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湖广通志
湖广通志
五十六年湖南产嘉禾一茎数穗巡抚李发甲作乐嵗亭
五十七年钟祥京山潜江荆门安陆云梦孝感应城随州应山等州县并武右徳安荆州荆右等卫旱蠲赋共五万六百二十一两零赈谷共十三万七千五石零
五十八年长沙县民常旭旦之妻一产三男
五十九年汉川潜江天门沔阳等州县并沔阳荆右二卫水蠲赋共一万八千七百两零赈谷共六万六千三百四十二石零 湖南大有年
六十年长沙湖湘书院芝草生 甘露降于益阳县署丛竹上
六十一年钟祥荆门江陵等州县并武昌荆州荆左荆右等卫旱蠲赋共二万二百六十七两零赈谷三万四千四百七十三石零
雍正元年江华文庙芝草生
二年潜江天门沔阳江陵等州县水蠲赋共一万八千四百四十四两零 秋临湘旱蠲赋一千三百五两零赈谷六千四百五石零
三年武汉衡湘大有年 秋沔阳州水蠲赋共六千六百五十二两零 甘露降于永州松枝
四年江夏武昌嘉鱼汉阳汉川黄梅黄陂沔阳潜江江陵监利等州县并武昌武左沔阳荆州荆左荆右等卫大水蠲赋共五万三千七十一两零赈米共三万九千七百二十六石零 夏巴陵临湘华容安乡澧州武陵龙阳沅江水蠲赋共一万三千三百六两零赈谷共三万八千九百四石零
五年夏兴国黄冈蕲州广济公安石首等州县并武昌武左沔阳荆州荆左荆右黄州蕲州【阙】
一万一千九百八两零赈谷共一十二万九千
【阙】 石零 又全蠲免银共四十三万一千四十六两零 江华产嘉禾一茎数穗 长沙益阳湘隂巴陵临湘华容安乡澧州武陵龙阳沅江水全蠲免银二十六万一百四十二两零 仍拨银二十万两发湖北十万两发湖南买米赈济
六年湖北春麦大熟 湖南大有年
七年湖北春麦大熟 京山县民田禹疏之妻一产三男 秋临湘华容安乡石门澧州武陵龙阳旱蠲赋共二万七千三百五两零赈谷共四千四百七十九石零
八年湖南产嘉禾自一茎九穗多至三十穗共万余本 五月永顺保靖庆云现自午至酉 沅陵辰谿庆云现自辰至酉 长沙庆云现自未至酉 六月湘隂南泉寺芝草生 九月六里苗人献芝草 十一月镇筸池河营庆云现
九年湖北湖南大有年
十年五月房县民吴世贵之妻蔡氏一产三男 湖北湖南大有年
湖广通志巻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二
舆图志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图之所由昉也绘事相仍万象昭著观天察地皆可按而求焉楚固禹贡荆州之域控扬距豫引蜀连黔襟带江汉包络湖湘蔚然南国奥区若夫山川城郭开巻了然则图之为功不浅矣
国家太平日久地日以开图日以増百蛮归懐三楚式廓而我
皇上惠民之至意懐逺之宏模皆灿然于亿万人之心
目矣猗欤盛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
湖广通志巻二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三
沿革志
荆州列于禹贡居五州之后至周之职方扬为首而荆次之岂不以幅之广辟欤
本朝统一寰宇全楚为川陆通涂歴代纷纭建置今则
纲举目张规模画一矣
圣天子盛徳大业光被四表凡有血气莫不尊亲苗人
借其土地求隶版图
诏防念其诚悃爰许设官置吏土宇版章增其式廓自古武功之所仅得今诞敷文徳自然率服拓地宁人盛矣哉古未有也至于归州澧州之改直隶黄陂孝感之改属汉阳施州衞之改为恩施县永定九溪二衞改为安福县其改拨贵州者靖州之天柱县及五开铜鼓二卫皆度地制宜之大者故备着之
全省
