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台湾县志


  蔡氏惜娘,陈邦栋妻。年十九,邦栋卒,时一男甫周月,氏誓不独生。舅姑谕以抚孤立节,乃抑哀勤纺绩,孝养鞠育,训子有成,闾里称其节孝。

  刘氏尾娘,侯孟富妻,生二男一女,而孟富殁,氏年二十有八,男女俱幼,门无戚属,矢志守节,勤女红以供衣食。教子瑞珍成立,见五代孙,寿八十有五卒。女名罔娘适林妙,妙早殀,罔娘以节着,瑞珍以孝称。乾隆十四年,奉旨旌表,御史杨开鼎题其坊曰「一门节孝」。

  陈氏,谢仕家妻,年二十九守节,持长斋以祈姑寿,年五十九卒。

  陈氏,李朝珪妻,年二十二夫死,哭奠七日毕,中夜整衣投缳,其姑救之,获苏,多方譬晓,乃忍死抚孤。家颇丰饶,不饰簪珥,不蓄婢女,守节二十六载,奉姑克孝,训子有成。

  黄氏,庠生李时灿妻,年二十三,时灿殁,一子甫四岁,家贫如洗,藉针黹以度食,常携数岁儿之海滨拾蜃蛤奉姑,邻里感叹。姑久疾不能坐立,奉侍两载,夜常不眠。乾隆十五年,奉旨旌表。

  王氏,监生蔡朝麟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凤来胞妹也。娴内则,闺范肃然。年二十四,朝麟卒,遗三男一女,夫弟朝熊方九岁,苦志抚养,迄于成立。姑卧病八载,奉侍罔懈。四十六年,足不踰阈,声不出户,邻里奉为女宗。

  董氏,千总郭张文妻,张文随征朱匪,殁于军中,室女悬盘,爨火屡虚,忍饥寒,茹冰蘖,课子读书,人谓其有画荻之风。

  林氏,郑元妻,年十九,归郑。甫二载,夫殁于外,遗腹生男,鞠养教诲,入成均。

  王氏金娘,洪以珍妻,二十六岁守节,卒年五十七。

  颜氏好娘,林生妻,居永宁里濑口,二十三岁守节,以寿终。

  李氏性娘,儒童吴来之妻,赋质贞静,嫁踰年,来之殁,矢志抚孤,以寿终。

  黄氏合娘,许配刘爻生,未婚而爻生殁。合娘守贞以养老母、抚幼弟,以寿殁。

  吴氏,王晋光未婚妻,年十八,晋光死,氏请于父母,许赴夫家治丧。复请于翁,许以晋光兄嫂次孕未产者为之嗣。果得男,曰绍琅,抚之长,入泮宫。

  阮氏荫娘,王寻妻,居安平镇,年十六归寻,久未有出,抚夫伯兄遗腹子,备极鞠养。已而夫殁,其仲兄来,哭殡毕,氏请所抚侄为夫立后,许之。遂欲自缢。仲嫂急救,且慰之曰:叔死不可复生,姒何自苦乃尔。氏曰:夫死誓不独生,得同归,愿足矣。仲使人防之密,氏醉以酒,即严妆洁服,投缳死。祀凤山节孝祠。

  郭氏益娘,曾国妻,年十八未有出,国溺海死。氏日夜哀哭,白所亲曰:夫亡义不独存,愿相从地下,遂自缢。雍正五年,入祀节孝祠。

  赵氏,李宋妻,年二十有二,宋病,侍汤药,不梳洗,不解衣。俄宋死,氏哀恸;既卒哭,遂自缢。士民高其节,竞吊祭之。雍正五年,祀节孝祠。

  纪惠女险娘,少许字吴使,年十八,未婚而使病,氏闻之,寝食俱废,俄而使殁,自缢以殉。夫家移柩与合葬于武定里洲仔尾。雍正五年祠祀。

  王氏德娘,杨轸妻,轸捕鱼溺水死。氏年二十二,家惟老翁幼女,将卒哭,夜四鼓,设祭筵,哭奠毕,即入房中自缢。封君林宸昌白协镇张国往拜而敛之,歌诗以挽。

  黄氏器娘,武定里人,幼许字陈越琪,闻琪病,即为减膳祈祷。迨琪死,父母秘之,不以告。氏伺察得实,遂自缢。夫家舁琪柩与氏柩会于路,合葬魁斗山。康熙六十一年,旌表祠祀。

