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国初群雄事略
国初群雄事略
十一月,太祖为都元帅。
郭、张二帅既没,上独任元帅府事。(《太祖实录》)
至正十六年丙申二月二十五日,攻克三山中丞水寨。
三月初三日,太祖亲统大军克板桥营,擒陈野先侄陈胜。初十日,太祖亲克建康。
亳都升太祖为江南行省平章,以故元帅郭天叙弟天爵为右丞。
至正十七年丁酉,遣将进攻浙东。
至正十八年戊戌七月,右丞郭天爵谋叛,诛之。
滁阳王夫人张氏生三子:长战殁,次为降人所陷,即郭元帅也,幼与群小阴谋伏罪。次夫人张氏生女一,为上妃,生蜀王、豫王、如意王,女二。(《庙碑》)
至正十九年己亥四月,太祖亲征浙东。
至正二十年庚子五月,徐达、常遇春克安庆。
闰五月,陈友谅陷太平,侵建康,我师奋击,大败之。
至正二十一年辛丑,亳都升太祖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张士诚寇诸全,败还。江西降将祝宗、康泰叛,徐达讨平之,南昌复定。
至正二十三年癸卯,陈友谅围南昌。太祖自将救之,友谅败死。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正月,诸将奉太祖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五年乙巳正月,克赣州,江西平。
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十二月,宋主韩林儿殂,议以明年为吴元年,立宗庙社稷。
丁未,吴元年,克姑苏,执张士诚以归,命徐达北伐中原。
戊申正月乙亥,太祖即皇帝位于金陵,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追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乏。
洪武元年,天下既一,剖符行封,追念更生之恩,实业所始,乃封滁阳王,配张氏封夫人,建庙滁阳,命有司岁时率滁人祭之。(《庙碑》)
洪武三年二月癸未,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工夫人,立庙滁州,仍绘其三子从祀,凡生卒之日及节序,皆命有司致祭。(《太祖实录》)
遣使致祭滁阳王。
洪武八年四月,上幸中都,次滁州,遣官祭滁阳王庙,曰:“曩者群雄鼎沸之时,民不堪命,王乃奋臂定远,拔濠城而守之。朕方从军,几被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今日督工凤阳,道经环滁,茔祠在斯,遣官致祭。尚飨!”(《御制文集》)
皇帝制谕滁阳千百户王杰等: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旅,克濠城,拒守二载。时朕从事,恩礼甚厚。岁癸巳,王行兵盱眙。甲午,移驻环滁。乙未,南巡和阳,婴疾而毙。先是,命朕率兵镇御和阳,及王毙,王子不能驭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众渡江,十有三年,帝业乃成。朕追念旧恩,特封滁阳王,立庙于州,岁时奉祀。(《太祖实录》)
定滁阳王岁祀礼。
洪武十五年秋,召守滁阳千百户等免征田租者二十员名,永供时祀,其宥氏首率而祀之,故兹制谕。