禹贡荆州之域商称荆楚周文化行江汉为周南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兼得楚与南越之交波溠为豫又属汉东秦韩之分荆居正南山曰衡山薮曰云梦川曰江汉浸曰颍湛春秋战国时楚都郢后迁夀春曰郢楚兼有吴越曰越楚其地延袤六千里西黔中巫郡东夏州海阳南洞庭苍梧北陉塞郇阳秦始郡县天下为南郡长沙黔中属古荆州而扬则九江豫则南阳之东北界连与南郡之北境参隶焉汉初楚析为四项羽自王西楚而番君吴芮王衡山英布王九江共敖都江陵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是称三楚汉髙殄秦并楚郡国杂治武帝置十三州荆及扬豫各相系属更置牂牁五溪光武因旧荆理南阳南郡江夏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六郡一国其豫扬稍属焉三国蜀汉始领七郡旋属孙吴魏守沔口及于宜城吴始都鄂后据江南不过荆郢荆理南郡郢理江夏以建平西陵乐都南郡巴丘夏口武昌命为重镇寻得沔口邾城蜀汉以后荆州并建魏以南阳名荆吴以江陵名荆西晋平吴分置州郡十九于荆则江夏南郡襄阳南阳顺阳义阳新城魏兴上庸建平宜都南平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武昌安城于豫则弋阳更益西阳竟陵东晋自元至成退屯谷城淮汉以北悉陷苻坚坚败再复未几荆河司州陷于姚兴梁益陷于谯纵进兵屯戍不越襄汉而镇守之地止于上明江陵夏口武昌义熙移宋荆理南郡郢理江夏湘理临湘雍理襄阳司理义阳后魏南侵取其西境萧齐奄有沔北诸郡梁大通间克夀春复汉中及侯景乱江北之地悉陷于齐汉东之地吞于西魏太抵雍州下溠戍夏口乃其重镇梁亡立江陵南陈境限长江太建中尽复淮南之地后没于周魏孝文渡沔乃及樊城宣武遣兵遂拔义阳至孝武分东西魏髙氏据有河北襄汝迨陈师侵轶亡其南境宇文后平江陵西迄于江东南尽于长沙隋廓定江表始析中省分部刺史州郡唐开元设十五道采访使始以山南东道理襄阳辖江陵等九郡江南西道领长沙等八郡黔中道领潭阳等十三郡安陆分属淮南道连山分属岭南道方镇以后各置为军朱温南有荆吴马殷称王于湘髙季兴节度荆南其后髙氏仅保江陵马氏居湖南兼理潭鼎石晋时自江而南二十一州为南唐自湖南北十州为楚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太平兴国分为江南淮南咸平时分为荆湖南北路北治江陵南治潭州而思黔施播诸州则隶蜀之防路兴国军隶江西路建炎京西南路皆属金惟存襄均随枣阳光化五郡而荆湖南北二路则仍宋版后岳飞复襄阳迄元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及江南湖北道又置荆湖北道川南江北道湖南道及岭北湖南道明初仍置行省寻改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武昌黄州荆州常徳永州寳庆辰州长沙衡州襄阳岳州汉阳徳安州四安陆沔阳郴靖置都指挥使司领卫二十八守御千户所五后割川湖云南地为贵州布政司成化间析襄阳府四县建郧阳府嘉靖七年又以安陆沔阳二州并荆州之荆门当阳潜江为承天府共府十有五州二县一百有九卫三十二所四十三宣慰二宣抚四安抚九长官司二十八
皇清因之顺治二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十三年并上津县入郧西康熙三年湖南北分设布政司北仍治武昌辖八府南治长沙辖七府二州置都使司管理各卫所雍正二年裁以卫所分隶南北布政司五年析天柱县入贵州六年陞归州为直隶州改施州卫为恩施县七年陞澧州为直隶州改永顺司为永顺府九溪永定二卫为安福县保靖司为保靖县桑植司为桑植县现在共领府十六直隶州四州十二县一百一十二拨清浪平溪五开铜鼔等卫归黔省现在共卫十所一
