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类边长安志
类边长安志
唐昌观
在安业坊剧谈录曰观有玉蘂花花每发若琼林瑶树元和中春物方盛车马寻翫者相继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绿绣衣垂髻双环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娩迥出于众从以三女冠三小仆仆皆丱髻黄衫端丽无比既下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异香芬馥闻于数十步之外观者疑出自宫掖莫敢逼而视之伫立良久今小仆取花数枝而出将乘马过谓黄冠者曰曩有王峯之期自此可以行矣时观者如堵或觉烟飞鹤唳景物辉焕举辔百余步有轻风拥尘随之而去湏臾尘灭望之已在半天方悟神仙之游余香不散经月余时严休复元(禾贞)刘禹锡白居易俱有诗休复曰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眼冷未逢真不如满树琼瑶蘂笑对藏花洞里人又曰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覩蕣颜唯有无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云鬟元(禾贞)曰弄玉潜过玉树时不交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卜得知刘禹锡曰玉女来看玉树花异香先引七香车攀枝弄雪时回首惊怪人间日易斜又曰雪蘂琼丝满院春羽衣轻步不生尘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白居易曰嬴女偷乘凤去时洞中潜歇弄琼枝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何得知
玄都观
在崇业坊隋开皇二年自长安故城徙通道观于此改名玄都东与大兴善寺相比初宇文恺署都以朱雀街南北尽郭有六条高坡象干卦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主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此观及兴善寺以镇之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再游玄都观绝句曰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日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兴唐观
在长乐坊西南隅本司农园地开元十八年造观其时有勑令速成之遂坼兴庆宫通干殿造天尊殿取大明宫乘云阁造门屋楼白莲花殿造精思堂屋坼甘泉殿造老君殿元和八年命中尉彭忠献帅徒三百人修兴唐观赐钱千万使壮其旧制其观北拒禁城因是开复道为行幸之所以内库绢千疋茶千斤为夫役之赐庄宅钱五十万杂榖千石充修斋醮之费
干元观
在长兴坊代宗实录曰大历十三年七月以经原节度使马璘宅作干元观置道士四十九人其地在皇城南长兴里璘初创是宅重价慕天下巧工营缮屋宇宏丽冠绝当时璘临终献之代宗以其当王城形胜之地墙宇新洁遂命为观以追远之福上资肃宗加干元观之名干元肃宗尊号也然则与德宗录之言相戾
白鹿观
新说曰在临潼西南一十里骊山中本骊山观中有老子升天台有蟾井贺兰食肉之得仙唐高祖武德七年幸温泉宫傍观川原见白鹿遂改观曰白鹿宋加封神德洞天有白鹿书院陈希夷所撰碑具载其详
太玄观
两京道记唐武德二年置在骊山温泉宫畔开元二十七年以宫墙逼近乃令谏议大夫道士尹愔徙之宫北一里
楼观
宗圣宫新说在盩厔县东南三十五里本尹喜宅也楼观内传云周康王时喜为大夫尝于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见紫云西迈求为函谷关令遇老君迎归是第说道德五千文授之穆王西廵为召幽逸之人置为道士相承至秦汉有道士居之唐武德初易名宗圣观宋端拱三年诏改为顺天兴国观金季废毁
大元抚定后同尘真人李志柔重建殿阁森列复还旧观中统元年 朝命复改今名
太平兴国宫
