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顺镇江志

    故相鲁国公曾布宅
在千石墟之东 【布尝有诗曰家住城南千石泉】 后为都统司双望酒库今为道林寺
    延康殿学士王汉之及其弟宝文阁直学士涣之宅
并在放鹤门宅中有池可爱后属都统司强半为西园余为作院
    吏部尚书蒋猷宅
在鹤林门里今为大军寨
    翰林学士毛友宅
在千秋桥西有斋曰归欤 【友自为记删定官陈克有诗见京口集】 今并入丹阳馆
    礼部郎中米芾宅
在千秋桥西有轩曰致爽斋曰宝晋其所著文号宝晋山林集今并入丹阳馆 【宝晋集有致爽轩诗六首】 又净名斋在北固山 【宝晋集有净名斋记并诗】 又海岳庵故址在东利涉门里南山上芾尝自为赋并书有石刻 【其子友仁尝作芾自写真赞云严君海岳戏自写像云云京口耆旧传芾喜登览山川择其胜处立宇制名来者莫能废过润爱其江山遂定居焉作宝晋斋聚法书名画其中北固既火结庵城东号海岳日吟哦其闲为京口佳绝之观】
    参知政事翟汝文宅
在千石墟北未成而遭兵乱今为大军寨
    留守宗泽宅
在制锦坊西
    制置邱岳宅
在皇佑桥北文昌巷今为菜圃
    大常龚基先宅
在小围桥西北即霍运使箎故居今为菜圃
    知军王通宅
在塘(土追)山对巷
    制置章琰宅
在子城内夹道巷乃郭殿帅振之旧居
    都统王起宗宅
在大巿北怀德桥南 【又有别业在谢□寺东见园圃类】
    运使钱真孙宅
在狮子门西
    安抚叶再遇宅
在大围桥南缾场巷今为万寿宫
    知府周□宅
在大巿南丛桂坊今为众善寺
    安抚赵纪祥宅
在长桥东南今为万寿寺
  安抚濮口宅
在青阳门今为报恩寺
    总领倪垕宅
在石(石达)桥北今为华藏院
    知府汤克昭宅
在税务街
    察使汤孝信宅
在柏家桥
    提刑王夬亨宅
在斜桥南今为淮海书院
    提刑赵□宅
在夹道巷今为大兴国寺
    都统孙虎臣宅
在范公桥东
    安抚王雄宅
在还京门里
    宪使李节宅
在大巿西
    枢密孙附凤宅
在石(石达)桥北
    元都水罗璧宅
在斜桥西南今为报亲道院
    丞相阿塔海宅
在狮子门西
    丞相脱虎脱宅
在还京门里
    平章忽刺出宅
在鹤林门里
    平章昔里教化的宅
在怀德桥南
    行户部尚书辛仲实宅
在大巿西
    江浙省参政忽哥儿宅
在石(石达)桥南
    浙东道廉访使岳烈宅
在范公桥南
    吏部尚书塔失不花宅
在文昌巷
    两浙运使可马刺丁宅
在皇佑桥北
    浙东宪副木八刺宅
在仁和坊
    浙东佥宪王玺宅
在南寺巷
    云南佥宪范震宅
在通吴门里
    江浙省郎中万嘉闾宅
在东利涉门里
    广教同知八刺宅
在丹阳馆南
    广东副都元帅塔宅
在竹竿巷
    本路副达鲁花赤马薛里吉思宅
在夹道巷
    万户胡忽都鲁不花宅
二一在夹道巷一在小围桥西
    本路达鲁花赤阔里吉思宅
在□□巷
    本路达鲁花赤干鲁欢牙里宅
在竹竿巷
    广东宪司经历董邦用宅
在皇佑桥北
    本路治中相镇宅
在东利涉门里
    本路总管脱因宅
在小围桥东
    平江路同知扎马刺丁宅
在大围桥西
    会昌知州康济宅
在大围桥西
   丹徒县
