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四邑海道可通大舟者,鹿耳门外,尚有凤山之打狗及东港、彰化之上淡水,然皆不及台之鹿耳门;其余若南路之蛲港、北路之盐水港、笨港、海丰港、鹿仔港、大甲西、二林、三林、中港、竹堑、蓬山,凡十二处。而笨港并有小港可通鹿耳门内,即名马沙沟。然皆窄狭,仅可通小舟而已。
台湾县
(附)澎湖三十六屿
(附)澎湖三十澳
凤山县
诸罗县
彰化县
台湾县
木冈山:在县治东北,横亘三十余里。苍翠蜿蜒,耸峙云端。为邑少祖山。
番仔湖大山:在木冈山南。拔地而起;与木冈山相联属。
柳仔林山:在番仔湖南。列阜如屏,延亘绵邈。
猪母耳山:在柳仔林西南。低小若邱陵然。
湖仔内山:在柳仔林南。其势与猪母耳若远、若近,若合、若离。
香洋仔山:在湖仔内山南。■〈山咅〉嵝络绎,挹拥平畴。
角带围山:在香洋仔山南。过此则冈山;属凤山县。
安平镇七鲲身:一鲲身,与安平镇接壤。自七鲲身至此,山势相联贯珠,不疏不密。虽在海中,泉甘胜于他处,多居民。距里许,为二鲲身;有居民。再里许,为三鲲身。又里许,为四鲲身。又里许,为五鲲身。又里许,为六鲲身。又里许,为七鲲身。自打狗山脱下,共结七峰,沙土。风涛鼓荡,不崩不蚀;多生荆棘,望之郁然苍翠。外为大海、内为大港,采捕之人多居之。
(附)澎湖三十六屿
大山屿:总名澎湖。纵横各三十里,居民稠密。副将辖两营,同通判守之。其余各屿,四面环绕。
西屿:在大山屿西,为入台标准。其东有牛心屿、西公礁二小屿。
小门头屿:在西屿西北。
姑婆屿:在小门头屿北。
大烈屿:在西屿东。
小烈屿:在大烈屿西。
花屿:在西屿南。
猫屿:在花屿东南。
鸟屿:在猫屿东南。
目屿:在西屿北。
空壳屿:在西屿东北。
-以上十屿,皆在大山屿之西。
员背屿:在小屿北。
蓝笨屿:在大山屿东北。
南白沙屿:在员背屿东。
北白沙屿:在南白沙屿北。
鴈净屿:在大山屿北。
中墩屿:在大山屿北。
吉贝屿:在中墩屿北。
险礁屿:在吉贝屿东。
大仓屿:在大山屿西北。
-以上九屿,皆在大山屿之北。
椗钩齿屿:在大山屿东。
香炉屿:在碇钩屿南。
阳屿:在香炉屿东。
阴屿:在阳屿东南。
船篷屿:在东、西二吉之中。
东吉屿:在船篷屿东,去大山屿极远。
西吉屿:在船篷屿西。东吉、西吉在为过厦指南。
-以上七屿,皆在大山屿之东。
四角屿:在大山屿西南。
虎井屿:在大山屿南。
桶盘屿:在四角屿西南。
铁砧屿:在目屿东。
马鞍屿:在大山屿东北。
半坪屿:在马鞍屿南。
鸡笼屿:在西屿后。
钟子屿:在半坪屿北。
头巾屿:在马鞍屿东北。
-以上九屿,皆在大山屿之南。
考通澎之屿,计四十有五。相传为三十六,或无天堑之险,故不入数,特记其名之著者。
新港溪:通木冈山溪。南出大目降,西过广储西里,又西至武定里洲仔尾,汇新港西入海。台、诸分界处;溪南属台湾、溪北属诸罗。
大目降溪:有南溪、中溪二名。合咬狗溪、鲫仔潭,通茑松溪入海。
深坑仔:源出角带围内山。其水浅而流长。
红毛寮溪:水源出深坑仔。
冈山溪:水源出大冈山后。台、凤二邑交界。
二层行溪:合冈山、红毛寮二溪,由喜树仔港入海。台、凤分界处;溪北属台湾、溪南属凤山。
喜树仔港:在二层行溪下流。
石头坑:在郡治东北三里许。无水源,受众流经海会寺过大桥,由柴头港入海。
大桥港:在郡治北三里里许。
小桥港:在大桥北,二港合流。
安平镇港:在府治西。潮汐与鹿耳门、七鲲身相联。北至州仔尾,受新港溪流;西至濑口,受冈山溪流。港内宽衍,可泊千艘。
鹿耳门:在府治港口。水中浮沙突起,若隐若现,形如鹿耳,镇锁水口。港道窄隘,行船者以竹插标志之,俗呼「荡缨」。
北线尾:在鹿耳门南,与鹿耳门接壤。其南即安平镇;中一港,名大港。红毛时,水深,夹板可入;今淤浅。
