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录

  一凡忤逆子孙巳犯初次送堂后。到家不数年月。仍然忤逆伊父母及祖父母。仍照具申诉。协同邻保。各具报单捆犯到堂。遵法锁押耻石示众数日堂董并以所颁戒尺先行重责。再为剀切晓谕。其犯或因一时酒醉冐犯长上。致蹈前辙。嗣后承认永远戒酒安分承顺。除罚跪半日或朴责示警外。且仍令伊跪求其父母祖父母。能发慈心。堂董亦即宽恕其二次送究。【或以草绳系颈着人鸣锣遍走本处村坊或插招旗上写忤逆父母者照样惩办庶人人见而知警】
  一凡父母及祖父母三次到堂禀送子孙忤逆者。其堂董随即解赴县宪台下。照例收禁究办。
  一凡忤逆子孙实出情理之外强悍不遵者。无论初次二次随时即行解究。
  一凡妇人不孝翁姑。罪坐其夫。应并令同夫一体究办。一祖母亲母倘有孀居力难呈首者由公正亲族协同保邻出名报堂。
  一倘有弟殴其兄及胞侄殴其伯叔者。亦可一体酌办。
  右首善堂规条。可附入各善堂义学。或节孝祠。或各神庙寺院。总可由公正董事立规施行。不必另行建堂。其间劝惩之法。及装塑画像等事。又可与乡镇节孝坊祠条规参看酌办。人能孝悌。必不敢犯上作乱。诚为整顿风俗之要务也。

  ○汇旌节孝坊祠条程

  卷十三之二
  人生忠孝节义本于至性。发于至情非为身后荣名地也。坊祠云乎哉。顾风教久衰。人心日薄。无所触则不奋。幸有一二孀居守节。矢死不渝者。其至性至情之所结直足以盟金石而泣鬼神此诚女中之师范。末流之砥柱也。不急表而出之。何以风励斯人激扬末俗耶。述节孝坊祠条程。

  采访贞孝节烈妇女公启(锡金旧稿)
  道光十五年正月日采访贞孝节烈妇女汇册请旌建立坊祠条例
  附呈式(锡金成案)
  表扬节孝说
  附锡金乡镇坊祠拟规
  广劝表彰幽潜说
  锡邑募设乡镇节孝祠引

  △采访贞孝节烈妇女公启(锡金旧稿)

  谨启者。锡金节孝贞烈妇女。凡举报请旌者。奉位入惠山贞节祠而厯来无力具报。未经表扬采入邑志记名者甚多。此外城乡各处并未载入邑乘者亦正不少。凡我同人。久欲采访汇集公为呈报以彰苦节近见武阳两邑绅士办有成例。并刊阐幽录一册诚为首倡善举。今拟于惠山地方合建一祠伏望城乡诸君子各随耳目所及。广为搜访。凡自前代迄今实系无力而湮没者。或据前人传记。或本族中家乘。或子孙确实可证。或邻戚闻见无讹。务以姓氏里居年岁合例及现有子孙与否。开明一单送至城内崇安寺左恒善堂。公为汇录清册。遵例请旌。建坊。立祠。俾得清节昭彰。幽芳表着。此白。 同人公启

