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志

  宁化县 永福坊(在县西);仁和坊(在县东);兴贤坊(在县东);文星坊(在县北);上进贤坊(在县西南);下进贤坊(在县南);县前坊(在鼓楼前大溪北浒);十字街(在县东);东街、花心街(在县学前);角头街(一名永福坊);塔下街(一名下进贤坊);太平巷(一名擢桂坊);卖鸡巷;张家巷(又名赖家巷);黄家巷;城隍巷;宦家巷;举子巷;县市(旧在水南溪边,今迁寿宁桥头);中沙墟(在永丰里);乌村墟(在泉上里);济村墟(在龙下里);胡窟墟(在泉下里);岩前墟(在泉上里);禾口墟(在县西四十里);安乐墟(在县西南九十里);滑石墟(在县西南七十里。三墟今废);怀土墟(在龙上下里);水茜墟(在招贤里);黄锁墟;杨家墟;曹坊墟。
  清流县 龙门坊(在县东);进贤坊(在县治西。按志,宋九坊止存二坊,馀拱宸、登俊、攀桂、凤池、朝天、仁智、朝真七坊俱废);明伦坊(在县治儒学前);清德坊(在县南);福寿坊(在县北);棋盘街;十字街(在县前);前街(在福寿坊);法海坊(在县北);寺前街;后街(在进贤坊);南街(在清德坊);北门街(在拱宸坊);太平街(在县东);渡背街(在县北门外);水东街(在龙津坊);大参街(在县西,参政俞俊开居此);王家巷(在县东);取水巷(在县南);塔背巷(在龙潭坊);十字街市(在县前);太平店市(在县东,即龙潭坊);长校市(在县西四保里);余朋市(在梦溪里);白云墟(在县东北五里,今废);吴地墟(在县东北四十里);廖源墟(在县东南五十里);清口墟(在县北四十里);浮竹墟(在县东北八十里,今废);长仞墟(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坪背墟(在归上里三冈,今废);嵩溪墟(在县东四十里);林地墟(在县东北一百里);赖家墟(在四保里);林畬墟(在县东北七十里);韦铺墟(在仓盈里);嵩口营墟、梓材坑墟(俱在仓盈里)。
  归化县 阜民坊(在县西);司牧坊(在县前南安街);广济街(在县南);新安街(在县北);前街(在县前);后街(在县后);兴贤街(在儒学门东);梯云街(在儒学门西);东乐街(在县东);衙门岭巷(在县南);马鞍巷;新街巷;古井巷;水岭巷;龙湖市;黄土市(俱在县东兴贤里,今废);六月市(在县前,今废);岩前市(在县东归下八十里);陈村市(在县南归下四十里);明溪墟(在县东济川桥至五舍岭);夏阳墟(在县东中和八十里);吉口墟(在县东归下四十里);常坪墟(在县东北柳杨四十里将乐界);黄陂墟(在县东归上五里);界阳墟(在县西北柳阳五十里);住畬墟(在县西下觉里);沙溪墟(在县东归下里);大陂墟(在县西四十五里);胡坊墟(在县西归下里);鳌坑墟(在县西下觉里)。
  连城县 崇儒坊;富寿坊(在县东);迎恩坊(在县西街右畔);擢桂坊(在县南灵显祠前);凌云坊(在县南十字街左);十字街(在谯楼前);小街;水南街(俱在县南文川桥前);吴屋巷(在县东儒学前);闸口巷;县市(在县南正街);莒溪墟(在县南河源里);北团墟(在县北北安里);红门墟;御史墟;贺公墟。
  上杭县 朝宸坊(在县西大街);文明坊(在县南);十字街(在县前);小街(一在县西,一在县北);新街(在所前);北门街;镇东街(一名昭阳市,在昭阳门外);塘头巷(在县西天王祠左);肥株巷(在县西南);新巷(在东竹寺内);岗背巷(在县后);郭坊巷(即官店巷,在县东);县市(在县南);浊石墟(在县北八十里,今废)。
  武平县 兴贤坊(在县东);人和坊、和义坊(俱在县西);文明坊、魁星坊(俱在县南);集贤坊(在县北);迎恩坊;十字街(在文明坊);小街(在县南);中街;福庆巷(在县东预备仓);人和巷(在县西);通济巷;成俗巷;和义巷(在县南);魁星巷;县市(在县南);东坑墟(在县东三十五里);大洋墟(在县西四十五里);南洲墟(俱废);岩前墟;中保清济墟。
  永定县 澄清坊(在布政司右);肃政坊(在漳南道左);儒林坊(在儒学西);迎恩坊(在县西);大街(在县前),新街(一通教场,一通城隍庙前,一通西门)。
里图(附)
  汀州府八县,厢二,里六十三,图三百有四。