海翁线:在府治西北。海洋中浮沙线一条,其南有一港。港口大澳甚深,号海翁窟;洋船多泊此候潮。
加老湾港:在府治西鹿耳门北。沙线一条,湾曲;不堪泊巨舟。其西南为大洋。
隙仔港:在鹿耳门外之北。北风时,可泊巨舟百余艘;南风不可泊。外为大洋。
(附)澎湖三十澳
妈宫澳:在大山屿南。北风盛作,可泊戈船二十余只。
外堑澳:在西屿南。可泊北风船。
内堑澳:去外堑三里许。可泊北风船。凡自厦来澎者,泊此二澳甚稳。
暗澳:在大山屿东。
将军澳:在八罩东。
八罩澳:与将军屿相连。澳上地方颇宽,居民数十家。
西埯仔澳:在妈宫澳外。北风可泊戈船三、四只。
里澳:在锁管澳南,相距五里许。可泊北风船。
良文港澳:在红罗罩东。可泊南风船。
双头挂澳:妈宫对面。有山,名曰案山。港入尽处,即北澳;潮退,尽烂泥。凡遇飓风,官商船皆入避焉。
镇海澳:在大赤崁澳东。有潭,名万丈潭。凡官商船遇飓风,入此避之。
东卫澳:在暗澳东五里许。
西卫澳:在暗澳西一里许。
鼎湾澳:在东卫澳西。
红罗罩澳:在东卫澳东。
湖东澳:在红罗罩东。有一大湖,湖东西俱有民家。
湖西澳:在湖东澳西。
圭璧澳:在大山屿东北龟鼊山前。
小果叶澳:在湖东澳东。
林投仔澳:在良文港西南。
瓦铜澳:在桶盘屿。红毛曾筑炮城。
通梁澳:在瓦铜澳西。
大赤崁澳:在镇海澳西三里许。
小赤崁澳:去大赤崁三里许,距吉贝屿不远。
竹篙湾澳:去内堑五里许。
缉马湾澳:去竹篙湾五里许。
烟墩澳:在东卫澳西。
锁管澳:去烟墩澳八里许。
大屿澳:在八罩南。
花屿澳:在虎井南。仅泊渔艇。
按澎之屿、澳,有前后异名者,有语音不同者。今以折衷于是为准。
凤山县
半屏山:自冈山迤■〈纟索〉而南,近附邑治为半屏山。形如列障画屏,故名。
龟山:在邑治左,近接半屏山。中多乔木,繁阴密荫。
打鼓山:俗呼为打狗山。秀起海边,势若长蛇,为蛇山。在邑治右。至隔海参差远近浮沉而列于打鼓山左右者,西有石佛。石佛之北有石墖,石佛之南有凉伞礁,皆屹立海中。舟人经此,必鸣金献纸。
凤山:横列于邑治东南,形若飞凤,旁有二小峰如翅,故名。东北有数小峰错落如凤卵,曰凤弹山;文庙案山也。西南小仑形如凤鼻,曰凤鼻山;又邑治之拱对案山也。
旗后山:在打狗山西南。
漯底山:在半屏山西北。平原旷野中浮一邱,顶宽平,有小窍出水,霖雨泥淖深无底。
观音山:在阿猴林西北。起伏盘曲,中一峰屹立,若菩萨端坐,众小峰拱峙于侧,故名。
七星山:联络于观音山之北。七峰上石圆密如星。
大滚水山、小滚水山:山无甚高,两山相联,离十里许。上有浊泥水滚出。
尖山:孤峰秀削,势若玉笋、瑶琴,故名。
小冈山、大冈山:两山相联,不甚高。大冈在北、小冈在南,两相对峙。小冈山头有巨石,圆秀如冠,为纱帽石。内地舟来台,过澎湖东吉,即见大冈山。是与台湾猴洞诸山、诸罗南马仙山相界处也。
赤山:由凤山过淡水溪,陂陁平衍。时有火出其上。又有自凤弹而联于东北者,亦名曰赤山。以土色赤,故名。
傀儡山:在县治东。耸出重霄,常带云雾。上为野番所居,人迹罕到。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南为蜈蜞岭;过岭尽为山后焉。
嫏娇山:绵亘蜈蜞岭左。山高而险,下有土番。
沙马矶头山:巃嵷磅礴,直抵海中。吕宋往来船,皆以此山为指南。
小琉球山:在西南大海中突起一峰,苍郁葱翠,周围三十余里。中无人居,多产竹、木、椰仔。下多巉岩巨石,船湾泊甚难,为凤山水口。
网翠山、老佛山:两峰并峙。皆自沙马矶回转而东。
朝华离山、大柴高山、霄马干山、大乌万山:以上数山,皆背立于傀儡山后,与网翠、老佛山连络。
卑南觅山:与诸罗崇爻山连界。
冈山溪:源出大冈山北。西流过嘉祥里、依仁里为二层行溪;经长治里,合喜树仔港入于海。
