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蓉洲文稿」:东宁,缘高邱之阻以作屏、临广洋之险以面势。无仙踪神迹之奇,无楼台观宇之胜;有山则顽翳于蔓草,有水则卤浸于洪涛。鹿豕狸鼠之所蟠,龙蛇蜃虺之所游。夫既限之以荒裔,而求天作地成之景,皆无所得。

  「元志」「澎湖」:三十六岛巨细相间,坡陇相望。有七澳居其间,大约有土无木,土瘠不宜禾稼。产胡麻、菉豆,山羊尤多。居民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土商兴贩,以广其利。贸易至者,岁常数百艘;为泉外府。至元末,置巡司于此。

  「续文献通考」:水至澎湖,渐低;近琉球,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澎湖已下遇飓风发,漂流落漈,回者百无一。

  「海防考」:隋开皇中,尝遣虎贲陈棱略澎湖地。其屿屹立巨浸中,环岛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为庐舍,推年大者为长。以畋渔为业。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间,各牦耳为记。

  「明统志」:澎湖岛在琉球国,水行五日,地近福州、泉州、兴化、漳州四郡界。天气晴明,望若烟雾。

  「方舆纪要」:海中岛屿,最险要而纡回,则莫如澎湖。盖其山周回数百里,险口不得方舟,内溪可容千艘。海中旧有三山之目,澎湖其一耳。东则海坛、西则南澳,诚天设之险;何可弃以资敌?

  「理台末议」:台湾在福建之东南,地隔重洋。形势:延袤可至者凡千六、七百里。外此,则生番所居,与熟番阻绝;远望皆大山迭嶂,莫知纪极,可以置而不议。府治南北千有余里,越港即水师安平镇;又有七鲲身沙线,潮平可通安平港内,为水师战艘、商民舟楫止宿之地。港名鹿耳门,出入仅容三舟;左右皆沙石浅淤焉。此台湾之内门户也。冲渡至澎湖,岛屿错落,有名号者三十六岛。澎湖沟底,皆老古石参差。港泊有南风、北风二者殊澳。此台湾之外门户也。然台湾之可通大舟者,尚有南路之打狗及东港、北路之上淡水,凡三处。而惟上淡水可容多船,港门为正也。其可通小舟者,尚有南路之蛲港、北路之咸水港及八掌港、笨港、海翁港、鹿仔港、大甲西、二林、三林、中港、竹堑、蓬山,凡十二处。而笨港并有小港可通鹿耳门内,即名马沙沟是也。总之,台湾三路俱可登岸,而惟鹿耳门为用武必争之地者,以入港即可以夺安平而抗府治也。夺安平,则舟楫皆在港内,所以断其出海之路;抗府治,则足以号令南、北二路,而绝依附之门。故一入鹿耳门,而台湾之全势举矣。或云鹿耳门为天险门户,而又上设炮台,防亦密矣;万一攻之不入,兵法有攻坚而瑕者亦坚,其谓之何?不如由北路之上淡水进兵,所谓行师如过于衽席之上者;谋非不臧也。而不知由北路进兵,则其势主缓;缓则必以众而临寡、以强而并弱。由鹿耳门进兵,则其势主捷;捷则有以反主客之形,成控制之师,而且安平不据、澎湖尚孤,被贼众者急而扬帆,不无他虞也。是故觇台湾之形势,而必讲明于得入鹿耳门为最要。
 
卷五

  城池(坊里、街市、水利、桥梁附)

  保障称贤,崇墉比峻;城池之重,古人咏金汤也。台地沙浮,难为塽垲;然木栏环匝以相垣、竹荫参差而作堞,虽非设险,亦足屏藩。至若巷舞衢歌、家弦户诵,长虹水上,无烦子产之舆;匹练田间,不假荆公之钞。圣化所及,海甸如盘;宁徒曰岩疆需众志以成、鹿堑恃巨灵而凿哉?志城池。

  台湾府城:初未建。雍正元年,知县周锺瑄创建木栅,周二千一百四十七丈。设东、西、南、北大门四,东、南、北小门三。雍正十一年,奉文周植莿竹。乾隆元年,发帑金易七门以石门,钉铁皮;楼护女墙,为窝铺十有五,以壮观瞻。乾隆五年,台镇何勉捐资就总镇营盘,筑土堡。内外砌以灰砖,高一丈一尺、周三百三十丈;足资捍御焉。