  长汀
  宋附郭六坊,外分三乡:衣锦乡、统归仁、仙桂、古城、青泰、营阳,共五里;永宁乡统成功、宣德、四保、平原,共四里;古田乡统河源、岩头二团。明改六坊为二厢,并团为十里,统图五十有一。嘉靖三十一年,并青岩四图为二图。四十一年,又并宣成八图为三图。今统图四十六。
  左厢 统图六
  归阳里 统图三
  青泰里 统图五
  成上里 统图一
  四保里 统图五
  宣河里 统图六
  右厢 统图三
  古贵里 统图一
  宣成里 统图四
  成下里 统图六
  平原里 统图三
  青岩里 统图二

  宁化
  宋分二乡。桂枝乡统迁善、新城二团,永丰、攀龙、会同三里;登龙乡统柳杨、下觉、温泉三团,招贤、招得二里。明拆桂枝乡为在城里,改团称里,分攀龙里为三。成化七年,分柳杨、下觉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一十二里,统图五十。
  在城里 统图十二
  龙上上里 统图三
  龙上下里 统图三
  龙下里 统图三
  兴善里 统图三
  永丰里 统图三
  招贤里 统图三
  泉上里 统图四
  新村里 统图三
  会同里 统图六
  招得里 统图五
  泉下里 统图二

  清流
  宋分二乡。县东曰折桂,统郭下团、仓盈团、永得团、梦溪团、罗村团、北团、四保团;县南曰龙山,统归仁团、凡团,保八。明改为九里,统图七十九。成化七年,分归上、归下二里,隶归化。今辖七里,统图五十六。
  坊郭里 统图九
  四保里 统图六
  北团里 统图六
  罗村里 统图四
  仓盈里 统图十一
  永得里 统图十
  梦溪里 统图十

  归化
  旧属清流、宁化、将乐、沙县地。今分七里,统图四十三。
  归上里 统图十二
  柳杨里 统图七
  兴贤里 统图二
  沙阳里 统图五
  归下里 统图十二
  下觉里 统图三
  中和里 统图二

  连城
  宋一乡,统二里四团。明改为六里,统图三十二。今减一。
  在城里 统图四
  南顺里 统图八
  北安里 统图四
  姑田里 统图六
  河源里 统图五
  表席里 统图四

  上杭
  宋分四乡:曰胜运、兴化、太平、金丰;二团:曰平原、来苏;五里:曰平元、安丰、来苏、古田、鳖沙。明洪武十四年,改为十里,统九十二图,后渐省为五十九图。成化十五年,分胜运、溪南、金丰、丰田、太平五里隶永定县。今辖八里,统图四十。
  在城里 统图十三
  溪南里 统图一
  古田里 统图五
  太平里 统图一
  胜运里 统图十
  来苏里 统图四
  平安里 统图二
  白沙里 统图四

  武平
  宋分七乡,统十七里十三保。县东曰顺义乡,统永丰、千秋、大顺三里;县西曰和顺乡,统东流、留田、邱田、顺明四里;县南曰禾平乡,统归平、招仁、安乐、石塘四里;县北曰永宁乡,统湘坑、七里、露溪、亭头、象村、大禾、招信七保;县东南曰安丰乡,统新恩、竹鉴、丰田、高吴、睦郡上下六保;县西南曰清平乡,统长太、留村、河头三里。明洪武十四年,改为七里,统图十九。正德十年,增岩前里一图,共八里,统图二十。
  在城高泰里 统图四
  信顺团里 统图三
  归郡里 统图三
  邱留东里 统图三
  丰顺平里 统图三
  大湘亭里 统图二
  盈塘里 统图一
  岩前里 统图一

  永定
  旧属上杭县地。明成化十五年,分五里,统图十九。
  溪南里 统图五
  太平里 统图四
  金丰里 统图四
  丰田里 统图四
  胜运里 统图二

桥梁(水利附)