  △道光十五年正月日采访贞孝节烈妇女汇册请旌建立坊祠条例

  一城中设总局。各乡镇另举贤明公正者。董采访事造册汇送。
  一节妇不论正室侧室在三十岁以前。夫故守节。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年。果系孝义兼全阨穷堪悯者。一体开报。
  一未婚贞女。按照节妇年限。一体开报。
  一贞女过门守节。未符年例而身故者。一体开报。
  一孝女因父母未有子孙。终身奉亲不嫁者。一体开报。
  一烈女闻讣自尽。烈妇夫亡自尽者。一体开报。
  一烈妇本系侧室。夫亡自尽而正室身故在先者。一体开报。
  一节妇因子受 封者。一体开报。
  一节孝贞烈妇女。业经 旌表。而未建坊者。一体开报。
  一凡邑志所载及上年采访各节孝贞烈妇女。未经请 旌者。现己造具分镇草册。由总局分交各镇董事。查核生卒夫亡年月日期。氏父氏翁后裔名字。现住乡镇村巷。逐一明晰填注。其曾蒙 各宪给匾褒奖者。一并填注。至册内或有将氏夫表字误作夫名。又或以一人分作两人者。即行改注。倘有年例不符者。亦即明白填注。以凭扣除。
  一贞孝节烈妇女。年例合符。乡评允协。而上年采访未及与历年久远。邑志未入者。该嫡属子孙。照依前项开明。送交采访董事。细加查核。填注入册。如无嫡属子孙。准由亲族里邻开送。倘有年例不符。率行开报者。别经查核确实。或被指驳有据即行扣除。
  一是举表彰节烈合数十百年之久计数甚多。虽事属浩繁。不得不赶紧办理务于本年冬至节前。收节孝贞烈妇女开报。该镇董事确加查核。定于岁内汇齐总局截数。
  一节妇子孙。有不由采访处填注经报总局者。局董暂与登记仍由采访处汇报。
  一节妇子孙。有无故迟延。至截数后始行续到者。不准开报
  一节妇子孙。有本拟专案请 旌者听其具呈详请不必开报。□□局董事。据各乡董汇报到局。亲赴各乡覆查取具嫡属及邻里亲族切结。采访董事加结送学。牒县具详。【以上皆县□中条款。发贴各乡。】

  △附呈式(锡金成案)

  具呈某 等。 呈为贞孝节烈。厯久未伸环吁遵例破格题 旌事。窃惟潜德无不发之光。奇节有必彰之报。筠坚松劲。 皇仁特隆劝善之条。玉掩珠韬。 圣世尤重阐幽之典。职等伏查礼部则例内载凡节烈妇女实系阨穷堪悯。或因世远年湮。未据呈报尚有府县志事迹可凭者。准其子孙补请 旌表。以垂不朽。又遭寇被害之士民。妇女等每县给银三十两。总建一坊。镌刻姓氏。并于节孝祠内设位致祭。仰见我朝锡类推仁。显微阐幽之至意。职等又查道光七年。常州府武进阳湖两县。江宁府上元江宁两县绅士各将志乘所载。及采访所得。未经请 旌之贞孝节烈妇女。汇册呈报。并声明人数众多。未便分别建坊。请照总坊之例。给银三十两总建一坊。均蒙宫保总督部堂前任苏抚部院陶。会同督学二宪。合疏具 题。奉 旨旌表。给帑建坊各在案。今职等查无锡金匮县志。并众姓家乘所载。贞孝节烈妇女。未经请 旌者有 氏等一千二百八十九人。皆多年湮没。盛典未邀。此次又详加采访。有无锡 氏等 人金匮 氏等 人共计 人皆心坚金石操凛冰霜。事节确真乡闾共见。或系子孙服贾务农不知 旌扬之典。或该妇女清操劲节。不求褒奖之荣。或后嗣式微。或乡村僻处。以致厯年久远。苦志未彰。职等采访既真。不忍听苦节孤芳。终于冺灭。因核其年例皆符者。共为一册。请 题 旌表。为此备具总册。环吁察核。牒县通详。 题请 旌表。给帑总建一坊。于惠山节孝祠前庶数百载未彰之姓氏。得邀绰楔之 褒扬千万口共播之芬芳。并列贞珉而久远。式昭大节用励浇风。上呈