一,祭祀日期用四孟日。一,祭物用羊一空、猪一口。一,奉祀人员官一十七户,看庙人宥奶子等三户。(洪武十五年《钦定滁阳王庙岁祀册》)
敕撰滁阳王碑文勒石于庙。
洪武十六年十一月七日,皇上亲藁滁阳王事实,召太常司丞臣张来仪谕之曰:“王之恩德,注在朕心。今滁有庙祀而碑刻未具,甚阙典也。汝其据此为文于石。”臣伏闻自古帝王之兴,虽受命于天,未始不因乎人,盖必有所佑助维持而后成。惟我皇上,奋布衣,提一剑而起,外无尺土一民之助,而王能脱危难,识潜微,纳于贰室,授以兵柄,慨然不少吝惜,遂肇大业,可谓有知人鉴矣!及今大统既定,四海一家,推本寻源,实由于王。爰建显号,俾永永血食。盖非王无以开万世之业,非皇上无以永王之名。臣谨即是为铭。(洪武十七年三月承直郎、太常司丞张来仪奉敕撰,中书舍人胡廷铉奉教书并篆额。)
●卷三
○天完徐寿辉
寿辉,一名贞一,姓徐氏,蕲州罗田县人。至正十一年八月起兵于蕲,十月僭称皇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在位十年,为陈友谅所弑。
至正十一年辛卯(治平元年)八月,蕲州罗田县人徐贞一,名寿辉,与黄州麻城人邹普胜等以妖术阴谋聚众,遂举兵为乱,以红巾为号。
初,徐贞一本湖南人,姿状庞厚,无他长,生平以贩布为业,往来蕲、黄间。是时,浏阳有彭和尚,能为偈颂,劝人念弥勒佛,遇夜,燃火炬、名香,念偈拜礼,愚民信之,其徒遂众。将为乱,思得其主。一日,贞一于盐塘水中浴,众见其身有光,皆惊异,遂立为帝,反于蕲春,东南遂大乱。湖广、江西、浙江三省城池多陷没,开莲台于蕲春。然资性宽纵,权在臣下,徒存空名尔。(《草木子》)
寿辉即贞一,体貌魁岸,木强无他能,以烧香聚众起。初,袁州慈化寺僧彭莹玉以妖术惑众,其徒周子旺因聚众欲作乱,事觉,元江西行省发兵捕诛子旺等。莹玉走至淮西,匿民家,捕不获。既而麻城人邹普胜复以其术鼓妖言,谓:“弥勒佛下生,当为世主。”遂起兵为乱。以寿辉相貌异,众乃推以为主,举红巾为号。(《太祖实录 徐贞一本传》)
至正辛卯,中原盗起,寿辉行山中,获鉴铁十斤。麻城铁工邹普胜居耦寿辉,夜梦有黄龙蟠其铁砧。明日,寿辉携铁过之,令制钅钮,蹲坐铁砧上。普胜心异之,告之曰:“今天下尚须钅钮活耶?当炼一剑赠君耳。”于是两人深相结,阴谋举大事。会彭和尚妖党作乱,普胜乃与众共推寿辉为主,举兵,以红巾为号,借圣人堂于多云山中。溪水日再潮,溪傍有巨石状类舣舟,寿辉命凿一穴,树桅其上,祝之曰:“天助寿辉,当扬帆出溪口。”石为行十余丈,寿辉遂决意反。(《湖广总志》)
彭祖师惑荆、襄民,徐贞一据蕲州称帝,征饶郡民,率众掠江浙。(俞本《纪事录》)
九月,徐寿辉陷蕲水路及黄州路。
徐寿辉伪将倪文俊击败元威顺王宽彻普化于金刚台。
寿辉起蕲、黄,威顺王宽彻普化与其子别帖木儿、答帖木儿引兵至金刚台,寿辉部将倪文俊败之,执别帖木儿。威顺王,世祖之孙,赐金印,镇武昌。(《元史 威顺王传》)
沔阳盗倪文俊,号蛮子,世以渔业,居黄州黄陂。其生之夕,母梦有白虎入室。及徐僭号,倪为伪相,用多浆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故多克捷,所至杀害,掳威顺王诸子,妻其妃子。庚申帝特降诏招抚,然乱端已成,俱无所及,王诸子皆为所杀,荆、岳、潭、鄂、黄、蕲、澧、六、常德、宝庆、江、处、洪、吉等州,皆为所据。然骄恣不抚其下,后竟为其下所杀。先一夕,母复梦白虎死,遂遇戮。戮之二日前,有大星落蛮’于舟前,蛮子曰:“又有大官人当死吾手!”不知其身当之也。其弟倪文郁同乱,后封长沙王,镇岳州。蛮子诛,文郁亦见杀。独季弟倪七不从乱,亦不及祸,今尚居汉川县,耕稼为业,富于牛田。(《草木子》)
