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福州府志乾隆本
福州府志乾隆本
东 湖
在县东北。《闽书》:“周二十余里。”《闽中记》:“二十三里。”晋太守严高筑城时,与西湖同凿,以备旱涝。《闽都记》:“东北诸山溪水,纳于东湖。宋庆历中,渐塞。至淳熙间,则渐为民田。浮仓山昔在水中央,今周遭皆田。东北诸乡,至今犹有湖塍之号。浮仓之西,有亭呼湖前亭。”旧属怀安,今并侯官。
按《闽都记》谓:“淳熙间,渐为民田,是犹有湖也。今则勺水无存矣。东北一带稍旱,则田皆龟坼。考《三山志》:嘉祐二年,蔡襄从乐游桥下,开氵[KG-*3]公城外河至汤门琴亭、湖心二桥,至北岭下,又自去思桥北出河尾船场门,入塍北、小浦、中浦三桥,石泉、安国寺以北。是当时湖虽渐湮,有渠引水,故旱涝可以无虞。今纵不能尽复全湖,急取蔡忠惠所凿,近湖渠而浚深之,亦灌溉之资也。”
南 湖
在县西南。《闽都记》:“唐贞元十一年,观察使王翃辟城西南五里二百四十步,接西湖之水,灌于东南。今柳桥是也。”
按:湖之淤塞,不知何时。今唐公祠前石桥及熊兵、泥门二桥,犹偃平陆中,皆湖渠遗迹。
美宅里今二都
白灶浦二百二十四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深五尺。
报恩院前浦九百八十丈,阔二丈五尺。
林野庄前浦一百八十三丈九尺,阔一丈,深五尺。
高宅前浦一百八十三丈九尺,阔、深同上。
大王小浦一百五十七丈八尺。
林周园下浦四十八丈。
末山浦六十丈。
新桥浦一百丈。
赵宅前浦一百四十八丈八尺。
曾家桥二百八十丈。
石山浦一百二十丈。
白灶小浦一百二十丈八尺。
南 浦二百丈。
桥亭小浦一百二十二丈四尺以上,阔、深并同。
孝顺里今二都
兴福院小浦二百二十七丈三尺,阔一丈,深五尺。
云澳池
王节里今二都
山后大浦八百八十八丈,阔二丈五尺,深五尺。
高弄浦四百二十丈,阔丈五尺,深五尺。
钱塘玉浦九百三十丈,阔、深同上。浦东属闽县。
王石堂小浦一百七十五丈,阔一丈,深五尺。
钱塘小浦一百九十丈。
西桥南小浦二十九丈以上,阔、深俱同。
孝成里今一都
潮塘浦六百丈,口阔三丈,深七尺,中尾阔一丈五尺,深五尺。
中 浦五百三十丈,中尾阔、深同上。
杨宅浦三百二十丈,口、中、尾同上。
五曹浦五百十丈,口、中、尾、阔、深同上。
翁宅浦三十二丈二尺,阔一丈,深四尺五寸。
宋塘浦四十丈,阔一丈,深四尺。
新安里今一都
白灶浦六百九十四丈,石桥外阔四丈,浦横三丈,中阔二丈五尺,深六尺。
赵宅浦至水陆塘三百八十五丈,阔二丈五尺,深五尺。
道浦二一百二十丈,口阔一丈五尺,中阔一丈,深五尺。一长九十丈,深五尺。
邦 浦二十丈,阔一丈,深五尺。
宋 浦六十丈。
五曹浦尾八十丈以上,阔并同。
方乐里今一都
洪塘浦五百七十丈。
桥 里四百四十丈,阔三丈五尺,深八尺五寸。
里洲塔前浦四十丈四尺,阔一丈,深五尺。
外洲浦一百二十二丈,阔一丈,深五尺。
后崎浦七十丈,阔二丈五尺,深四尺。
窑头浦六十丈,阔一丈三尺,深五尺。
庵头浦六十九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
白叶崎浦三十九丈。
馆前浦六十七丈。
王简浦六十丈。
林师浦五十丈。
功德院浦至怀安界五十丈。
大章浦五十五丈以上,阔、深同。自石岊右而东,经瓮渎至柳桥,以通舟楫。
方兴里今一都
牛墩浦四百五十五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深五尺。
郑崎下浦二百四十八丈,阔一丈,深五尺。
张崎下浦二百四十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
上 浦五十丈。
西禅园浦四十丈。
翁前浦六十丈。
墩头浦六十丈。
盐屿上浦三十丈以上,阔、深同。
永钦里今二都
石湖浦至报恩前一百十二丈,阔一丈。
王山西桥至石湖桥一百七十二丈,阔二丈五尺。
菱角塘浦二百九十一丈,阔二丈以上,深六尺。
官塘浦四百三十一丈,阔一丈二尺,深五尺。
西禅塘浦一百四十二丈,阔一丈二尺,深六尺。
末山院前小圳九十六丈,阔八尺,深四尺。
邱公官池二百四十丈,旧阔六丈,今阔二丈,深六尺。
应真前小圳二百四十二丈,阔六尺。
