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禁八旗大臣奏事称奴才。
往例。八旗臣工每奏对皆自称奴才。相沿已久。上以奴才既称奴才。而大臣亦称奴才。甚不合体。禁止之。后惟革职官可以此称。
通政司右通政钱以垲请严亏空追补之法。从之。
疏言。凡亏空官员题参时。一面严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员。封其家产追变。庶不致隐匿寄顿。又言州县钱粮。命知府及同城官当堂拆封。即起解通报。使不得挪移。皆如议施行。元年。天下大员以现任及前任亏空革职查封家产追审者。湖广布政使张圣弼、粮储道许大完、湖南按察使张安世、广西按察使李继谟、原直隶巡道宋师曾、江苏巡抚吴仁礼、江苏布政使李世仁、江安粮道王舜、前江安粮道李玉堂诸人。未及详悉。 
是时有以无名折奏者。见之邸抄。必上已准行。附载之。折言。钦惟我皇上好生如天。刑期无刑。臣前任刑部时。每月旗下以吃酒行凶送家奴者不一。而部内司官不加讯究。据来文发遣。臣查律内凡命案大案免死减等者发口外。吃酒之罪不至于此。重行凶者当有实据。乃不详审明确。竟离异其夫妇。分拆其子女。与盗贼等同科。似非刑罚之得中也。臣于办事之暇。不时询访。各旗狂幸之奴固多。其主行不端。每窥家人妻女。不便行私者。辄以吃酒行凶。远遣其夫。其妻女可踞为己有。其奴恐蹈不测。亦隐忍远去。如此者往往有之。请嗣后须详审明确。可疑者止鞭枷示惩。果应遣者令其妻女偕行。以免骨肉生离之苦。并可消强暴坫辱之念。奴隶下贱永戴皇仁矣。 
查律新例。各旗行止不端之人。欲占夺家人妻女。盖以吃酒行凶送部者。不准发遣。交与佐领。将伊妻室子女转卖身价给主。或系因此奏定例欤。
敕前复台湾功。加浙闽总督觉罗满保兵部尚书。给故提督施世骠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赠殉难总兵欧阳凯太子少保。余赐爵优恤有差。
上谕。凡官员现在议叙功加之外。再加一等。总督满保虽有失陷之罪。但一闻事发。即亲往厦门。抚慰众心。遵依皇考指示。七日克复。可加兵部尚书。提督施世骠统领大兵。克复全台。厥功甚大。给与世袭头等阿达哈哈番。总兵蓝廷珍给与三等阿达哈哈番。水师副将许云失陷台湾。非关伊罪。奋勇前进。身入阵亡。给与拜拖拉布勒哈哈番。参将罗万仓、游击游崇功、孙文元、守备胡忠义、马定国俱阵亡。给与拖色拉哈番。总兵欧阳凯追赠太子少保。 
世骠六十年八月病卒。已赠太子少保。廷珍用兵时为南澳总兵。六十一年调台湾。凯字虞臣。福建侯官人。以功加至总兵。
督学山西右赞善彭廷训题旌高平童生李天良孝行。
明史总裁朱轼荐上海生员叶滋、鄠县生员王心敬、归安生员严鸿逵任纂修。
鸿逵托病不至。见后。
乙亥。上赴景陵。
秋九月丁丑朔。上奉安圣祖仁皇帝、孝恭仁皇后梓宫于地宫。命随行诸王大臣易蟒服奉迎神主至京师。
上谕大学士马齐、松柱、王顼龄、尚书田从典。点主事关系甚重。必取有名望正气道行学问之人当此职。尔等爵位已至。人品亦好。须洁诚斋戒。诚意所锺。一若圣祖神灵洋洋如在笔间。方副朕一点孝思。勿得委为故事。 
时随驾大臣九十一员。办事官八十七员。俱加恩进级有差。
上凈发回銮。
己卯。上至京师。
庚辰。上恭奉圣祖仁皇帝暨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皇后神牌升祔太庙。诏告天下。推恩有差。
