裁。今上登极后。凡各省四书题皆考官命下。即请上密封付之。
定例。主司出题四书各分为十段。主司签掣某段。即于段中拟题。又复签掣乃定。五经各帘官拟本经题。候主司择取签掣。自康熙庚子科闱题禁出冠冕而尚存忌讳。至乾隆甲子科京闱捉获夹带。上命此谓一言偾事二句。纣之不善三句。不见诸侯一章三题。此后多拟议所不到矣。
原总河道赵世显亏空国帑。下刑部狱。籍没家产。
康熙六十年冬。效力河工聂大禓讦告世显纵容家人崔三等克扣沿河工料。侵蚀国帑诸弊。得旨拏问。籍没家产。赔补不足。遂毙于狱。赵世显奉天旗人。始为两淮运使。升江苏按察使。皆有贤声。复巡抚山东。总河张鹏翮内拜户部尚书。荐为河督。在任十九年。穷奢极欲。废弛河务。扬州崔大献其妻于世显。遂兄弟三人皆同事。各拥巨赀行盐。篡登仕版。至是皆罹刑狱。家口入旗。人咸快之。 淮关原额银一十一万九千八百三十八两。五十八年。世显请归河院管理。而增加铜觔价银一万三千三百八十四两。淮安仓项下银三万一千七百四十两。又代交光禄寺银三万两。交与庆问银五千两。并节省银十五万两。盈余银三万两。合之则三十八万一千六百六十两。遂以为例。困商民而累后官。其以亏空罹罪。可为渔利者戒。乾隆十年中再加核减。尚有二十万一千九百六十两零。
令直省建忠义、节孝二祠。
直省府州县置设忠义祠于学宫。节孝祠待择地营建。京师八旗分左右翼择地各建二祠。每年春秋二季月祭祀。凡督抚都统举报依允者。置主入祠。建坊银两仍如例给其家。乾隆十四年。江苏巡抚雅尔哈善因金川用兵。为节省计。请节孝建坊令本家自备。部议。恐贫寒无银不建。反致埋没。令于置建祠前竖立石坊。举报依允者仍给银另建。余详后。
鸿胪寺少卿张应诏病免。
应诏字图南。湖南五关县人。以辛酉举人历任两淮运使。升巡盐御史。承李、陈、常诸人贪污之后。弊绝风清。一尘不染。故乡亲族来冀赠遗者。一概谢绝。归而掘其先茔。亦不悔。居家小屋数椽。瘠田半顷而已。其荷两朝清望之知。洵无忝矣。
停各官捐俸助公。
江西巡抚裴摔度因吉水等处蛟水泛涨。民人被灾。议各官捐俸散赈。上命以后遇有公事。即奏请动用正项。俸以养廉。永停捐助。
颁圣祖遗旨。诏录明太祖后裔以奉享祀。
上谕内阁。圣祖仁皇帝所遗匣中检得未经发出上谕一道。以明太祖崛起布衣。统一方夏。欲访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职。以奉春秋陈祭。仍世袭之。朕伏读之下。仰见我圣祖仁皇帝德沛天覆。大度宏仁。远迈百王。超轶万古。朕思史记东楼。诗歌白马。商、周以来无不推恩前代。后世频多疑忌。以致历代之君。祭典殄绝。朕仰体圣祖如天之心。远法隆古推恩之意。谨将圣祖上谕颁发尔等。访求明太祖支派一人。量授职衔。俾之承袭。以奉春秋祭祀。但恐迄今年代久远。或有奸徒假冒。致生事端。内阁大学士会同廷臣详明妥议。以副圣祖仁皇帝仁矜恤之至意。圣祖仁皇帝上谕。谕内阁吏、礼二部。朕于宫中详览前史。每见开国之主。必英姿伟略。才识过人。始能创肇丕基。奄有天下。其谟谋经画。间有详略不同。未有不期其子孙实克负荷。以传永久。迨其嗣君习于宴安。堕坠先绪。或纵欲逞志。或委任非人。遂致纲纪废弛。倾厥宗祀。良可悼叹。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规模制度。准今酌古。咸当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未及也。及其末业衰颓。灾荒迭见。臣工则门户纷然。盗贼则西北蜂起。京师失守。社稷颠覆。考其嗣主。实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国之鉴乎。历数使然。我朝歼逐逆寇。入关定鼎。明代诸陵。特设人员守护。使不湮没于荒烟蔓草中者。亦已越逾旧典矣。朕三经南巡。皆诣太祖陵园。亲身奠祭。更令严禁樵牧。岁加葺治。缅维明太祖旷世英雄。超轶往昔。规模典章。我朝尚多征据。岂可以宗祀沦绝。承守无人。今宜大廓成例。访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职。以奉春秋享荐。仍世袭之。庶可慰明太祖英灵于九原。亦昭朕仁厚矜恤之怀。使天下后世共瞻焉。尔内阁大学士会同吏、礼二部确议具奏。查寻议奏。查镶白旗朱文元一支。系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桂后。明崇祯时。嗣代简王监洪承畴军松山之战。为太宗文皇帝所获。其侄文元从在军。亦被擒。今龙溪尉朱汝健、官学生朱福烈、披甲人朱福等皆文元之子孙。文元于顺治年间奏往大同取宗谱。如今正定知府朱之琏一支皆属代王后。 
明崇祯七年。洪承畴受七省三边总督之命。十一年十二月。改为总督蓟辽。十五年二月。出山海关。兵败降。遂失锦州。松山在锦州城南十八里。承畴字享九。福建晋江人。万历丙辰钱士升榜进士。归顺后入旗。拜大学士。大兵平江南。以经略驻江宁。卒谥文襄。
