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州来治省陆泽入之属河北西路
  宋雍熙四年废陆泽淳化初以正定府束鹿来属
  至道初以乐寿瀛州为饶阳郡防御 文献 通考 
 金曰深州属河北东路
  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深州宋饶阳郡防御



  国初为刺郡 金史地 理志 
 元初属河间府太宗十年改属正定路
  深州唐改饶阳郡后仍为深州元初隶河间置帅
  府太宗十年隶正定路领饶阳安平武强束鹿静
  安五县后割安平饶阳武强隶晋州束鹿隶祁州
  以冀州之衡水来属领二县静安衡水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初以州治静安县省入仍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为直隶州领县三
 武强县
  汉置武隧县属河间国后汉改属安平国晋初因
  之后又分置武强县俱属武邑郡后魏皇始三年
  徙武邑郡治武强神光二年省武强太和十八年
  复置北齐废郡并武隧入武强隋属信都郡唐武
  徳四年属冀州贞观元年改属深州十七年属冀
  州先天二年还深州开元二年复属冀州永泰初
  又属深州唐末还属冀州宋金因之元初于县置





  东武州太宗六年州废还属深州十一年割属祁
  州宪宗割属晋州明亦属晋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为直隶州而以武强属焉
 饶阳县
  战国赵饶邑汉置饶阳县属涿郡后汉属安平国
  晋属博陵国后汉属博陵郡隋属河间郡唐武徳
  四年移深州来治此贞观十七年州废还属瀛州
  先天二年仍属深州宋金因之元割属晋州明亦
  属晋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为直隶州而以饶阳属焉
 安平县
  汉置安平县属涿郡后汉改属安平国至晋泰始
  初改置博陵国于此后魏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十
  六年于县置深州大业初州废属博陵郡唐武徳
  四年复置深州寻徙治饶阳以安平属之贞观十
  七年属定州先天二年仍属深州宋金因之元太




  祖十九年于县置南平州太宗七年复改为县中
  统二年改属晋州明亦属晋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为直隶州而以安平属焉
定州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鲜虞国战国中山后属赵
  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 文献 通考 
 汉高祖置中山郡
  中有山故曰中山 元和郡 县志 
 景帝三年改中山国治卢奴
  中山国高帝郡景帝三年为国属冀州应劭曰中
  山故国 汉书地 理志注 
 后汉及晋因之太元八年后燕慕容垂都此置中山
 尹后魏皇始二年置安州天兴三年改曰定州
  后魏道武帝平慕容寳为中山郡置安州又改定
  州以安定天下为名也 元和郡 县志 
 高齐改州治卢奴县曰安喜后周置定州总管府




  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 文献 通考 
 隋开皇初避讳改鲜虞郡大业初改曰博陵郡
  大业三年改博陵郡遥取汉博陵郡为名也 元和 郡县 
   志  
 唐武徳四年平窦建徳置定州并置总管府
  武徳六年升为大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贞观五
  年废都督府 旧唐书 地理志 
 天寳初复曰博陵郡干元初复曰定州属河北道建
 平四年置义武军节度使
  定州贞元十三年复为大都督府十四年废依旧
  为上州 旧唐书 地理志 
 五代因之宋亦曰定州博陵郡太平兴国初避讳改
 军名曰武定
  宋庆歴八年置定州路安抚使 文献 通考 
 政和三年升为中山府属河北西路金天会中复曰
 定州寻复为中山府




  中山府天会七年降为定州博陵郡定武军节度
  使后复为府 金史地 理志 
 元属正定路
  中山府旧领祁完二州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隶顺
  天府后为散府隶正定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元年改中山府为定州以州治安喜县省入
 属正定府隶河南分省二年隶山东行省寻隶北平
 行省九年隶北平布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
本朝初仍属正定府雍正二年为直隶州领县二
 深泽县
  汉置深泽县属涿郡后汉以属安平国晋属博陵
  郡后魏曰深泽郡北齐废隋复置深泽县唐属定
  州改属祁州宋省为镇入鼓城元佑元年复置属
  祁州金仍属祁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束鹿三年复
  置仍属祁州明仍旧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属定州