武昌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夷王时地属楚东周因之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三国时吴分江夏更置武昌郡治武昌县徙都焉晋以武昌隶江州江夏隶荆州东晋侨置汝南郡刘宋于江夏县置江夏郡辖以郢州梁分置北新州隋改置鄂州大业初为江夏郡唐复为鄂州天寳初改江夏郡乾元初复为鄂州属江南西道元和初陞武昌军节度五代梁后唐时为吴杨氏鄂州地晋汉周时为南唐李氏鄂州地宋以鄂州属荆湖北路元至元中置鄂州路大徳中改武昌路明洪武初改武昌府
皇清因之领州一县九
武昌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虞 荆
三代 荆
春秋 楚
秦 南郡 鄂
汉 荆州 江夏郡 沙羡 下隽 下雉 鄂
钟武 鄳
东汉 荆州 江夏郡 鄳 沙羡 下雉 鄂
三国吴 武昌郡 武昌 阳新 沙羡 蒲圻晋 荆州 江夏郡 沙羡 武昌 沙阳 鄂江州 武昌郡 阳新 蒲圻 鄳 钟武
东晋 汝南郡 汝南
南北朝宋 郢州 江夏郡 汝南 沙阳 蒲圻 武昌
武昌郡 阳新 鄂
南齐 郢州 江夏郡 汝南 沙阳 蒲圻 武昌
武昌郡 阳新 鄂
梁 郢州 武昌郡
北新州 江夏郡
上隽郡 蒲圻
隋 鄂 州 江夏 武昌 蒲圻 永兴
江夏郡 富川
唐 江南西道 鄂 州 江夏 永兴 武昌 蒲圻
江夏郡 唐年
五代南唐 鄂 州 嘉鱼 永安 唐年 大冶
蒲圻
宋 荆湖北路 鄂 州 江夏 崇阳 武昌 蒲圻
咸宁 通城 嘉鱼 兴国军
永兴 大冶 通山
元 湖广行中书省 鄂州路 江夏 咸宁 嘉鱼 蒲圻
武昌路 崇阳 通城 武昌 兴国
永兴 大冶 通山
明 湖广布政使司 武昌府 江夏 武昌 嘉鱼 咸宁
蒲圻 崇阳 通城 兴国州
大冶 通山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武昌府 江夏 武昌 嘉鱼 咸宁
蒲圻 崇阳 通城 兴国州
大冶 通山
附考汉江夏郡明一统志旧通志武昌府志皆云治沙羡今考后汉书郡国志云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两汉书江夏郡先书西陵最后乃书沙羡可见汉江夏郡治西陵非治沙羡也然则宋书言江夏太守治安陆何居是晋制也观晋书江夏郡首安陆可知矣汉阳府志又谓汉江夏郡首安陆亦失考
西陵有二吴孙权改夷陵为西陵汉属南郡汉江夏郡治之西陵今云梦汉阳黄陂麻城黄冈等县地是 夏口一曰沔口见水经注在江北夏口城乃孙吴所筑水经注云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名可见在江南武昌府志沿革一条有云今之武昌古为鄂渚一名夏口是谓夏口在江南矣不可不辨 楚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在今武昌县汉名鄂县吴改为武昌县武昌府志纪江夏县沿革混入熊渠伪封事非是
武昌府属州县沿革
江夏县【附郭】
汉【沙羡县地】三国【吴属武昌郡后省】晋【复置沙羡县属江夏郡后改汝南县】南北朝【汝南县移江夏郡治此】隋【改江夏】唐 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二里【旧编户六十三里顺治三年并下鹦二里归上鹦里】
武昌县
秦【鄂县】汉【因之】三国【吴武昌县】晋【因之又别立鄂县】南北朝【俱仍旧】隋【省鄂县入武昌】唐【因之】宋【陞夀昌军】元【为武昌县】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七里
附考武昌县称鄂自熊渠封中子红始至隋唐宋置鄂州辖诸县唐宋又有鄂岳观察制置等使鄂乃不専属武昌县矣舆地记云云梦之南号鄂渚泛辞也 鄂有二玉篇南阳有西鄂称西所以别于东鄂也东鄂武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