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居人于此造楮为业亦名望楼河
  濊河 在平山县北源出房山东南流入于滹沱
   房山在平山县西北濊水出焉东出行唐入博陵
   谓之木刀沟又从此过石疃山南流入滹沱河 寰 宇 
    记  
   濊河在县西北六十里流至县北入滹沱河 平山 县志 




 派河 即沙河也在阜平县南源自山西繁峙县之
  白坡头口流经县界又东南经定州之曲阳县流
  至行唐县南又南入于新乐
  阜平县派河在县北源自恒山流经大派小派二
  山而南 行唐县派河在县西南东入新乐界 方 舆 
   纪 要 
  沙水即派水发源山西太原府繁峙县白坡头口
  流经直阜平曲阳行唐新乐 陆陇其畿 辅地图记 
 平阳河 在阜平县东六十里发源太茂山南流入
  派河又班峪河在县东四十里发源本县炭火铺
  流经县东入派河又鹞子河源出山西灵邱县亦
  经县东入派河又有小河在县东闗外发源大派
  山南流入派河
 胭脂河 在阜平县西南五十里发源本县清竿岭
  东流入派河水有红色故名又当城河在县西南
  发源山西五台县流至县南与胭脂河合流入派





  河
 兆流河 在阜平县龙泉闗外发源闗西八里之印
  钞石山下流至县西北入派河
 郜河 在行唐县南一里源出县西北两岭口山谷
  间曰颍水南行三十里经箕山之东许由村之南
  即所云洗耳溪也又东流曰郜河又东经新乐县
  界入派河又县西北三十五里有甘泉河源出甘
  泉庙南流入郜河
 贾庄河 在行唐县北二十里源出县西北武庄社
  北山曰曲河东流经贾庄村曰贾庄河又东入派
  河
 石臼河 在行唐县南
  南行唐有石臼谷 后汉书 郡国志 
  后汉永平中引石臼滹沱河以通漕即此 方舆 纪要 
 浴河 在新乐县南五里一名金水河源出县西南
  十五里中同村浴儿池东流分而为二一从西折




  而南一从北折而东与木刀沟会曰三叉河口与
  晋州藁城接界
  浴河在县中闻村清温可濯冬不凝冰 新乐 县志 
 雅儿河 在晋州东北十二里入束鹿县湼盘集滹
  沱支流也今湮
 木刀沟 在新乐县西南亦曰长淋沟自闵泉镇东
  南流至赤堠村与浴河会流经无极藁城二县入
  新乐县木刀沟在县西南二十四里沟傍人姓木
  名刀因名 元和 志 
  新乐县长淋沟在县南二十四里亦呼为木刀沟
   寰宇 记 
  木刀沟源出闵泉镇平地涌出流经路桥王村至
  赤堠村与浴河合共行六十里 新乐县 河渠考 
 宿龙泓 在赞皇县环山亭下即槐水发源
 郦阳水 在藁城县西南
  藁之宜安南有郦阳水入之 水经 注 





  宜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其西有泥阳村疑即郦
  阳也水今涸 藁城 县志 
 响闸水 在正定县城东南隅源自城河西北隅经
  此南出明万历四年知县周应中用石甃砌流急
  有声因悬水磨于此今废闸外溉田数十顷
 井陉水 在获鹿县西北一曰鹿泉水自井陉县流
  入又东合绵蔓水
  井陉山水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屈径陈余垒又
  东注绵蔓水水经注鹿泉水一名陉水去石邑县
  十里 元和 志 
  鹿泉水在获鹿县西即井陉山水世谓之鹿泉水
  隋置鹿泉县取此 正定 府志 
 微水 在井陉县东北二十五里南流入甘陶河
 绵蔓水 在井陉县南门外源自山西流经县界合
  甘陶河
  绵蔓水上承挑水水出乐平郡之上艾县东流东




  经靖阳亭南故闗城也及北流至井陉闗下注泽
  发水乱流东北经常山蒲吾县西挑水南经蒲吾
  县故城西又东南流经桑中县故城北又东南流经
  绵蔓县故城北自下通谓之绵蔓水 水经 注 
  井陉县绵蔓水在县西南八十里韩信击赵使万
  人先背水为阵信曰陷之死地而能生谓此水也
   元和 志 
  绵蔓水在井陉县南门外发源山西平定州流至
  县界与甘淘河合 正定 府志 
 淴淴水 在平山县西一百里一作沕沕水
  淴淴水自半山涌出达于平地灌田数十顷明正
  德二年于水口建城置戍 方舆 纪要 
  沕沕水泉出山半其声沕沕倾泻殆数十丈山髙
  流深源清泉洌冬夏不竭土人利之 平山 县志 
 济水 在赞皇县南流入髙邑界
  房山赞皇山石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入泜 汉书地 理志 





