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笨港:山迭溪入。

  石龟溪:发源奇冷岸山,历他里雾数庄,至双溪口与山迭溪合。

  阿拔泉溪:出阿里山。过竹脚寮山,为阿拔泉渡;西合虎尾溪入于海。

  虎尾溪:源出水沙连内山。过水沙连社,合猫丹社、峦峦社之浊流,西过黄地仑、布屿禀出白沙墩之北,至于台仔挖入海。溪南属诸罗界、溪北属彰化界。水浊而迅,泥沙滚滚。人马牛车渡此,须疾行;稍缓,则有没腹埋轮之患。夏、秋水涨,有竟月不能渡者。

  彰化县

  大武郡山:由牛相触分支右出,横亘二十余里,结县治。

  牛相触山:南北两峰由水沙连分支,如牛奋角相触。中隔一溪,溪南为诸罗斗六门界、溪北为彰化大武郡山界。

  南、北投山:内二社:溪南为南投社、溪北为北投社。

  阿拔泉山:山麓之水,发源阿里山西北,经竹脚寮山西转,即为诸罗之阿拔泉渡。

  竹脚寮山:内有埔,汉人耕种其中。

  筊荖山:方言「筊荖」,竹器也。因山圆顶肖形,以名。

  大吼山:在九十九尖峰下。

  九十九尖峰:峰头秀锐,苍翠插天。

  水沙连山:内有大湖,四面皆山,番社隔湖负山而居。路极峻险。

  朴仔篱山:在半线保西南。

  寮望山:在大武郡北。广漠平沙,孤峰秀出。其下为半线营垒,北为猫罗社。

  猫雾捒山:在邑东北。有旷埔,汉人耕种其中。

  猫罗山:在猫雾捒东南。与诸罗玉案山南北斜照。

  火山:夹猫罗、猫雾捒二山之东。

  大肚山:与寮望山对峙。山后为猫雾捒社,护彰化县治。

  沙辘山:在大肚山北,为沙辘社。

  牛骂山:在大肚山北,为牛骂社。

  蓬山:在大肚山北。旧名崩山,今改名。

  银锭山:山顶圆平。旧名铁砧山,今改名。

  宛里山。自沙辘以下,五山皆大路所必经。

  岸里山:山险深峻。内有新附五社。

  南日山:在银锭山东北。

  猫盂山:在猫盂社东北。

  倒旗山:山形如旗。在吞霄社内。

  礁荖叭山:小峰错落,近海。在宛里山北。

  南山:在后垄、竹堑二社之北。

  小凤山:俗名凤山崎。路多崎岖,为竹堑右臂。

  南崁山:在小凤山东北。

  太平山:在吞霄社东。

  猫里山:在后垄社东。

  椰里历山:在荖衢山南。

  加至阁山:在荖衢山南。

  荖衢山:在中港社北。

  阵仔叭山:在南山东。

  邻仔叭荖山:在小凤山东。

  交眉山:在佑武乃山西。

  眩眩山:蹲举崚嶒,烟霞飘渺;与小凤山、太平山形势相属。下为竹堑埔,汉人耕种其中。

  小龟仑山:在眩眩山北。内有三社:山下为龟仑社、西为坑仔社、南为霄里社。

  佑武乃山:在小凤山、交眉山东。山极高大,并合欢山障南日诸山之后。巃嵷盘礴,遥接关杜门诸社及查内山。

  合欢山:在佑武乃山北。

  查内山:山麓有查内社。

  大鸡笼山:在鸡笼港东。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为指南。

  金包里山:在大鸡笼西。有金包里社。往大鸡笼路,在山之麓。沿路巨石巉岩,涧水纵横。其下山背有二石对峙,名为旗杆石。

  小鸡笼鼻头山:在金包里山西。山下有石,中空如门,为石门。

  大遯山:小鸡笼蜿蜒而南,矗起屹立于淡水港东北,即奇独、龟仑。山势趋内山。烟霏雾霭,峰峦不可枚举。诸山起祖于此。

  磺山:在大遯山东。其土可煮硫,故名。内有鸡柔山,外为北投社。西极港口,循港而东为关杜门。

  八里坌山:自关杜门穿港而西,雄伟杰出于淡水港东南。是为东南之镇山。

  山朝山:自鸡笼山分支,东渡八尺门港,双峰遥峙,高不可极。山南为蛤仔难三十六社;未入教化,人迹罕到。

  买猪末山:在山朝山南。〔南为〕哆啰满社,北为山朝山社,相去百余里。

  蛤仔难山:在买猪末山东南。

  黑沙晃山:极高大,在蛤仔难山内。其山东南,有直加宣五社。

  大鸡笼屿:在淡水东北大海中。昔荷兰设埠头卖市,通内地汉人贸易。上建石城,现在屯兵防守。土番于此捕鱼取藤,卖以充饷。欲到此处,必从狮球屿举火号,社丁拨兵驶艋舺而渡;或从八里简山举火号,亦得渡。

