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南明野史
南明野史
可望谕南城守伪固原侯王尚礼,令籍定国宫眷并文武兵丁妇女,欲分配各营。尚礼虑大营分散,将滋内乱,乃三启止之。惟汰安西大营粮饷。尚礼遣女使馈茶果于王妃,实皆金银也。安西大营,赖是得济。
六月,孙可望自黔还滇,急谋僭号。及期,冕小不可冠。自辰及午后大雨,震雷交作。可望不怿而止,遂还贵州。
八月,可望设科取士,以慧光寺为贡院,取中陈士基等五十四人。
是月,定国破广东高州府,雷、连亦下。
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乙未正月丙戌朔,帝在兴龙府。
可望遣兵犯常德,败归。
秋,定国帅师围新会。
永历十年(清顺治十三年)丙申正月庚辰朔,帝在兴龙府。
时清平南王尚可喜率大兵救新会,击定国,败之。定国率残兵数千奔回南宁,标下高文贵、靳统武亦次第奔回。南宁驻镇不知虚实,奔黔告可望,谓定国将席卷而东。可望大惊,恐定国直入安龙,即调镇国刘启明等十三营,遣关有才统之,以拒定国。使白文选赴安龙促帝移黔。帝母子闻之哭。从官亦哭。白文选亦心非其所为,对之心动,因以情告曰:“姑缓行,俟西府至,可无危矣。”遂以舆徒不集报可望,阴以留俟定国。定国兼程疾进,先遣参将杨祥诈为营卒,诣行在,谒司礼庞天寿,于衣甲后心出密疏,署云藩臣李定国谨奏,而钤以屏翰亲臣赐章。天寿以闻。帝阅疏云:“臣今统兵迎扈,不日即至行畿。先遣奏安,万勿轻信奸逆,辄行移跸。”云云。帝稍安,然甚秘之。
关有才等见衣甲皆皂,又有捷取字号,则以为清师从天而下,遂跨马而逃。
二十一日夜半,白文选率步骑至安龙城外,大呼曰:“安西兵马即至矣,切须谨慎。”言毕,奔马而去。黎明,忽有叫门者曰:“我西府长随夏太监也。”遂令入朝面奏曰:“定国即至矣,遣臣先驰奏闻。因至冻洒箐,秦兵倒塞路,马不能前,所以少迟耳。”俄而周城炮起马嘶,声震数里,结寨遍九山头。安西率骑入朝陛见,君臣相持痛哭。帝谕曰:“久知卿忠义,恨相见之晚。”定国泣奏曰:“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两粤以迎銮舆,乃不惟不副臣愿,且置陛下于重忧,臣万死无能自赎矣。”帝慰谕,赐坐及茶。定国还营,知文选去未远,遣夏太监等追留之。及于普平市,文选乃还,随定国入朝,密计幸滇。
二十六日,帝自安龙进次普安。遣兵守盘江,以御可望。
二月十一日,定国发前导后卫各骑卒三千,亲与白文选居中扈从,自新城普安直抵曲靖。请帝于行营安置,而亲率精兵入南。时守滇者为刘文秀与王尚礼、王自奇等。文秀亦素怨可望,闻定国至,佯与王尚礼等勒兵,私以数骑驰迓定国曰:“我辈以秦王为董卓,尤恐卓后复有曹瞒。”定国为之指天誓。
三月,定国及文秀、文选等各率所部至曲靖,扈从銮舆入滇。以定北府为行宫,暂驻跸焉。改南为滇都。赐定国晋王册宝,封文秀蜀王,文选巩国公,王尚礼保国公,王自奇夔国公,秦王扈卫张虎为淳化伯,水军都督李本高为崇信伯,高文贵广昌伯。又以定国记室金惟新为吏部侍郎,龚铭为兵部侍郎。马吉翔素党可望,知不为朝议所容,乃谄事维新及铭,为言于定国。五月得奏请,仍以文安侯入阁办事。
