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县乡土志

    护城大小龙须诸河
  自废东湖而东,有北锁港者,逾井、汤等门,经甘棠闸以入濠,又逾行春门乐游桥,绕东城至南锁港,古为美化门之临河务。东南即河口津、由新港抵大江。分为三:其一经通仙桥西行三元沟,七星沟入焉,而后会于夹城濠西南隅,曰护城河。即城外濠道耳,其一入教场,南过九仙桥而西流,逾宿猨洞址,曰小龙须河。洇没久矣。其一则邐迤曲叠,先由马路街、板桥、再绕接龙亭,经文华桥,鱼池,复经洗马桥,又转折至茶亭,下西洋桥、太平桥、遂湾过浦东桥以西,曰大龙须河。均入侯官境。
    新 港
  一名直渎,直渎,善溪之名,可对廉泉,让水。开自明弘治十一年,税珰邓原欲洋舶不必经三十湾,便往来。始于上王凿浦,其南迳趋大江,其北可抵澳桥。嘉靖初,谢蕡陈六害,议塞复溃。倭寇顺流焚掠,至河口。今昔异势,沙合旧河既久湮梗,则直渎新港讵宜闭塞?港虽稍直,然打铁港一曲,乃入新港,再曲为小万寿桥,三曲四曲为高桥、象桥。近来全港失于疏浚,有港之名,无港之实。淤涸日甚一日,宜自鸭牳洲起开到银湘浦河口津路通桥一带,入水关闸,有谢秋坡孝廉之策在截取见县。谢颂品《筹濬水部入城河道策》。
  自打铁港折入新港,再折万寿桥,三折高桥,四折象桥。此隘下由马江,上入城河,而为各处渡船所必由之区也。渡船者贩运柴米、百货,卸入舢舨候潮入城资用,万家咸于是乎赖,居民委以粪草瓦砾,河口愈狭,河身愈浅,水溢旱乾,展转淤塞、百数十年。邵阳魏制府修濬之役,祗及城河,而不及外河,亦仅及其半耳。况水部门外无富室殷商、难比南台圣君殿一带之河,是以久失挑濬。苟其濬之,匪特各船皆便,即小轮船亦可由江直入水关闸边。凡官绅旅眷往来,亦无不便。惟经费徒责闾阎,未免艰难。否则提及官帑、否则劳及营兵,否则以所入河船,计户照抽,派员以董其事,此则下策矣。
    沙合浦
  严高迁城,郭璞按图定议,城南水道,必过沙合桥三十六湾,以入水部关,与西河口三十六湾之水会于城内,未尝欲沙之真合也。闽谚:“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此又一说也。今沙合河首尾多淤,仅小桥下,桥在安民铺南,中亭街北即沙合桥。及后洲桥下桥在后洲巷东、岿然可观。有水,幸勿迷信第二说,而速挖复之,以畅达于南台江。
    白湖渡及其支港
  白湖亭有亭无湖,其湖久湮。西南郭宅桥头,七里进省,渡船泊此。与下濂桥螺洲入省,渡船泊此。舟绕高盖山东半田村,别有半田渡为黄山、义屿航路。出横龙港,港口在义屿螺洲二村之间,又为义屿往螺洲城门航路通于五通江,谓之白湖渡。其支渠曰下濂浦,经白湖亭乌桥下,以抵高湖村,本以灌田,亦通小舟。隔数亩不能达江。如开通之,既成航路,且免水患,为利甚大。又半田渡东岸支流,即芦川也。由芦下浦过观音桥下,又经邵宅桥下,出潘墩桥下,达邵埼潭入江。横江为邵埼魁埼航路,名邵埼渡。
    大义渡