   曲阳县
    战国赵曲阳汉上曲阳属常山郡后汉改属中山
    国晋属常山郡后魏置上曲阳县齐改曰曲阳隋
    曰石邑曰恒阳唐初属定州大歴三年属汦州九
    年复属定州元和十五年复曰曲阳县宋因之金
    属中山府元恒州寻复为曲阳县属保定路明属
    正定府定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定州为直隶州仍领曲阳
  承徳州
    元属上都明大宁卫地
  本朝为热河
圣祖行宫在焉雍正十一年即其地设直隶承徳州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五
   形胜疆域
  自古建都之地论者皆曰洛不如闗闗不如蓟诚哉
  是言也盖洛阳虽居土中道里均贡赋便而无形势
  可凭闗中地势足以临制山东而西北则无髙山广
  川以为之限又漕更砥柱前世以为难我
 朝光有天物定都于顺天实古燕地而畿辅封域半跨
  晋疆旁延于齐卫东则永平南则河间天津北则宣
  化西则保定又西南则正定顺德广平大名其山镇
  曰恒岳而伊祁马耳西屏封龙皆名山也其泽薮曰
  昭余祁而滹沱漳卫涞易皆名川也左俯沧海右倚
  太行紫荆居庸山海诸闗耸峙环拥南向以临天下
  臂指雍梁控抱豫青徐兖河济交会江汉朝宗荆扬
  之漕按程而至五岭之贡计日无淹是谓天府之国
圣人首出统驭垓埏天作地成以为四方之极者欤





  形胜
直隶布政使司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
 河泲其浸菑时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
 曰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
 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 周礼  
 冀州三面距河兖河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周礼
 职方河内曰冀州是也 尚书禹贡 蔡沈注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
 有滹沲易水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南有碣石雁
 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此所谓天府也 战国 策 
 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 同上  
 南有鸿沟东有淮颖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 同上  
 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上谷至辽东地
 踔远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



 鲜真番之利 史记货 殖列传 
 赵地北有信都正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髙阳鄚
 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勃海郡之东平
 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邯郸北通燕
 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燕地东有渔阳右
 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
 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勃海之安
 次皆燕分也乐浪元莬亦宜属焉蓟南通齐赵勃碣
 之间一都会也 汉书地 理志 
 燕之涿蓟富魁海内为天下名都 盐铁 论 
 燕郄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
 塞险陆相乘也 河图括 地象 
 东至于海南廹于河西距大行北通渝闗蓟门 唐六 典 
 松亭闗古北口居庸闗为中原险要 宋富弼上 仁宗封事 
 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
 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





 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
 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 朱子 语类 
 燕国有朝鲜辽东云中九原楼烦易水以为之塞范
 阳有卢龙古北松亭狐门之要以为之守 宋李清 臣策 
 当天津析木之交实上谷广阳之胜形势有金汤之
 险膏腴号陆海之饶 宋羣臣 贺表 
 南京筑城后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绕形
 势雄杰 契丹 志 
 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南通齐赵为一大都会 太 平 
  寰宇 记 
 地博大以爽垲兮亘绳直而砥平 宋范镇 幽都赋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
 庭宇 金史梁 襄传 
 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闗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
 都畿易于据守 同上  
 尾箕之墟幽冀之区郁郁葱葱屹乎皇都峙以西山



 居庸缭以涿易潞沽山川相缪古今不殊 吴礼 部集 
 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驻跸之地非此不可 元史穆 呼哩传 
 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峙万岁山浚太液池派玉泉通金水萦畿带甸负山
 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 辍畊 录 
 地势寛厚闗塞险固总握中原之夷旷者莫过燕蓟
 虽云长安有崤函之固洛邑为天地之中要之帝王
 都会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燕蓟若也 杨文 敏集 
 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
 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 博物 策会 
 京师形胜甲天下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 舆地指 掌图 
 京师负重山面平陆地饶鱼盐榖马果蓏之利又转
 东南之粟财货骈集天险地利足制诸边汴洛闗中
 江左皆不及也 吾学 编 
 京东负山控海负山则泉深而土泽控海则潮淤而





 壤沃诸州邑泉从地涌一决而通水与田平一引而
 至 潞水 客谭 
 居庸障其背河济襟其前山海扼其左紫荆控其右
 碓山髙峙流河如带 五杂 俎 
 自燕而南直抵徐淮沃野千里齐晋为肩吴楚为腹
 闽广为足浙海东环滇蜀西抱气势雄大规模弘逺
  同上  
 大地之脉咸祖昆仑而南北二络最大北络极于幽
 燕大河至此入海与鸭绿江会东有下沙此山水一
 大交会也其北崇冈千疉其前坦平千有余里泰山
 耸于南诚国家万年之基也 庄渠 遗书 
 太行自西来演迤而北绵亘魏晋燕赵之境东极于
 医无闾重冈疉阜拥护而围绕之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东则汪洋大海稍北乃古碣石稍南则九河故道
 浴日月而浸乾坤所以界之者又如此其直截而广
 大也况居直北之地上应天垣之紫微其对面之案



