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续纂淮关统志
续纂淮关统志
丁璋窑沟人。任顺天府通判,精敏慈惠,士民仰戴。旧传淮、大卫军运漕抵通,多以缺额获罪,缧系部狱,璋稔知转输艰苦,代为陈情,户部奏准苏豁,卫人感激,勒石树坊,以彰其德。今尚有京兆坊遗迹。
国朝
靳应昇字璧星,号茶坡,河北镇人,顺治戊子岁贡生。博学工文,尤长于诗。与同里张虞山、闫再彭日夕倡和,一时称为“三诗人”。
朱文蔚字豹一,板闸人。由监生历任山东胶州府通判,才猷敏达,府事有不决者,上宪辄委令剖断。文蔚治理繁剧,实能佐本府所不逮。
刘宫字峻升。颖敏过人,于书无所不读,而择言尤雅,于古人精义所在,独得指归。为文别开生面,一洗浓溽之习,诗尤深细和雅。每一篇出,骚坛耆宿莫不避席倾倒。生三子,皆遵奉庭训,以文章显。长子广,字豫庵。淹雅博洽,誉重儒林。早岁补增广生员,屡试南宫未售,乃闭户著书。暇则伸纸挥毫,临摹右军法帖。故诗字为一时之冠。季子庶,官至府同知。
高维巗字鲁瞻,板闸人。敦尚节义,望重乡评。历仕青州府通判,著有贤声。以子梦龙贵,貤封中宪大夫。
周宪字度千,号莲漪,板闸人。康熙壬午举人,丙戌进士。事亲克孝。家贫,必洁甘旨以进。苦志下帷,工制举义,乡、会墨出,天下传颂之。授广东兴宁县知县。岁大旱,精禋以祷,天立雨,开仓哺饥者,多所全活。境故多盗,廉得其魁,捕置之法,境内肃清。丁内艰归,卒于家。
朱申板闸人。康熙甲子岁贡生,文名素著,屡踬南宫,时人多惜之。晚年闭户授徒,手不释卷。
程垲字爽林。弟嗣立,字风衣。其先世自歙迁淮,相继游安东庠。垲登乙酉贤书,嗣立由廪膳贡成均。皆好学,工诗文,嗣立尤精书画。今乌沙河伏龙洞侧有菰蒲曲,即其读书别业,所称曲江楼此处误。《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均指曲江楼在萧湖。处也。
何焕如板闸人,康熙辛卯举人。天姿颖异,博洽淹通。有问难者,引经据史,答之如数家珍。公车屡上,终未成进士,惜哉。
何坦字履平,板闸人。康熙癸巳,由本籍河南中式举人。姿干英伟,志在四方。获售后,不图仕进,遨游汧、渭之间,所过必有题咏。晚年归里,与同辈饮酒赋诗,具有荦荦不羁之概。
高梦龙字荀伯,板闸人。青州别驾维岩长子。初任西安布政使司理问,内迁户部员外,升陕西巩昌知府。到任后,裁冗役,兴大利,除夙弊,清查各州县,薪水皆自备。时西藏用兵,奉委押解军饷数十万,旋委解兵丁羊皮手套数十骡,又委解骆驼、马数百匹。异域遐荒,风沙扑面,梦龙与胥牧共甘苦。故出藏三次,皆无错误。递奉大将军保奏军功一等,升凉庄道,又调临洮、西宁诸处兵备道。丁内艰,服阙。补陕西驿盐道,升西宁按察使,卒于官。弟履谦,字遵六,候选州同,亦以能文著。
刘庶字允众,板闸镇人。食饩顺天,工诗字。充桐板馆纂修《古今图书集成》,议叙授直隶商州洛南知县。清慎勤敏,案无滞牍。历任八载,题升延安同知。缘缺改,借补直隶邠州,二载病归。后补湖北施南府同知,调黄州府同知。岁余卒于任。