是时蕲州总管李孝先分守蕲州县,死之,赠河南参政,谥义愍。(王逄《诗序》)
十月,徐寿辉据蕲水为都,国号天完,僭称皇帝,改元治平,以邹普胜为太师。
攻陷饶州,又陷信州。
时魏中立以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迁守饶州,以义兵击贼,被执,以红巾被其身,中立叱之,须髯尽张,执归蕲水,大骂不已,遂被害。信州总管于大本,值贼首项甲破东门而入,执大本至蕲水,为俘献,伪主释其缚,畀伪印一纽,大本投印于地,指伪主痛詈之,亦遇害。(《元史 忠义传》)
至正十二年壬辰(治平二年)正月丙辰,徐寿辉遣伪将丁普郎、徐明远陷汉阳。丁巳,陷兴国府。己未,徐寿辉遣邹普胜陷武昌,威顺王宽彻普化、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和尚弃城走。
诏追夺宽彻普化印,而诛和尚。(《元史 宽彻普化传》)
正月,孟海马陷襄阳,徐真逸陷湖广,其将曾元帅陷安陆、江陵。(《庚申外史》)
辛酉,徐寿辉伪将曾法兴陷安陆府,知府丑间战不胜,死之。
蕲贼曾法兴犯安陆,丑闾败贼前队,乘胜追贼,而贼自他门入,亟还,朝服坐公堂。贼胁以白刃,丑闾疾叱之,贼以刀斫右胁,断而死。(《元史 忠义传》)
辛未,徐寿辉兵陷沔阳府。
蕲黄贼逼境,推官俞述祖领民兵守绿水洪。城陷,被执。械至伪主徐寿辉所,述祖骂不辍,寿辉怒,支解之。(《元史 忠义传》)
壬申,中兴路陷,山南宣慰司同知月古轮失出战,众溃,宣慰使锦州不花、山南廉访使卜礼月敦皆遁走。
寇犯中兴,山南廉访使卜礼敦以兵与抗,射贼多死。明日,拥众来袭东门,力战被执,不屈而死。又明日,贼复来攻中兴,判官上都统兵出击之。既而东门失守,上都仓皇反斗,被执,大骂,贼刳其腹而死。(《元史 忠义传》)
按:《顺帝本纪》:“廉访卜礼月敦遁。”而《忠义传》云:“被执死。”当以《忠义传》为正。
二月乙酉,徐寿辉兵陷江州,总管李黼死之,遂陷南康路。
初,盗陷蕲、黄,造船北岸,锐意南攻。九江虽下流,实东西襟喉之地。黼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以扼贼冲。不报。及渡江,陷武昌,舳舻蔽江而下,江西大震。乘胜破瑞昌,右丞孛罗帖木儿方军于江,闻之遁。游兵至境,仓卒无号,墨士卒面,统之出战,贼大败,杀获二万余。黼曰:“贼不利于陆,必以舟薄我。”乃以长木数千,冒铁锥于杪,暗植沿岸水中,逆刺贼舟,谓之“七星桩”。贼舟扬帆顺流而下,舟遇椿不得动,黼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无算。时西自荆湖,东际淮甸,守臣往往弃城遁,黼守孤城,提孱旅,中外援绝。二月甲申,贼将薄城,分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自北门遁。贼攻入东门,与之巷战,知力不敌,挥剑叱曰:“杀我!无杀百姓!”贼自巷背来,刺黼坠马,与从子秉昭俱骂贼而死。(《元史 忠义传》)
丙戌,徐寿辉兵陷岳州。
徐寿辉伪将欧普祥陷袁州。