六月,遣白文选、张虎赍玺书还黔慰谕可望,宴辞,谕曰:“卿等往道朕意,务使两藩复敦旧好,事事为祖宗社稷起见。卿等功名垂竹帛矣。”文选等谢。往见可望,曰:“国主倘以旧好为念,不必苛求。若必欲擒之,假臣精兵二万,当立致定国于麾下。”可望以为诈,欲杀之。众救之,得免。乃夺文选所部兵并巩国公印,羁之营中,使张虎复命。然以妻子在滇,未敢显为逆也。
七月,光禄寺少卿高绩、御史邬昌期疏劾马吉翔、庞天寿以谗邪专擅,二藩与之友善,恐滋奸弊,复蹈可望故辙。疏上,两藩闻而不朝。帝以绩等妄言,谕廷杖革职。安西中书金维新趋渭定国曰:“绩与昌期罪固当死,而藩主则不宜留杀谏臣之名。”定国悟,驰救之,至则绩已死,而昌期得复原官。
八月,晋王李定国奏请归秦王宫眷,遣张虎护送至黔。定国亲饯之郊外。
十一日,移跸秦王宫,即南府城中五华山地也。山有五华寺,为滇南诸刹之冠。于是初莅朝堂,二王侍立,文武肃然。朝贺出,皆喜相谓曰:“今日乃见真圣主也。”是日,帝为二王割襟,订二姓之盟。二王谢恩感悦。先是,定国有龙骧、天威二营,既出粤,祁三统龙骧营留蜀。可望令镇遵义。及定国入滇,调三,而可望亦使人调之。三谓其所部曰:“国主安西,旧主义均。今安西尊帝为民主,名正言顺,我等亦有所依,当遵西府之调为正。”众皆诺。于是却秦使,整旅还滇。可望遣兵追袭。三且战且走,辎重尽失。十月达行在。朝贺毕,即命封咸宁伯以旌忠正。
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丁酉正月甲辰朔,帝在滇都。
可望遣伪臣程万里请大营及旧标还黔,许之。仍给夫马以送。
二月,起用先朝礼部尚书雷跃龙入阁办事。跃龙为可望所宠任,时告假在滇,故特起之。庞天寿以秦党自疑,惧晋王害之,忧愤病卒。赠恤甚隆,葬省城之华亭寺前。命太监李国泰掌司礼监事。
三月,以伪户部龚彝仍掌部事。彝以进士为先朝侍郎,可望任为户部者也。彝乃辞曰:“臣受秦王十年知遇,未有所报,安敢拜新命乎?”晋、蜀劾奏曰:“龚彝止知秦王十年之恩,独不念祖宗父子受国家三百载之恩乎?”有诏议处。彝伏阙免冠谢罪。降印局大使。数月,仍还原官。
初,可望在滇,伪兵部任馔屡表劝进。时馔已死,定国追论其谄逆。诏掘馔尸戮于市,籍其家,子孙俱遣边远充军。
四月,舟山监国鲁王遣总兵何达武赍表请会兵出吴、楚。
王自奇反于楚雄,率张明志、关有才二镇营兵西上永昌。
八月,举南乡试,以演武场为贡院,取中王肇兴等五十四人。
可望自定国入滇,久谋内犯,畏定国兵强不敢骤发。因程万里奏请大营回黔,具以滇兵单将弱告可望。又诸镇自楚、粤至者皆聚于黔,所部甚众。遂大举犯阙。然人心多不直可望。马进忠、马惟兴、马宝以同姓相密,又与文选交,阴谋助定国,从容为可望言:“文选心膂旧人,诸将才望无出其右者,特前为定国所胁,使其心果向外,必不敢复来。今来而夺其兵,失归向心。试重用之,必能为国尽力。”可望信之,乃以文选为征逆招讨大将军,总统诸将前行。自率大军而进。留冯双礼守贵州。马进忠以病留安顺。可望令预造丑锁三百具,曰:“破滇之日,械送行在君臣也。”双礼力谏不听。及送师于郊,又谏曰:“国主往而果胜,难免犯阙之名。若其不济,则黔非国主有矣。”可望叱去。双礼痛哭而回。及师行在途,雨水泞泥,马多倒毙。抵交水,定国以沐天波、王尚礼、靳统武留守扈从,而亲与文秀督各镇兵御之。帝御五凤楼宴饯,簪花犒赏三军。时久雨忽霁,人心踊跃。