  台湾县(附郭)五方杂处,兵民丛集,全台重地。

  (附)安平镇城:在府治西一鲲身之上。荷兰归一王所筑。用大砖、灰、油砌成。

  城基入地丈余,城墙各垛俱用铁钉钉之。周围广二百二十七丈六尺、高三丈余;城内屈曲如楼台。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舟师下之,即其城而居焉。今仍之。原属凤山县;雍正十二年,改属台湾。

  赤嵌城:在府治西北隅。亦荷兰所筑。周围广四十五丈三尺、高约三丈六尺余。有瓦盖、无雉堞;名虽为城,实如楼形,故又名番仔楼。荷兰酋长居之。今渐倾圯。

  澎湖新城:康熙五十六年,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璸、布政石沙木哈捐造。

  澎湖暗澳城:明嘉靖年间,都督俞大猷追流寇林道干至此;因筑焉。今颓圯,故址尚存。

  澎湖瓦硐港铳城:荷兰所筑。明时,隶同安,金门哨兵驻札于此。今颓圯。

  凤山县城:在兴隆庄。康熙六十一年,署县刘光泗始筑;周八百一十丈、高一丈三尺,东、西、南、北设四门。后倚龟山、蛇山尾,外浚濠沟。雍正十二年,奉文环植莿竹。居民丛杂,南路要区。

  诸罗县城:在诸罗山。康熙四十三年,始设栅城,东、西、南、北四门。雍正元年,知县孙鲁倡造土城;周围七百九十五丈二尺、基阔二丈四尺,城上马道阔一丈四尺。浚沟离城四丈,深各一丈、阔各三丈,水涵六。雍正五年,知县刘良璧重建门楼、砌水涵,东曰「襟山」、西曰「带海」、南曰「崇阳」、北曰「拱辰」。雍正十二年,奉文于土城外环植莿竹。居民稠密,南北通衢。

  彰化县城:在半线保。雍正十二年,奉文环植莿竹;周围七百七十九丈三尺。设东、西、南、北四门。居民日聚,北路要区。

  (附)竹堑城:在士林庄。雍正十一年,奉文环植莿竹,周围四百四十丈。设东、西、南、北四门,俱建门楼。规模初定,居民渐增。

  淡水城:在淡水八里坌山北脚下。红毛时建。雍正二年,奉文设东、西大门二,南、北小门二。北路尽区。

  大鸡笼城:在大鸡笼岛上。西、南两门,红毛时建。今仍之。

  炮台城:在鸡柔山社南沪尾庄界,与淡水港口对峙。红毛时筑,以防海口。

  坊里(附)

  街市(附)

  水利(附)

  桥梁(附)

  坊里(附)

  台湾县四坊、二十里、一保、二庄:

  东安坊、西定坊、宁南坊、镇北坊。

  永康里、长兴里、归仁南里、归仁北里、永丰里、新丰里、保大东里、保大西里、永宁里(原属凤山县,雍正十二年改归)、仁和里、新昌里(原属凤山县,雍正十二年改归)、依仁里(原属凤山县,雍正十二年改归)、文贤里、仁德里、崇德里、武定里、广储西里、广储东里、新化里(原属诸罗县,雍正十二年割其半改归台湾)、效忠里(即安平镇。康熙六十一年,奉文改今名)。

  土墼埕保(原属凤邑,雍正十二年改归)。

  大穆降庄、罗汉门庄(原属凤邑,雍正十二年改归)。

  凤山县八里、七庄:

  长治里一图、长治里二图、维新里、仁寿里、嘉祥里、观音山里、淡水港东里、淡水港西里。

  兴隆庄、半屏山庄、观音山庄、赤山庄、大竹桥庄、小竹桥庄、凤山庄。

  诸罗县四里、七保、十七庄:

