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群雄事略

董搏霄率兵攻杭州,遂复徽州。
抟霄从江浙平章教化移军援江南,遂渡江至湖州德清县,而贼已陷杭州。抟霄曰:“贼皆野人,见杭城子女玉帛,必纵欲,不暇为备,宜急攻之。今若退保湖州,贼乘势直趋京口,则江南不可为矣。”拔剑誓诸将,遂进兵杭城。贼迎敌至盐桥,凡七战。追杀至清河坊,贼奔接待寺,塞其门而焚之,遂复杭州。徽、饶贼复自昱岭关寇于潜。抟霄以临安、新溪为入杭要路,分兵守之,而进兵叫口及虎槛,遇贼,大破之,遂复于潜。既又复昌化县及昱岭关,降贼将潘大渊二千人。贼复攻独松、百丈、幽岭三关,抟霄乃先以兵守多溪,扼三关要路,而分三军出三关,会兵捣贼巢,遂乘胜复安吉,克广德。有蕲贼与饶、池诸贼复陷徽州,贼中有道士能作十二里雾。抟霄以兵击之,已而妖雾开豁,诸伏兵皆起,袭贼后,斩首数万级,获道士,焚其妖书而斩之。遂平徽州。(《元史 董抟霄传》)
七月,红巾陷钱塘。九月,陷吴兴、延陵。十月,陷江阴州。州大姓许晋,字德昭,与其子如璋聚无赖恶少,资以饮食。贼四散抄掠,诱使深入,殪而埋之。战于城北之祥符寺,父子皆死。(《辍耕录》)
徐寿辉伪将王善、康寿四、江二蛮等陷福安、宁德等县。赵普胜、周驴等据池阳、太平诸州郡。
贼自邵武间道逼福宁,知州王伯颜与监州阿撒都剌分扼险阻。贼帅王善俄拥众直压州西门,伯颜麾下惟白挺市儿数百人。贼以长枪舂马,马仆,见执。善说伯颜降,为我尹此州。伯颜嚼舌出血,巽善面,唾骂之,挺颈受刃。头断,涌白液如乳。明年州有僧林德诚起兵讨贼,望空呼曰:“王州尹宜率阴兵助我。”贼方祀神,睹红衣军来,以为伪帅康将军,亟往迎之,无有也,四面皆青衣官军。贼大败,斩其酋江二蛮,福宁遂平。(《元史 忠义传》)
八月,安陆贼将俞君正复陷荆门州,知州聂炳死之。贼将党仲达复陷岳州。
俞君正合兵来攻荆门,炳率孤军昼夜血战,城陷,被执,极口骂不绝。贼以刀抉其齿尽,乃断左臂而支解之。未几,贼陷潜江县,达鲁花赤明安达尔擒其将刘万户,进营芦袱,贼众奄至,其家歼焉。(《元史 忠义传》)
襄阳路达鲁花赤孛罗帖木儿率义兵进次潜江县,枭贼将刘万户、许堂主等。贼大至,与战抵暮,咬住等军各当一面,不能救。孛罗帖木儿被重创,见执,骂贼遇害,一家死者二十有八人。(《元史 忠义传》)
九月乙亥,俞君正复陷中兴路,咬住领兵与战于楼台,败绩,奔松滋,本路判官上都死之。
癸未,中兴义士范忠偕荆门僧李智,率义兵复中兴路,俞君正败走。
江西平章星吉与贼战于湖口,死之。
星吉至江东,诏令守江州。时江州已陷,贼据池阳,号百万。吉募兵得三千人,溯江而上。四月,复池州,又复桐陵,败贼于白马湾,追及于白湄,擒其伪相周驴,夺船六百艘,死者蔽江,江水为赤。乃命诸将分道讨贼,复贵池、石埭、建德诸县。时贼久围安庆,焚营解去。进复湖口县,克江州,命王惟恭栅小孤山,而自驻番阳口,缀江湖要冲以图恢复。时湖广已陷,江西被围,淮、浙亦多故,转战六月余,兵食俱竭。九月二十日,贼取芦苇编为大筏,杜上下流,纵火夹攻,我军殊死战,且尽,星吉从子伯不花将亲兵数千人亦死。贼射星吉,中目,仆舟中。贼素闻其名,舁置密室中。至旦少苏,馈以食,星吉斥之,不复食,凡九日,忽自力起,北面再拜而绝。九月二十九日也。(《元史 星吉传》、宋濂《星吉公神道碑》)
江浙行省平章卜颜帖木儿救安庆,贼解围去。