  赞皇县济水出赞皇山西北流去县南十里此别
  是一济水应劭以为四渎误也 元和 志 
  赞皇县济水去县十里即诗云出宿于济是也 太 平 
   寰宇 记 
 大唐渠 在获鹿县东北十里
  获鹿县东北十里有大唐渠自平山至石邑引太
  白渠灌田有礼教渠总章二年自石邑西北引太
  白渠东流入正定界以灌田天宝二年又自石邑
  引大唐渠东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 唐书地 理志 
 大明川 在灵寿县西北九十里
  横山岭西团泊口东俗呼为锦绣大明川其地两
  山夹峙中有平原数十里多产花木故名 灵寿 县志 
 黑龙潭 在赞皇县西七十里上有龙神庙
 龙潭湾 在栾城县西五里昔时治河支流也
 圣水洼 在灵寿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其水冬
  夏不竭




 洗儿池 在新乐县羲台后
  羲台后有洗儿池相传炎帝生于此 方舆 纪要 
 莲池 在灵寿县晋州城北二里亦有莲花池
  灵寿县西南之王觉村山水冲开一池其莲特盛
  不种而葩 名胜 志 
 汤池 在阜平县西八十里池水一温一冷
 养鱼池 在灵寿县
  池在赵王城内武灵王故迹也 名胜 志 
 饮马池 在行唐县东
  池在县东庄头村相传唐尉迟敬德留守时开凿
  饮马处今池上有鄂国公庙 明一 统志 
 恒阳第一泉 在正定城西门外迤南护城河中旧
  名甘泉甘洌异于他水
 大鸣泉 在正定县西北三十里即西韩河上源也
  有泉数十穴大者如车轮溉田百余顷少东有小
  鸣泉又有鵰桥泉在县西二十里源自大鸣泉凡





  四五十穴明宣德初知县李守义引水灌田万厯
  四年知县周应中复浚又开三阳河俱由丁家桥
  斜角头李家庄入河溉田甚广
 凉楼坡泉 在正定县北三里东南流为周河入滹
  沱
 旺泉 在正定县东北隅大可数畆一支南流入城
  河今废一支西南流经西洋朱福屯等村明万历
  初知县周应中开浚大为民利
 白雀泉 在正定县西南三里斜角头村之南相传
  泉旧在白雀寺中故名
 马跑泉 在井陉县东五十里头泉村亦名头泉相
  传汉光武至此渇甚马跑地泉出故名
 蒙泉 在元氏县封龙山半又有龙泉亦在封龙山
 河西泉 在平山县西二十五里平地涌泉数处溉
  田数百顷
 温泉 有二一在阜平县西三十五里清莹如鉴一




  在元氏县西南八里纸屯村前居民赖之造纸即
  汦水也
 石乳龙泉 在赞皇县障石岩上形如乳吐故名
 白马泉 在赞皇县五马山上味甘美相传东晋五
  马将军游畋渇甚马足忽陷水涌出故名
 野狐泉 在赞皇县西南七十里泉水涌出遂成大
  河通于槐
 七里涧 在井陉县东北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
  皆汇流于此南入绵蔓河
 龙井 有二一在正定县北龙王庙前一在元氏县
  常山龙王庙内
 八角井 有二一在正定县龙兴寺后一在元氏县
  东十五里有龙毋碑记字多剥落
 鸡鸣井 在正定县北门月城内相传井傍有石声
  如小鸡故名
 苍石岩井 在井陉县东南七十里又县东四十里





  有方岭石井六北六十里有庄子头井
 鹿井 在获鹿县西南
  获鹿县鹿井在井陉口南山下 寰宇 记 
 轮井 在行唐县
  水经注云行唐城上西南隅有井大若轮水深莫
  测谓之轮井 名胜 志 
 满井 在赞皇县南万井村南山絶顶上有龙王庙
  天欲雨则井泉溢故名
 圣井 在无极县城北髙陵村祷雨辄应故名
顺德府
 百泉河 在府城东南八里泉从地涌其流无数故
  曰百泉一曰涡水亦曰鸳鸯水引流而东入南和
  县界为沣河
  百泉一名涡水一名鸳鸯水流经南和境是为沣
  河 穆孔晖南 和水利记 
 七里河 在府城南源出清风岭东注于百泉




  郡西阻山有泉焉出清风岭下循郭南而东注合
  百泉珍珠黑龙潭泉是为七里河 陈九功盛 流闸碑记 
 达活河 在府城西北五里即古蓼水也源自达活
  泉由府北东流入任县与蔡河合
  巨鹿郡西北一舎有泉名达活咸平中刺史栁开
  浚旁植千栁建亭其上为一郡之胜熙寜壬子泉
  忽沦伏不见元丰改元之岁太守王慥祷于泉上
  不越月而复出因改名再来泉 曲洧 旧闻 
  达活旧名蓼水出石井冈经任县入蔡河 方舆 纪要 
  达活泉出府西北南一泉曰紫金北一泉曰野湖
  三水汇流总名曰达活北经邢之李道村东北入
  任县至薄村西与蔡河合 任县 志 
 响水河 俗名牛尾河源出府西北之紫金泉与达
  活泉会分流东出环郡城而东北入任县界合顺
  水河
 野河 在府城西北百二十里即古渠水也源出西





