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湖广通志
湖广通志
嘉鱼县
汉【沙羡县地】晋【分置沙阳县】南北朝【梁置沙州寻废】隋【并入蒲圻县后置鮎渎镇】五代【南唐改为塲保大中陞嘉鱼县】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二里
蒲圻县
汉【沙羡县地】三国【吴置蒲圻县属武昌右部】晋【属长沙郡】南北朝【宋齐俱属江夏郡梁属上隽郡】隋【属鄂州】唐 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咸宁县
隋【江夏县地】唐【永安镇】五代【扬吴改为塲南唐陞永安县】宋【改咸宁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六里
崇阳县
汉【长沙下隽地】南北朝【梁上隽郡陈改隽州】隋【并入蒲圻】唐【唐年县属鄂州】五代【南唐复为唐年】宋【改崇阳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一里
通城县
汉【下隽县地】唐【唐年县地属鄂州元和中置通城镇】宋【陞为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五里
兴国州
汉【鄂及下雉地】三国【吴析置阳新县】隋【改富川县又改永兴县】唐【因之】宋【永兴军寻改兴国军】元【兴国路旧隶江西至元中改属湖广】明【初改兴国府寻降为州省永兴入并大冶通山隶武昌府】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大冶县
隋【武昌县地】唐【大冶夀山塲院】五代【南唐大冶县】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五里
通山县
隋【永兴县地】唐【因之】五代【吴置羊山镇南唐始置通山镇】宋【陞为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汉阳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郧国地后属楚秦属南郡汉为江夏郡安陆县地三国属魏后属吴皆为重镇晋立沌阳县为江夏郡治后郡移治安陆宋齐并属江夏郡梁分江夏郡地置梁安郡西魏改梁安郡为魏安郡寻改川郡北周为复州地隋初仍旧大业间为沔阳郡地唐置沔州治汉阳县天寳初改汉阳郡乾元初复为沔州寳厯初废沔州为鄂州地属江南西道周世宗平淮南以汉阳县置军宋熙宁中废为县绍兴中复置军元至元中陞为汉阳府属湖广行省明初裁后复置
皇清因之旧领县二雍正七年拨黄州府之黄陂徳安府之孝感县来属领县四
汉阳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县
唐虞 荆州域
三代 荆
春秋 郧国地
战国 楚地
秦 南郡地
汉 荆州 江夏郡 安陵 西陵
东汉 荆州 江夏郡 安陆 西陵
三国 【先属魏后属吴】 江夏郡 鲁山
晋 荆州 江夏郡 沌阳
南北朝宋 郢州 江夏郡 沌阳 滠阳
南齐 郢州 江夏郡 沌阳 滠阳
梁 江夏郡
梁安郡
西魏 魏安郡 江州
川郡
北周 复 州 甑山
隋 阳郡 汉阳 甑山唐 江南西道 汉阳郡 汉阳 川
五代周 汉阳军
宋 荆湖北路 汉阳军 汉阳 汉川元 湖广行中书省 汉阳府 汉阳 汉川明 湖广布政使司 汉阳府 汉阳 汉川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汉阳府 汉阳 汉川 黄陂 孝感附考按旧通志及明一统志广舆记皆载汉阳即古沌阳或以今府治在沌水之北古何以称沌阳遂疑沌阳别一地不知古人称谓与今不同春秋谷梁鲁僖二十八年传云水北为阳沌北为沌阳与此传合然则古沌阳即今汉阳奚疑
汉阳府属县沿革
汉阳县
汉【安陆县地属江夏郡】东汉【因之】晋【初置沌阳县于临嶂山属江夏郡寻废入安陆】南北朝【宋齐俱为沌阳滠阳二县梁属梁安郡】隋【开皇末置汉津县属复州大业初改汉阳属阳郡】唐【汉阳县属州后废州以县入鄂】五代【周世宗平淮南以汉阳县置军】宋【废军为县绍兴中复置军】元 明【俱仍为县】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九里
汉川县
晋【属江夏郡】南北朝【西魏置江州后周置甑山县废江州】隋【属州】唐【析汉阳置川县属鄂州】五代【周属安州】宋【初改义川县后改曰汉川属汉阳军熙宁中并入汉阳县元祐初复置】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黄陂县
汉【西陵属江夏郡】晋【西陵属弋阳郡】南北朝【后齐黄陂县属南司州后 州】隋【黄陂县】唐【南司州武德中置后改县属黄州】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汉阳府编户四十里
