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陕西通志
陕西通志
龙窝峡 在县西二十五里山水竒丽曲折入胜【县志】杜山 在县西五十里招贤镇杜水所出【县图】
寳玉山 在县西七十里有石红白相杂宛然若玉又龙鳯山在县西八十里【贾志】
青莲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其形似莲草木葱翠【雍胜畧】九成宫之屛山也【贾志】百尺崖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崖壁峻絶青碧如绘【县志】
五将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接岐山界【县图】渎魁水东歴五将山【水经注】麟游县有五将山【金史地理志 又见岐山县按此当别为一山非醴泉之五将山也】
箭栝山 在县南五十里接岐山界岭悬天半形势嵯峨隋时常伐山除道以通仁夀宫宋末金将粘没喝攻此吴玠遣兵击破之葢邑之险峻处也【县志 亦见岐山县】
石臼山 在县南稍东十里许两腋拱起如翼中有灵湫滙而为池将雨则云自池中起旱祷有应山后石室有捣药杵臼葢古仙丹灶处其石壁絶顶可望邠干相传唐太宗每幸九成宫使徐世勣屯军于此营垒遗址尚存又鱼塘峡在县南二十里怪石错出层棱如削望之如有落势【县志】
马鞍山 在县东南十里以形似名【贾志】
火石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县志】
紫石山 在县东二十里二水合流处山石皆紫故名山半有瀑布自石腹中出直下层崖有龙飞鳯舞之势【县志】
催木岭 在县东北四十里隋营仁夀宫自渭上运木经此因名【县志 按寰宇记县东北五十里有崔模庙疑当为崔模岭县志所云殆讹传也附考】麟游县有黝土山【九域志今无考】
漆水 在县西东南流入岐山界【县图】猗与漆沮【诗经周颂】漆沮岐周之二水【毛传】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山海经】漆水出岐山【郭璞注】右扶风漆县漆水在县西【汉书地理志漆县故城在县西】漆水出杜阳县之漆溪谓之漆渠漆渠水南流大栾水注之二川洋逝俱为一水南与杜水合【水经注杜阳故城即今治】普润县城西有漆水【元和志 普润故城在县西】漆沮有二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段氏注】漆水出漆县西北至岐山东入渭【十三州志】漆水源出普润县东南漆溪【寰宇记】漆水合杜岐雍以入渭在泾水西【禹贡锥指】源出县西百二十里旧普润县西之青青山合岐水入渭【县志雍録云岐之与邠固皆同汉世漆县然汉志漆水特一出无两漆也元和志务合郑説遂分汉志一漆而着诸两县故普润新平皆有漆水仍于新平立之説曰漆水在县西九里西流注乎泾今麟游亦有漆水与此异据此不独一漆分为两漆而意指所向正谓邠州漆水应经而岐下漆水不与绵应也夫汉志但着一漆而吉甫直以邠漆为漆不以岐漆为漆则酷信郑之过也按郑氏绵诗注云公刘迁豳居漆沮之地故元和志谓邠州之漆别为一水入泾而寰宇记亦以白土川当之然又考元和志云隋置普润屯后废屯立县在汉为漆县地则亦明谓普润即漆县矣又安得谓一漆县有两漆水乎程大昌力辨其误似不为无见故存其説以俟考】
岐水【一名大栾水】在县西【县图】岐水出石桥山东南流【淮南子】牧于岐【史记封禅书】岐水名【汉书音义】大栾水出杜阳县西北大道川东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水经注】王季葬于滑山之尾栾水齧其墓【论衡】普润县有岐水【隋书地理志】岐水即大栾水也源出普润县东南流入漆水【寰宇记】
杜水【一名大横水一名麟游水一名招贤川】在县南城下东南流入干州界【县图】杜阳县有杜水南入渭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齐诗作自杜言公刘居杜与漆沮之地【汉书地理志】水发杜阳县大岭侧世谓之赤泥岘沿坡歴涧俗名大横水疑即杜水矣其水东南流迳杜阳故城世谓之故县川二坑水注之水有二源一水出西北与渎魋水合而东歴五将山又合乡谷水水出乡溪东南流入杜谓之乡谷川杜水又南合荚水【水经注】普润县有杜水【隋书地理志】杜水源出普润县东南溪涧间【寰宇记】麟游水在县南源出县西招贤川【明一统志】杜水出县西五十里招贤镇杜山之隂行石涧中东南流至旧九成宫西纳鳯台山北西海口一带之水而其流始大葢西海口纳良舍西坊两流也又东南纳清水河一带之水而其流愈大杜水又接排云殿山细流而东迳县南北受通济桥五龙泉和尚泉等水又东则南受马家沟口水又东折迳火星庙北过峡东转合澄水县治居杜澄二水之中复折而过慈禅寺受石臼山史家河一派再折至紫石山后受吴双以北之水而可以胜舟矣又数折北受县东之尉迟涧水又受小花石沟水而其势益大出县境迳干州又至武功入渭【县志】
