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曰马理兰 马理者 后也 兰者 地也 谓王后所赐地也 顺治五年
有英吉利人至新方费治弥亚之南 称其地曰驾罗连 内又分南北
二部 自万历年间 始有费治弥亚部 及雍正十年 始有磋治亚
部 越百数十年后 渐次而有十三部也 其一 费治弥亚 其二马
沙诸些 其三罗底岛 其四新韩赛 其五干尼底吉 其六新约基 其七新
庶些 其八底拉华 其九边西耳文 十马理兰 十一南驾罗连 十二北驾
罗连 十三磋治亚
十三部人口共约百数十万 各部首领皆由英吉利国除授 而
以英吉利国例治之
弥利坚即美里哥国总记维时有法兰西国人亦开垦新地之北 名为新法兰西 后亦名
干那大 于是渐次自北而西 而南 皆有民居 建炮台 意以防
虞新英吉利人也
由是英吉利镇守费治弥亚之总制 修书于法兰西之将军 令
毋庸多设炮台 法兰西将军不允 其往来传信者 则本地人华盛
顿也 于是总制传檄邻部 并奏于王 于康熙二十年 王遣大将
率兵船数十 军兵数千 至费治弥亚 交战三载 胜负未分 迨
二十四年 法兰西之大将曰满鉴 英吉利大将曰吴里富对垒于贵
壁 两将皆受炮伤 回营皆死 旋英吉利取胜 于是逐客民 毁
炮台 夺其土为附庸 于康熙二十五年 班师回国 此英吉利初
据美理哥地之原始也
自康熙二十五年干戈既息 又数十载至乾隆间 齿日繁 田
日辟 贸易日盛 英吉利王之心日侈 遂欲加重税饷 屡与人勒
争 时英吉利有公司商船 自中国贩茶回西 国例卖货者纳税
英吉利王改 谕令买茶者纳之 土人不服 于是南驾罗连部则相
约不买公司之茶 囤积二三年 变为废物 费治弥亚与新约基之
茶船皆被驱逐 不许进口 而波士顿之茶 夜为土人投诸海 于
是新国人互相传约 英国若征买税者 我国一人亦不许买 英吉
利王大怒 遣兵至新国 将别项饷税皆强勒倍收 民死不肯从
时乾隆三十九年 新国各部众衿耆至费治弥亚会议 欲客民与土
民仍前和好 复其旧制 收回新令 于是禀王 请不加征税饷
并撤兵回国 英吉利王不听 反增兵艘入境 掠货船 焚垣壁
国人弗忍其虐 如是衿耆复议 密约各部落皆出壮丁 整战舰
立华盛顿为帅 于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初四曰 檄告各国曰 上
帝生民 万族同体 各界性命 使安其分 又恐民之强凌弱 众
海 国 图 志 下虐寡 蠢顽之无教 故又立国主 以范围之 扶植之 非使其k
削之也 我国旧无渠长 及英吉利来王我地 臣我民 我民亦欢
然而奉之 曰 庶覆帱我乎 庶不灾疠我乎 然其政非甚有害
则民尚可忍而不变 乃英吉利王之凌虐我国一而再 再而三 我
众亦忍至经年屡月 而英吉利王终无悛悔 其势不可再坐视矣
故不得不议立首领 备兵甲 以自扶倾而救危 至英吉利王凌虐
我国之事 各国或不尽知 今条列十二端 告白天下 知变动非
我之罪
一 旧例增改律例 须与国中衿耆合议 从民之愿 乃英吉
利王径改新例 不与衿耆相议 及新例不便 再三禀改 不允所
请
一 每岁各部衿耆来集会城 欲至议事厅商酌一切 英吉利
王乃驱逐之 既逐散后 不许复聚商议
一 土旷人稀 原望欧罗马各国人至 庶农商日盛 乃英吉
利王禁止各国之人入境 不欲户口日繁 惟英人独擅其地
一 旧例本处理刑官 或先由衿耆选举 或先由王择定 再
采公议 兹英吉利王自专 不令衿耆预闻