孝感县
汉【安陆县地】南北朝【刘宋改孝昌县西魏置岳州岳山郡后周置澴岳郡】隋【属安州】唐【澴州并置澴阳县后复为孝昌】五代【改为孝感县】宋 元【俱仍旧】明【洪武九年改为州后复为县属徳安】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汉阳府编户二十九里黄州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黄国地后属楚楚徙邾君于此曰邾城秦属南郡汉曰西陵属江夏郡三国魏为重镇后属吴晋曰弋阳刘宋曰西阳南齐曰齐安隋开皇间改为黄州又分蕲州为蕲春郡大业间改永安郡唐复置黄州属淮南道宋初属淮南西路南宋隶沿江制置副使司元为黄州路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明曰黄州府添置黄安县
皇清因之旧领州一县八雍正七年拨黄陂入汉阳府领州一县七
黄州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虞 荆州域
三代 荆
春秋
秦 南郡地
汉 荆州 江夏郡 西陵 蕲春 邾
东汉 荆州 江夏郡 西陵 西阳
三国 【先属魏后】 蕲春
晋 豫 弋阳郡 西阳 蕲春 邾 西陵
新蔡郡 蕲阳 永兴
南北朝宋 郢州 西阳郡 西阳 蕲阳 蕲水 浠水南齐 郢州 西阳郡 西阳 蕲阳 蕲水 浠水
齐安郡 齐安 蕲水 浠水 南安
隋 黄 州 黄冈 黄陂 木兰 麻城
蕲春郡 蕲春 浠水 蕲水 黄梅
永安郡 罗田 新蔡 黄陂
唐 淮南道 黄 州 黄冈 麻城 蕲州 蕲春
永安郡 黄梅 广济 蕲水 南□州
宋 淮南道 黄 州 黄冈 麻城 蕲州 蕲春
沿江制置副使 广济 蕲水 罗田 黄陂
元 河南江北行省 黄州路 黄冈 麻城 蕲春 蕲水
广济 黄梅 罗田 蕲州
黄陂
明 湖广布政使司 黄州府 黄冈 蕲水 罗田 麻城
黄安 蕲州 广济 黄梅
黄陂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黄州府 黄冈 蕲水 罗田 麻城
黄安 蕲州 广济 黄梅
附考楚宣王灭邾徙邾君于黄故黄州有邾城旧通志封建条载鲁僖公十二年黄人不修楚贡楚遂灭黄徙邾君按鲁僖与楚宣相去数百年灭黄与徙邾自是两时两事旧志颇混 汉吴芮初封邾称衡山王其后北齐北周置衡州于此盖袭其号也今之衡州则以禹贡衡阳得名
黄州府属州县沿革
黄冈县【附郭】
汉【西陵地】东汉【西阳】晋【因之】南北朝【南齐南安北齐巴州】隋【黄冈木兰】唐【省木兰】五代 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八十二里
蕲水县
汉【蕲春地属江夏郡】晋【蕲春地属弋阳郡】南北朝【宋浠水梁析置蕲水】隋【蕲春又为浠水蕲水】唐【蕲春蕲水武徳初改蕲水为兰溪县天寳初复】宋 元【俱仍旧】明【蕲水县】
皇清因之编户五十八里
罗田县
汉【蕲春地】三国【因之】晋【属弋阳郡】隋【罗田属蕲春郡】唐【省入蕲水】宋【复置】元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
麻城县
汉【西陵】晋【属弋阳郡】南北朝【梁信安北齐西阳陈定州北周改亭州】隋【麻城属永安郡】唐【亭州阳城后复为麻阳】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七十四里
黄安县
明【嘉靖末以地多盗割黄冈之上中和麻城之太平仙居黄陂之仙源乡置】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七里
蕲州
汉【蕲春地】东汉【蕲春国】三国【吴改蕲春郡】晋【蕲春县东晋蕲阳】南北朝【宋齐俱属西阳郡北齐置齐昌郡后州改蕲州】隋【蕲春郡】唐【蕲州】宋【仍旧景定初移治龙矶】元【改蕲州路】明【初改蕲州府领蕲春蕲水黄梅广济罗田五县洪武十二年罢蕲春拨蕲水罗田属黄州府仍以蕲州领黄梅广济并隶焉】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八里
附考隋书地理志云蕲春郡统县五又庐江郡襄安县梁曰蕲又彭城郡有蕲县今考庐江郡之襄安两汉晋宋无名蕲者惟梁以蕲名彭城郡蕲县汉属沛郡陈涉起此蕲春郡在汉为蕲春侯国今之蕲州也
广济县
汉【蕲春地】晋【因之】南北朝【周广济】唐【因之】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黄梅县
汉【蕲春地】晋【置新蔡郡及永兴县】隋【开皇初改新蔡县后改黄梅】唐【黄梅后改南晋州】宋【黄梅嘉熙间中州】元【黄梅复旧治】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二里