朱于宣字惠方,号菘山,板闸镇人。由教习授封邱知县,捐俸资修学校,劝农课桑,期年大治。封邑地值昂贵,贫者棺骸至无厝所,乃置漏泽园数十亩于西门外,掩骼无算,民至今思之。又,前令未结命案十余件,于宣虚怀廉察,悉得其实,百姓仰若神明。嗣升北河同知,署开封府事。
杨继善字述斋,板闸人。由岁贡生任贵池县训导。文思敏锐,一题必成文数首,各出其奇。在任时,课士有方,仿经义治事规条,人庆得师焉。
田兴助字九一,号耕者,板闸人。幼工词翰,有神童之誉。缘家贫亲老,乃弃儒,谋升斗,以资孝养。亲殁,竭力营葬,家益困。顾性好施予,有以危亡告者,虽厨不举火,亦解衣质物济之。里有公事,必奋勉倡率。如迁建文昌阁,修理邵公桥、陈公新路,皆历历脍炙人口。生四子:孝思、弟怡、信惇、礼恭,督课甚严,虽一夕不稍纵。及弟怡成进士,为邑宰,则岁取禄俸之半为冬夏茶汤费。施济之事,殆至老不衰云。
丁潍字密州,号鉴湖,河北镇人。雍正壬子举人,乾隆己未进士,授福建长汀县。时值山水暴发,淹没民田,饥馑在望。甫下车,即请于府,开两仓,分日平粜赈济。后府仓失日,饥民大哗,复捐俸亲诣安抚,民攀舆膜拜呼父母。于士林尤多保护,有脱缧绁而致青云者。后坐沽名议去。去之日,士民泣送百里外,望舟遥拜者不绝。
丁淮字桐岩,号问渠,一字蕴劬,河北人。至性深醇,七龄失怙恃,缞麻哭踊,昼夜不辍声。每时祭,伏泣不能起,闻者哀之。稍长,就外傅。归侍兄,布席煮茗,相随诵读,依依不去。后兄析居,宅于菜市桥,间日必往省视。兄殁,诸侄势日落,复遘水患,仍归于淮。淮屋庐湫隘,乃扫室西数椽居之。于亲族尤多惠泽,乡人高其行,多感悟焉。生平邃于《史》、《汉》,数奇不遇,仅贡太学。子三人:玉衡、毓灿、毓琛,皆邑诸生。
田弟怡字仲吹,号篪谷,板闸镇人。乾隆庚午举人,辛未进士。幼颖慧。父以家贫弃儒,训之特切。弟怡受命益自励,为文出入古大家,抝折遒逸。授徒涟水,每岁时归省,虽风雨不息也。生平持身狷介,登第后,足迹不至公庭。遇有里中义举,则必率先首创。当事者钦其品望,往往造庐殷请,以重事烦董率,弟怡慨任不辞。后知山东清平县事。到任后,平反大狱,一时服其廉明。清邑民怠于学,弟怡捐创义塾,弦歌之化,被于县境。并著《训士语》四则,启发周至。在任八月,正拟成《治清十要》为上宪陈之。会闻讣,感伤致疾,出署,寓于义塾,未两月而卒。
邹士麟字仁圃,河北人。由宗人府供事任黄梅县县丞。吏治娴习,佐理从容,而立身廉介,尤为上宪所嘉许。后署黄梅县事,旋以疾归。
杨澄源字秀涵,板闸人。以州同管理黄河南岸主簿。具倜傥才,承办工程,不辞劳瘁。事竣,据实报销,人称廉介。惜未得展其大用。
杨基远字立堂,板闸人。由吏员授宣化县典史,小心供职。于囹圄中,上遵国法,下恤民情。而操守谨饬,尤微员中所不可多得者。
张迨字南州,板闸人。读书十行并下,嗜古旷达,不屑为俗下文字。善饮,酒酣,辄放笔为诗,洋洋洒洒,数千言立就。时或据案高歌,自成格调。历游南北,所至多题咏,浑灏流转,具不可羁勒之概。所著手迹甚多,半经水没,又早卒未梓,今仅存一二,良可惜云。