  开化里、善化里、新化里、安定里。

  赤山保、佳里兴保、善化里东保、善化里西保、新化里西保、安定里东保、安定里西保。

  诸罗山庄、北新庄、大小槺榔庄、井水港庄、茅港尾庄、土狮仔庄、鹿仔草庄、龟佛山庄、南势竹庄、大坵田庄、龟仔港庄、大龟圭庄、旧嘓庄、新嘓庄、下加冬庄、打猫庄、他里雾庄。

  彰化县十保,〔管〕一百一十庄:

  半线保管下:登台庄、快管庄、柴坑仔庄、恶马庄、大吼庄、加黎庄、阿束庄、砖仔窑庄、本县庄、南北投庄、柳树滥庄。

  猫雾捒保管下:义学庄、王田庄、龟山庄、加投庄、水里庄、沙辘庄、牛骂庄、横山仔庄、岸里社口庄、枫树脚庄、北势庄、蓝张兴庄、凉伞树脚庄、新兴庄、乌日庄、镇平庄、刘厝庄、阿里史庄。

  燕雾保管下:垓坮庄、秀水庄、佳锡庄、员林仔庄、镇平庄、内湾庄、白沙坑庄。

  马芝遴保管下:马明山庄、埔姜仑庄、埔盐庄、大滥庄、南势庄、北势庄、大有庄、打廉庄。

  东螺保管下:旧社庄、三条圳庄、打马辰庄、侯心霸庄、大段庄、十张犁庄、兴化庄、睦宜庄、埔心庄、眉里庄、埤头庄、斗六甲庄、麻园寮庄。

  大武郡保管下:旧社庄、仑仔庄、崁顶庄、枋桥头庄、陈厝庄、红毛社庄、油车店庄、火烧庄、滥港东庄、西成庄、柴头井庄、马光厝庄、新庄仔庄、卓乃潭庄、桥头庄。

  西螺保管下:样仔脚庄、大加冬庄、鹿场庄、大北围庄、何厝庄、埔心庄、下滥庄、张厝庄、加冬仔庄。

  布屿禀保管下:二仑庄、港尾庄、沟仔墘庄、南势底庄、马攻厝庄、龙岩厝庄、埔姜仑庄、大坪庄、大庄、萧垄厝庄、猫儿干庄。

  二林保管下:大突庄、旧社庄、火烧庄、七夕厝庄、火烧厝庄、西势庄、垓坮庄、过沟仔庄、文厝厝庄、西庄、芦竹塘庄、土库庄。

  深坑仔保管下:深坑仔沟庄、大排沙庄、丈八堵庄、土垄厝庄、犁头厝庄、八人庄。

  淡水海防厅二保,管三十五庄:

  淡水保管下:八里坌庄、沪尾庄、大屯庄、竿蓁林庄、关渡庄、北投庄、八芝莲林庄、奇里岸庄、瓦笠庄、兴仔武朥湾庄、大佳腊庄、圭母子庄、大湾庄、水兴庄、兴直庄、加里珍庄、摆接庄、山脚庄、八里坌仔庄、海山庄、坑仔庄、虎茅庄、奶笏庄、涧仔历庄、甘棠庄。

  竹堑保管下:南庄、北庄、芝巴里庄、大溪墘庄、翠丰庄、猫儿锭庄、中港庄、永安庄、猫盂印斗庄、吞霄庄。

  (附)番社

  (附)番社

  台湾县:大杰巅社(在罗汉门。原隶凤邑,雍正九年改归)、新港社(原隶诸邑,雍正九年改归)、卓猴社。以上三社,熟番。

  凤山县:武洛社、搭楼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茄藤社、放■〈纟索〉社(以上八社,熟番)、加六堂社、郎娇社(俱归化)、治本社、射马干社、吕加罔社、拔望望社、百马以力社、礁朥那狡社、里踏里踏社、八搭礼社、八系阄社、老郎社(以上一十社,在卑南觅西)、募陆社、大龟文社、闷闷社、里立社、朝猫篱社、召猫篱社、加那打难社、哆啰网曷氏社、嘪屡里奶社、礁里亡社、那作社、吗朥的社、加留难社、龙鸾社、搭祺文社、■〈虫间〉仔仑社、哆啰觅则社、屡们社、猫美葛社、大狡社、礁猫里力社、搭琳搭琳社、大德讫社、射巳宁社、射腊眉社、朥北社、大板陆社、柯末社、罔雅社、大里力社、柒脚亭社、大枣高社、朥哈社、■〈虫间〉仔弼社、确只零社、大乌万社(以上三十五社,在卑南觅南)、本湾社、米箕社、新八里罔社、旧八里罔社、加里房曷社、郎也郎社、千也猫嗌社、须那载社、株嘪烟社、株粟社、窝律社、甘武突社、瓮■〈纟索〉社、邦也遥社、丁也老社、礁朥社、加洛社、加那突社、巴鸠郁社、沙别社(以上二十社,在卑南觅北)。凡六十五社,即卑南觅七十二社地。