诏曰。朕惟礼先报本。孝首尊亲。表功德之隆。大礼着乎清庙。原蒸尝之荐。配食始于閟宫。所以备登祔之仪。洽神人之望。旧章具在。巨典孔彰。恭惟皇考圣祖仁皇帝。体合乾坤。声昭日月。开万年之景运。扬三祖之耿光。和惠慈仁。民物咸乐生遂性。信成节俭。刑政悉内治外修。广从古未登之版图。要荒并隶。宏历代未施之声教。渐被无垠。循继述之功。以守成而兼创业。数圣贤之主。实首出而无比伦。惕虑忧勤。六十二载之精神为黎民耗竭。讴歌感慕。万亿兆人之思仰于天地悠长。周百世而不迁。宜九庙以崇享。皇妣孝诚皇后正位璇宫。作配宸极。徽音懋着。淑德素成。皇妣孝昭皇后明哲温和。懿恭柔顺。佐理内治。表树壶仪。皇妣孝懿皇后纯粹夙根。宏恭性蕴。动循礼则。往法前修。慈抚朕躬。恩勤笃挚。皇妣孝恭皇后端仁厚裕。教协柔明。诞育藐躬。命提谆切。隆彰母道。顾复恩深。谦约持身。慈惠抚下。皆流徽于椒掖。各懋德于彤闱。允宜同祀神宫。合登礼室。祇告天地、宗庙、社稷。谨率诸王、贝子、贝勒、文武群臣。于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恭奉圣祖合天宏运文武浚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神位。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丽天襄圣仁皇后神位。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神位。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奉天佐圣仁皇后神位。孝恭宜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神位。升祔太庙。天象与坤仪同着。父恩与母德俱深。大礼既成。鸿施宜逮。所有事宜开列于后。 
是时端门前设更衣账房。因新制。油气熏蒸。上怒。饬廉亲王及工部侍郎、郎中等官跪太庙前一昼夜。
命礼部左侍郎景日镢知贡举。固山贝子领礼部事允祹为监临。太子太傅左都御史兼管吏部尚书朱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廷玉为大总裁。
同考试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王传、侍讲学士张廷璐、江南道监察御史王承烈、山东道监察御史景考祥、广东道监察御史向日贞、文选司郎中沈近思、会考府员外郎吴隆元、吏部员外郎杨缵绪、吏部主事甘汝来、编修朱一凤、任兰枝、文岱、检讨王思训、德龄、李兰、胡瀛、孙嘉淦、睪建书。令经堂旁分列帘官十八厅。按钦点先后为坐次。例也。
以户部尚书田从典为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张廷玉为户部尚书。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右侍郎张伯行为礼部尚书。刑部右侍郎卢询为兵部尚书。大学士不须摄部务。
浙江巡抚李卫报所属三十二县二州一卫秋旱灾。诏免所在钱粮。加意抚绥灾黎。
总督漕运张大有奉诏叩谒景陵。陛辞回任。赐御制诗扇服食。加衔兵部尚书。
御制诗。元庾关国计。输挽最艰辛。穗秸来千里。膏脂念万民。无忧任土贡。已得漕川人。可勒功高赏。恩光宠锡频。张大有字慕莘。陕西合阳人。甲戌进士。由中书累官兵部右侍郎。至今职。为人诚直。一足微跛。两朝信用焉。六年。进工部尚书。卒。