西禅前小圳八十丈,阔六并深四尺。
处仁里今二都
三会浦一百四十二丈,阔一丈,深五尺。
张家洋浦一百七十六丈,阔一丈,深五尺。
横 圳一百一十丈,阔一丈,深五尺。
松柏桥浦一百七十五丈,阔、深同上。
长定官池一百七十七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
四十四都
凤冈浦
四十五都
阳崎浦
四十六都
吴山浦
四十七都
泽苗浦
延泽浦
仙坂浦
四十九都
官 浦明陈一元《兴复水利碑》:“闽固海滨,当延,建之下流,溪涨骤发,邑田负郭者,多被浸没。独塔前、中房诸村,在侯官西北隅,为怀安旧治,既苦潦,又复苦旱。盖其地平陆,稍隔于大江。惟藉官浦之水,溯洄出入,脉络融贯,遶达沟洫。先是溪之上流有港一带,名山尾桥,蜿蜒而下注于桐口,绵亘数十里。其间,环而村者五,建为桥者八。遇潦,则因水道以杀其澎湃之势,遇旱则藉湖源而资其灌溉之力。隆、万初年,沙泥渐壅,奸民谋利者乘淤浅,于上流即港筑坝,以为鱼池。故下流阏遏不通,一逢旱魃,致百顷之田竟成赤莽。都之士民奔控于上台,台以授邑侯。侯履亩环视,相一方之形势,而度其利害。于是下令,凡官港截塞,非故道者,悉使开浚,永永为利。既捐资以佐之,复设课以董之,又权于利害,通塞之外树闸,以时启闭,俾收两利。彼议塞者亦莫不欢悦而诚服。侯讳方炜,字含赤,浙江萧山人,天启乙丑进士。”
十一都
厚美堰 自侯官市龙台山起,历金桥、徐浔、浦口诸村至后山头止,长三里余,明万历间筑。
伏岭堰 明万历间筑。
十二都
淋汶堰 长二百余丈,明万历间筑。国朝康熙五十九年,溪涨冲决。雍正六年,知府苏本洁重筑。
十三都
石门峡 在石门。万历十年,知县董子行筑。未几,旋坏。万历二十年,知县周兆圣重筑,亘三十里。明徐熥有《修筑石门峡记》。按:以上四堰,厚美最亘而纡回,以障江水泛溢。今则半夷为路矣。石门三坝,直受诸溪之冲。康熙庚子,水决,淋漓田庐,湮荡者不可胜计。畚锸再施,民始知有室家之乐。岁而修之,俾勿坏。是在司牧者留意焉。
井附
苏公井一在登俊坊内,一在桂枝坊内,一在万岁寺前,一在官贤坊长官衙前,一在泔液铺,一在盐运司前,一在西察院后,一在断事司前。
道士井在县前。
龙龛井在府城西北。
惠民二井在府前申明旌善亭南。明正德六年,知府王子言凿。
金鸡井在乾元寺内。
广福井在城隍庙内。
贵安井在草市都。
龙腰井在龙腰山下。
仙 井在广岩山巅,冬夏不竭。
桃源井在桃源山。
义 井在卧龙山西麓。
古田县
新兴里
邹洋陂四百五十丈,阔一丈,深五尺。
樟尾陂百二十丈,阔六尺,深二尺五寸。
吴元陂一百四十丈,阔四尺,深二尺三寸。
岩头陂二十丈,阔二尺,深一尺七寸。
双獭陂五十丈,阔四尺,深二尺。
溪平陂百五十丈,阔四尺,深二丈五寸。
保安里
感溪陂十二丈,阔四尺,深二尺。
少溪陂八丈,阔三尺,深二尺。
瑞云陂百十丈,阔三尺,深二尺。
屈斗陂四十九丈,阔三尺五寸,深二尺三寸。
邵南里
碾洋陂五十丈,阔五尺,深三尺。
湖潭陂百五十丈,阔三尺五寸,深三尺五寸。
诸家陂五十丈,阔五尺,深三尺。
五峰陂五十丈,阔五尺,深三尺三寸。
和平里
上洋陂七十丈,阔二尺三寸,深一尺七寸。
慕仁里
蒋洋陂三百七十丈,阔八尺,深三尺五寸。
徐洋陂二百八十丈,阔四尺,深二尺五寸。
漈下陂,二百二十丈,阔三尺,深四尺八寸。
覆船陂百三十七丈,阔四尺,深二尺五寸。
崇礼里
高头洋陂百五十九丈,阔二尺三寸,深二尺。
西云陂百六十五丈,阔三尺五寸,深二尺五寸。
井附
义 井在迎仙桥西。宋知县李堪凿。
溪源龙井在永乐里。
吉祥井在吉祥寺内,宋时凿。
华严井在保安里。
龙 井在崇礼里。
双塔井在五保。
屏南县
横溪里
溪源陂六十四丈,阔二尺,深二尺。
陈坑陂一百五十八丈,阔三尺,深二尺。
东洋坡四十丈,阔二尺五寸,深一尺五寸。
上堀陂四十五丈,阔三尺,深二尺。
长 沟亘三里,水碓夏冬不竭,可资一村田禾。
闽清县
升平坊
贤良陂邑人陈旸拜石得泉,获灌溉之利,旸尝应贤良科,因名。
和丰坊
梅洋陂
二 都
郑峬陂
五 都
滤口陂
七 都
横宅陂
九 都
连溪陂
溪源陂
十一都
林峬陂
十四都
仁王陂
十六都
白洋陂
十七都
樊岭陂《三山志》:“闽清村落,各堰成陂,溉田种五万余石。”
井附
古 井在升平坊。
长乐县