  狮球屿:在鸡笼南。其屿似狮戏球之象,孤峙水中。时或风大,浪声如雷。与内港蜂仔峙岭北连界。

  桶盘屿:在大鸡笼西南。形似桶盘。此处可泊巨舰。

  烛台屿。

  香炉屿。

  花矸屿:在大鸡笼屿东北。形似花矸。闽粤洋船往日本,从此经过。

  鸡心屿。

  □门。

  旗门杆屿:在大鸡笼屿西、金包里社西北大海中。

  东螺溪:分自虎尾溪,北折而西,过打马辰、树仔脚、猫儿干,汇于海丰港入海。遵海而北,为三林港;港水入至二林社。

  海丰港:海■〈氵义〉。商船到此,载脂麻、粟豆。港水入至汛防前而止。

  三林港:海■〈氵义〉。港口有网寮捕鱼。商船到此,载脂麻、粟豆。港水入至二林社止。

  大武郡溪:发源大武郡山西。出马芝遴社西为鹿仔港,入海。

  鹿仔港:港口有水棚,可容六、七十人,冬日捕取乌鱼。商船到此,载脂麻、粟豆。

  大肚溪:溪阔水险,源发南投山。过北投、猫罗社、柴坑仔社,北合水沙连九十九尖之流;北为草港入海。草港之北,为水里港。

  草港:港口有水棚捕鱼如鹿仔港。

  水里港:海■〈氵义〉。商船到此,载脂麻。港水入至一里而止。

  大甲溪:溪面甚阔,险于大肚。源发岸里社内山。过朴仔篱山南,分于牛骂溪西入海。

  蓬山溪:分自大甲溪。西北过蓬山,又西为港入海。

  蓬山港:即蓬山溪西北至海者。港口多石。商船到此,载脂麻。

  大安溪:险如大甲溪,面较狭。夏、秋水涨,必待水落,边海而行。源发水沙连内山。北过岸里、南日二山,支分于南日山之后者,曰房里溪;支分于银锭山之北者,曰猫盂溪:而汇于双寮海口而入于海。

  吞霄溪:源发南日山西。出倒旗山之前入海。

  礁荖叭溪:源发佑武乃山。出南日、礁荖叭二山之南为礁荖叭港;西入于海。

  礁荖叭港。

  后垄溪:源发猫里山。过加至阁社之西为后垄港;入海。

  后垄港:在后垄社前。港面甚阔。商船到此,载脂麻。

  中港溪:在后垄之北。源发合欢大山。流于加至阁之北,出中港社西入于海。

  中港:海■〈氵义〉。有小澳。商船到此,载脂麻。港水入至社后止。

  眩眩溪:在中港之北。源发眩眩内山,合邻仔叭荖山之流为竹堑溪;西出为港,入于海。

  竹堑港:在中港北。港阔水深。商船到此,载脂麻、五谷。潮过竹堑社,受眩眩山水;又东行,受查内山水,西入海。

  凤山溪:源发查内山西。流于小凤山埔,入于海。

  造船港。

  大溪:源发自查内山北。又源发于合欢山者,咬吧里溪、田厝溪、加冬溪,合北内山之流为霄里溪;过小龟仑山,汇于南嵌社为南嵌港,西入于海。自大溪以下,五溪水底皆石。

  南嵌港:自竹堑至南嵌,俗云九十九溪;内多一溪而十数弯折者。潮过小凤山至南

  嵌社,南受查内山水、东受关杜门水,西入海。

  长豆溪:源发八里坌山南,西入于海。八里坌山之北,为淡水港海口;至关杜门,水程十里。内有大湾,分为二港,可泊大船数百。

  淡水港:在八里坌之北。海口水程十里至关杜门。内有大澳,分为二港:西南至摆接社止,东北至峰仔峙止。番民往来,俱用蟒甲者,刳独木以为舟也。澳内可泊数百;到此载五谷、鹿脯货物。内地商船,间亦到此。

  磺溪:源发磺山西。过内北投,出关杜门,入于海。东北为鸡笼港,港以东为八尺门港。

  山朝溪:在八尺门之南。东为大海。

  八尺门港:在鸡笼港之东。隔港为山朝、黑沙晃诸山。

  蛤仔难港:在八尺门之南。港有三,合诸山滩流与海潮汇。蛤仔难三十六社,散处于港之左右。

  鸡笼港:三面皆山,独北面瀚海。港口又有鸡笼、桶盘二屿,包裹周密,可泊商船。
 

卷四

  疆域(形胜附)

  混蒙既辟,斯画封域;故七闽久着于成周,九粤肇开于汉代。惟兹台地,禹迹未经、张槎不到;元、明以前书,未有闻焉。意天地故秘此雄图,以俟圣人者出而后乃令献兹形胜为东南粤区、瓯越屏翰,以征盛世之苞符欤!夫职贡修自重译,中外原如一家;而区分障扼,有备无患,或亦职方者所有事乎!志疆域。

  台湾府,在古赤嵌。东抵罗汉门庄内门,六十五里(是曰中路);西抵澎湖水程四更,实外地三十里(澎湖纵横皆三十里);南抵沙马矶头,四百六十里(是曰南路);北抵鸡笼城,七百九里(是曰北路)。东西广九十五里、南北袤一千九百四里。西北抵福建布政使司,水程一十一更外,五百四十里。