王卫板闸镇圬人也。为人轻财尚义,有昌黎所传王承福之风。乾隆四十一年岁暮,卒业归,于路获遗金十余两,徘徊市上不去,众异而询之,亦不言。日暮,见有仓皇而来、持楮帛祷于市之土地祠者,询得其情,出金还之。其人见其圬而贫也,义之,欲分金为谢,卫不顾而去。
释如安字心怡。幼颖异,涉猎儒书,兼工锺、王,善吟咏。弱冠,弃儒业,祝发大悲庵,师古灯和尚,参禅理,究内典。已而,远游四方,礼名山,住少室,三十年还淮。郡守邵元哲更庵名为通源寺,刑部郎周三锡为建妙法堂。郡守宋祖舜、乡人高登龙为置常住田,接僧众。忽于新秋辟谷五旬,端坐示寂,葬于寺之东,以所著诗文《印心录》藏于龛。
释传悟号雪庄,河北里人。幼事南安老人,诗画与童求、柴村齐名。闻黄山之胜,因往游焉,遍历前后海。值雪大作七日,厚十余尺,僵卧土神祠中,众僧扫径出之,得不死,因即其地剥木皮结棚以居。远近闻而异之,争致薪米,为构精舍,不处,终栖皮棚中,人因号为“皮棚和尚”。康熙中,召至京。终日酣睡,与人不交一言。诸贵臣往候,皆以睡辞。问其长,曰:“善睡。”众皆嗤之。逾月,放还山。
道郭乾泗字羲一,河北人。丰神朗映,珊珊有仙骨。工诗画,弹琴角弈,皆极精妙。尤善书,笔力得淳化神髓。时有李半仙者,异人也。百余龄,步健如飞。郭师事之,深得玄解。时当事欲以其名上闻,乃亡去。后二十年返,住持于古火星庙中。年八十余,无疾终。
按:淮安钞关设自前明宣德四年,则是编所载,断应自明始。而耳目所及,人数无多,未便再分门类,因只就其时代之先后而次第之。并附释道,亦以备人物云尔。
列女附
丁氏丁儒女,金应试妻。嫁未期年,夫殁,翁姑令其改适,氏不从。以翁无余子,废簪珥为翁置妾袁氏。姑癖妬,氏尝泣谏。及翁殁,得遗腹子应彩。姑亦殁,袁尚年少,能相与死守。所居河北,有大盗过其里,相戒曰:“毋惊贤母”。比部周某给匾旌之。
何氏本泗州人。父早死,母贫病无以自存。有北通州人,绐母求为介妇,母不知而许之。年十六,归其家,寻徙居淮安之满浦坊。诱以为娼,氏泣不从。越数日,留一贾人,逼之,氏不胜忿,仰天大泣,以刀自刎,血流满地,其家悉避去。都宪张敷华按其人不得,以礼葬之。时天久旱,或言何氏冤未雪,郡守杨逊祭之,果大雨。后推官马骙建祠,表墓额曰“贞烈”,著在祀典,每年清明致祭。墓在板闸新街通源寺西。乾隆三十九年,水坏民居,贞祠就圮。烈女颇著灵异。今徇僧人悦贤之请,重为修建,详载在《祠墓》。
谢氏谢雩女,孔椿妻。年十九适椿,明年椿卒,生遗腹子金。姻戚劝之嫁,遂自断其发。盐贾杜言强娶之,遂投淮水死,尸逆水上行至乌沙河烈女祠前止焉,去椿墓不远。时仲夏,逾旬,颜色如生。及金长,始白母冤,推官曹于汴立祠祀之,兼记以文。
徐氏农家女,质性纯洁。年十九,归大河卫军申日进。三月,进以挽漕如京师,溺死于河。氏传闻,即昼夜哀哭,数日粒米不入口。后有人自京师寄还其夫之衣,知为真死。私念幼且无子,守亦无望,乃窃衣夫之衣而袭以常服,投河死。时人闻之,无不酸鼻。时都宪滕公昭以“贞烈”闻而未下,郡侯杨昶载其事于郡志。学政莆田黄公如金,以表励风俗为己任,都宪沁水李公瀚告之,以为与何烈女齐名,因并祀之,颜其额曰“双烈”,推官马骙为之记。祠二:一在府治东数十步,今废;一在河北西里。详《祠墓》。