  庄连女珠娘,许配陈景昭,未婚而景昭病故。珠娘年十八,闻讣,脱簪珥,更素服,家人虑其殉也,防之密。乃佯笑语,越旬日,遽入房中,扁户投缳。母亟呼之,寂然,及撬门入视,已气绝矣。因附窆景昭墓右。先是,连有弟宗,聘高氏金娘,年十八,未婚而宗卒,金娘闻讣即削发为尼。又有妹劝娘未嫁,以母病笃,祷天割股和羹进之。母食而愈,即珠娘胞姑也。里人以为节孝贞烈,萃于一门,投诗盈帙。

  袁氏顺娘,袁权女,年十六,适鲁定甫,六月而定甫殁,袁哀恸凄惨,越七日白内外诸亲,自缢以殉,合葬魁斗山之西。雍正五年,祀节孝祠。

  吕氏谐娘,吕昭之女,年十八,未许嫁。有邻人胡宠戏之,谐娘羞忿自尽。知县李阊权审得实,如例旌表焉。

  蔡氏偕娘,张金生妻,年二十五,归张。甫五月,夫病,氏奉汤药,朝夕无倦容。及病剧,多方延治,愿以身代,目不交睫、食不下咽者两阅月。金生死,氏泣谓其母曰:儿上无姑嫜,下无子嗣,义不可独生,视殓毕,即于是夜自经。就殡颜色如生(以上录「旧志」)。

  陈氏外娘,周荫妻,年十九,归荫,二十七寡,苦节自守。家贫,以针黹度活。有妯娌亦寡,劝氏同出。氏以翁姑年老为辞,朝夕服事,弥加勤谨,周年节祭祀,必诚必敬,现年七十有八。

  萧氏良娘,监生沈耀汶妻,年二十一归耀汶,二十七寡。有二子,幼者遗腹生,氏俱教至长成。事姑能色养,贞节之性,至老逾坚。有孙游于庠。嘉庆二年旌表。现年七十有五。

  李氏珍娘,谢沛妻,年二十二归沛,二十六沛死,遗腹生男。氏抚以成立,孝事迈姑,阃范甚肃,现年五十有八。

  董氏煅娘,徐光庭妻。少随父学,能诵经书。年二十,归光庭,二十三孀,无子,遗二岁女琴娘。家贫,藉女红以活。有魏开颜者,为儒童,应府县试辄前列,氏闻其名,招为琴娘婿,与开颜约曰:苟生男,当为徐家嗣。越一年,生男元烈遂以继徐。元烈甫三岁,而琴娘卒,开颜失意渡海归,不复来,氏苦守幼孙,纔脱襁褓,口授经书。元烈长识书数,善经营,家计日起。方氏之初孀也,徐有弟玉芳,游学于外,比归,徐氏春秋祭餐,一力任之;以嫂寡而贫也。氏正色曰,我生不辰,不逮事舅姑,乃春秋祀事,犹缺于供,尚得为徐家妇乎?吾虽贫,数月前巳敛米积赀为今日计,虽淡泊,尽吾志也。闻者以为识大体。烈既成家,亦笃于孝,晚入太学。氏卒年八十四,以持斋终其身,曾孙朝选邑廪生。

  苏氏劝娘,陈应祖妻。年十九,归应祖,生一男,甫九月而应祖卒。氏年二十一,苦志守节,始终如一日。卒年七十有九。

  曾氏谨娘,王廷枢妻,年十七,归廷枢,克尽妇道。二十三岁夫殁,遗三岁孤,氏抚以成立。后夫翁化成选瓯宁司训,氏请以遗孤从,自奉孤家居,勤女红佐食,化成言于学使朱石君,得匾曰「霜清荻画」。迨翁姑殁,丧葬俱尽礼。未几,子亦殁,与寡媳勤苦抚幼孙,凡守节四十八载,卒年六十有六。