  义溪俗呼方口大义。源出内七里区西集里白鹿山。北流穿义桥下,经清廉里安民桥,至积善里,有苦竹溪自金鳌峰下源出峰左龙湫潭,势湍激,下抵苦竹桥,为此溪。来入之。又有榕溪在其东十五里来会,过绿榕桥,古榕二本荫桥东西,故名。合成濑江。首尾三十六湾、微风激水,声如下濑,“濑”或作“籁”。凡行三十余里,以达于乌龙大江,曰淘江。淘江取义,有谓取浪淘沙者,又有谓“淘”当作“陶”,因江干多陶灶而名者。
    洞 江
  江之上游为长乐,会福清诸水,北行过光俗里,至德里江左里、绕九龙、云门、浮峰三大山,文笔、唐屿、洞山三小山,江面颇不逼窄,名为瀛前港。营前县丞、洋屿旗汛夹其左右。流出三江口、汇归马尾大江。
    廻 港
  闽安镇后,有田螺湾。其源曰龙溪、出江右里、婴台山、天马峰,下过石桥,萦回于盘石山麓,成三十六曲港,纡甚,然亦闽江一支港也。
    桑 溪
  桑溪曲水名与会稽山阴兰亭曲水相同。源出东门外十二里东山区之青鹅山。溪为驺闽,王闽上已流觞之地,宋宣和间,提刑俞向建禊游亭于其上。
    竹 溪
  溪在遂胜里竹林山下,村名竹屿。距治七八里许。明初,诗人邓子静布衣结庐溪上,曰耕隐堂。
    善 溪
  旧名鳝溪“鳝”亦作“鱓”在东山区桑溪里山峡间,有二大潭。下潭距上潭五里,广袤可六七丈,其深不能测。宋知福州陈垲字可斋。为改今名,谓闽越白马贤王驺三郎射鳝捍灾,宜舍“鱼”而取“善”,以与潮之恶溪,即鱷溪遥成绝对。
    霓 溪
  城东七十里琯江区之西,里属合北。象洋墩之北。山名象山。有霓溪贯焉。
    龙迳溪
  鼓山香炉一峰,分支重峦,叠障逦向东南陡立,结成双吉山,亦在治东合北里,离城可八十里许。得数溪焉。其名者岊、孟、浩三溪,俱汇合于龙径溪。朱子避居之銕冶场,即在其滨。
    罗 溪
  在治东南外七里区至德里,有悬厓瀑布,旧传龙蛰其渊。
    蕉 溪
  源出治东南百里许钦仁里白田村蕉岭麓之蕉坑,属于外七里区。山产蕉,取织成布,曰蕉坑,布甚佳。
    荷 溪
  嘉屿一区即嘉登里。海口江中大岛也。其溪曰荷溪者,盖龙井之余波也。
    海岸线及潮汐
  海在本境极东,距治百六十里。由罗源浦口西澳,绕连江马鼻,奇达北茭、黄崎、定海、东岱、荻芦门、始入本境。自获芦门而南,则东为五虎门,西为急水门。再南,则西北琅埼,东南巴豆、大、小芦三屿,中即福斗山。又东属长乐,曰梅花山,则非本境所辖矣。梅花之东,为白犬,闽、长互管。稍南为东沙,李茸海堤久失所在,又何论越王石?其潮汐直达马江,分由峡江上者,先至洪塘,由台江上者差迟。大潮皆可过竹埼也。江心有洲,可数里,至鼓山下,判流为二:北狭,南广北入,直读浦口;南者,涉洲尾,又东流与遇。闽谚,南台江水颠倒流,指此。
    塘埔渠圳
  城东八十八处 城南四十七处。多人力沟通者。
    城内最古之池
  剑 池 即欧冶池。《三山志》,唐元和时,僧惟鉴浚池,获剑环数枚,送武库。旧周围数里,或风雨大作,烟波晦冥。《闽书》,宋绍兴间,有龙昼见。竹林间有冶灶址,今为民居侵削,仅余方塘半亩,旁有剑光亭。
    城厢内外尤著名之井
    七星井 宋嘉历中,提刑苏舜元所凿,六在宣政街,一在还珠门外,今湮其二,改名五福井。