清水河 在县西十里【县册】合青莲山箭栝山分水岭下两流北流入杜水【县志 按此疑即水经注之二坑水】
五龙泉水 在县西门外水极清冽南流入杜水【县志】水味作酒异常宋熙宁中王竦为记立石今不存【府志】
澄水 在县东城下【府志】在县北源出澄名里纳北来岭西河四郎庙峡内诸水东南入杜水【县志 按此疑即水经注之乡溪水】
尉迟涧水 在县东三十里入长安便道两山险阻中横一涧相传太宗幸九成宫尉迟敬徳开修辇路于此【县志】
细川谷水 在县西【县图】蒲川水出南山蒲谷东北合细川水【古水经注】在普润县南又北流入泾州界【寰宇记】
玉女潭 在县西南十五里俗传唐武后避暑九成宫时浴此【名山记】潭在鱼塘峡内其水自永安宫前流入此潭半山落下声震岩谷四面屛山围绕如画隋文帝时常游宴于此【县志】
醴泉 在县西五里【贾志】贞观六年帝避暑九成宫歴览台观闲步西城踌躇髙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若醴【唐魏徴醴泉铭序】泉在九成宫中年乆泉涸有醴泉碑铭魏徴撰欧阳询书尚存【雍胜畧】
旧井 在县北兴国寺东南味甚甘冽【府志】
陇州
呉岳 在州南七十里【州志 详见图考】
丹阳洞 在州北里许相传为马丹阳成仙处中有三清殿阶下有栢分十股中有清泉四时不涸【州志】
青崖山 在州北四十里髙峻秀耸上有清凉寺清泉涌流旱祷有应【州志】
沙金谷【沙一作杀】在州西北十五里宋建炎中败金人于此【州志】
景福山【一名龙门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一名龙门山有龙门洞汉娄敬栖真之所山水竒秀又有鳯爪朝元定心三峰其下有甘露泉【州志】
蒲峪 在州西二十里【州志】汧县北有蒲谷乡中谷【汉书地理志 汧县故城在州东南】
慈山 在州西四十里其相近有白环谷在汧源旧县界【府志 汧源故城在州东南】汧水东歴慈山【水经注】白环谷白环水所出【雍大记】
岍山 在州西四十里汧水所出【雍大记】汧一作岍按有汧水故其字或从山或从水【夏本纪注】汧源县有岍山【隋书地理志】山在汧源县西四十里东隣岐岫西接陇冈【括地志】山在县西六十里北与陇山接禹贡导岍及岐是也【元和志 按陇蜀余闻云呉与岍自是两山郦注未详而晁氏则云今之陇山天井金门秦岭皆古之汧山又按县图呉山脉接关山与岍慈诸山相连则岍山即吴岳之支也考汧水之源一西出岍山一南出呉岳之隂故谓禹贡之导岍者或指吴岳或指岍山又安得以吴岳与岍山各自为山而遂谓其絶不相属乎】
陇山【即陇坻一名陇坂一名小陇山又名鹦鹉山】在州西六十里接巩昌府清水县界【州图】阪有漆【诗经秦风】陇阪也即今陇山地理志陇西有陇坻在其西【诗注】天水有大坂曰陇坂【应劭注】汧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髙崄不通轨辙即古陇坂也其坂九廻不知髙几许欲上者七日乃越髙处可容百余家有清水四注下即陇头水也【三秦记】陇山东西一百八十里登山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怅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故为之歌【秦州记】汧源县有陇山【隋书地理志】小陇山在呉山县西四十里【元和志 呉山故城在州东南】小陇山在南由县西北【胡氏鉴注 南由故城在州南】上有悬溜吐于山中滙为澄潭名万石潭流溢散下皆注于渭【潜确类书】山髙而长多鹦鹉一名鹦鹉山【雍胜畧】雍大记云南逾岍陇北接沙漠其名有四一名枪竿岭一名米髙山一名湫头山一名龙江峡汉属汉阳郡刺史治名陇坻即祭遵破王元兵处【州志】
闗山 在州西八十里其山髙峻盘折而登经五十里始至絶顶为秦鳯要害【州志】距闗中千里岭之西有长宁驿【雍大记】山多鹦鹉为临巩要闗【明一统志】其顶有分水岭【贾志】
大虫峪 在州西南十里又州西南十五里有麦枣峪又州西南二十里有桐树峪又州西南七十里有青阳峡唐杜甫有诗【州志 麦峪府志作蜜】
天井山 在州西南百里山巅有井四时不涸【雍胜畧】金门山 在州西南百里天井山东南【府志】渭水东南出石门【水经注】两山对峙其形如门渭水流其中【州志按此疑即石门也】
方山原 在州西南百里宋绍兴中呉玠与金人战于此【州志】绍兴十一年割地畀金人求商州及和尚方山二原许之于是遂以大散闗为界【宋防要】
秦岭 在州西南【州图】陇州陇安县有秦岭山【九域志陇安故城在州东南】东起商洛西尽汧陇东西八百里【三秦记】晁氏以为陇山秦岭皆古之岍【地理通释】秦岭山在陇安旧县因西秦地势相连其山髙于诸岫故名【雍胜畧】