普祥,黄州黄冈人,岁辛卯,从徐寿辉以烧香起兵,为元帅,人称为欧道人。壬辰二月,引兵掠江西诸郡县,攻陷袁州,焚室庐掠人民以去,遣别将守之。既而分宜县人彭继凯与元帅别速坚起义兵复袁州,普祥怒。九月,复往攻之,不克,乃攻陷分宜、新喻等县,括其丁壮,团结营寨。癸巳二月,复攻袁州,元帅别速坚与万户宝同等坚守。城中民困食尽,死者相枕藉。十二月,城陷,普祥遂据之,分兵陷吉安、福瑞之上高等县。与元兵屡战屡胜,寿辉累加普祥左丞、大司徒、袁国公。普祥性残暴,所过,室庐皆焚荡浮掠无遗。庚子岁,陈友谅弑寿辉,征兵于普祥,普祥不听其节制。壬寅,王师取江西,普祥令其子文广纳款归附,上厚赐之,命普祥仍以本部军马守袁州。甲辰六月丁巳卒。(《太祖实录 欧普祥本传》)
至正十二年,欧道人据袁州。(俞本《纪事录》)
三月丁未,徐寿辉伪将许甲攻衡州,洞官黄安抚败之。伪将陶九陷瑞州,总管禹苏福、万户张岳败之。甲子,伪将项普略陷饶州路,遂陷徽州、信州。
壬辰正月,湖广陷,秃坚不花由江州遁还。二月,普颜不花将兵往江州,至石头渡,遇贼,战败,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即怀省印遁走。普颜不花还,与章伯颜定城守之计。后数日,道童始自南昌民家来归。三月,贼众来围城,凡两月,民无离志,因夺击,败贼,走之。(《元史 道童传》)
《饶志》:彭翼达、项普略破吉安路。彭翼达即彭和尚,一名妖彭。(《平胡录》)
闰三月乙酉,徐寿辉伪将陈普文陷吉安路,乡民罗明远起义兵复之。
闰月十三日,蕲、黄红巾自江州直抵庐陵,攻破吉安,乡民罗明远复之。(《平胡录》)
已而,陈普文反兵复陷其城。(《太祖实录》)
丁酉,湖广行省参知政事铁杰以湖南兵复岳州。
四月乙卯,铁杰及万户陶梦桢复武昌、汉阳,寻再陷。
辛未,荆门知州聂炳复荆门州。
炳知荆门州才半岁,淮、汉贼起,荆门不守。炳出募士兵,得众七万,复荆门。又与四川行省平章咬住复江陵,其功居多。(《元史,忠义传》)
五月己卯,咬住复中兴路。
野峻台升四川行省参政,与平章咬住讨贼。贼方据巴东县,攻拔之,于归、峡等州,进拔枝江、松滋两县,乘胜趋江陵,据清水门,与贼战三时顷,咬住军止百步外不救,贼飞枪刺之,遂死。(《元史 忠义传》)
七月庚辰,饶、徽贼犯昱岭关,陷杭州路。
贼攻昱岭关,镇抚桂完泽再战关下,皆胜。寻与其妻弟全德皆被执,反缚于树,临以白刃。完泽呼德曰:“全舅,男子汉即死,不可听贼。”因大骂。贼怒,剖二人之腹而死。(《元史 忠义传》)
贼犯余杭,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樊执敬调兵出战,皆不利,贼至,执敬遽上马率众出,中途与贼遇,射死七人。贼填咽街巷纵火,众溃,执敬奋刀斫贼,中枪而堕,从仆田也先驰救之,亦中枪死。(《元史 忠义传》)
壬辰秋,蕲、黄徐寿辉贼党攻破昱岭关,径抵余杭县。七月初十日,入杭州城,伪帅项、蔡、杨、苏,一屯明庆寺,一屯北关门妙行寺,称“弥勒佛出世”以惑众。浙省参政樊时中执敬死于天水桥,宝哥与妻同溺于西湖。其贼不杀不淫,招民投附者注姓名于簿,籍府库金银,悉辇以去。至二十六日,浙西廉访使自绍兴率盐场灶丁过江,同罗木营官军克复城池,贼遂溃散。三平章定定逃往嘉兴,郎中脱脱过江南,越数日,携省印来会,权署省事,至是,亦回。四平章教化自湖州统军归,举火焚城,残伤殆尽。附贼充伪职者范县尹等,明正典刑,里豪施尊礼、顾八为迎敌官军,呙于市,家产悉没县官,明庆、妙行亦然。省都事以下,坐失守城池,罢黜不叙;省官复任如故。朝廷法度既堕,刑赏失宜,欲天下太平,不可复得矣!(《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