徐寿辉兵侵江东、西,诏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讨之。时星吉、蛮子海牙皆驻太平,宿留不进。卜颜帖木儿乃与俱前,复铜陵、池州,遂遣将分讨,而自驻池口,以防遏上流。江州再陷,星吉死之。蛮子海牙与威顺王军俱溃而东。安庆被围益急,卜颜帖木儿即大发帑藏以周之,溃军皆大集,安庆之围遂解。(《元史 卜颜帖未儿传》)
冬十一月,贼悉众寇安庆,水陆并进,上万户蒙古丑厮连破之,轻舟往追,中流矢卒,是月二十九日也。先是丑厮镇江阴,时海内无事,州人王逄谓曰:“太岁在辰,侯当保障一方,战胜,后恐不利。”已而果然。(《梧溪集》)
按;星吉之死,《元史续编》、《平胡录》载在十一月。今以《星吉神道碑》正之。
冬,徽州陷,常万户张珍引兵伏横林,连败之,乘胜深入,常悉平。
至正十三年癸巳(治平三年)三月,卜颜帖木儿复江州。
三月,贼众十万攻池州,卜颜帖木儿命诸将分番与战,大败之,乘胜率舟师以进。五月,与战于望江,又战小孤山及彭泽,又战龙开河,皆破走之,进复江州。(《元史 卜颜帖木儿传》)
五月辛未,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江浙行省左丞老老引兵取道自信州,元帅韩邦彦、哈迷取道由徽州、浮梁,同复饶州,蕲、黄等贼望风皆奔溃。
六月,答失八都鲁克复安陆府。
七月壬申,湖广行省参知政事阿鲁辉复武昌及汉阳府。江浙行省平章卜颜帖木儿复蕲州。
七月,卜颜帖木儿进兵攻蕲州,擒伪帅鲁普泰,遂克其城。进兵道士袱,焚其栅,抵兰溪口,歼黄连寨贼巢。分兵平两巴河,于是江路始通。(《元史 卜颜帖木儿传》)
十月丁未,广西元帅甄崇福复道州,诛贼将周伯颜。
十二月,江浙平章卜颜帖木儿等击徐寿辉于蕲水,败之,寿辉遁走。
十一月,卜颜帖木儿与蛮子海牙、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哈临秃、左丞桑秃失里、西宁王牙罕沙军合,而湖广左丞伯颜不花等军皆会。十二月,分道进攻蕲水县,拔其伪都,获伪将相而下四百人,徐寿辉仅以身免。(《元史 卜颜帖木儿传》)
星吉大夫以舟师自安庆征湖广,至湖口,适与蕲、黄红巾遇,风势不利,败绩,死之。红巾遂顺江而下,攻安庆,为义兵所破,大败南还。既而,蛮子海牙中丞复总水军义军南征,破黄连大寨,徐贞逸等遁入黄梅山中及沔阳湖中。官军尽复武昌等处。未几,尽抽军下据庐州,官军势退,而贼势复炽矣。亦怜真班丞相以马步军由江东援江西,至龙兴,逾月而卒。左丞火尔赤总其兵,攻临江,复瑞州,进攻袁州,与欧军相持,数年不决,后卒败亡。(《庚申外史》)
伪将王善陷福州府,巡检刘浚败死。浚子健起兵,诛善。
江西贼帅王善寇闽,破罗源,分两道攻福州。连江县宁善乡巡检刘浚拒之辰山。俄闻福州陷,众多溃去。浚帅其子健进兵,遇贼于中麻,鏖战三时顷,浚中箭堕马,健下马掖之,俱被擒。浚戟手大骂,贼斫其手指尽,次两腕与足。浚骂弥厉,遂割其喉舌而死。健亦以死拒贼,善义之,舍健使瘗父尸。健归,请兵于帅府,弗听。尽散家赀,结死士百人,诈为工商流丐,入贼中。夜半,发火大噪,贼惊扰,自相屠戮,健手斩杀其父者张破四,并擒善及寇首陈伯祥来献,磔之。(《元史 忠义传》、《龙飞纪略》)
至正十四年甲午(治平四年)三月,江西左丞相亦怜真班卒。
江西自道童政治懈弛,亦怜真班至,风采一新,盗贼谋归款。至是卒,所部为之丧气。(《元史续编》)