    齐庆封宅 【齐庆封宅○(钞本此条在宋武帝宅前) 案下文云在城南一里即今朱方门之外据此则其地属于丹徒县不应列于本府诸宅之前矣今移至会昌知州康济宅后仍列丹徒县三字于前下文唐许浑宅条下云在城南二里丁卯涧注云其诗序云于朱方丁卯涧村舍是其地亦属于丹徒县不应与本府之宅相杂钞本误列于参知政事翟汝文宅后留守宗泽宅前未免时地舛错今移至此条之后】
在城南一里 【祥符图经】 即今朱方门之外 【唐陆龟蒙有庆封古井行并序详见山水门】
    唐许浑宅
在城南二里丁卯涧 【其诗序云于朱方丁卯涧村舍手写于乌丝阑戏目之为丁卯集盖浑尝居此】
   丹阳县
    晋王珣宅
在县巿中后舍为朝阳寺即今普宁寺是也唐处士张祜宅未详所在或云今云阳桥河岸有井处是 【颜萱过张处士丹阳故居诗序云萱与故张处士祜世家通旧尚忆孤稚之岁与伯氏常承处士抚抱之仁目管辂之神童期孔融于伟器光阴徂谢二纪于兹适经其故居已易他主访遗孤之所止则距故居之右有二十余步荆榛之下荜门启焉处士有四男一女男曰椿儿桂子椅儿杞儿问之三已物故唯杞为遗孕与其女尚存欲揖杞与言则又求食汝坟矣但有霜鬓而冠者杖屐迎门乃昔时爱姬崔氏也与之话旧历然可听嗟乎葛帔练裙兼非所有琴书图籍尽属他人又云横塘之西有故田数百亩力既贫窭十年不耕唯岁赋万钱求免无所呜呼昔为穆生置醴郑公立乡者复何人哉 见润州类集】
    宋礼部尚书洪拟宅
在竹塘村
    左丞王存宅 【左丞王存宅○(钞本此条在上文左丞王存宅条后) 案下文云在练湖之滨存尝有过丹阳旧居诗见京口集又有练塘闲居志云练塘之滨有室数楹又云案存宅在郡城登云门里此其别业耶然则此宅本属于丹阳可知钞本误列于本府左丞王存宅后于是一叶之内有两王存宅而文义不可通矣今改正】
在练湖之滨 【存尝有过丹阳旧居诗见京口集又有练塘闲居志云练塘之滨有室数楹居之怡然岂诚乐于此乎亦系道之行否也 按存宅在郡城登云门里此其别业耶】
    安抚邵彪宅
在县东徐庄
    殿中丞诸葛赓宅
未详所在 【京口耆旧传赓以太子中舍人致仕遇霈泽迁殿中丞既归辟其居之侧为圃开竹之蒙密为洞洞之外为亭亭之下为池珍卉环之总而名之曰归休】
    兵部侍郎汤东野宅
在珥村
    漫塘刘宰旧宅
在高牧乡丁珥
    吏部王扬英宅
在南郭下 【扁曰练水草堂】
   金坛县 【金坛县○(钞本无此三字) 案下文所述之宅其地皆属于金坛之地(东安门后(田翏)桥唐安门衮绣坊通津坊东岳庙皆属于金坛与城池乡都桥梁神庙等门一一符合)其人皆居于金坛之人(张恪见孝友类刘宰见隐逸类王遂丁大全见科举类皆金坛之土著陈钧及阿思兰也奴见仕进类皆金坛县之侨寓)不应与丹阳之宅合而为一今特补此三字以清畛域】
    八行张恪宅
在东寺门里
    漫塘刘宰宅
在后(田翏)桥北
    参政王遂宅
在唐安门里
    丞相丁大全宅
在衮绣坊
    元浮梁知州陈钧宅
在通津坊
  宣慰副使阿思兰也奴宅
在东岳庙侧
  陵墓
生居洛阳死葬朱方古谚语也郡内诸山呈奇孕秀支连派属盘回数百里壤地燥亢而草木丰润卜葬地者恒宜之及乎岁月代谢陵谷变迁荒田野草闲断碑残碣犹有存者荛夫牧竖过而指之曰某代某人之墓也然则奚可略而不载耶考郡乘而访遗黎备列如左俾夫为人后者观之则怵惕凄怆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陵
    丹徒县