长  汀
  济川桥 在丽春门外,一名水东桥。
  惠政桥 在济川桥东。五代时名建州桥,宋改为惠民桥。后知府张昌重建,郡人因呼为张公桥。
  太平桥 在永康坊。宋绍兴间建,名有年。乾道间,郡守谢知几造浮桥,改为今名。
  通济桥 在黄田背。
  山川桥 在宝珠门外,通山川壇路,故名。
  兴云桥 在崇善坊。
  常丰桥 在朱紫坊。
  观音桥 在城东五里。
  七里神石桥 在城西。
  牛岭桥 在城西十里。
  下马桥 在金花坊。
  画眉桥 在画眉铺边。
  万安桥 在古贵里古城寨,旧名镇安桥。郡守唐世亟重修,改今名。
  盛春桥 在攀桂坊。
  南阜桥 在鄞河坊。
  遥远桥 在崇善坊。
  金沙桥 在登俊坊。
  南拔桥 在县西官陂上。
  镇南桥 在罗坊,俗名上波桥。
  南安桥 在县南。
  占紫桥 在城东十里,旧名捲虹桥,寻改今名。
  黄蜂桥 在宣城里。
  南山桥 在河田。
  普济桥 在县南三十里。
  老河桥 在古贵里。
  严坊桥 在归阳里。
  新桥 在归阳里。
  鸳鸯桥 在铺前。
  慈渡桥 在牙林。
  广渡桥 在青泰里。
  普通桥 在古贵里,旧名石璧。
  合水桥 清光桥 俱在县东青岩里胡岭。
  永丰桥 在县东七十八里。
  引龙桥 在县东八十三里。
  永安桥 在县东八十五里。
  通京桥 在东庄潭上。
  花桥 在九里岭铺。
  池坊桥 在大潭铺,今废。
  南柴铺桥 在县东馆前驿。
  峡水桥 在宣河里。
  南津渡 在县南二里。
  游绳渡 在宝珠峰背。
  张家陂渡 在县东十里百步铺前。
  新桥渡 在县东三十里。
  广渡 在县南五十里。三渡今建桥。
  官陂 在县东北十里。
  张家陂 在县东十里。
  郑家陂 在县东五里。
  中陂 在县东北十五里。
  雷陂 在归阳里。
  南拔桥陂 在县城西。
  郑公陂 在河田。邑人郑从吉开筑,李楷重修。
  东堤 在鄞江上流。
  西堤 在宝珠门外罗坊。
  王公堤 在常丰桥。郡守王廷抡浚河立。
  教场堤 在东郊外苍玉洞前,先被水冲。国朝乾隆十五年,知府曾曰瑛修筑。
  鲜水塘 在青岩里,源从岩出,其水澄清,灌数十亩。
  萧屋塘 在县治前,久塞。邑令李藩重开。

宁  化
  双虹桥 在县西。
  寿宁桥 在县南,邑人众建。
  安宁桥 在县东,邑人伍奏旋建。
  广济桥 在县东。
  万寿桥 在县南,旧名阜通。
  龙门桥 在县东,旧名龙津。
  马尾桥 在县南丁坑口。
  九龙桥 在新桥村里。
  谢坊桥 在安乐铺。
  三层岭桥 在县北五里,邑人王大宁建。
  东山桥 在县东。
  景福桥 在县西十里。
  罗溪桥 在县西九十里。
  滑石桥 在县一百三十里。
  峡口桥 在县南百四十里。
  东山渡 在县东兴善里。
  留口渡 在县西三十里。
  禾口渡 在县西三十五里。俱龙上下里。
  马家渡 在县北兴善里。
  石马渡 在县北龙下里。
  程步冈渡 在县西北龙下里。
  陈坑渡 在县东五十里,今改桥。
  大陂 在县东百二十里。先是,田亩燥瘠,早即荒莱,居民协力障溪以成。自宋迄今为利。
  官山陂 在县西北五里。
  石节陂 在县南会同七十里曹坊。
  黄沙陂 在县北招贤里。
  青山陂 在龙下里武层北。
  吴陂 在县西四十里,居民吴氏筑。
  千金湜 在东溪口。
  东山陂 在县北龙下里。
清  流
  龙津桥 在县东。
  凤翔桥 在县西,旧名魁星桥。
  南门下浮桥 在县南雄镇门外。
  南门上浮桥
  归来桥 在坊郭里,旧名三港桥,俗名马栏桥。
  遇仙桥 在城东坑口吴真人遇仙处。
  北门浮桥 在拱宸门外。
  白石桥 在坊郭里。
  广济桥 在永得里,旧名青口桥。
  横口桥 在县东十里。
  清风桥 在县东小嵩铺。
  陈家桥 在嵩口,邑人罗廷抡捐资重修。
  龙济桥 在县北三十里。
  溪口桥 在县西北。
  陈峰桥 在仓盈里。
  马公桥 在永得里。
  馀庆桥 在永得里。
  嵩溪桥 在永得里。
  余朋桥 在县东。
  通仙桥 在四保里。
  合溪桥 在余朋水尾。
  武陵桥 在梦溪里。
  邓公桥 在铁石司前。
  香坪桥 在北团里。
  深渡桥 在四保里。
  门潭桥 在县东。
  兄弟桥 在青山溪口,曾子弘、子约同建。
  神通桥 在玉华洞驿青溪口。
  玉华桥 邑人雷之霖捐资六百金倡修。
  观音桥 在林坊。
  深渡 在四保里,路通连城、长汀。
  白石渡 在仓盈里,通连城、长汀。
  铁石矶渡 在梦溪里。
  成陂 在龚坊。
  雷公陂 在吴家铺。
  新陂 在白石桥。
  枫陂 在坊郭里。
  胡榯陂 在黄地岩。
  阳陂 在嵩溪铺上。
  黄陂 在清水塘。
  桥下陂 在潭口。
  牛屎陂 在完地。
  伍陂 在大陂坑门首。
  嵩溪陂 在馆前。
  大段陂 在汤坊。
  池陂 在池溪。俱永得里。
  牛河陂 在风夹。
  石璧陂 在西坑。
  桥下陂 在在田里。
  新桥陂 在罗坑。
  尚陂 在李田。
  罗溪陂 在下冯。
  石璧陂 黄陂 在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