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畿辅通志
畿辅通志
南入延河 水经 注
清水河 在宣化县西源出邉外自张家口流入南
流径万全县东又南至县界入洋河即古宁川水
也
延水又东左与宁川水合水出西北东南流径小
宁县故城西 水经 注
按旧志县西二里有一河自葛峪堡西流入合
小泉水入洋河亦曰清水河此别是一水非宁
川也
沽河 在赤城县东其源有二皆自塞外流入一曰
独石水由独石口径独石城西为西河一曰红山
水由红石山径独石城东为东河俱流至城南而
合又南径龙门山下名龙门川又南径云川堡东
又南径县东门外又南径龙门所南曰扬田河又
南与阳乐河合为南河又东南经滴水崖堡南亦
曰白河又南径延庆州静安堡又东至东河口由
邉外达顺天府密云县之石塘岭闗此通州白河
之上源也
沽河出御彝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东南流大
谷水注之水发镇北大谷溪西南流径独石北界
又南九泉水注之水导北川左右翼注入川共成
一水故有九泉之称其水南流至独石注大谷水
大谷水又南流径独石西又南径御彝镇城西又
东南光谷水注之水源出镇城东北光溪西南流
径镇城东又西南流注大谷水乱流南注沽水又
南出峡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又南左合干溪
水水引北川西南径一故亭东又西南注沽水沽
水又西南径赤城东故河有赤城之号又东南与
鹊谷水合又东南合髙峰水水出髙峰戍东南西
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径
渔阳县故城西 水经 注
独石水在开平卫南源出东山红山水在开平卫
东源出红石山俱径云州堡入龙门川 方舆 纪要
龙门川在云州堡东合独石红山之水从龙门峡
南下故名 明一 统志
杨田河经龙门所城南二十里 宣镇 志
赤城堡之东河由独石云州东南流即通州白河
之上源也 名胜 志
滴水崖之水悬崖而下者即白河上源又东有白
河堡镇河墩皆白河所经也 蓟门 考
白河自滴水东南流绕静安堡之西南东三面又
东北至东河口仍出邉外 延庆 州志
汤泉河 在赤城县西源出西山东流至城西南合
水泉河又东合东河其水泉河源出赤城县西北
二堡子南流而入汤泉
按明统志有赤城汤在宣府镇城东一百四十
里自龙门镇北乡赤城寺侧山根涌出暴热而
流傍有冷泉随人浴之皆可愈疾此即今汤泉
河也
爱阳河 在万全县西即爱阳川也
归化州有爱阳川 辽史地 理志
河在炭山西北二十里本放牧之地下有顽氷黒
色者数尺冰上有浮草性凉尤宜牧马其地又生
黄花其大如钱发于土上人马蹂践萎悴明日复
生如新 宣镇 志
东沙河 在万全县西北新河口东北一百里自塞
外流入水浅沙淤
阳乐河 在龙门县南东流至赤城县界入沽河即
古阳乐水也
阳乐水出且居县东北流径大翮山小翮山北歴
女祈县故城南世谓之横水又谓之阳曲河又东
南径一故亭又东左与旧卤水合水出西北山东
南流径旧卤城北又东南流注阳乐水阳乐水又
东南径旁狼山南又东南径温泉东又径赤城西
屈径其城南东南入赤城河 水经 注
按今龙门县有龙门河源出县西娘子山东南
流径县南二里又东径鵰鹗堡西南即水经注
所云横水也又有南河源出县南狗儿村东北
流至堡西南七里合龙门河即水经注所云旧
卤水也龙门南河合而东径堡南统谓之南河
又东至赤城县界合枯河即水经注所云阳乐
水东南入赤城河者也
妫河 在延庆州南半里懐来县南一里自延庆发
源西流歴延庆州懐来县境又西南流五十五里
入桑干河本古清夷水今讹曰妫河也
清彛水出长亭南西径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
乡川水注之又西北径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
又西会牧牛山诸泉南注沧河又西灵亭城水注
之又西得泉沟水又西南得桓公泉又南径沮阳
县故城北又屈径其城西南流注于湿水 水经 注
妫川在永宁县西十五里源出缙阳山流径此入
延庆州界又西流至懐来城东南又西流入于桑
干河俗亦名清水河 方舆 纪要
壶水河 在蔚县北一里自蔚州流入又东北流百
里至西宁县东城界小渡口入桑干河即古祈夷
水也
祈夷水出平舒县北径桑干故城东而北流注于
湿水 水经 注
壶流河在广宁县南源出荷泉其形如壶经蔚州
入桑干 山西 通志