  △表扬节孝说

  地方当事俱有旌表节孝之例。但幽芳僻处。家世寒微。潜行自修。不肯求表著者多矣。当事何由而旌异乎。然今之表扬。类皆城市素封。搢绅巨族。或公举之有人。与援引之多力。非其道傍之桃李下可成蹊。而深谷之芝兰。不采自萎耶。为司牧者。宜岁令里耆访其僻远孤寒。果有节妇烈女。孝子顺孙。懿行卓然者。许开列事实率其族属乡老连名举报。俟官察实。然后衿耆具呈州县儒学所具里邻甘结。申详各宪。始见仁侯崇励伦常阐报幽隐之至意。若必俟请求而后为之转达。则所谓深谷芝兰又何有采芳之日哉。更有念者。人之妾仆。有嫡配早亡。而为之抚孤成立者。有家长并没。而为之守志不移。有老奴辅遗孽。而竭力兴家。有义仆婴贼锋。而舍身救主。此与程婴公孙杵臼。李善王安诸义侠何异哉。然格于例而不获邀褒典于朝廷。抑以其卑贱而不敢亵渎圣聪乎。在司牧者。为风奖纲常起见。又不可不给匾以代绰楔之旌也。近有妇因夫亡。而以身殉者。有如许字在室。因未娶夫亡而以身殉者。此皆天性刚贞。不以死生故而移其从一之义者也。然考之定例。俱不在旌表之例。岂以毁伤支体。自戕其生。而失顺命之正乎。说者曰。夫死姑存父死子存。能代夫以养姑。代父以抚子。方为完节。若夫女子许字未嫁。犹然处女也。而遂以身殉。似于礼有未当。二者皆旌。正恐轻生者多。甚非所以仰体 皇仁。矜存生命之至意也。予窃以为就事以推。世有无姑与子。义难独存。亦将忍作未亡人乎。即女子既己许人。名分有定。不幸偶亡。欲往而事姑。则伉俪未谐。仍蹈自奔之诮。欲依亲以老。则雁羔有□。难为□下之□计惟有从容就义。以了此一生大事耳。愚以为妇之夫死。无姑与子及女子未嫁之夫死而以身殉者。仍应旌表以正人伦而维风化。若谓轻生是戒。固属深仁。然有臣当患难。或慷慨捐躯。全家殉国。莫不称舍生取义褒赠有加。而亦得以轻生置之哉。愿当事君子。特疏 上请。与贞节同邀 盛典。庶千秋□烈。光昭于天壤矣。

  △附锡金乡镇坊祠拟规

  孝子节妇坊祠大都系有力子孙专立。其无力子孙势难营建。而节孝公坊公祠。又多设于都会无以耸乡民之耳目。是以乡居僻处。往往观感无由。因地制宜。随方倡举。化俗导民诚乡大夫之先务也。述锡金乡镇坊祠拟规
  一乡间特建公祠。经费颇巨。如力能募建。洵为善举。倘以经费为艰。不妨就社庙寺观公所。撤屋三楹分作三龛。间以板壁。中供神佛。【或大士像或纯阳像】 两旁则左供孝子位。右供节妇位。【节妇能另撤屋三间供位尤妥】 庶使烧香男妇。一体瞻礼。不致冷落。【能多□屋宇大□规模史好】
  一公祠门外榜额。一书孝子公祠。一书贞节公祠。中悬匾额。注明孝子某某节妇某某。并将事实详载木榜。其木主则以时代先后为序。旁注里人公立字样。如本地向无孝子。即取本邑孝子之可师可法者数人设主供奉旁设虚位以待后人【虚位宜写明如有子而尽孝妇而守节者公议请居此位字样】 庶见者易为激发【查邑志中有名者】
  一公坊即立于祠宇之外或通衢大道。石上镌孝子节妇姓名。使往来者一望而知。
  一请主入祠。宜纠集同人。醵分致祭。以妥其神。并宜率其子孙并地方老幼。整肃衣冠。鼓吹前导。执香以送。每逢春秋二节。亦必偕同人拈香设奠以昭敬礼而示观感。
  一孝子节妇中有诏旌者有宪旌者。有未旌而仅载邑志者。又有邑志亦未载。而孝行人人共信者。【孝子请旌经费颇多无力者多中止】 不妨一例入祠诏旌者则书于坊。宪旌者则书于匾。未旌者亦另立一匾。书待旌可也。【如有孝女悌弟亦可附入】
  一祠既附入寺院。则僧道所为。亦不妨从俗从宜。近时僧道每多佛会之举。设奠之日。不妨许其照例作佛会一次。但须于同人中择一声音洪亮。能谈因说果者。就是日讲说孝子节妇故事。庶使人人共晓。从俗从宜。因势利导。但期于世有益。正不必俯视一切也。
  一寺院公所。僧道每好更张。宜各勒一碑。除地方同人力能拻拓另建外。僧道永远不许擅自改易庶免日久废弛。尤宜饬僧道留心看守。时时打扫。不许作践。致贻亵渎之罪。公议每年给洒扫香火费若干。其不能实心照管者。另举妥人专管。
  一孝子坊嗣外。公立耻石一方。上镌惩罚逆子四字。凡地方有骂詈父母。弃而不养者。公议将其人扭至祠外。罚令跪向耻石下以耻之。必能改过方准释放。
  一孝子节妇坟墓。宜各立碑表道镌明姓氏。每年润以红朱。庶几可以永守。
  一凡妇人能孝敬翁姑者。亦准另设一龛。供立神位。榜书孝媳祠【如节妇另立专祠。则宜以孝子孝媳分列左右二龛】
  一祠规如可充拓不妨装塑孝子孝媳节烈妇神像供奉。使人覩像生敬。观感尤深。特宜洒洒严洁不得亵玩。

