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宸聦亲承
顾问宠赐优渥 勑建丰碑
安西王锡以白金四笏以劳之可谓功不徒施矣斌为人清癯多力智略巧思人不能出其右多艺能自营石梁日夜不息手足胼胝心剿形瘵虽祁寒暑雨而不辍其工遇患难龃龉而不改其志前后历三十寒暑乡关隔二千余里不为妻孥挂怀持空拳孜孜勉勉以成旷古所无之功受知于
九重垂名于千载可谓有志之君子矣
    中渭桥
旧名横桥又名三桥三辅故事秦始皇造元和郡县志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宫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渭水南有长乐宫渭水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此桥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二百二十二梁桥之南北有堤缴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冯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五百人桥在咸阳东南二十里
    东渭桥
地里志云去京城东北五十里三秦记汉之东渭桥汉高帝造以通栎阳道
    西渭桥
汉书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桥于长安西北二十里跨渭水以趍茂陵今之西桥唐谓之咸阳桥杜甫诗车辚辚马萧萧尘埃不见  桥乃此也
    石桥
在兴平县西二十里马嵬店
    酋桥
在渭南县东五里桥架酋水因名之
    饮马桥
长安图经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滕公马冢在饮马桥北三里
    望仙桥
天宝遗事明皇岁幸华清宫其门北向外有左右朝堂门北相对有望仙桥桥北有讲武殿
    五桥唐
地里记唐禁苑内有青城龙鳞栖云凝碧上阳等五桥每月各着卫士五人守把见开元格式律令事类
    下马桥
政要长庆元年东内苑毁东下马桥及緫监屋入其地以广鞠场
    龙桥
新说曰三原县西南三十里有清冶谷水横截大路先有木桥正隆年有龙闘毁其桥后人增修桥楼谓之龙桥镇元贞二年移三原县事入龙桥
   渡
    横灞店渡
在咸宁县东南二十五里入蓝田路
    渭桥渡
在咸宁县东北二十里
    光泰门渡
在咸宁县东三十里入高陵耀州路
    中桥渭水渡
在长安县北二十六里
    嘉麦渭水渡
在长安县北二十六里
    叚留渭水渡
在长安县东北二十六里
    北澧店沣水渡
在长安县西四十里
    南沣店沣水渡
在长安县西四十五里
    安刘渡
在咸阳县东三十五里
    两寺渡
在咸阳县西一十五里淳化三年废
    龙光渡
在兴平县西南三十五里渭水上
    名光渡
在醴泉县东北三十五里
    泾甘渡
在醴泉县东北三十里
    渭水渡七
西抵高陵县东至下邽县属栎阳县
田王渡 田家渡 周夏渡 圣力渡 万安渡 耿渡 孟渡
    石川河渡二
并在栎阳县东 桥渡 粟邑渡
    泾水渡九
属泾阳县
百光渡 宁甘渡 泾甘渡 【并县西】  临泾渡 【县西北】  睦城渡 【县西南】  刘洪渡 【县南】  张茹渡 郭渡 孙渡 【并县东南】
  原丘
   原
    白鹿原
在浐水东灞水南东西六十里南北五十里三秦记周平王东迁见白鹿于此原以是得名旧说在咸宁县东南二十里自蓝田县界至浐水川尽东西一十五里南接终南北至霸川尽南北一十里亦谓之霸上
    少陵原
在今咸宁县南四十里南接终南北至浐水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即汉鸿固原也宣帝许后葬司马村冢比杜陵差小号曰小陵以杜陵大故也语讹为少陵杜甫称少陵野老杜曲在其傍
    乐游原
在咸宁县南八里曲江池东北秦宜春苑也汉宣帝起乐游庙在唐京城内高处每正月晦日上巳重九京城士女咸此登赏祓禊任氏郑生相遇之地
    毕原
在咸宁县西南二十八里
    高阳原
在长安县西南二十里
    细柳原
在长安县西南三十三里
    矩阴原
在咸阳县西南二十里
    咸阳原
在渭水北九嵕山南俱阳之地谓之咸阳原郡县图志云周之毕郢汉之长平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川泽陂泊井深五十丈周文武周公汉帝王诸臣并在东西原上起陵冢闲闲老人诗曰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石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尽作咸阳原上尘
    始平原