明代子孙。圣朝绝无诛戮。而真伪莫辨。康熙丁亥、戊子间。江南有一金和尚。挟妖术倡为统首。拥立朱三太子为主云。崇祯帝子永王慈炯。所在兵民潜相构难。聚众太湖。圣祖南巡。潜蹑乘舆。发炮不鸣。未几发觉追捕。逆党悉伏诛。所云朱三太子解京师。年七十余。朝见赐服御居第。踰日斩于市。必察其奸伪诛之。以息寇源。明诏中奸徒假冒致生事端。或指此也。仰惟本朝圣主至公至大。凡制度典章。多踵前代。论者谓溧阳陈名夏为编修。归我朝入旗拜执政。有所翼赞。因圣谕多征据。遂志之。陈名夏字百史。崇祯癸未探花。国亡南归。马士英以从李贼捕之急。遂降于我朝。后不合于朝列。为所戕而以病殁告。今子孙籍汉军。有才名。
设山东兖州总兵。
辖兖州中右两标及德州、临清等十四营。从前山东只登州一总兵。统全省。
始命满洲监察御史杭奕禄、检讨德龄、理藩院郎中平柱、刑部员外郎宪德同为学院。考取八旗翻译。吏部尚书隆科多、礼部右侍郎登德为监试官。
谕内阁九卿进贤退不肖。各抒忠悃。勿避嫌怨。
赐尚书励廷仪、侍郎高其佩、王景曾、山西巡抚诺岷御书额。
励曰矜慎平恕。高曰精明法律。王曰三槐清荫。诺曰泽润蒸黎。
乡试会试回避举人及搜拔遗卷得士周龙官、张江等九十人俱赐进士。一同殿试。
是科正榜中额仍照旧一百八十名。此则恩诏加额者。龙官籍江南淮安。江西南城人。有才名。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督师次西宁。议军机上闻。上指示方略。假以便宜从事。
上谕。督师年羹尧、侍郎常寿题报征讨罗卜藏丹金。令亲王剎汉金领兵过黄河八百二十二河州。部将岳兆龙报称。剎汉金自言抵挡一次。再若不能抵。我也进河州口等因。差人来赵。今罗卜藏丹金显属反叛。若□剎汉金。则罗卜藏丹金其势益强。且级已经差使到汉朕所剎□处。彼此相邀。非会同泽旺阿喇布坦造反。即系去岁军兴之际。应预为详细筹划。即今西宁、松潘、甘州等处兵马。务令整齐精壮。方可出口。且罗卜藏丹金自夏季在藏用兵以来。人困马乏。现离口外不远。若不及今剿灭。致使伊等有整备。关系甚大。须详细筹划。务在必胜。一面即行。一面具奏。按剎汉丹津。前作察罕丹金。
以天寒命移殿试于两庑。
上谕。管理礼部事务贝子允祹。今年殿试。天气已寒。诸贡士若照旧例在丹墀对策。恐砚池冰结。难于书写。改于太和殿内两傍对策。传谕总管太监多置火炉。使诸贡士得尽心作文写卷。
免陕西长武、西乡浮额钱粮。
长武原额九千七百五十两零。西乡原额银八千六百六十二两零。免数俟考。
命武英殿大学士马齐、文华殿大学士松柱、署武英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徐元梦、吏部尚书田从典、刑部尚书励廷仪、吏部右侍郎史贻直、兵部右侍郎李绂、内阁学士阿克敦、吴士玉、查嗣庭、詹事府少詹事塞楞额、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汝谷为殿试读卷官。
上谕。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所以培馆阁之材。储公朝之器也。圣祖仁皇帝加意育才。又纂修各种书籍。故遂选翰林几至二百人。庶吉士五六十人。朕临御之初。未有编修之事。诚恐人才置之闲散。故令内阁大学士会同翰林掌院。择其学问优长字画端楷。或精于翻译者。留馆办事。其才具练达可当科道部属之选。或长于吏治。编检可为道府。庶吉士可为州县。分别具奏。其老病者以原官休致。行止不端者革职。今朕特开恩科。人才倍出。拣选庶常。亲加考试。至日后散馆。仍照此例。以二等分用。兹正届殿试之时。深知向有拟送策联营甲第之弊。殊可痛恨。朕所点阅卷官俟俱平日实心委任之人。各宜虚心谨慎。杜绝诸弊。倘仍蹈前辙。必严加议处。
辛未。罗卜藏丹金兵困西川之镇海堡。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击败之。次削平庄浪等地截路行劫贼番。优诏褒嘉。
严赌博之禁。以绝盗源。
凡犯赌博者。旗人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各枷号两月。其造牌骰之人。亦照赌博治罪。学智拳勇者罪亦如之。更设立乡正里长。不时劝谕查察。违者报官究治。从内阁学士吴士玉所请也。复以民皆玩法不悛。七年准立殊。八年定例。初犯枷责。再犯徒。三犯流徙。三犯以后斩。
以工部右侍郎尹泰为左都御史。
以太常寺卿王沛为通政司使。
癸酉。策试天下中式贡士杨炳等及特赐进士张江、复准殿试李徽等二百四十六人于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