     宋兴宁陵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谏壁之雩山武帝父孝皇帝所葬孝穆赵皇后孝懿萧皇后亦葬此 【武帝父讳翘初仕郡为功曹葬此后追尊曰孝皇帝陵曰兴宁孝穆赵皇后讳安宗晋升平四年嫔于孝皇帝以产武帝殂于丹徒官舍葬晋陵丹徒县东乡谏壁里雩山宋初追崇号谥陵曰兴宁 按此则孝皇帝在时后已先葬于此矣孝懿萧皇后讳文寿孝皇帝继室武帝践祚尊曰皇太后崩年八十一岁遗令汉世帝后陵皆异处今可于茔域之内别为一圹一遵往式乃开别圹与兴宁陵合坟初武帝微时贫约过甚孝皇之殂葬礼多阙帝遗旨太后百岁后不须祔葬至是故称后遗令云】
     熙宁陵
在丹徒文章胡太后所葬 【文帝之母讳道女义熙初武帝所纳文帝生五年被谴赐死葬丹徒武帝践祚追赠婕妤文帝即位有司奏上尊号曰章皇太后故曰熙宁】
    丹阳县
     吴高陵
在吴陵港武烈皇帝所葬 【孙坚征丹徒为黄祖所杀还葬曲阿后权称尊号追谥武烈皇帝墓曰高陵见吴志及建康实录土人自今称为孙坟以其最大异于他坟故又呼为大坟】
     齐永安陵 【齐永安陵○钞本作宋安陵 案下文注云高祖父讳承之字嗣伯母陈氏讳道止陵曰永安以齐书及南史证之永安陵乃齐高祖之父萧承之所葬钞本永误作宋又脱去齐字遂与史传不合今改正】
在县北二十八里高帝宣帝及陈皇后所葬 【高祖父讳承之字嗣伯母陈氏讳道止高帝即位追尊考曰宣皇帝妣曰孝皇后陵曰永安】
     泰安陵
在县东北三十一里高帝及昭后所葬 【后姓刘氏讳智容高帝之后宋泰豫元年归葬宣帝墓侧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白兔跃起寻之不得及坟成兔还栖其上帝即位追赠曰昭皇后陵曰泰安建元四年帝崩亦葬此】
     修安陵
在县东北二十六里明帝父景皇及懿后所葬 【景皇讳道生字孝伯高帝次兄初封始安王卒谥贞妃江氏明帝即位追尊王为景皇妃曰懿后陵曰修安】
     景定陵
在县东北三十二里武帝所葬
     兴安陵
在县东北二十四里明帝及敬皇后所葬 【后姓刘氏讳惠端高帝为明帝纳之永明七年卒葬江乘县张山明帝即位追尊曰敬皇后明帝崩改葬祔于兴安陵舆地志云泰安陵景安陵兴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其中邱埭西为齐梁二代陵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夹道有亭有营户守典之四时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由此人兰陵升安车轺传驿置以致陵所】
     梁建陵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三城武帝父文帝及张后所葬 【文帝讳顺之字文纬齐封临湘县侯卒谥懿后讳尚柔宋泰始七年殂合葬晋陵武进县东城里山武帝践阼尊考曰文皇帝妣曰献皇后陵曰建陵大同十年武帝驾幸兰陵有紫云荫覆陵上食顷乃散帝望陵流涕所沾草皆变色陵旁有枯泉至是流水香洁旧有两碑其一在陵门题云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字画反正相对今皆不存惟两石龟存焉舆地志云梁大同元年作石麒麟自京师由曲阿中邱至陵所初甚难近陵二十余步忽如跃走时以为瑞帝不悦终有侯景之乱 按建康实录及隋志曲阿县建陵隧口石麒麟起舞皆在大同十二年与舆地志异】
     修陵