安陆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郡两汉属江夏郡晋初因之元康问置竟陵郡宋齐因之梁为南司北新二州及梁宁郡之境西魏改置温州北周分置石城郡兼置郢州隋废温州入安陆郡废郢州入竟陵郡唐复置郢州治长夀置温州治京山贞观初废郢州以长夀县隶鄀州寻复置郢州以温鄀二州省入后改富水郡乾元初复为郢州宋为郢州富水郡元为安陆府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中改为州直隶湖北布政使司嘉靖十年以潜藩陞承天府
皇清仍改安陆府领州二县五
安陆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 荆州域
虞 荆州域
夏 荆州域
商 荆州域
周 荆州域
春秋 楚郊郢地
战国 楚郢地 竟陵
秦 南郡地
汉 江夏郡 江陵 竟陵 安陆 云杜
东汉 江夏郡 江陵 当阳 竟陵 云杜
新市
三国 江夏郡 云杜 竟陵 当阳
晋 江夏郡 云杜 竟陵 长夀 当阳
竟陵郡 新市 霄城 新阳
南北朝宋 郢州 竟陵郡 长夀 竟陵 新市 霄城南齐 郢州 竟陵郡 新阳 云杜
梁 北新州 梁宁郡 长夀
南司州
西魏 温 州 角陵 富水 盘陂 建兴
北周 石城郡
隋 安陆郡 长夀 京山 富水 沔阳
竟陵郡 竟陵 当阳
唐 郢 州 长富 京山 富水
富水郡
五代 竟陵
宋 京西南路 郢 州 长夀 京山 潜江 竟陵
富水郡 荆门军 长林 当阳
元 河南行省 安陆府 长夀 京山 潜江 竟陵
荆门州 长林 当阳
明 湖广布政使司 安陆州 京山
承天府 钟祥 京山 潜江 沔阳州
竟陵 荆门州 当阳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安陆府 钟祥 京山 潜江 沔阳州
天门【雍正年改】荆门州 当阳
附考元志云郢城在安陆州乃古之郊郢按郊郢即左传所谓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者是也亦谓之郢中宋玉所谓客有歌于郢中者是也又三国志云魏黄初元年三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九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按魏主疆理南土迄无成局黄初郢州之名旧志不载今亦从略又按歴代所置郢州不同刘宋郢州治江夏辖郡者也唐宋郢州在今府治郡所辖者也
安陆府属州县沿革
钟祥县【附 郭】
汉【云杜竟陵地属江夏郡】东汉【新市县地】三国【因之】晋【元康初立长夀县属竟陵郡】南北朝【宋齐俱因之梁置梁宁郡后周置石城郡】隋【废石城郡以长夀县为竟陵郡治】唐【隶郢州】五代 宋【俱因之】元【属安陆府】明【初改安陆州省长夀入嘉靖十年陞承天府置今县为府治所十八年割荆门州马梁望乡等乡益焉】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二十一里
京山县
汉【云杜安陆地属江夏郡】东汉【云杜新市二县地】三国【因之】晋【云杜县地】南北朝【南齐置新阳县梁置北新州西魏改角陵富水二县又置盘陀县】隋【置京山县隶安州安陆郡】唐【武徳间以京山富水二县置温州后州废改属郢州】五代【因之】宋【省富水入京山县】元【京山县】明【属安陆州嘉靖十年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三十一里
潜江县
汉【江陵县地属南郡】东汉 三国 晋 唐 五代【俱因之】宋【乾道初陞白伏巡为潜江县属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属荆州府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二十三里
沔阳州
汉【为江夏竟陵县地】东汉 三国【俱因之】晋【云杜县地属江夏郡】南北朝【梁置沔阳郡西魏置建兴县】隋【开皇初为复州大业初改为沔阳州又为沔阳县】唐【仍为复州沔阳县】五代【晋改竟陵】宋【初属竟陵郡后并竟陵属复州】元【为复州路又改为沔阳府】明【属河南洪武九年降为州隶湖广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三十六里
天门县
古【荆州地又郧子国】战国【竟陵】秦【因之】汉【属江夏郡】东汉 三国 晋【俱因之】南北朝【齐置建安郡西魏置日光川】隋【为竟陵县】唐【仍为竟陵属复州】五代【晋改竟为景】宋【属复州】元【属沔阳府】明【属沔阳州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