  山引流七十二道下流至任县合于沣河
  襄国西山渠水所出东北至任入寖 汉书地 理志 
  野河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发源百岩诸山引流凡
  七十二道下流会于沣河 方舆 纪要 
  汉书西山渠水即今野河也 邢台 县志 
 白马河 在府城北二十里源出内邱县凌霄山南
  流经府界又东入于任县
 沙河 在沙河县南五里一名湡水源出山西辽州
  流经县界分为二支一入广平府之永年县经鸡
  泽县与洺河会为沙洺河一由县南为程寨河亦
  曰新沙河由广平府之鸡泽县至南和县入任县
  之东盟台达泊
  沙河县以沙河在县南五里因名 元和 志 
  沙河县湡水在县西北七十里俗名沙河 寰宇 记 
  沙河流至县南分为二支一流南和至任县一由
  永年北下鸡泽合洺河 册说  




  程寨沙河河支流也一曰新沙河自沙河县南经
  鸡泽县之栁下村至南和县由郝桥村六里入任
  县地三里至程二寨转西二里至骆庄折北四里
  至达家庄又五里至东盟台达泊 任县 志 
 洪河 在沙河县西北源出府栲栳洪山故名流经
  县西北纳温泉水会沙河东出合于沣河
 沣河 在南和县西十里即百泉河下流也自邢台
  县流经县界合洪河东注任县又东入大陆泽
  沣河上源即百泉水自邢台经南和任县 方舆 纪要 
  沣河其源有二一自府西一自洪河分流经南和
  县北入任县地至疙台前入鸡爪河 任县 志 
 狼沟河 在南和县五里即邢台百泉水分流也自
  沙河县东北流经县界合沣河
  沟水深广两岸多狼故名 顺德 府志 
 滏阳河 在平乡县东七里自广平府鸡泽县流入
  又东北经任县东又北经赵州隆平县至寜晋县





  合漳河
  滏阳河自鸡泽县三十里至平乡县之夏庄桥又
  四十里至任县之新店桥又三十里至任县之邢
  家湾又四十里至隆平县之牛家河 磁州 志 
  滏阳河自平乡中义疃桥入任县地统泄大陆泽
  诸河之水经隆平东下 任县 志 
 洺河 在平乡县西十里自鸡泽县流入与南和县
  分界又沙河在洺河西五里北流合为一经南和
  下任县为沙洺河
  平乡之境左舒而右缩洺河在境上沙河在境外
  沙洺合流在平乡南和之间 方舆 纪要 
 汦河 在内邱县北自赵州临城县流入又东经唐
  山县入赵州隆平县界
  汦水俗名脂沟 元和 志 
  城北三十里为汦水河自临城县南合西北诸水
  合流至尹村扺唐山县西门转而东流 内邱 县志 




  汦水旧在县西一里南至任县入漳康熙七年水
  徙城北五里东入隆平县界 唐山 县志 
 漳河 自山东邱县分为二支一东北入广平府之
  威县一西北入广宗县南又北经平乡县东又北
  经巨鹿县东又北入赵州寜晋县与滏阳河合 详 广 
   平 府 
 马河 在内邱县南即古龙腾水也源出本县龙腾
  山东流至县分为二一东经小马村为小马河一
  东南流入唐山至任县合圣水河
  平乡县龙腾水源出龙腾山在县西七十五里 寰 宇 
   记  
  县城南十里有河发源龙腾山东流经栁林郊台
  为马河至张沱分为二其东下者为小马河经小
  马村其南者傍铁顶墓扺东 内邱 县志 
  马河在县西南十里东入于漳昔人见白马东行
  次日水潦随马蹄奔流而下遂成河故名 唐山 县志 





  马河旧由冯村北流寨入泊今随水势自北引合
  圣水河 任县 志 
 李阳河 在内邱县北五里
  李阳河发源自且停山之东有二焉一自阳武川
  北答而来一自石河西邱而来合于城西一里转
  北而东至唐山县之西梁村散于田 内邱 县志 
 沙洺河 在任县东二十里洺水与沙河合流自南
  和县之北髙村迤西入任县界至石家沟入滏阳
  河
 蔡河 在任县北十里源出府西山经邢台县之时
  村入县界分为二一南向环城为濠一北向东折
  穿城而出合濠水东流入圣水河
  蔡水发源达活泉稍东与紫金泉合踰三十余里
  至县西郭昔人于此酾为二渠一南向环城为濠
  一北向东折穿城为渠又北穿城而出与濠水合
  东走二十余里乃潴为湖 李景萃重 浚蔡渠记 




 圣水河 在任县十五里发源本县西北圣水井泉
  从地涌出成河其南有蔡河合入行五里许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