金河 在蔚县东八十里源出小五台山西流入壶
流河其水映石如金故名
西沙河 在西宁县东顺圣东城西一里又龙王河
在东城东一里皆泉水涌出南流入桑干河
水沟口河 在懐安县北自山西天镇县流入经县
西南三十里折北流至县西北合栁河水又东北
径城北至万全左卫界入洋河即古托台谷水也
托台谷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径阳门山南托
台谷谓之托台水东径三会城南又东径托台亭
北又东北径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 水经 注
栁河 在懐安县七里东流入水沟河
涧河 在延庆州东南三十里源出八达岭东四里
东南流径昌平州界入榆河
溪河 在延庆州南源出团山西南流经永宁城西
流入州界合妫河即古沧河也
魏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
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下导九十九泉积
以成川西南流谷水与浮图沟水注之又西南
合地裂沟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流入沧河又
西径居庸县故城南有粟水入焉又西与右阳沟
水合又左得清夷水口 水经 注
大栁河 在延庆州西南二十里源出懐来县养鹅
池又黒龙河在州西三十里源出黒龙庙南流入
妫河
阪桥河 在延庆州西北十里源出阪泉西南流入
妫河
按水经注有阳沟水出居庸县东北西南流径
县城北西径大翮山小翮山南又南注沧河即
此
龙潭河 在延庆州西北十里源出缙阳山西流入
桑干河
温泉河 在延庆州西北三十里源出佛峪山南入
妫河
大翮山右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
土亭山其水东南流左会汤沟水乱流南注沧河
水经 注
溪水 在延庆州东四海冶堡北门外水有三源一
出堡西南昌平州黄花路界东北流经堡西至堡
北有数源自西北来流合焉一出堡南东北流经
堡东北与西水合又东北流三里出邉外入沽
粟水 在延庆州西
粟水出居庸县下城西枕水又屈径其县南南注
沧河 水经 注
按州志有沽河源出州北十里屈家堡西南流
经城西又屈经城南门外南入妫河此即水经
注之粟水今俗呼沽河非古沽河也
涿水 在保安州东南
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径涿鹿县
故城南又东北与阪泉合又东径平原郡南又东
北径祚亭北入湿水 水经 注
懐戎有涿水 隋书地 理志
按懐戎有涿泉出涿鹿山下即隋志所谓涿水
也
矾山水 在保安州东南源出矾山南流至易州界
入涞水又有龙池在矾山北二里水自平地涌出
澄清可鉴潴而为池溉田甚广又有二郎沟在州
东南八十里亦出矾山下东北流入桑干河居民
资以灌溉
协阳闗水 在保安州西南
水出协溪东北流歴笄头山又北径潘县故城左
会潘泉故渎又东北注湿水 水经 注
韭菜川 在赤城县北
川在开平卫城东发源东山流经卫城南与毡帽
山水合 县志
望云川 在赤城县北
栁河川 在龙门县西一名栁沟
顺圣川 在西宁县东
在镇城西南一百里废顺圣县治延袤二百里 县 志
川中有龙池明永乐中尝产龙马 宣镇 志
按此即桑干河之支流也
牛心川 在懐安县东万全左卫东南四十里
马兰溪 在延庆州西
灵亭城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泻溜归于泽泽水
所锺以成沟渎渎水又左与马兰溪水会水导马
兰城城北负山势因阿成溪南流出城东南入泽
水泽水又南径灵亭北又屈径灵亭东又南注清
夷水 水经 注
神仙溪 在延庆州城北二十里
西海子 在懐安县东北万全左卫城西水环三十
里流入洋河
鸳鸯泊 在赤城西北
在云州堡西北一百里纵横八十里停积不流 宣 镇
志
红草沟 在万全县西北十二里又孙才沟在洗马
林堡西南十里
玉石沟 在懐来县保安卫东北二十五里产花班
石似玉琢磨可以成器
苞香沟 在西宁县西南三十里出藁本诸香
九龙池 在府城东九十余里九窍涌出南流入延
庆州界
九女池 在府城南深井堡南四十五里
修水池 在龙门县西赵川堡东八里白庙堡内
莲花池 有三一在懐来县西五里相传辽萧太后
种花之所一在蔚县东六十里周围百五十步一
名东湖一在延庆州四海冶堡南产鱼
养鹅池 在懐来县东南二十里水四时不竭