浊水溪:源出大滚水山。水出常浊,故溪流亦浊。南合小冈山之水,受鲫仔潭流,会弥陀港入海。
万丹港:在弥陀港南。其北为竹仔港。再竹仔港北为蛲港,属台湾。
打鼓仔港:在邑治西南。港口有巨石,劈分水门,成南北二支:南入为前镇港,又入为凤山港,至凤山庄;北入为硫磺港,至兴隆庄。
淡水溪:源发于东北之大山。过大泽机社、搭楼社、阿猴社受巴六溪之水,西出而为西溪;潆回数十里,与赤山仔之冷水坑合入海。
大泽机北溪:源从大泽机内山,北出罗汉门社南,西流至搭楼社东转而西北,与阿猴溪合。西为淡水溪,会于东港入海。
大泽机西溪:源从大泽机西内山出,北过搭楼社东与北溪合;转而西北流入阿猴溪。西为淡水溪,会于东港入海。
中港:潮过赤山仔北,转而东过上淡水南,受下淡水杂流入海。
力力溪:在淡水溪南。其源发于东南大山,会东港入海。
放■〈纟索〉溪:在力力溪南。源发于东南大山,经放■〈纟索〉社会关帝港、茄藤港,西出为鳖兴港,入海。
诸罗县
大武峦山:在县治后。为邑主山。
玉山:在大武峦山后;邑治主山之后障也。三峰并列,奇幻莹彻。终岁雪封,如纱笼香篆。有时晴明,乃得见;顷则,云雾复合矣。见时非风即雨,甚验。
牛椆山:近贴邑治之背,作护砂。其下复自右旋左,蛇伏于草地尾,有小山逆于水口;为邑治锁钥。
大福兴山(一名大目根山)、覆鼎金山:俱为邑治右肩。
枋仔岸山:在玉山北。
鹿楮山:在大武峦东北。
打利山:在鹿楮山北。
鹿仔埔山。
-俱为邑治右肩外辅。
阿里山:极辽阔,内有八社。
大龟佛山:在阿里山东南。为邑治左肩。
肚武膋山:在玉山南。
畬米基山:在大龟佛东北。亦邑治左肩外辅。
叶仔林山:与大武峦相接,自东旋北。为邑治右臂。
鼎盖梁山。
梅仔坑山。
奇冷岸山:在邑治北。
尖山仔山。
玉案山:山势东折而南,缭曲向北;亦邑治左臂。位踞离明,方幅苍翠(?)为学宫对山。
火山:在玉案山后。山谷多石,石隙泉涌,火出水中。南仔仙之东畔石窟中,亦火出不息。
嵌头山:在玉案山东北。
唣啰婆山。
笔架山:在玉案山西南。
翁仔上天山:山极峻险。竖脊挺步,如老翁扶笻天际。
半月岭:高耸天际,形似上弦之月,故名。
-皆为邑左外障。
马椆山:在半月岭南。
粪箕湖山。
小龟佛山:在粪箕湖南。
赤山:在小龟佛山东南。
新港溪:源出木冈山,流于洲仔尾入海。溪南为台湾界、溪北为诸罗界。
洋仔港:新港之南,东入为洋仔港;新港之北,东入为湾港、竿寮港、直加弄港、西港仔、含西港。含西之支分,为卓加港。西南入于海。
湾港。
竿寮港。
直加弄港。
竿寮港东入。
西港仔港。
含西港。
-以上五港,俱新港之北。
卓加港:含西港之支分。西南为大海。
青鲲身:西临大海。
马沙沟:西临大海。
青峰阙:西临大海。
湾里溪:在麻豆南。源出噍吧哖社内山,南过大武垄山,合卓猴山之流于石仔濑,过赤山,出欧汪溪入海。
欧汪溪。
嘓溪:源发大武垄山十八重溪。北汇于蚊港入海。
倒风港:在井水港南。水分三支:北为铁线桥港、南为茅港尾港、西南为麻豆港;麻豆南曰湾里溪。
麻豆港:倒风港分入。
铁线桥港:倒风港分入。有桥。
上、下急水溪:源发关仔岭山,由内连桁入海。
蚊港:西面临海。从青鲲身历南北鲲身,东旋青峰阙为蚊港。
盐水港:由冬港东入。
井水港:盐水港支分于北为是港。
八掌溪:在邑治南。源发玉山,西入冬港南,由青峰阙入海。
冬港:八掌溪入。
白水溪:源发玉案山。
猴树港:牛椆溪入,南出青峰阙入海。
龟仔港:猴树港东入。
土地公港:在猴树港南。
牛椆溪:在邑治北。发源大武峦山,历大福兴山等庄为龟仔港。又西至猴树港,南出青峰阙入海。
山迭溪:在牛椆溪北。发源阿里山南,历双溪口等庄之南为笨港;由楫仔寮庄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