在兴平县北一里东西五十里南北八里东入咸阳界西入武功界三秦记曰长安城北有始平原数百里其人井汲巢居井深五十丈汉时亦谓之北芒岩西京杂记曰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九百人于北芒岩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激流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旄牛青兕广汉后有罪诛没入官为园鸟兽草木皆徙植上林苑又曰何武葬于北芒龙坂
    三畤原
在武功县西南二十里崇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
    上武亭川东原
至兴平县西界三十五里
    上武亭川西原
至凤翔府扶风县东界一十一里三百二步
    凤皇原
在临潼县东一十五里后汉延光二年凤皇集新丰即此原也亦骊山之别麓唐韦嗣立构别庐于骊山凤皇原鹦鹉谷有重崖洞壑飞流瀑水中宗临幸改为清虚原幽栖谷唐书曰新丰鹦鹉谷水清代传云此水清天下平开皇之初暂清寻浊至是而复清
    凉风原 【一作风凉】
在蓝田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门山北入万年县界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有阜名曰风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砚山之阴也水经注曰狗枷川水有二原西川水出砚山之研盘谷与若谷二水合而东北流凉风原
    石安原
在泾阳县西南七里崇二十丈东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阳县界崔鸿前秦录曰符徤攻怅涺于宜秋还登石安原而叹曰美哉斯原也怅然有终焉之志
    奉政原
在高陵县南一十一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三里
    鹿苑原
在高陵县西南三十里东西长一十五里南北阔一里三辅黄图曰安陵有果园名鹿苑
    广乡原
在渭南县东南一十里水经注曰东阳水西阳水并南出广乡原北垂
    新丰原
一名青原在渭南县西南二十里水经注曰泠水历阴盘新丰二原之门案今泠水经此原之右
    蟠龙神原
在蒲城县西三十里旧图经曰唐明皇游幸见原上云雾中有黄龙之状于下得石状似蟠龙以其地为龙乐乡今其石尚存
    羊蹄原
在富平县东南三十里
    中华原
在富平县南二十里
    北虏原
在富平县西北一十里
    天齐原
在三原县西北二十里连嶻孼山上有天齐祠清水谷河自县西北华原县界来经县西南入白渠东溉民田十道志曰一名鬼谷
    凤栖原
在少陵原北接洪固原柳元宗为伯妣志曰葬于万年之凤栖原长安志少陵西北三十里皆凤栖原也
    龙首原
三秦记龙首原起自南山东义谷浐水西岸至长乐坡西北屈曲至长安古城六七十里皆龙首原隋唐宫殿皆依此原
    神禾原
在御宿川北樊川之原东西三四十里剧谈录曰晋天福六年生禾一穗重六斤故号为神禾原
    铜人原
在灞陵东北一十五里蓟子训与老父摩挲铜狄处
   丘
    尖丘
在长安县西北一十五里今谓之尖丘社
  关塞
   关
雍录云自华而虢自虢而陜自陜而河南中间千里古立关塞者凡三所由长安东一百八十里出华州华阴县东则唐潼关也自潼关东二百里至陜州灵宝县则秦函谷关也自灵宝县三百余里至河南府新安县则汉函谷关也关者明有门扉晨夜启闭以禁往来暴客其为阨塞者凡二曰桃林曰殽山并列如左
    秦函谷关
在陜州灵宝县南十里灵宝乃汉之洪农县也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东西四十里绝崖壁立嵓上松栢阴谷中甞不见天日关去长安四百里日入则闭鸡鸣而开东则殽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实为天险
    汉函谷关
在河南新安县之东盖汉世杨仆移秦函谷关而立于此也比秦旧则东三百七里杨仆宜阳人汉武时数立大功家宜阳其地在函谷关外耻其家不在关内乞关而东武帝允焉仆以家僮筑立关隘为汉函谷关移在新安县灵宝秦关则废矣
    唐潼关
在华阴县东北华山之北通典曰本名冲关言黄河向南流冲激华山之东故以为名后因关西一里有潼水因名关曹大家 【音姑】 赋云涉黄巷以济潼至唐于此立关
    子午关
在长安县南一百里汉书曰平帝元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因置关今废
    蓝田关
在蓝田县东南九十八里即秦峣关也汉书曰赵高遣将将兵距峣关沛公引兵绕峣关踰蒉山击秦军大破之后周明帝武成元年徙青泥故城侧改曰青泥关武帝建德三年改曰蓝田关因县为名炀帝大业元年徙复旧所即今关是
    骆谷关
在盩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唐武德七年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徙于此
    关中
续汉书云东有函关西有陇关南有子午关北有卢关东南有峣关西南有二里关西北有萧关在诸关之中故曰关中
   塞
    桃林塞