王尚礼素有异志。天波、统武精严城守,召尚礼入朝,悉收其兵器,以兵守之。天波素善流星锤,经乱每携袖中。是日恐左右有变,出锤舞,纵横掷击。尚礼俯首叹曰:“吾已为槛中虎,不复烦公攘臂也。”
九月朔,定国等兵至曲靖,屯于三岔。与可望接战,连北,退守曲靖,坚壁不出。
十四日,文选抵交水,距三岔二十里,轻骑奔定国军,且言人心内向,可一战走也。可望闻变欲还。马宝佯为切齿曰:“吾乃为跛贼所欺,要当手缚之,生食其肉。且一人去,何足重轻而废大事耶?”文选前为贼时,尝战伤足,医者生截他人足以接之。虽愈而跛,故宝呼跛贼云。可望乃止,曰:“两酋齐出,会城必虚。”因使马宝、张胜、武大定间道袭南。
十八日,鄂国公马进忠密遣人报定国曰:“可望已使张胜等统锐卒三千袭南矣。公可坐而待毙乎?”定国遂传令三鼓蓐食,五鼓发兵,攻之。可望大败,溃走白水。所随不及三百人,皆传宣官校。余悉陷没。于是急问左右马国公曰:“总总安在?”众应曰:“未败之先,白、马二营已归晋寨矣。”可望始大悔恨,曰:“冯双礼阻我兴师而坚不听,天亡我也。且仙台老僧能前知,尝问以出师凶吉,曰:”惟不令白马相随,可无咎也。‘初谓白马有碍于师行,既悉除不用,岂意其为进忠、文选乎?“因仰天大哭。复遇淋雨。既又谓其众曰:”昔年有石碑出水,镌文云’来是观音面,去是老僧头,‘由今推之,天意欲令我去发归清也。定国不世之仇,定须报复,我又岂惜此数茎头毛乎?“于是决计归清。
可望方奔回,而李本高率数十骑追及之,引枪刺可望,过马首。可望大喝曰:“本高非孤旧人耶?受恩深矣,乃来杀主乎?”本高应声曰:“既做朝廷官,便须知君臣大义。本高非杀主,乃来杀欺主贼臣耳。”言未既,为流矢所中。可望得脱。余众相率尽降。
定国既败可望,腾露布奏捷。虑会城有失,使文秀、文选东追可望,自引兵还救根本。
二十一日,张胜、马宝等潜师至滇,欲入城。守者误以为捷师先还也,不为意,谛视衣甲皆非,遂急闭城。已有二骑突入,获之。张胜大呼王尚礼开门,至数十声,无应者,乃退。过三市街,已昏时矣。见金马坊垂布丈余,执居民讯之,告曰:“此晋王杀败秦王之露布也。”胜复令人读其辞,乃知可望于十九日兵败而逃。顿足叹曰:“大事休矣。”即纵兵焚掠。至横水塘,定国回师,遇之。马宝跪迎于道。张胜接战竟日,杀伤各千余人。张胜见势不敌,败走至亦佐县山谷中,馁甚,求食不得。逻卒获之以献。磔于市。
王尚礼知可望败走,忧惧不知所出,遂仰药死。帝犹令部议加赠恤,予祭葬,赐茔东门外。
定国凯旋,诸臣郊迎,入朝庆贺。复至晋第启贺。刘文秀获张虎于西水,械送滇都,系狱。