  吴氏断娘,原籍同安,年十六,归于戴诚实。二十八而寡。家贫,纺织哺二幼子,誓终身不茹荤。长子卒养,次子渊源既成立,以贫不能自存,奉其母渡台,遂家于台,食贫至老,节操愈严。卒年六十。

  郑氏凝娘,李元恩妻,婚四阅月而元恩卒。氏方年十八,矢志孀守,上事舅姑。夫弟怜其节,以长子廷开为之嗣,又别继二子,俱成立。廷开入郡庠,氏卒年六十有七。

  许氏任娘,陈开兴妻,年十六,归开兴。十八寡,无子,抚继男如己出,孝事翁姑,不苟言笑,邻里重之。凡孀居三十载,卒年四十有八。

  陈氏舜英,沈元美妻,年十六而嫁,嫁十年而元美卒。遗一女二男,其少遗腹孤也。时姑老子幼,夫有弟贫而读书,氏藉针黹相依以活。后姑与夫弟相继殁,其妻改嫁,氏为抚幼女如己出,自养二子,俱成人。氏卒,年七十有二。

  陈氏报娘,镇北坊黄信妻,年十六,归于信,二十七而寡。家贫不能自存,亲戚或劝其改节,氏知大义,誓不从。及翁病,氏奉侍不懈,祝天愿代翁病。平时甘旨之供,悉自针黹。氏卒年四十有七。

  郭氏住娘,儒士张玉麟妻,年二十九而孀。有亲戚怜其贫,或馈以财物,力却不受,甘心苦守,日一餐常不继,晏如也。氏现年九十三岁,孙四人,曾孙五人。

  吴氏招娘,例贡生蔡国定妻,年二十,归国定,二十三而寡。姑性颇急,事之能得其欢心。抱养子二,皆教督成立。氏卒年四十有四。

  李氏秀娘,吴丕谟妻,年二十,归丕谟,二十六而寡,遗孤四岁。氏上事老姑,下抚幼子,至婚娶成立。年四十八,子媳相继殒,孙方孩抱,氏复抚养成人。嗣长孙璟瑶亦殀殁,四世孙在襁褓中,又赖以养,遇弥艰而节亦弥苦。现七十有三。

  石氏爱娘,归贡生黄珪璋。年二十九,珪璋卒。氏贞洁自守,治家以严,督责子廷玉不少宽假。御子媳虽极慈爱,稍不循妇道,必严责。不可教者遣之。事姑王氏能曲欢得心。姑年九十四终。氏卒年六十有八。廷玉后援例入监。

  陈氏品娘,苏坂妻,年十八归坂,生二男三女。年二十六,坂卒,卖三女葬坂,以女红所出养二男。其弟怜氏贫度不能自立,私以氏许林家,氏闻知,坚不从,日夜痛哭,卒不能夺其志。现年五十有九。

  陈氏好娘,大目降庄蔡全英妻。年十七,归全英,二十四寡,子二,俱幼。氏躬自樵采,以育抚二子,得成立。卒年五十有二。

  潘氏官娘,广储里蔡为妻。十八岁归蔡,二十二寡,遗男佛赐,甫五月,氏义不更适,抚孤子以事舅姑,勤俭持家,前后五十四年。曾孙绕膝,人称苦节之报。卒年七十有六。

  郭氏袁娘,适大穆降庄杨霸光,逾年霸光卒,氏孕始三月,矢志存孤,计孀居四十四年。子世昌太学生。

  韩氏梅娘,镇北坊刘国传妻,二十八而寡,遗孤二。氏甘心守节,恃女红,积微资,为二子择师。后次子殀殁,媳蔡氏,年二十四,亦从始守志。韩氏卒年六十有四。

  王氏友娘,保西里郑景运妻。年二十归景运,生二女,二十八而寡。氏痛门祚衰薄,甘心苦守,以养老姑抚二女,为乡里所推敬。现年六十有四。

  郭氏道娘,保西里林佛恩妻,年十九归佛恩,生一子,二十六而寡。氏性恬静,有姿色,家贫,其父虑难守。有李某者,与氏父交契,其女已嫁而死,氏父欲以氏为续,李某亦深知氏美且贤,密使氏父以好言劝之,氏不从。父见不可夺,乃时馈米粟以成其志。现年七十岁。