  △广劝表彰幽潜说

  士君子留心世道。饬躬砥行而外。其最要者莫如激浊扬清一事。盖 国家旌别淑慝之典。与吾人隐恶扬善之事。相为表里也。晚近人心日薄。无所触则不奋。幸有一二能树立者。不急急为之表彰。将何以为斯人劝乎。我 朝雅化作人。奖成善类。凡孝子悌弟贞女节妇。例得褒旌。许建坊祠。所以为鼓励廉耻维持风化计者无乎不至但请 旌一事建坊建祠。不无需费。以故穷乡僻壤。苦节懿行。卓卓可传者。往往终于埋没。一苦于资力不给。一苦于筹办无人也。普望同志之士随处留意。凡遇孝子悌弟贞女节妇苟确有可信。必为竭力表扬。以成其美。其贫而无力者。尤宜纠集同志。剧分捐金。代为请奖各就本乡公建坊祠庶潜德幽光。不致终于埋没。观感之下。当必有人人奋勉者。其所以培风化而维廉耻者。良非浅鲜也。幸同人共勉之。

  △锡邑募设乡镇节孝祠引

  人心风俗之浇醇习而己矣习闻夫邪僻淫荡之风而醇者以浇。习闻夫孝义贞烈之行而浇者以醇。是以古圣王式闾以彰忠贞。旌门以表孝友而其时男子勉为孝子悌弟。妇人勉为劲节清操记有之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吾乡慧麓。建立节妇祠凡四处其孝友之可风者。则有华孝子潘顺孙秦双孝蔡孝友等祠。邦人以为仅足以着闻一邑。不足以兴起一方。谋于各乡建立总祠以范人心而维风俗庶几男子登其堂而孝于而亲。敬于而兄信于而朋友。式好于而夫妇妇人拜其室而事翁姑能孝。事夫主能敬。待妾□有恩。抚前子抚养媳有义。不幸夫死。从一而终不屑改颜以事他人。如是而疾疫不除。盗贼不息。水旱不免。年谷不丰者。未之有也。且未民间所祀。无论为天神为地祗。为人鬼。其建祠树主。以报以祈。在小民大率为招弭祸福起见。然祸莫甚于逆子呼卢喝雉而恼其爹娘。荡妇赠芍采兰而弃其家室。反是而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使一方之中。孝友不绝于书。贞节不置于口。其为福也大矣。务使乡间之烧香者还愿者祈福者禳祸者。在家则以父母翁姑为活佛。出乡则以义夫节妇为如来。固知胜于九华之进香。天竺之礼佛。普陀落伽之讽经矣。所愿绅耆人等。或捐钱或捐米。或就庙宇拓其数楹或就通衢别设一所。但足以妥值神灵。而为一方之所瞻仰。其有裨于人心风俗也岂浅鲜哉至所立之主。则据该地方之子孙举报或己旌者。或未旌者己旌则为立主未旌则为请旌。春秋则请官为致祭。祭之日。其子孙肃衣冠以次而至。其乡之耆硕绅士为莅其事。必恭敬止。亦桑梓之义也。是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