一 旧例各部文武官 各有定额 俸禄皆出自民 乃英吉利
王擅加官额 派民供给 不与衿耆同商
一 旧例各省弁兵 亦有定数 粮饷亦出自民 兹英吉利王
擅自增设 调派粮饷 亦不商之衿耆
一 旧例文武员弁 或本土或外人不定 有事必文武同议
英吉利王不然 武员则必专用兰墩人 有事不与文员商议 惟武
员擅权 任武而不任文
一 英吉利王刻剥钱粮 多于前制 禁停贸易 大异常规
弥利坚即美里哥国总记民之所欲必违之 民之所患必兴之 专以厉下而奉上 刻他国之
人以私已国之人
一 英吉利王所调各水路巡兵 惟有劫掠货船及毁拆城池
纵焚房屋 奉此为王 与奉寇仇何异
一 英吉利王使弁兵常居民舍 以便时行欺侮
一 被劫之良民 勒令从其为贼 往却别艘 如有不从 即
行加害
一 英吉利大官 谕唆各部 使自纷争 并唆土蛮使害居民
使各不相安
以上各事 我国衿耆屡谏 而英吉利王不听 国人无如之何
不得不自创立邦国 新国既立 英吉利王亦其如我何
英吉利王见檄 知十三部合为一国 益怒 复增兵船入境
新国拒战经年 胜负未分 又得法兰西国人出兵相助 于是彼此
鏖战六七年之久 时三国战舰百十艘 将土数十万 阵亡者固不
胜数 乾隆四十九年 英吉利王知新国终不可胜 乃遣大臣来西
讲和 结盟罢兵
国中衿耆议曰 我国之兵皆民也 今既相和 则众兵尽散
弃甲归农 法兰西兵船亦返 华盛顿亦归田里矣 倘英国再败盟
兴师 何以备之 且国中有讼狱 谁为处断 必立君长 定法制
乃可久安长治 立君而继嗣不贤 或至暴虐 国亦终乱 将何以
善后 于是乾隆五十三年春 各省衿耆会议于费治弥亚 共推
华盛顿为首 身后公举贤者更代 不世及 不及任 议四月毕
乃散归 各执所议章程回告部内之人 再议一年 复至费治弥亚
再议 然后定 并公举文武各员
其战阵所费公项尚缺二十余万 以每年所收之饷 渐次偿
海 国 图 志 下补 乾隆五十九年 计新国之民不过三百九十二万一千三百二十
五口 内为奴者六十九万五千六百五十五口 是年共征收饷银四
百七十七万一千元 时尚无都城 衿耆共议 欲买费治弥亚与马
理兰交界之颇多麦河周围三十五里以筑都城 其河口至城之地约
有百余里 由是国内规模 律例已备 乃立与邻国相通之制 以
绝后世边衅 令民视四海如一家 视异国同一体 遇列国纷争
劝和为尚 此与欧罗马内法兰西 荷兰 瑞典 英吉利 葡萄亚
西班雅 鄂罗斯 大尼 阿理曼等国 及亚非利加洲内麻哥 安
遮耳 都尼士等国 亚细亚内都耳基 即都鲁机 阿黎米 白头
回国 暹罗等国相通 各国皆有使至 独大清粤东则无 惟有贸
易领事商人来往而已 此新国建立之本始也
国制 首领之位以四年为限 华盛顿在位二次 始末八年
传与阿丹士 时欧罗马内有法兰西国夺新国货船 新国遂设艟
艨兵士 复请华盛顿为帅 二年 然后事靖 嘉庆五年 华盛顿
卒 国人呼之曰 国父 以其有大勋劳于国故也 嘉庆六年间
阿丹士在位四年 传与遮费逊 其时户口有五百三十一万九千
七百六十二丁 庶费逊在位八年 遂传与马底逊 迨至嘉庆十
七年 欧罗马内列国干戈未息 时英吉利梢人不足用 乃捉新国
船上梢人以补之 于是两国复相斗 二年后始靖 嘉庆二十二年
马底逊在位八年 传与满罗 满罗在位八年 传与阿丹士之子
阿丹士之子在位四年 传与查其逊 计至道光十七年春正月二
十八日 彼国则二月初四日也 则在位八年 今又传位与泛标伦
矣
立首领 设国法之时 止有十三部 见第三章 至乾隆五十
六年 增华满部 五十七年 建大基部 嘉庆元年 增典尼西部