春秋时晋詹嘉处桃林之塞三秦记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虢之阌乡矣县东南十里有桃源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函谷间皆阨东河山故之塞耳
    崤塞
名三崤山又名嵚崟山春秋时秦将袭寋叔哭送子曰晋人御师必崤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西崤全是石坂长三十里险不异东崤二崤皆在秦关之东汉关之西也
  镇聚
   镇
    鸣犊镇
在咸宁县南六十里镇西原下有鸣犊泉故名
    灞桥镇
在咸宁县东二十五里
    渭桥镇
在咸宁县东四十里
    义谷镇
在咸宁县南八十里入干佑路俗曰谷口镇
    莎城镇
在咸宁县唐昭宗干宁二年繇启夏门出居之今废
    杜角镇
在长安县南四十五里又有西杜角
    秦渡镇
在长安县西南沣水西四十里入鄠县路
    中桥镇
在咸阳县东二十五里
    零口镇
在临潼县东四十里
    甘泉镇
在鄠县西北三十里
    醴泉镇
在醴泉县城内
    北醴泉镇
在醴泉县北二十里按今有 北镇疑是此
    栎阳镇
在郭下
    粟邑镇
在栎阳县东北三十四里石川河东莽曰粟城
    泾阳镇
在泾阳县城西街北
    临泾镇
在泾阳县西北宜善乡白渠贯其中
    高陵镇
在高陵县城内
    渭桥镇
在高陵县南一十八里
    毗沙镇
在高陵县西南一十八里
    归安镇
在干佑县南一百二十里
    渭南镇
在渭南县郭下
    赤水镇
在渭南县东一十五里
    堠子镇
在渭南县西南与蓝田县接境以南山多虎故立斥堠于此
    蒲城镇
在蒲城县内
    荆姚镇
在蒲城西南三十里县
    车渡镇
在蒲城县东南五十里
    常乐镇
在蒲城县东南四十里
    汉帝镇
在蒲城县东南一十八里
    薛禄镇
在奉天县东
    宁谷镇
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
    □束店镇
在富平县南二十里
    孟店镇
在云阳县东北一十里
    梨园镇
在云阳县金龟乡王褒云阳宫记曰车箱坂下有梨园汉武筑之大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盖镇因名之唐李克用以并师讨邠岐驻车梨园寨淳化四年建为淳化县以云阳金龟平泉古鼎三乡仍祈山后甘延温丰威远三乡属焉
    黄堡镇
在同官县南三十里
  聚
   千人聚
皇览曰卫思后葬咸宁县城东南桐栢园今千人聚是关中记曰宣帝父曰悼皇考母曰悼夫人墓曰奉明园卫皇后曰思后以倡优杂伎千人乐思后园今所谓千人乡者是
   谢聚
关中记曰在始皇陵北十余里
  堡寨
   堡
    尚可堡
在蓝田县东今存
    明市堡
在蓝田县西南四十里
    鸡子堡
在蓝田县北四十里土坡状如鸡子因以为名
    黄栌堡
在蓝田县北三十里以上三堡今废
    雨金堡
在富平县东南三十里周八百步东有雨金泊史记秦献公十八年雨金栎阳后因名堡按其地古栎阳县界也
    王侯堡
在富平县西北四十五里○避难堡在蒲城东北八十里
   寨
    晋穆公寨
在沮水东岸相去五里属蒲城县
    晋太子虚粮寨
在蒲城县东北六十五里沮水西岸史记晋世家曰晋穆侯四年娶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杜预曰条晋地汉地理志怀德县禹贡北条荆山在南按今朝邑县西南有怀德故城即古条近焉虚粮史传无闻
    白起寨
在蒲城县东北三十里
    峗峒山寨
在盩厔县南九十五里
    罗开山寨
在盩厔县南六十五里
    解保寨
在盩厔县东北三十里
  驿邮
   驿
    太宁驿
在咸宁县城东草市东至昭应驿四十六里去秦至川驿四里
    滋水驿
在咸宁县东北三十里两京道里记曰隋开皇十六年置
    长乐驿
在咸宁县东十五里长乐坡下两京道里记曰圣历元年勑滋水驿去都亭驿路远马多死损中间置长乐驿东去滋水驿一十三里西去都亭驿一十三里
    临皋驿
在长安县西北一十里开远门外今废
    陶化驿
在咸阳县郭下东去府四十里西去兴平四十五里
    临皋驿
在咸阳县东南二十里
    温泉驿
在咸阳县西二十里今废
    槐里驿
在兴平县郭下东至咸阳驿四十五里西至武功驿六十五里
    马嵬驿
在兴平县西二十里今废
    昌亭驿
在临潼县西南五十步东至华州渭南县驿八十里西至府秦川驿五十里南至蓝田县七十里北至栎阳县三十五里
    戏水驿
两京道里记曰大业六年置在戏水店
    鄠县驿
在县北门内东北至本府秦川驿七十里西至盩厔县驿七十里
    青泥驿
在蓝田县郭下
    蓝田驿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韩公堆驿
在蓝田县南二十五里
    蓝桥驿
在蓝田县东南四十里
    藋平驿
在蓝田县南五十五里
    醴泉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