赵氏高九万妻。夫殁,年二十六岁,守节七十年卒。知县徐恕赠“松节筠操”额。
杨氏张大经妻。夫殁,年二十八岁,柏舟自矢。翁姑年皆八十余,氏承颜养志,甘旨不缺。抚遗腹子,严慈兼至,俾克成立。守节五十五年终。乾隆三年,旌表建坊板闸。
秦氏刘希友妻。夫殁,年二十九岁,守节五十三年。乾隆三年旌表。
张氏监生李睿妻。夫故,年二十九岁,守节四十五岁,寿七十三卒。乾隆四年旌表。
时氏邸士玙妻。夫殁,年二十九岁,守节二十八年。乾隆六年旌表,建坊河北。
朱氏周念祖妻。夫殁,年二十七岁,守节四十五年。乾隆七年旌表。
朱氏监生周延士妻。夫故,年二十六岁,守节抚孤。至乾隆十二年旌表,建坊板闸东街。
杨氏张是妻。夫殁,年三十岁,守节五十四年。乾隆十三年旌表,建坊河北。
陈氏陈大任女,丁泰妻。夫殁,年二十八岁,守节二十八年。乾隆十三年请旌,建坊板闸。
金氏毛天声妻。夫殁,年二十四岁,抚子尚炯成立,复亡,以侄伦为嗣,苦节五十三年终。
侯氏(仪凤)[移风]闸民刘龙妻。夫殁,年二十八岁,家贫守节,六十一岁病终。
齐氏许字费朝元,未嫁而元卒。氏闻,縗服赴丧次,不肯复归。纺绩奉孀姑,抚育嗣子,守贞十八年,乾隆五年病终。婢名才女,随侍守贞不嫁,现今六十七岁。
王氏王邦贤女。雍正四年,许字席大朋,未婚而大朋病殁。氏闻讣哀号,矢志守贞,誓不他适。现今年七十二岁。
黄氏叶大本妻。刲股救姑,夫病,复刲股疗之,昼夜辛勤,衣带不解者三年。夫殁,年二十八岁。家贫抚孤,备尝艰苦,守节四十五年终。
丁氏周叔士妻。夫故,年二十九岁。家贫,勉力抚孤,历尽艰辛,卒俾成立。苦节三十余年。苏抚吴给匾旌表。
李氏周逵妻。夫殁,年二十六岁。抚孤成立,守节三十余年。榷使给匾旌表。
何氏丁慎妻。夫殁,年十九年。哀痛不欲生,族人怜而保护之,伯氏守一嗣以次子芳,家贫,苦志守节三十九年终。
邸氏邹玫妻。夫殁,年二十九岁。柏舟矢志,事孀姑以孝闻。遗孤彭,年方四岁,辛勤诲育,延师课读入郡庠。守节三十余年,寿六十四岁终。
金氏张长年妻。适张方逾岁,夫殁,遗腹子亦夭亡,氏哀痛欲绝,姑命以叔子光绪嗣之,守节四十余年。
刘氏丁鲁南妻。夫殁,年十九岁,苦节二十五年,病终。
张氏陈廷谦妻。夫殁,年二十九岁,苦节五十余年病终。
康氏宿迁人,幼许字同邑蔡曰哲。乾隆十九年九月,氏年二十一岁,曰哲病亡,母、兄匿不与闻,盖欲缓以解之也。未几,侍婢语泄,不能隐,而氏转若淡然处之,母、兄方以为慰。乃氏于十二月十四日得信,即于十五日夜作书贻其幼弟,叮咛告诫,唯以母为念。即勉弟处,亦无非欲其孝顺,与母争光。前后几及四百字,词虽丛杂,情甚恳到,读之者莫不泪涔涔下。而更以“我死也”三字作起结,心坚志决,投缳自尽。哀哉!其贞烈之操,业于乾隆二十一年题准建坊旌表矣。缘氏兄康泰及侄康霭俱充宿关算书,常赴淮轮办公事,是以知之甚详。因特附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