  诸罗县:大武垄头社、二社、礁吧哞社、梦明明社(以上四社,倚山熟番)、目加溜湾社、麻豆社、萧垄社、哆咯嘓社、诸罗山社、打猫社、他里雾社、斗六门柴里社(以上八社,平地熟番)、纳纳社、芝宝兰社、箕密社、猫丹社、竹脚宣社、兜兰社、礁那哩吗社、桹耶耶社。以上为崇爻八社,在傀儡大山东。雍正二年间招徕,为归化生番。

  内湾社、米笼社、邦尉社、篢社、望社墩社(以上为内优六社,皆归化生番)、大圭佛社、嘈啰婆社、娴仔雾社、沙米箕社、踏枋社、猪母朥社、鹿株社、阿拔泉社(以上为阿里山八社,皆归化生番)。

  彰化县:西螺社、东螺社、眉里社、大武郡社、半线社、中大肚社、南大肚社、北大肚社、水里社、迁善社(旧名沙辘)、感恩社(旧名牛骂。以上十一社,平埔熟番)、夬里社、毛卒社、射仔社、大基猫丹社、本靠社、木武郡社、子黑社、佛仔希社、倒咯社、恋恋社、挽麟社、田仔社、猫难社、田头社、埔里社、蛤仔难社、外挽兰社、外猫里眉社、内猫里眉社、平了万社、斗截社、致雾社、哆啰郎社、福骨社(自夬里社至此二十四社,在水沙连山内;为归化生番)、柴坑仔社、猫罗社、南投社、北投社、猫雾捒社(以上五社,东附内山)、岸里社、乌牛栏社、搜捒社、阿里史社、朴仔篱社、沙里兴社、巴老远社、狮头社、狮尾社、麻着社、岸里旧社(以上十一社,半居内山;俱熟番)、南社、猫儿干社、二林社、大突社、马芝遴社、阿束社(以上六社,边海熟番)。

  淡水海防厅:德化社(旧名大甲西社)、大甲东社、南日社、双寮社、猫盂社、房里社、宛里社、吞霄社(以上为蓬山八社。后垄社、中港社、新港仔社、猫里社、加志阁社(以上为后垄五社,俱平埔熟番)、眉加腊社(新归化)、眩眩社、霄里社、龟仑社、坑仔社(以上为南崁四社)、八里坌社、淡水社、大屯子社、武朥湾社、雷里社、了匣社、秀郎社、摆接社、内北投社、毛少翁社、大浪泵社、搭搭优社、奇武卒社、里族社、麻里鸡口社、大鸡笼社、外北投社、鸡柔山社、小鸡笼社、金包里社(以上皆淡水熟番)、礁辘轩社、宇马氏社、八厨美简社、拔丹社、知买驿社、基密丹社、期班女懒社、礁仔龙岸社、抵密抵密社、礁朥苗社、期来益社、期瓦笠社、期沓沓社、颁老员社、奇玉暖社、申也罕社、申也罗罕社、八陈雷社、麻里陈辂社、佳笠宛社、巴朥辛也员社、奇武流社、触龟满社、陈卢女简社、污泥肴社、猫朥府偃社、母罕母罕社、礁朥密社、削骨削骨社、歪也歪也社、奇底枚社、宾也猫也社、巴荖郁社、宾也知懒社、征也难懒社、猴猴社(以上为蛤仔难三十六社。皆山后生番)、三朝社、哆啰满社、合欢社、攸吾乃社(以上四社,乾隆二年归化生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