可望奔还贵州,夜半入郭,方与冯双礼相持而哭,忽闻城外炮声三。城中惊窜。盖双礼欲讠术之,密令本营起炮以速可望之行。可望遂挈家口辎重走镇远。文臣惟杨惺先,武弁则康国臣、郑国、张应科、叶应祯等,皆稔恶不容于滇、黔者,故偕可望远遁。及至楚南,遣惺先前往长沙,赴清经略洪承畴军前,通款投降。双礼断后,掩其子女玉帛,同文秀、文选归南。
初,缙绅附可望,劝进者累累。可望败后,滇人以诗讥之,其末云:“秦宫火后收图籍,犹见君家劝进书。”
十月,定国率师讨王自奇于永昌,遣人招之。不从,令关有才逆战。定国阵擒之。自奇败走腾越,势穷自刎。张明志自诉被胁,请收集溃兵自赎。
定国既定迤西,遂班师,奏请行赏。封白文选巩昌王,马进忠汉阳王。进忠为闯营降将,所谓混十万者也,封后旋卒。又封冯双礼庆阳王,马宝淮国公,马惟兴叙国公,靳统武平阳侯,祁三咸宁侯,高文贵广昌侯。磔张虎、关有才于市。军民大悦。
时镇将俱升赏进爵,惟沐天波辞曰:“吾世受国恩,常虑无以报,宁敢望新秩乎?”盖久知国势已去,自分身殉,使其子分赘于各土司,曰:“庶存先人之祀于万一。”
是冬,议开缅甸为省,以元江上府为总督。不果。
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戊戌正月戊戌朔,帝在滇都。
遣使赍玺书从安南出海,封郑成功为延平王,授张煌言兵部左侍郎,其余除授有差。徐孚远随使入觐。
始,刘文秀追可望,获其马骑一,自云“曾为可望内使,在滇时,奉令密窖银两金犁于内殿。昨令臣随行者,为虑臣起窖也。今既败去,愿首报以为兴王之资”。文秀遂率之还滇,奏之。命俟晋、蜀二王面同起窖。及是,果获窖银二十九万两,金犁一,重五百两,于后宫石台下。二王奏留供御用。帝谕二王以济军饷。
是月,可望入北京。清封义王。献滇、黔图,险阻、设伏、曲折皆备。
二月,赐前滇黔总制范矿赠恤。初,矿驻贵州,可望入滇,遣定国与之盟,言共扶王室。矿开陈大义,且曰:“假令可望渝盟,奈何?”又笑曰:“扶明,我则奉之。渝盟,我则杀之。”及定国入粤西,可望凌逼君上,矿以忧愤死。帝追悼之,故有是命。并赐故辅严起恒、杨畏知及张载述、刘熹尧、吴霖等五臣赠恤。
又,可望杀吴贞毓等于安龙北关。至是,令部议加原衔三级,予谥赠恤。立牌于马场,表其地曰十八先生成仁之处。
四月,刘文秀痈发于背。帝临问。定国亦率医责治。疾笃,上遗表云:“敌兵日逼,国势日危。臣请入蜀,就十三家之众,出营陕、洛,庶几转败为功。”云云。帝嘉之。及卒,命以亲王恤之。文秀仪度温雅,柔和谨慎。入滇之初,曾屠武定。既而悔之,自是不妄杀一人。
先是有西安人贾自明,自言识天文、地理、阴阳、象纬、遁甲之事,兼能制木牛流马火攻器具,又驱遣风雷诸术。常往来秦中各山,图集义旅。未就。因见王气在滇、黔间,变服至贵州。文秀一见,以为异人。既而文秀病,因见定国。定国大喜,疏荐之。朝命为雷击将军。试其火器,殊效。又制遮牌挡木,行营用之,周匝连环,屹如长城。乃遍取铁工木工,征求夫役。自明亦自尊大,遇朝士不为意。靳统武遣人阴杀之。其后果有知自明为洪承畴所遣、为缓兵之策者,以告定国。定国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