十二月,诏威顺王宽彻普化还镇湖广。
宽彻普化率领王子及本部怯薛丹,展讨贼立功。十四年,诏复镇武昌,还其金印。(《元史 威顺王传》)
至正十五年乙未(治平五年)正月丁丑,徐寿辉伪将倪文俊复陷沔阳府。
宽彻普化命其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同湖广元帅阿思南,以大船四十余只,水陆并进,至沔阳攻徐寿辉伪将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兵至汉川县鸡鸣汊,水浅,船搁不能行,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船。接待奴、佛家奴皆遇害,而报恩奴自死,妃妾皆陷,宽彻普化走陕西。(《元史 威顺王传》)
三月癸巳,徐寿辉兵陷襄阳路。
五月庚戌,倪文俊自沔阳陷中兴路,元帅朵儿只班死之。
七月壬寅,倪文俊复陷武昌、汉阳等路。
蕲、黄贼陷宣州,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汪泽民死之。
九月己亥,倪文俊围岳州路。
十一月庚戌,贼陷饶州路。
至正十六年丙申(治平六年)正月,倪文俊建伪都于汉阳,迎徐寿辉居之。
三月壬午,徐寿辉复寇襄阳。
丙申,倪文俊陷常德路,总兵官俺都剌遁。
五月丙申,倪文俊陷澧州路。
六月,卜颜帖木儿复池州,以军守之,寻卒。
是年十一月,卜颜帖木儿卒。(《元史 卜颜帖木儿传》)
八月庚申,倪文俊陷衡州路,元帅甄崇福战死。
十二月,倪文俊陷岳州路,杀威顺王子歹帖木儿。湖广参知政事也先帖木儿与左江义兵万户邓祖胜合兵复衡州。
至正十七年丁酉(治平七年)二月,倪文俊陷峡州,破辘轳关。明五珍进陷川蜀诸郡,因据守之。
五月丙申,大明将常遇春克青阳县,赵普胜败走。
遇春遣兴国翼分院院判赵忠、元帅王敬祖等攻池州之青阳县。蕲州徐寿辉将赵普胜出兵来距,敬祖以数十骑冲其阵,阵乱,众兵乘势疾击,遂破之,克其县。赵普胜者,本巢湖水军元帅,初与与俞通海等皆来降,中道叛去,降于寿辉。为人骁勇,善用双刀,人号为双刀赵云。(《太祖实录》)
至正十二年,双刀赵据含山,聚众结水寨,称彭祖家。十五年正月,克彭祖水寨、含山县。十六年六月,院判赵子忠攻池州青山,不克,守贼乃双刀赵。十七年,郎中段兴守铜陵,双刀赵闻兴威名,不敢侵。十一月,院判赵子忠并帐前黑先锋攻青不克俱陷。(俞本《纪事录》)
九月,倪文俊谋杀其主徐寿辉不果,自汉阳奔黄州,寿辉伪将陈友谅袭杀之,友谅遂自称平章。
十二月,明玉珍据成都。
玉珍为文俊守蜀,文俊死,玉珍遂自据之,蜀中郡县皆附。(《平胡录》、《元史续编》)
陈友谅寇安庆,守将余阙拒却之。
十五年,拜阙江淮行省参知政事,仍守安庆。池州赵普胜帅众攻城,连战三日败去。未几,又至,相距二旬始退,怀宁县达鲁花赤伯家奴战死。十七年,赵普胜同青军两道攻城,拒战一月余,竟败而走。秋,拜淮南行省左丞。安庆倚小孤山为藩蔽,命义兵元帅胡伯颜统水军戍焉。十月,沔阳陈友谅自上游直捣小孤山,伯颜与战四日夜不胜,急趋安庆。贼追至山口镇,明日癸亥,遂簿城下。阙遣兵扼于观音桥。俄饶州祝寇攻西门,阙斩却之。乙巳,贼乘东门,红旗登城,阙简死士力击,贼复败去。戊申,贼并军攻东西二门,又却之。(《元史 余阙传》)
至正十八年戊戌(治平八年)正月丙午,陈友谅陷安庆路守将余阙死之。