新说曰在县东三十里终南镇 【旧志曰清平镇翊圣传曰终南镇其后又置终南县今乃罢县并入盩厔县】 宋太平兴国二年建翊圣保德传云建隆初翊圣真君降于盩厔张守真家言于空中神音清朗令守真为道士授以九坛三剑之法俾佐国拯民太宗太平兴国中卜地筑宫于终南镇遣中使出内币作宫千柱以妥景灵每三元圣节命使设醮岁以为常茂木成林飞鸟不敢栖止金末废于兵烬
大元开创后纯德妙成真人刘志源奉清和宗师命率徒自澶渊来笃意兴复经营缔构垂二十年殿宇翚飞道风复振其修建视昔虽未全备规抚宏丽亦为诸方琳宇之冠
清都观
在咸宁县东永乐坊隋开皇七年道士孙昂为文帝所重常自问道特为立观本在永兴坊武德初徒于此地本隋宝胜寺
回元观
在咸宁县亲仁坊即安禄旧宅见津阳门诗山
太真观
在咸宁县安邑坊天宝五载贵妃姊裴氏请舍宅置太真女观宝应元年与肃明观换名焉
先天观
咸宁县务本坊景龙三年韦庶人立为翊圣女冠观景云元年改景云观天宝八载改为龙兴道士观主德三载改先天观
华封观
在咸宁县兴宁坊天宝六载骠骑将军高力士舍宅置观
清虚观
在咸宁县丰邑坊隋开皇七年文帝为道士吕师玄所立师玄辟榖练气故以清虚名之
太一宫
长安旧志云在府南七十里太一谷汉武帝元封初终南山巨谷间云气融结隐然成象帝勑于此建太一宫种放作记具道其详宫内亦有陈希夷所撰碑
重阳宫
新说曰在终南县刘蒋村金正隆间王祖师监甘河镇酒遇仙于此掘活死人墓成道时门人创建堂殿号曰祖师庵大元庚子门徒道众会葬祖师重阳真人重加兴建殿阁楼台灿然一新为关右之奇观名曰重阳宫紫阳先生诗曰终南佳处小壶天教起全真自此僊道纪宏开山色里通明高耸日华边南连地肺花浮水西望经台竹满烟冣爱云牎无事客寂然心月照重玄
遇僊宫
新说曰在终南县甘河镇昔重阳王祖师为是镇酒监有披毡裘二先生索酒日以为常一日毡裘二仙生邀祖师饮于甘河岸上以瓢酌甘河之水果良酒也饮醉得道门人于此建遇仙宫商左山题诗曰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屦佐汉开鸿基矻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金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我经大患余一洗尘世虑巾车傥西归拟借茆屋住明月清风前曳杖甘河路紫阳先生诗曰一饮甘河万事休唤回蝴蝶梦庄周口传铅永五篇诀神驭云龙八极游寰海玄风开羽客遇仙清迹想毡裘百年更有何人酌人自无缘水自流
玉清宫
新说曰在府城掖庭街本宋佑德观大元庚子重修改为玉清宫
灵应观
新说曰在府城市北街宋迎祥观大元丙子始改为灵应宫
玄都宫
新说曰在府城景风街金国军营兵后创建为玄都观至元甲子后修建三清通明大宗等殿虚皇坛远近三门榜曰玄都万寿宫
玄都坛
新说曰在终南山汉武帝筑三秦记长安城南有谷通梁汉者号子午谷入谷五里有玄都坛天宝年元逸人隐道士也有神仙术杜甫作诗以赠云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舍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茆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石裂王母昼下云旗飜情知此计诚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玉虚观
新说曰在广济北蓬莱坊乃唐北极真武庙也有王坦之书真武殿额犹在金朝勑赐玉虚观大元庚寅道士崔志玉重修立碑
朝元观
新说曰在本府指挥街本隋宇文恺封安平公祠堂墓志犹嵌于壁金国勑赐朝元观
永昌观
新说曰在广济街本神农皇帝祠金国勑赐永昌庙观
延祥观
新说曰本太白现圣侯庙元在春明门韩建废外郭筑新城移于此金勑赐延祥观在府东南隅紫阳诗曰长庚谁遣降精魂气应潜龙道自存玄女式中消日月春明门外转乾坤诸王决计戡多难睿主应期期即至尊天已归星赤复后遗风犹记老人村
嘉祥观
新说曰在府城东北隅本城皇庙金勑赐嘉祥观
灵泉观
按明皇杂录贞观六年太宗幸骊山温泉治汤所改为温泉宫天宝四载大加修饰置会昌县百司邸第改华清宫玄宗每岁十月幸温汤岁尽而归置巢寇之乱宫废晋天福六年赐道士居之勑赐灵泉观
太古观
在崇仁坊本唐玄真观之地至元乙亥岁太古真人门弟潘道录创建案阳殿北极殿药上灵官斋厨廊庑焕然一新门枕清流竹木郁然清幽可爱不忌其祖号曰太古观
昊天观
在保宁坊贞观初为晋王宅显庆元年为太宗追福立为观高宗御书额并制叹道文
万安观
在平康坊天宝七载承穆公主出家置观其地本梁国公姚元崇宅
嘉猷观
在平康坊明皇御书金字额以赐李林甫奏女为观主观中有精思院王维郑虔吴道子皆有画壁林甫死后改为道士观择道术者居之
咸宜观