《三山志》:“长乐滨海,山浅而泉微,故潴防为特多。大者为湖,次为陂,为圳。[HT5,6”SS]垾海而成者为塘,次为堰,毋虑百五十余所。每岁蓄溪涧,虽不泄涓滴,亦不足用。必时雨滂澍,乃获均洽。农事毕,天雨止,向数十里,皆为无用之地。以是狡民或侵或请,不知水利之所系,咸平、熙宁屡有讼者。建炎初,陈可大宰是邑,大修塘垾陂湖。后四十八年,当乾道二年,知县徐谟延耆老讲究水利,为斗门及湖塘陂堰,所溉田二千八十三顷。”
崇邱里今二都崇圣里
大圳等五浦九百丈,内浦口阔五尺,深八尺,湖塍浦阔三丈五尺,深六尺,尾阔一丈,深四尺。
米笼浦二百五十丈,阔三尺,深五尺。
官塘浦一百一十丈,阔一丈,深五尺。
陈师浦一百丈,阔六尺,深四尺。
官丘等四浦一千七百二十丈,官丘阔三丈,深一丈。澹水浦阔四丈,深九尺。黄圣屋前浦阔一丈五尺,深五尺。塘头浦阔三丈,深七尺。
王丘浦百二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尾阔九尺,深六尺。
白灶浦五十丈,阔六丈六尺,深六尺。
鳖石浦二十五丈,阔四尺,深六尺。
后角浦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
银盏浦七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
渡龙浦九十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
坂塘浦三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
官堰浦二百六十丈,阔八尺,深五尺。
古塘浦一百五十丈,阔一丈,深六尺。
师娘浦三十五丈,阔三丈五尺,深六尺。
浦口小浦七十五丈,阔七尺,深五尺。
下笼坂浦五十丈,阔二尺,深一尺。
桥头浦五十四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
蛎壳浦一百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
笼臂浦三十五丈,阔一丈六尺,深六尺。
朱湖高浦二十丈,阔七尺,深五尺。
延祥湖湖一带凡两岐:一自兴济桥而东接岭柄港;一自桥而南东折,直抵龟峰而尽。正统间,重浚深广,潮水往来,可通舟楫。
嵩平里今四都
赵塘浦七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
芦土寻浦四百丈,阔八尺,深五尺。
官塘浦二百五十丈,阔一丈二尺,深七尺。
孤塘浦四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
九石浦三百丈,阔二丈四尺,深一丈一尺。
车下浦七十丈,阔九尺,深五尺。
新塘浦八十丈,阔九尺。
圳允浦二百丈,阔一丈二尺,深并同上。
孤舟浦四百丈,口阔四丈,深一丈五尺。
弦歌里今十四都、十五都
东洋塘县东北,长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御卤潮、潴雨水。子塘三道,共长一千五百丈,高九尺,阔五尺。沟一,长三百四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横渠二,启闭以窦。
西洋塘长九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斗门一。
郑湖塘泄水港抵海,长一百丈,阔一丈,深三尺,三窦。
崔 塘斗门抵海垾,长一千一百二十丈,阔七尺,高一丈。
崔塘洋沟长一千三百五十丈,沟阔二丈五尺,深七尺。子沟一丈二尺,深六尺。
郑 湖周二十丈,横塘十二丈。
后崎塘长千余步。
闾山塘即旒山塘,阔八尺,北潴陈塘港水,南障海潮。
海路塘长一千五百余丈,东至小屿山,南至十都沙京斗门。明永乐间,继修。
漳港塘长四百二十丈,高一丈二尺,横阔一十二丈。两旁有堤,各二丈四尺,上接锦桥,下通元祐。沟水达于海。三百余步外,斗门一座,以时蓄泄。
元祐沟上接牛山,下通黄埕,湖水至于漳港,有二小沟,曰港山,曰里塘。沟长五百丈,阔六尺,深八尺。
新开里今二十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