贼树栅起飞楼,金鼓震地,昼夜不得息。癸卯,贼益生兵攻东门。丙午,普胜军东门,友谅军西门,祝寇军南门,四面蚁集。西门势尤急,阙自当之,徒步提戈为士卒先,孤军血战,斩首无算,而阙亦被十余创。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阙引刀自刭,堕清水塘中。妻及子女皆赴井死。(《元史 余闽传》)
阙三上宰相书,不达,援兵亦不至,故城陷而死。(《庚申外史》)
友谅义阙之死,求其尸,殓葬于西门之外。(《陈氏事迹》)
四月甲申,陈友谅陷龙兴路,省臣道童、火你赤弃城遁。
陈友谅复攻江西城,火你赤素与道童不相能,且贪忍不得将士心,见城且陷,遂夜遁去。道童亦弃城退保抚州路。贼追者至,遂为所害。(《元史 道童传》)
吴当字伯尚,澄之孙也。陈友谅陷江西诸郡,火你赤弃城遁,当乃戴黄冠,着道士服,杜门不出。友谅遣人辟之,当卧床不食,以死自誓,乃舁床载之舟,送江州,拘留一年,终不为屈。遂隐居庐陵吉水之谷坪。逾年,以疾卒。(《元史 吴当传》)
是岁,陈友谅陷江西龙兴,司徒道童、左丞火你赤、总管安谦弃城从西门走抚州。赃陷瑞州,守臣临江同知、给事中死之,至临江,守臣定住降之,陷吉安,宣差尚书总管海尚书死之,陷抚州,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被获,义不屈节,死之。(《庚申外史》)
甲午,陈友谅遣王奉国陷瑞州路。己巳,徐寿辉平章陈友谅遣其将赵普胜自枞阳寇池州,陷之,枢密分院院判赵忠被执。
五月壬寅,陈友谅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以兵寇邵武路。庚戌,陈友谅陷吉安路。辛酉,陷抚州路。
六月癸酉,大明中翼右副元帅谢再兴、元帅赵德胜、总管刘贞率兵略石埭县,与陈友谅兵遇,战败之,擒其将钱清、孟友德、张遵道等及部卒四百余人。
八月庚辰,陈友谅兵陷建昌路。
九月乙丑,陈友谅陷赣州路,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及总管哈海赤死之。
江西下流诸郡皆为友谅所据,遣其将幸文才率兵围赣,登城拒战凡四月,义兵万户马合某沙欲举城降,普庵撒里不从,遂自刭。城陷之日,哈海赤谓贼曰:“与汝战者我也,毋杀赣民,当速杀我。”遂见杀。(《元史 忠义传》)
十月戊子,元帅罗友贤复取建德县。
时陈友谅将赵普胜既陷池州,又攻建德县,陷之。友贤退军祁门,收集精锐,复出与战,败普胜于葛公岭,斩其万户汪彦章,普胜遁去,友贤遂复取建德。(《太祖实录》)
十一月,陈友谅陷汀州路。
至正十九月己亥(治平九年)正月甲午,陈友谅兵陷信州路,守臣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力战死之。
十八年,友谅遣王奉国寇信州,号二十万。明年正月,伯颜不花的斤自衢引兵援焉。遇奉国城东,力战,破走之。二月,友谅弟友德营于城东,绕城植木栅,攻我益急。日夜与贼鏖战,粮竭矢尽,而气不少衰。军民食草苗、茶纸,既尽,括靴底煮食之,又尽,掘鼠罗雀,及杀老弱以食。六月,奉国亲来攻城,穴地百所,或鱼贯梯城而上。城陷,伯颜不花的斤力战不胜,遂自刎。(《元史 忠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