    七穿井 井楼门西,门以井名。
    柴 井 在北城,光绪甲辰,风雷,地微震,井陷,中露隧道,当即王鏻由长春宫出入西湖水晶宫复道处。
  七通井 在城南下渡尾,有井七处,其中相通。
    观音井 在台江南仓前山麓过桥第一繁闹市镇。

地形略四(道路)
  

   道 路
    城内街巷街为干路,巷为支路,名从俗称,取其适用。
  鼓楼前曰宣政铺与侯辖总督口肃政铺分界。其东按司前街,以南龙须巷口,以北支路三:曰篦梳巷,曰妙巷,曰贤壇河沿。西支路,属侯官。出狮子楼而南,抵于南门曰南街。东本境,西侯官。东支路十:东街口以南,安泰桥以北,曰厂横巷、曰花巷、曰锦巷、曰织缎巷、曰军门前。安泰桥以南,曰朱紫坊、曰学衙前、曰闽县前、曰福履营、曰夏醴井,西支路,惟万寿巷有归本境之说,余侯官。东有十字街,曰旗汛口,西达曰东街。街北支路二:曰三牧坊、曰太阳巷。街南支路四:曰竹林境、曰孝义巷、曰东泰山巷、曰厂直巷。东达则旗街也。曰旗汛里、曰将军前、曰东门街、大斗采巷、秘书巷、汤井巷、北支路也。大墙根、荔支园、彩云里以东各街巷,南支路也。旗汛口与旗汛里,为旗民分界处。北达曰狮桥头、曰井楼门大街、东有庆城寺,八角楼、化民营、内通天境等支路。西有旧闽县三牧坊河沿,卫前街、经院巷、七穿井等支路、南达曰仙塔街、曰王府口,曰津门楼桥、曰津门楼街、以鳌峰坊、观巷、法海寺之三叉路为其尾闾,而支路亦多。东之大、小王府、栢衙前、铁打巷,河沿,西之竹林境尾、登龙巷、塔移影、栢姬庙、朱紫坊尾河沿,则皆其最著者也。
  北门街干路,全属侯官,而其东畔支路,则本境也。曰华林坊、曰钱塘巷、曰九彩园、曰府直街之府东铺、迤及布政廨以北,旧贡院以西,亦皆本境支路也。
  介于干路支路间,复有按司前街、开元头、旧钱局以西。鼓楼口、文昌祠以东,亦有支路四。街北在臬署左者卫巷,节钺里,在臬署右者,都司巷街,南在照墙后者,东衙巷,其街西武圣祠右,曰盐道前,曰府东铺。实即侯辖西门街干路尾。
  旗街又有汤门街者,在旗界之东北焉,水部门街者在旗界之南焉。其夹河街北抵澳桥,南越古仙桥,以联络贯通汤门、东门、水部门三街者,曰河东街,与河西街,此本境城中道里之大略耳。
    南行驿路此路往兴、泉、漳、广大道
  出南城,四里许茶亭,九里许中洲。历安民崎、沙合河、小桥、万寿大桥、江南桥谓之过三桥。而南,计程不及十里,抵观音井。在台江南岸盐仓山之前。路始一转,先折向东,仍折而南为下渡。四里许塔亭,又五里许白湖亭。计程亦十里而近。再十里许黄山,再十里许三角埕,再十里许峡北,渡乌龙江,至枕峰,约五里至蓝铺,约五里至青铺,约五里至方口,约十里至尤,约十里至常思岭。约五里交福清界。
    东行岸路此路往福宁温台北路
  出东关走陆路三十里为魁埼,又十里为快坑,又二十里为马尾,又四十里为闽安,又四十里为亭头,又二十里为琯头。再行五里,则北抵连江界内之琯岭。
    东南水路北路为海道最大航路