王灵池 在西宁县东城南三十里相传祷雨辄应
大海沱潭 在龙门县鵰鹗堡东三十里大海沱峰
峪间有泉下汇为潭祷雨辄应
龙潭 在龙门县西赵川堡东北十三里潭水涌出
南流一里沙淤又懐来县西北四十里亦有龙潭
白龙潭 在延庆州东永宁城东南四十里水深莫
测祈雨有应
东庄泉 在赤城县东龙门所东二里又有凉水泉
在所东南七十里
神泉 在赤城县西北马营堡北三里池方一亩其
水迸出转流成河浴之愈疾
独石泉 在赤城县北独石城东北隅水极澄澈其
甘如饴满而不溢
龙池泉 在万全县东南徳胜闗内水清澈如鉴南
引入城可资溉灌
沙城暖泉 在万全县西南去柴沟堡东北八里平
地涌出冬温夏凉南流入洋河
大水泉 在万全县西北膳房堡北三里又正南泉
在新开口堡南四十步清水泉在堡西南六十步
鹰窝泉 在龙门县东南长安堡西北三里引流入
堡中汇而为池可给居人
娘子山泉 在龙门县西娘子山下泉水溢出势甚
浩瀚可资灌溉明正统十四年竭后涌出如旧
桓公泉 在懐来县南
清夷水西南得桓公泉源出沮阳县东西北流入
清夷水 水经 注
金波泉 在蔚县东二十里古代王城内有二泉合
流而北入金河
温泉 在西宁县东顺圣东城东二里又保安州东
三十里亦有温泉
桥山下有温泉石池吐出能治百疾北流入湿水
水经 注
奉圣州有温泉冬可浴 辽史地 理志
三泉 在西宁县东南二十里有三泉堡
栁园泉 在西宁县西三里源出城西北南流东屈
径城南又东南入桑干河
塔儿泉 在懐安县东南十五里有古塔髙四丈余
泉出其下故名
冷泉 在懐安县东北万安左卫城西三里
玉液泉 在延庆州城南水味清甘西流入清水河
白马泉 在延庆州城北三里其深莫测傍为白马
村
阪泉 在保安州东南
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 史记黄 帝纪注
阪泉导源涿鹿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涿鹿城东
一里有阪泉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渊
而不流霖雨并则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 水 经
注
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懐戎县东五十六里出
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 括地 志
矾山堡西南十里有七旗里泉即阪泉也东北流
合黒龙池水头寺津及龙王堂池诸水又东环堡
城北又东南入缙山河黒龙池在堡西七里水头
寺津在堡西南四里龙王堂池在堡西南三里即
蚩尤泉也 保安 州志
潘泉 在保安州西南古潘县地即古潘泉也
潘泉故渎上承潘泉于潘城中其泉纵横十数步
东出城注协阳闗水雨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唯
洴泉而已 水泉 志
暖汤 在赤城县北云州堡寳济乡一处出泉凡七
十二眼
鏊底汤 在龙门县西赵川堡东南八里
汤在宣府镇东六十里冬夏水溢望之热气氤氲
病者浴之立愈 明统 志
深井 在镇城西南六十里深不见底故名 明统 志
康济井 在万全县北二里山巅极清彻
洪赞井 在龙门县东长安岭西
古井 在延庆州西北七十里元时凿水极甘冽上
有团柱亭
舜井 在保安州西南七十里舜乡堡
懐戎县城内有舜井 括地 志
易州
五里河 在州东五里源出州北梁村流至定兴县
与易水合
巨马河 即涞水也在涞水县东三里自顺天府房
山县分流南入县界至定兴入白沟河
清水河 在涞水县北于家庄南流至县东北入巨
马河
易水 在易州南一名武水亦曰中易源出寛中谷
流至定兴合巨马河入白沟
易水出西山寛中谷厯武夫闗东出兼武水之称
水经 注
武水名中易在易州南三十里发源寛中谷流至
定兴河阳渡合巨马河入白沟 舆图
濡水 即北易亦曰北濡在易州北源出穷独山南
入定兴亦与巨马河合
濡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 水经 注
濡水名北易出穷独山南入定兴与涞水合 舆 图
雹水 在易州南三十里一曰瀑河亦曰鲍河即南
易水也源出独石岗经安肃容城下流安州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