在亲仁坊西南隅睿宗在藩之第明皇升极于此开元初置昭成肃明二皇后庙谓之仪坤庙睿宗升遐昭成迁入太庙而肃明留于此开元二十一年肃明皇后亦祔入太庙遂为肃明道士观宝应元年咸宜公主入道与大真观换名焉
宗道观
在永崇坊本兴信公主宅卖与剑南节度使郭英乂其后入宫大历十二年为华阳公主追福立为观
新昌观
在崇业坊天宝六载新昌公主因驸马都尉萧行 鱼卒奏请度为女冠遂此观
福唐观
在崇业坊本新都公主宅景云元年公主生子武仙宫出家为道士立观
开元观
在道德坊本隋秦王浩宅武后朝置永昌县神龙元年县废遂为长宁公主宅景云元年置道士观开元五年金仙公主居之改为女冠观十年改为开元观
昭成观
在颁政坊西北隅本杨士达宅咸亨元年太平公主立为太平观寻移于大业坊改此观为太清观高宗御飞白书额至垂拱三年改为魏国观载初元年改为大崇福观武太后又御飞白额开元二十七年为昭咸太后追福改立此名
九华观
在通义坊开元二十八蔡国公主舍宅立即李思(训宅)
玉芝观
在延福坊本越王贞宅后干封县权治于此又为新都公主宅施为新都寺寺废乃为郯王府天宝二年立为玉芝观
五通观
在安定坊东北隅隋开皇八年为道士焦子顺所立子顺能驱役鬼神传诸符箓预告隋文膺命之应及即位拜顺开府永安公立观以五通为名旌其神术
龙兴观
在崇化坊东南隅本名西华观贞观五年太子承干有疾勑道士秦英祈祷获愈遂立此观垂拱三年以犯武太后祖讳改为金台观神龙元年又改为中兴观三年改为龙兴观
玄真观
在崇仁坊西南隅半以东本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宅西北隅本左金吾卫神龙元年并为长宁公主第东有山池别院即旧东阳公主亭子韦庶人败公主随夫为外官遂奏请为景龙观仍以中宗年号为名初欲出卖官估木石当二千万山池仍不为数天宝十二载改为玄真观肃宗时设百高座讲
翊唐观
在栎阳县粟邑镇有翊唐观旧图经曰昔寇尊师举家白日上升
灵台观
道里记曰临潼县零口镇有灵台观唐天宝中供奉睦霞奏置
长生观
新说曰咸宁县长阳坊有古之长生道院金朝体玄大师李大方广道奉勑投大一湫金龙玉简回过长生道院题诗云长阳凤岭可跻攀道院临高面好山竹外烟霞清老眼松轩药圃岂人间兵后隋废唯有道堂寂照大师白志素与弟道真大师高志隐见其地形高爽南望玉案北枕凤栖乃神仙栖真之所兴工修筑殿堂廊庑咸接松竹为城南胜游之所长阳坊今俗呼长胜坊
至德女冠观
在兴道坊西南隅隋开皇六年立
太平女冠观
在大业坊东南隅本宋正元礼宅仪凤二年吐蕃入寇求太平公主和亲不许乃立此观公主出家为女冠初以颁政坊宅为太平观寻徙于此公主居之其颁政坊观改为太清观公主后降薛绍不复入观西有驸马都尉杨慎交山池本余王元佑之池
咸宜女冠观
在亲仁坊西南隅睿宗在藩之第明皇升极于此开元初置昭成肃明二皇后庙谓之仪坤庙睿宗升遐昭成迁入太庙而肃明留于此开元二十一年肃明皇后亦祔入太庙遂为肃明道士观宝应元年咸宜公主入道与太真观换名焉
金仙女冠观
在辅兴坊东南隅景云元年睿宗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并出家为女冠因立二观二年西城改封金仙公主昌隆改封玉真公主所造观便以金仙玉真为名武宗会昌中建御容殿于金仙观宰相李德裕为赞
玉真女冠观
在辅兴坊西南隅本工部尚书莘国公窦诞宅武太后时以其地为崇先府景云二年为玉真公主作观此二观南街东当皇城之安福门西出京城之开远门车马往来寔为繁会
三洞女冠观
在醴泉坊西南隅本灵应道士观隋开皇七年立贞观二十二年自永崇坊换所居于此
庙祠
庙
周文王庙
周地图云文宪王庙在长安县西北五十里新说曰沣水与渭合处属属咸阳县元村距阴山地形高爽古庙犹存松柏森然
周武王庙
在咸阳县西北五里
周成王庙
在咸阳县西一十五里
周康王庙
在咸阳县北七里
秦始皇庙
在临潼县东一十五里新说曰始皇庙在秦始皇陵北五里会德乡今石碑尚存
汉高祖庙
关中记曰高庙在长安故城安门里大道东又曰秦庙中锺虡四枚皆在高庙汉旧仪高庙锺十枚受千石撞之声闻百里三辅故事高庙四钟各重十二万斤新说曰隋迁都移汉高祖庙于皇城开福门外颁政坊有题诗曰白帝魂摧鬼母号赤符从此王金刀湏知隆准承尧运谩说重瞳是舜苗门外山河非楚汉壁间冠剑尚萧曹诗人抱笔浑无用不及当年市井豪置金贞祜兵焚毁
汉惠帝庙
在长安故城高祖庙后
文帝庙
号顾城 景帝庙号德阳 武帝庙号龙渊
昭帝庙
号徘徊 宣帝庙号乐游 元帝庙号长寿
成帝庙
号阳池
唐高祖
庙在三原县东十八里唐朱村新说曰金国拜唐为祖明昌年重修庙号
唐太宗庙
在醴泉县明昌修崇至元二十年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