  水部门外自坞尾登舟,十里抵仰天狮,地当左岸,在魁崎西。十里抵鳖头,地居右岸。十里抵马尾江,十五里抵后湾,亦作“候安”,地在右岸。十五里抵闽安镇前,二十五里抵琯头口,十五里出壶江,即大海。

物产琐记上(天然品)
  

   天然品
    动 物五部
  毛 属
  大 宗
  黄 牛
  水 牛
  马
  黑 羊皮能疗杖疮、肝能明目。
  猪
  犬
  鼠
  田 鼠亦呼黄鼠,以竹管张机取之,熟去皮毛,薰干食。
  猴 马厩畜之,可避马疫。
  免 毛可制笔,冬获者挑脊上黑豪,即冬紫豪,闽产最良。山左不及,用画漆器不黏腻。
    常 产
  山 羊产深山中,毛如小牛,角短如黄牛,肉瘦,无脂。
  羱 山羊之大者,生岩穴,皮可以□,血冲酒,治产后伤风。
  棉 羊种自北至。
  野 猪产深山,似猪,牙出口,毛脚皆长,鬣即野猪针,肉瘠味美。
  狮 犬毛似猎。
  猎 犬舌尖、多黑。
  豺 犬色淡黄似犬,高大,瘦而健,能攫絷畜,爪牛腹,胎因之下。
  狼 褐色,状与豺同,东门上埔堤井每见之。
  虎
  金钱豹色黑,点稍黄,胎味极美。
  狐
  九节狸尾九节,黑白相间。
  果子狸 似猫,肥多脂,冬干之,薰于灶旁,洗以米水,和白萝卜、火腿、香菰,炖食愈脾疾。
  鹿茸短小,不及关东,多鲨鱼所化。
  玉面狸口锐面白,多脂味甘。
  麂
  獐
   玃 似猿,苍色。
  猢 鼠似鼠、尾大,食果实,能缘树飞,或呼飞鼠。
  鼠 狼似貂而大,尾黄黑色,抽豪制笔。
  竹 能齿菅菁,又名菅。
  刺 猬似鼠,多刺,触之,辄藏头足。
    特 产
  驳 马有猎户毙一兽,独角,牙二寸,苍黝色,隐斑纹形似狗熊,或曰驳马。
  豪 猪肉臭,有毒,簪能射人,肚连粪烧乾,筛末空心服,可治热风水胀。
  涓 猪好食蜂,畏螯,自涂泥,曝乾,诱蜂丛集,取而食之。
  土 猪足似熊,嘴尖眼小,两齿外出。爪甲长寸余,以水灌土穴,出,击之。
  羊 犬形似羊。
  山 犬或呼赤狗,嘴尖足矮,赤黑色,食果实。
  貉 似狸,头锐,鼻尖,色赤而斑。猎者俟睡捕之。
  香 狸过处草木皆香体,备阴阳,自为牝牡。
  熊 福州诸山,向无人熊。万历间见于屏山,人误为猪,逐之,跃城外大树上,裨将射杀之。
  毫 鼠肥多油腊,食之。
    羽 属
  大 宗
  鸡
  鹅
  雉白者即白鹇。草枯时获其雌,感以白毛鸡,并以白毛母鸡抱之,成白雉。《西京杂记》,闽越王以白鹇献汉高帝。《三山志》,闽越王以白雉献汉武帝。
  鸭大而鼻红为番鸭,半番小于番鸭,菜鸭小于半番。取卵煨笼糠中,温以微火,三日取验,弃无魂者,再薰三日,胎形不足者,又弃,之谓之退黄。蛋有胎形者,手搓日七八次,令得人气,雏即啄壳出矣。
  雁
  鸬 鹚畜者绳击其颈,载以簰,使捕鱼。年徵其税。
  鸳 鸯又一种海鸳,俗名鱼翼。
     似鹜,绿衣。
  鹞巢近城市,首治头晕,羽用夹箭,干雏毛细软,能止血,有一种海鹞,俗名蜡鼻。
  鸢鸱类。
  进 鸟或呼信鸟,似喜鹊略小。
  鹊
  鸦纯黑反哺曰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