在县东三十一里武帝及郗后所葬 【郗后讳徽武帝为雍州刺史时殂年三十二归葬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武帝践阼追崇为皇后谥曰德陵曰修陵天监七年诏建修二陵周围五里内居人赐复终身大同十年武帝驾幸兰陵谒建陵毕辛丑哭于修陵诏曰朕违桑梓五十余载展敬园陵但增感恸园陵职司恭事勤劳并赐位一阶并加颁赉武帝崩亦葬此唐贞观十一年诏令百步禁樵采 丹阳皇基寺今为戒珠院父老相传梁武帝之陵墓在其下】
     庄陵
在县东二十七里简文帝及王后所葬 【后讳灵宾太清三年薨年四十五简文即位追为皇后谥曰简葬庄陵诏曰简皇后窀穸有期昔西京霸陵因山为藏东汉寿陵流水而已朕属值时艰岁饥民弊方欲以身率下永示朴厚今所营庄陵务从俭约后帝崩亦葬此其地有港名萧塘港直入陵所陵前石麒麟高有丈余】
    金坛县(缺)
   墓
    丹徒县
     汉荆王墓
在府治后圃 【按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王淮东黥布反东击荆贾与战弗胜走死富陵富陵属临淮郡不知何以葬此而寰宇记云今郡城中贾墓尚存必有所本余见封君类及神庙类注】
     殷仲堪墓
在丹徒 【本传仲堪葬丹徒】
     晋郗鉴郗愔墓
在郡城东
     宋萧思话墓
在京口 【子惠开性孝家素事佛乃为父造寺曲阿旧乡名禅乡寺京口墓亭名禅亭寺又禅冈禅封未详所在】
     神士冢
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从华山往云阳与客舍中一女子相与死因合葬呼曰神士冢出系蒙太平广记载
     京西转运使苏舜元墓 【京西转运使苏舜元墓○(钞本此条前有南唐徐知谏妻赠东平郡君吕氏墓圣宋兖王李从谦墓两条) 案吕氏墓条云干正三年己丑考干贞乃后梁末帝年号宋人避讳多改为正李从谦墓条后称宋为圣宋尤非元人语气宋志卷十一陵墓类亦载二墓与此全同然则此二条必传写者脱去元志之文而误以宋志补之也今删去】
在五老山端明殿学士蔡襄铭荣氏墓在汝山之阳 【荣氏名庄字正容宣义郎将作监主簿马元颖之妻也建炎二年正月江贼张遇寇仪真荣氏与其姑及二女走惟扬姑李素羸荣氏扶掖不忍舍俄贼至胁以去不从贼曰杀汝女矣又不从胁之益急荣氏厉骂遂遇害年三十五旅殡惟扬僧舍一十年兄荣嶷绍兴十六年总领淮东军赋明年改守镇江始卜葬于此取丹阳苏敖文饶所作传刻石纳于圹见龚颐正先朝忠义录】
     赠少师应安道墓
在长乐乡青山
     武义大夫何淮墓
在京岘南西营村
     总管左领卫将军李师闵墓
在长山
     武进主簿孔璇墓
在丹徒乡圌山之阳 【孔子四十九世孙建炎南渡后寓居因卜葬于此即今孔巷之族也】 弟成忠郎珪亦葬此
     制置邱崇墓
在圌山之阳
     都督张□墓
在圌山之北
     知泗州夏皋墓
在马迹山东 【皋以淮西义士从军绍定嘉熙间屡立奇功后守泗州邻郡有警出战而殁有旨立庙于泗州其子安国亦以开庆援鄂而殁】
     节使赵文亮墓
在青阳门墓转水湾 【因殁于王事敕葬于此】
     太守陈广墓
在招隐寺之东 【殁于王事敕葬于此】
     制使章琰墓
在乐亭冈西父垚墓在登云寺侧
     大卿龚基先及其子农卿潗墓
并在五州山车湾
     澹轩艾谦及子制干庆洪教授庆长知县墓
并在仁和门外查泽村
     检阅高嘉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