  台湾县(附郭):东至罗汉门庄内门,六十五里;西至澎湖辖地,水程四更外,三十里(澎湖地方纵横皆三十里);南至文贤里二层行溪凤山县界,二十里(原至依仁里交界,仅十里;雍正十二年,奉文改至此);北至新港溪诸罗县界,二十里(溪以南有新港社、新化里,原属诸罗;雍正十二年,改归台湾。今溪南属台、溪北属诸)。广九十五里、袤四十里。

  凤山县:东至傀儡山,五十里;西至打鼓港,一十里;南至沙马矶头,三百七十里;北至二层行溪台湾县界,七十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四百四十里。距府九十里。

  诸罗县:东至大龟佛山,二十里;西至大海,三十里;南至新港溪台湾县界,八十里;北至虎尾溪彰北县界,五十里。广五十里、袤一百三十里。距府一百里。

  彰化县:东至南、北投大山,二十里;西至大海,二十里;南至虎尾溪诸罗县界,五十里;北至淡水大鸡笼城,四百三十四里。广四十里、袤四百八十四里。距府二百里。乾隆三年,割大甲溪以北至大鸡笼城归淡水防厅管辖,驻札竹堑。东至大山,十五里;西至大海,七里;南至大甲溪,一百一十九里;北至大鸡笼城,二百七十五里。广四十里、袤四百八十四里。距府三百五十九里。

  形胜(附)

  形胜(附)

  台湾府,古荒服地(「通志」)。在南纪之曲(「岛上附传」),处大海之中。坐东南、面西北,为江、浙、闽、粤四省之外界(「福建海防志」)。缘高邱之阻以作屏,临广洋之险以面势(「蓉州文稿」)。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凤山县志」)。七鲲身毗连环护,三茅港汇聚澄泓(「客问」)。诚天设之险(「方舆纪要」),为海疆最要(「平台异同」)。

  八景: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溟晓日、西屿落霞、澄台观海、斐亭听涛、五层秀塔、四合仙梁。

  台湾县,东倚层峦、西迫巨浸(「岛上附传」)。木冈山高耸特拔,罗汉门局势弘敞(「台湾志略」)。外环大海,云涨霞平;内阻重山,沙迷雾烈(「客问」)。极东南之奥(「诸罗杂记」),扼凤、诸之冲(台湾风土记」)。控南粤、阻铜山(「蓉州文稿」),四省藩屏,诸岛往来之要会(「澄台记」)。八景:木岗挺秀、莲湖飘香、鹿耳听潮、龙潭夜月、赤嵌观海、金鸡晓霞、安平晚渡、沙鲲渔火。

  凤山县,址因故镇(「鹿耳门即事」),僻处海边(「台湾风土记」)。葱郁弘开,离奇盘结(「客问」)。大岗、小岗,峣屼嵬崔;半崩、半屏,嵾嵯嵒崿(「台湾赋」)。矶耸沙马,林险阿猴(「台湾志略」)。傀儡高峰,近接天际;琉球孤屿,远映海中(「县志」)。所谓奇观胜概,约略如此(「旧志」)。八景:凤岫春雨、嫏娇潮声、泮水荷香、冈山树色、翠屏夕照、丹渡晴帆、淡溪秋月、球屿晓霞。

  诸罗县,全台锁钥,径道蜿蜒(宋永清论)。南自新港、北至虎尾(「台湾风土记」),皆迭岫参差,连岗撼戛(「客问」)。白玉山插翠青霄,大武陇深入邃海(「台湾志略」)。其巃嵷之回环者,不可纪极;其浩瀚之奔流者,无不朝宗(「旧志」)。千里之雄图、上游之要地(「县志」)。八景:玉山云净、水沙浮屿、檨圃风清、梅坑月霁、北香秋荷、龙目甘泉、月岭晓翠、牛溪晚岚。

  彰化县,迭嶂如屏,连峰插汉(「稗海纪游」)。山有火焰、姑婆之奇,溪有虎尾、大甲之险(「台湾志略」)。近防三林、鹿仔,远控淡水、鸡笼(「通志」)。圭心、石门、蓬山、后垄,重洋砥柱,攫浪抟潮(「客问」)。一片平沙皆沃土(「竹枝词」),诸峰攒集黛峨青(「纪巡诗」);洵扼要险区也(「赤嵌笔谈」)。八景:焰峰朝霞、鹿港夕照、镇亭晴云、线社烟雨、虎溪春涛、海丰渔火、眉潭秋月、肚山樵歌。

  「福建海防志」:台湾处大海之中,地形坐东南、面西北。自东北而至西南如列屏,为中国江、浙、闽、粤四省之外界;西北近海,多平地可耕。土番及人民聚落以百数。山背东南,一望洸洋,舟楫所不到;土番加崂使种类居焉。自红夷以至郑氏,皆不能绥附。闻中国盛德,悉来臣服,贽其方物。故我国家边陲,极于海东数万里;置郡县,为疆界,实自古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