福建巡抚黄国材举故广东巡抚彭鹏二孙莆田贡生胜坦、廪生胜垣孝廉方正。以年幼不称旨。
凡孝廉方正引见后。年五十以上者以知州用。五十以下者以知县用。鹏以举人在籍。值耿精忠乱。逼降不从。悉去其齿。后为三河令。行取擢工科给事中。与御史郭琇弹劾权要。举朝惮之。比于海刚峰。天下庸人孺子皆知其名。郭琇。山东即墨人。以庚戌进士为吴江令。行取授御史。甫莅任。即劾大学士明珠、勒德洪、余国柱结党。圣祖震怒。二日三相皆罢。国柱即琇中式师也。官至湖广总督。二人为一代名臣。故并志之。
新建京仓成。命名万安。
六年后又建储济、裕丰二仓。 
凡仓廒制。以五间为一座。亦有四间、六间者。每间七梁六搭椽。面阔一丈四尺。进深五丈三尺。山柱高二丈二尺五寸。檐柱高一丈五尺五寸。顶有气楼。廒底用砖砌漫土铺木板。廒门墙俱留孔。以泄地气。每仓约十数门。
祭酒王图炳请复以恩拔岁副贡生考取八旗教习。
康熙五十年后改教习悉归举人进士。部议内廷内务府及八旗需人甚多。故图炳请八旗仍归恩拔四项。以宏作人之化。从之。
户部陈鼓铸之制。
云南巡抚杨名时奏。本省开铸。以铜七分。配倭铅三分。所铸色黄亮。用铜一百万觔。加倭铅三万。可得钱一十五万一千二十串零。臣查搭放兵饷。每千文价银一两。以钱一千二为率。留本省钱九万一千二十串。以四万串解运邻省。应请解费以二万串听候部议拨发。其铜价每百觔校减价银九两二钱。倭铅每百觔价银四两五钱。
部议。云南矿铜名曰蟹壳铜。从前未称云南铜。有铅气。与其多费。不如仍照旧例。铜六铅四配搭。鼓铸一百万觔。应设炉四十座。每铜铅百觔用工料钱一千八百二十文。折耗九觔合算。每铸钱一千应给工料一百七十五文。其节省之处。该抚酌量节省。将每铸铜铅百觔应给工料灰钱数。开具清册报部送会考府。
省福建巡盐御史及商人。令州县官照额征纳课银。
总督满保奏。沿海穷民曝晒盐觔腌鱼易米豆度日。官吏但知规例查拿。不顾小民困苦。乞将盐利归之穷民。照炉灶征课之例均摊。各场派佐贰一员监管平买卖。而以兴泉道总其事。 按明时福场无巡御。以行盐无运地。河东无运官。以出有专所场兼之。巡运皆无。
逮护守景陵前总管太监魏珠监禁。籍没其家。
珠与梁九公等幼侍圣祖。甚蒙宠眷。令护守景陵时。私使人在陵上割草。致与兵卒厮打。总兵范时绎启奏。拿付三法司会议具奏。魏珠在陵寝墙外砍山砌墙。关系风水。大不敬。应立决。得旨。魏珠侍奉圣祖多年。朕不忍加诛。仍看守。另有发落。内务府封锁家产人口。
谪督学江西编修徐昂发效力军前。
致仕礼部左侍郎加尚书职李旭升陛辞归里。赐御书衡平耆硕额。
辛卯。上御殿受朝。以班行不齐。严饬鸿胪、御史等官。
国制。元旦、冬至、万寿三大朝贺外。每月逢五逢十御中和殿受朝。如前仪。后不悉载。至御门听政。月数行之。预期请旨。仪已见前。后亦不重载。乾隆二年再定制。御门听政五日朝期。官员穿补服挂素珠。不必穿朝服。永以为例。
赐吏部右侍郎史贻直御制诗扇。
御制诗。率属公曹任望崇。位跻卿贰赖和衷。彤墀影蹑中台履。玉佩声含晚殿风。勿惮贤劳亲吏职。如将兢业亮天工。公忠不负衣冠选。槐棘均叨雨露同。
督学四川编修方觐请分派训导于云阳、巫山、建始、太平、万县、屏山、乐至等学。不必属县令兼管。
国初因遭流寇之厄。人民凋散。不设学官。余亦多教职一人。方觐字近雯。江南人。康熙乙丑进士。官至西安布政使。前乙酉圣祖南巡时。沿途胡期恒等献诗赋。因全传集苏州考试。命大学士张玉书、江苏巡抚宋荦同阅。奉钦定一等汪泰来、钱荣世、丁图南、吴襄、洪声以及吴士玉、王图炳、高一骞、鸿历、郭元舒、杨潜、杨开沅、田广运、庄楷、方觐诸人。供奉内廷。后显达。越四十七年辛未。今上巡幸江浙。献诗赋者甚众。择其尤者于江宁试以蚕月条桑赋。指佞草诗。心学真伪论。钦取六人。皆授中书。太平盛事。特类纪之。