弥利坚即美里哥国总记七年 增阿嘻阿部 十九年 增累斯安部 二十年 增引底安部
二十一年 增美士细比部 二十二年 增伊理奈部 二十三年
增亚喇罢麻部 二十四年 增缅部 二十五年 增美苏里部 道
光十六年 增美是干及阿干苏部 通计二十六部 户约有千三百
余万矣 部落之名 即本书中亦多不同 本无定字
新国中原无亚细亚内中华 日本 暹罗 越南各国人至 惟
有欧罗马内伊大理 法兰西 荷兰 英吉利 西班雅 瑞典等国
之人而已 各国亦不过年来年返 其久同处者 惟英吉利为多
故新国人物 规模 体制 皆不异于英吉利 其后法兰西 荷兰
等国三五成群而居 由是新国户口日盛一日 康熙二十八年 约
有十二万丁 乾隆二十一年 约百万丁 乾隆四十年 约三百万
丁 乾隆五十五年 计三百九十二万一千三百二十八丁 前未设
计户口之法 故举大数而言 至此而设立十年一计之法也 嘉庆五年
五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七十七丁 嘉庆十五年 七百二十三万九
千九百零三丁 嘉庆二十五年 九百六十三万八千一百八十一
丁 道光十年 一千二百八十六万六千九百二十丁 内为奴者约
二百万 生齿虽日繁 终未忧人稠地狭 中华已过三万万 况新
国之未过一千三百万者乎 近见英吉利国著书 称美利哥国原是
英吉利罪人充军至此所衍苗裔 其言荒谬无稽之甚 不过英吉利
人迂于乔木矣 惟其风教技艺 实赖欧罗巴人始开耳
开国之初 无知无识 不谙工作之事 或有人力而无物本
或有人力 物本而无知识 皆难成器 必三者兼备 而物始成
即如中华之绸缎 磁器 既有人力 物本 又有知识 何怪其精
美 如中华之匹头 已有人力 知识 独无物本 何怪其不成
至中华之时辰表 虽有人力 物本 而无知识 亦何所用 新国
海 国 图 志 下则不然 如有物本而无知识 则延他国知识者以教习 或有知识
而无物本 亦往别国运载 或有知识 物本 而无人力 则以物
力代之 如水力 火力 兽力皆是
昔新国之南方 棉花稀少 且一车一机 及一人纺织 成就
不易 故棉价最高 迄嘉庆二十年间 国人知识日广 每地置车
数十架 不用人力 而以水力运行 纺数十车之花 以一女儿监
之而已 织布每地置机数十张 不用人力 而以水力旋绕数十机
之布 亦惟一小女督工而已 兹有一纺织所 内有纺花车万五千
架 每日能织布四千丈 共计八百人 男一百 女七百 一女每
月工银十二元至二十一无不等 内一总管理所有出入之买卖 其
工银每年三千元 别有一人总理八百人之事者 其工银每年二千
元 至商主所赢之息 则十之一已 故近日棉价日贱 乾隆五十
五年前 每年棉花从未有三万八千斤者 至道光五年间 每年多
至二万七千万斤 估价银二千七百万元 留五分之一在本国自
用 余皆贩卖别国 自道光六年间至今 棉花日增 比之二十年
前之价 则已减三分之二 然今之为商者得利反重于二十年前
是以织布日多 前此多用苎萝布 自棉花日增 苎萝日减
至大小呢 则资羊毛 故牧羊者亦不少 此物始自英吉利
而国人效之 究不如英吉利之精 故土人不买本国之呢 至今则
用水力为之 益巧益多 并流贩于别国 亦有用人力为之者 留
以自用 其水力为者 则卖与人也 若磁器 国内虽有其泥 惟
不能制如中华之巧 今始略有焉 书板则极多 皆不用刊板 而
用铅字活板 故铸字 制纸 印书三等人甚多
美理哥出商外国者 其始极少 今已蕃盛 乾隆五十五年