 以地势度之则泰岱万山之宗正当其前居乎艮位
 成始成终之地介乎震坎之间出乎震而劳乎坎以
 受万物之所归体乎北极之尊向乎离明之光使万
 物之广亿兆之多莫不面焉以相见则凡舟车所至
 人力所通者莫不在于照临之下自古建都之地上
 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大学衍 义补 
 幽州之地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
 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鳯舞绵亘千里重闗峻
 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
 哉 读书 一得 
 山川峙濯险甲寰区而紫荆扼蜚狐之口居庸拊上
 谷之背山海掣元莬之肘其因地利而尽人谋可谓
 千古石画 长安 客话 
 汉唐都闗中去边几千里余今京师北抵居庸东北
 抵古北口西南抵紫荆闗近者百里逺不过三百里
 尔 同上  





 京师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正定以北至于永平闗
 口不下百十而紫荆居庸山海喜峰口古北口黄花
 镇险阨尤着 职方 图考 
 周礼幽州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时冀州薮曰
 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葢水泽至渥也国家定鼎于
 燕用幽冀为畿辅负重山面平陆奥衍之利甲于东
 南若疏其上源自涓滴传而致之何田不充何漕不
 裕 明给事中 魏呈润疏 
 宣府大同藩篱也居庸紫荆门戸也顺天正定保定
 等府州县堂室也藩篱密斯门戸固门戸固斯堂室
 安 渔石 集 
 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疉险兮重闗面平原兮广泽
 宗恒岳其巍巍镇医闾而奕奕冠九州岛之形胜实为
 天府之国 李时勉 北京赋 
 沃壤千里水有九河沧溟之雄山有太行居庸之固
 玉泉之流经纬乎禁籞之中碣石之壮盘踞乎畿甸



 之内故其山川之壮观风气之清淑诚有以卓冠四
 方为万国之都会帝王子孙万世太平悠久之基 金 幼 
  孜皇都大 一统赋 
 天造地设灵锺秀毓总交会于阴阳尽灌输于海陆
 南临巨野东瞰沧溟西有太行之嶻[山皋]北有居庸之
 峥嵘泻玉泉之逶迤贯金河而回萦琼岛上耸以盘
 礴太液下澈而澄泓 同上  
 西接太行东临碣石巨野亘其南居庸控其北势抜
 地以峥嵘气摩空而崱屴复有玉泉漫流宛若垂虹
 金河澄波雪练含空贯天河而为一与瀛海其相通
  杨荣皇都 大一统赋 
 伊洛距其前恒岳倚其陬环西山而作城界东海以
 为沟导江淮以共注引河济而北流 胡启先皇都 大一统赋 
 疉以太行五华之障函以军都汤峪之屏表以岱峄
 之罘之镇觭以盘龙密云之嶒带以白露浑源之川
 鞶以漳卫直沽之津扼居庸以制胜若乗髙而建瓴




 拥燕云以驭夏若坐堂而俯庭狭闗中于西阻陋中
 原于四驰卑齐鲁之东藩迸吴越于南陲 余光北 京赋 
 总环瀛之要害抗万垤而建瓴 盛时泰 北京赋 
 粲星分于箕宿映黄道之开张壮天险于居庸亘重
 闗于太行会百川于辽海环河岳于封疆拱北辰兮
 帝居陋巩固于金汤均万国兮会同而适居天下之
 中央也 陈敬宗 北京赋 
 瞻恒岳而控西山跻居庸而狭滦蓟壮九重于南面
 运启文明峙双闗于中天髙连营室 梁本之为鲁王 贺建北京表 
顺天府
 北京上应北辰以象天极南面而听天下天险地利
 甲于闗中 治平 略 
 居庸曹王大安黍谷崆峒之山环抱如箕而燕城峙
 其中其地如掌 鸡肋 集 
 京师前挹九河后拱万山正中表宅水随龙下自辛
 而庚环注皇城绕巽而出天造地设 涌幢 小品 



 北京青龙水为白河出密云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
 为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与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