大学士等议奏亏空官员子孙出仕者解任。代赔全完后复职。从之。
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王顼龄年八十有二乞休。上慰留之。
上谕。卿品行端凝。学问渊博。典章政务。经历最久。自圣祖简任机务以来。镇静和平。实心供职。勤劳夙着。卿系先帝旧臣。藉赞襄以臻上治。其照旧供职。不必以衰老乞休。
准江苏巡抚京口将军何天培请开各色捐谷例。以裕积储。
云南道监察御史田嘉谷请重经艺取士。以敦实学。章下所司。
嘉谷主试江浙。见佳文多以经艺不称而黜。请勒为取士令典。使士子知明经为要。 
部议科试四书二艺。经书一艺。文全者收录。庶经旨不致荒疏。临场乃有佳文。 
七年春移于岁校科试则四书经艺各一。增策一道。后更有经解默经诸例。则诸学政相踵请行之。经解以御纂五经为问。对不失旨者。生员优取。童生准入泮。于场前先试焉。
禁非公事擅骑驿马。
京师赈粥。令五城御史亲临散给。着为例。
年例。自十月朔至明年三月朔。五城各赈饘粥。以济穷民。兹上恐官员吏役有所侵渔。穷民不能仰沾实惠。故令御史亲督之。
天长民姜遇兆百岁。
赐右庶子张照御书瀛海仙班额。
照字得天。江南华亭人。康熙壬辰进士。十年。捐地千亩为义冢。以济乡人。盖苏松高阜地非数百金不能营一穴。民多水葬。上闻。大见嘉美。擢太常寺卿。拜侍郎。十二年。贵州苗乱。自请督师。因同事意见参差。无功。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劾之。逮赴京。寻复起用。华亭张氏累世富厚。自丙辰进士集始发科第。至吏部左侍郎。照其犹子。千亩之直不下二万金。富而不吝。利赖无穷。可谓难矣。
诏拜太保三等公总督川陕兵部尚书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进爵二等公。以剿罗卜藏丹金。多罗贝勒西安将军延信复挂平逆将军印。擢陕西督标中军副将田峻为凉州总兵。从军协助。
准恩诏从前殿试违式事故李徽等二十五人再许殿试。
禁官员去任造生祠书院。现在者留为义学。延师授徒。以广文教。
追封西部外藩贝子丹仲为多罗郡王。
仲前在军前。累着功勋。总督年羹尧奏请。故加优恤。
开纂修律例馆。以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朱轼、兵部尚书卢询、刑部左侍郎阿锡鼐、詹事府正詹事伊都立为总裁官。
大清律成于顺治二年。大学士范文程、刚林、祁充格、高铨、洪承畴、宁完我、宋权、刑部尚书吴达海、侍郎提桥、房可壮等奉敕督修详核。颁行天下。每年附以条例。陕西道监察御史汤之旭请于康熙六十一年以前之例。并会典逐条参互考订。以垂永久。部议。律例自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开馆。命大学士张玉书等纂修。至四十六年六月进呈。未蒙颁发。其中新增定例一百一十五条。合一再加参酌。卢、阿去官后。以吏部尚书查郎阿、刑部尚书德明领其事。三年书成。 按原律之文。多仍明代。及后章程大备。其中官职罪名有不合。例日增而律未改。所宜修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