共计外商本利银一千九百万元 至嘉庆元年 则六千七百万元
弥利坚即美里哥国总记其货物不过鱼油 兽皮 牛 羊 猪 马 烟 棉花 五谷等类
工作则有铁器 磁器 木器 玻璃器而已 国中关税甚少 无论
入货 出货 皆无重敛 然在本国交易者 则不过南洲数国 在
欧罗巴洲内则有英吉利 法兰西 荷兰 葡萄雅 西班雅 破鲁
斯 瑞典 鄂罗斯等国 在亚非利加洲内 则有埃及多国 在亚
细亚洲内 则有都耳基 回回 印度 葛刺巴 小吕宋 暹罗
大清等国 究其初至大清 则在乾隆四十八年始 由此日盛一日
道光十四年 本国入口船五千六百二十八只 外国入口船三
千九百五十三只 本国出口船五千八百八十六只 外国出口船四
千零三只 每年增减 皆有册报 道光十三年 一千百八十八只
内大船六十五只 一所载之货 道光十四年 变价银约二百余万
山中之物变价银约四百五十余万 屠宰牲口变价银约有三百余
万 农圃之物变价银约八百余万 棉花变价约五千余万 烟变价
约六百五十余万 工作之器变价约七百余万 共计变价银约一万
万余 通计出口之货 惟棉花为最 道光十五年 售出百三十六
万六千五百九十九包 十六年 百六十三万六千五百五十九包
每包约价银七十元 其银万有一千五百五十五万九千一百三十
元 上年每包约六十五元 本年价稍昂 以二年相比 则十六年
多于十五年二十七万包 俱在餐运回之货约银一万二千五百余万
元 首领最喜贸易日繁 故有数款货物出入关口 毋庸税饷者
美理哥国有都城之官 有各部落之官 各部落内 一首领
一副领 议拟人员无定数 公选议事者 或十余人 或数十人
无定 各省设一公堂 为首领 副领及土人议事之所 事无大小
必须各官合议 然后准行 即不咸允 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
然后可行 本省之官 由本省之民选择会举
海 国 图 志 下都城内有一统领为主 一副领为佐 正 副统领亦由各人选
择 每省择二人至都城合为议事阁 又选几人合为选议处 统领
每年收各省饷项 除支贮库不得滥用外 每年定例享禄二万五千
元 若非三十五岁以上及不在本地生者 皆不能任此职 例以四
年为一任 期满别选 如无贤可代者 公举复任 若四年未满
或已身没 或自解任 则以副统领当之 副统领不愿 则推议事
阁之首 若亦不愿 则以选议处之首护理 设终无人愿当此职
则吏政府移文于各部首领 遍示士民速举焉 统领三职 文武官
皆听其号令 若遣使于邻邦 或迎使别国 皆统领主之 副统领
亦由民选举 亦四年一任 享禄每年五千元 所司无事 不过议
事居首而已
至议事阁与选议处 皆以每年十二月内之初礼拜一日 齐集
都城公所会议 议事阁之职 每部有二人 计二十六部共五十二
人 选议处共二百四十三人 以议事阁五十二人 分为三等 以
二年为期 轮退后 复择新者 是以每等以六年为一任 不过或
先或后而已 又定例 年未及三十以上者 不能当此职 议事处
则以二十五岁以上为例 二年为一任 期满别选 以十二月初礼
拜之一日齐集会议 凡国中农务 工作 兵丁 贸易 赏罚 刑
法 来往 宾使 修筑基桥之事 皆此时议之
吏政府首领 每年俸六千元 亦有左右佐事者几人 户政府
如之 兵政府之首 则有几百人以佐之 廉俸亦如之 别有水师
兵部 惟专理兵船 亦有佐事数十人 每年廉俸亦如之 礼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