  张氏僭娘,保西里郭启妻。年二十归于启,生一女,二十八而寡,与老姑相依,克尽妇道,抱继一子,年七十卒。

  洪氏灿娘,赠文林郎国学生曾习辉妻。年二十九,习辉殁,遗男大源,甫三岁。氏辛勤抚养,稍长,命就傅,夜则篝灯课读,事无巨细,悉亲掌,不以家务纷其心。大源年且长,既入学,晓时务,乃悉以家事付源,而自屏处闺阃。曰:男儿当自立,吾未亡人耳,曷知外事。盖其识大体类如此。大源乾隆庚子举人,以军功补内阁中书,氏封太孺人,卒年七十有四。

  黄氏品娘,监生沈廷玑妻。年二十归廷玑,二十三而寡,遗一女,氏为抚养,誓不嫁。复抱继二子,及长俱死,自安运蹇,而节操愈励,现年七十有一。

  曾氏尽娘,韩仕贵妻,年二十八,仕贵殁,遗一女三子俱幼,氏守志抚养,不辞劳瘁,以是得翁姑心。治家躬自节俭而性好施与,遇贫寒尤加意周恤,自少至老,不少倦。年七十五,无疾终。人以为节孝好善之报云。

  陈氏招娘,东安坊邵启明妻,年二十一归启明,二十三而寡,无子。启明故业儒,其父文睿,本邑武生。氏自以为儒家妇,不可改弦失节,乃矢志苦守。家贫如洗,抱养一子。既娶妇,相继殁,遗孙一,零丁孤苦,氏为抚养。闻者称叹。卒年七十有六。

  邵氏进娘,黄天妻。年十九归黄,二十一寡,遗一女,抚夫兄黄连之子为嗣;长娶张氏,晚年其子死,女继亡,氏孤苦,与媳张氏相依为命。及卒年七十有九。张氏媳亦以节自励。

  朱氏巽娘,岁贡生朱瑞麟女,适太学生潘友德,生三子,而友德卒,氏年二十七,冰霜自矢,苦志抚孤。后次子振甲以乾隆丙午举于乡;长振科、季振联亦先后游庠、食饩,巽娘及见三子成立焉。卒年六十。

  潘氏香娘,大学生吴炳才妻,年二十五而寡,遗孤萃奎,尚在襁褓,姑已先殁,而祖姑年八十余,香娘孝养尽礼。后萃奎以儒业补增生,香娘受其孝养,人以为节孝之报云。

  吴氏鸾娘,徐茂臻妻,嫁甫期,茂臻殁,遗腹生男。家甚贫,尽夜勤女红佐食,上侍迈姑,下鞠幼子。后姑殁,子亦长成,而鸾娘已卒。凡苦节十六,邻里悯之。

  论曰:兴灭继绝由节妇,当亡人夭殁,藐兹呱息,苟无其人,家世未可知也。而茹苦含辛,任重道远。人情异变,祸衅时萌,贫者则艰,富者愈甚,非才识力兼济者,不足以承之;而卒老者有依,少者有养,以长以教,门祚复兴,其功岂不伟哉!乃或所天既终,未亡奚恤,誓从九京,奋然一决,斯亦量力究终,明于时势,以完其志者欤!又何尤焉。昔子舆子论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者,谓之君子。吾观节妇所为,扩而充之,何莫非子舆氏所云者。惜乎其不为男子也。然而丈夫之愧此者盖多矣。

  坊表

  泮宫坊、大成坊:俱见「学宫志」。

  贞烈坊:一在十字街,康熙六十一年为陈越琪未婚妻黄氏建。一在大南门内,乾隆十年为张金生妻蔡氏建。一在东安坊,乾隆十三年为贞女吕氏建。

  节孝坊:一在上横街,乾隆十一年为侯孟富妻刘氏暨男瑞珍女林妙妻侯氏建。一在大南门外,乾隆十一年为庠生李时灿妻黄氏建。一在西定坊分府署东,嘉庆五年为监生沈耀汶妻萧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