牛头山 在州西南百二十里以形似名明末总兵杨麒破流贼处【州志】
白牛峪 在州南十里又州南十二里有黄花峪产黄花又州南十三里有干峪【府志】
紫塠山 在州南四十里望之紫翠成堆旧属吴山县【府志】脉接牛心山前连朝天岭【州志 按唐书地理志呉山县有紫超山疑塠字即超字之讹】
牛心山 在州南五十里【州志】
还魂岭 在州南百七十里【州志】
朝天岭 在州东南三十里唐卢照隣有诗【州志】
塔儿峡 在州东南四十里旁有石洞数丈可容百余人青山环峙一水七折方出峡口有三股水合流注下絶为神异【州志】
西秦山 在州东南百里【州图】在陇安旧县北二十里【雍大记】其上有秦王试劔崖【府志】
寒居洞 在州东南百二十里县头镇北山下嵩阳居士有记【府志】
龙盘山【即盘龙山】在州东南百二十七里【州图】南由县有盘龙山【隋书地理志】龙盘山在呉山旧县东南七里山势盘曲如龙故名【州志】
相公山 在州东三十里相传有后汉右丞相墓姓氏莫考【州志】
峰台山 在州东四十里上有数峰雄峙【州志】
水峪 在州东北四里值雨暴水溢时冲啮州城为患【州志】
【附考】唐太宗贞观四年幸陇州校猎于贵全谷【册 元 按此谷无考全一作泉】
渭水 在州南百四十里自秦州清水县入州境又东入寳鸡界【禹贡锥指】渭水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迳南由县南东与楚水合又东入散闗【水经注 散闗今属寳鸡】渭水在南由县南四十里【元和志】渭河在陇安县西南四十五里【寰宇记详见图考】
长蛇水【即楚水】在州西南【州图】数歴之山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山海经】楚水世所谓长蛇水水出汧县之数歴山南流迳长蛇戍东又南流注于渭阚骃以是水为汧水【水经注 按数歴山今无考长蛇戍即魏长蛇县在州束南】长蛇川在南由县西百步【元和志】在吴山旧县境内其流委曲如蛇后魏以此名县【州志】
金陵河 在州东南四十里南村镇西又东南流入寳鸡界【州册】
汧水【一名鱼龙川】在州城南又东流入汧阳界【州图】周孝王使嬴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秦本记】汧县汧水出西北入渭【汉书地理志】汧水出岍山【郡国志】源出汧源县西南岍山东入渭【括地志】汧水出汧县之蒲谷乡中谷尔雅曰水决之泽为汧汧之为名实兼斯举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小陇山其水东北流歴涧注以成渊潭涨不测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莫敢采捕因谓是水为鱼龙水自下亦通谓之鱼龙川川水东迳汧县故城北又东歴泽乱为一右合龙泉又东会一水自水防上下咸谓之鱼龙川又东南迳隃糜县【水经注 隃糜县今属汧阳】汧源县有汧水【隋书地理志】陇州路七十余里有洞中有石或大或小随水流出破之中皆有鱼龙形过者并不敢语语者便闻风雷之声【録异记】汧河源出岍山东流会北河东南入汧阳界濵水之地自州西至汧阳寳鸡防二百里谓之汧川虽隆冬蔬草长青如春又鱼龙川源出小陇山东北流杜甫诗水落鱼龙夜即此【州志】
闗山河 在州西八十里源出闗山东北流合于汧【州图】白环谷水在州西水流如环故名【州志】吴山县有白环水【九域志】汧源县有白环水【金史地理志】
蒲峪水 在州西二十里【州册】雍州其泽薮曰蒲【周礼职方氏】蒲在汧郑司农云蒲或为汧浦【周礼注】九薮秦有杨陓【尔雅】杨陓在汧【郭璞注】汧水出蒲谷乡中谷决为蒲薮【水经注】汧源县有蒲薮【九域志】蒲薮在州西四十里【明一统志 按杨陓即蒲而今州西四十里尚有蒲峪寨则其为古之蒲谷郷无疑也】
北河 在州城北其流最细会温泉水南入汧又温泉水在州西北十五里隆冬不氷一名汤池【州志】
金泉水【一名白龙泉】在州南四十里【府志】汧水右合龙泉泉径五尺源流奋通沦漪四泄东北流注于汧【水经注】金泉一名白龙泉【明一统志】金泉在州东南梨林川水出如注汚之即涸俗传昔人得金鞭于此其水东北注于汧【州志】
八渡河【俗名一水河】在州东南【州图】汧水又东防一水发南山西侧山下石穴广四尺髙七尺水溢石穴悬波侧注发源成川北流注于汧【水经注】一水河发源望辇峰左旋绕庙前东北流入汧水又神岔沟在阆苑西三里许一通五峰山壑一通一水河源即宋吴玠败乌珠处【州志 按水经注云汧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山一水发南山西侧则二源皆汧水也本文甚明自昔人误谓一水为水名而不察汧有二源之语遂呼之为一水河且沿袭而笔之于志其谬甚矣今特为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