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故县河在县北五十里发源唐家沟海子头沟暨故县村东流至村口
  榆林河在县东北五里发源黄云山西流至榆林沟口乔子川河一名陈庄河在县东北二十里发源连枝山时见时伏流至川口陈庄铺
  小马坊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泉出小马坊村石岩冬恒温流至村境沟口
  郝家坡河在县东北五十里泉出郝家坡村平地涌出深三尺沍冬恒温流至村境地陵下
  临泉水金志临泉县有黄河临泉水 通考临泉有临泉水
  刘王古沟刘渊尝引兵过此土人立祠
  石楼县
  石楼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水经蒲川石楼山县取名焉按蒲川即蒲县徐广晋纪所谓刘渊自离石南移蒲子者也蒲川石楼山不属吐军 金志有石楼山黄河龙泉 路史有巢氏治三百余载栖于石娄顔注遁甲开山记云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注城阳县东北有娄乡是然于琅琊逺矣而又汝之梁县有石楼山按今隰州有石楼县本曰吐京隋文改曰石楼东南六十里有石楼山此冝是
  黄云山在县东六十里南至半心山与石楼山相连绵亘七十里有竒天辟石洞炎暑隂森雪后似登瑶台
  石羊山在县东二十里东石羊村山多栝一名栝水山旧有石羊里村故名
  薛张岭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牛心冈在县东南六十里连黄云山
  翠金山在县南三里峦耸林密有台骀神庙一名台骀山
  老子岩在县西十五里谭庄老子王村岩上清泉滴沥冬成冰柱四丈余
  石皷山在县西三十里吴峪塌沟山有平石一似琵琶一似皷风拂成音石击成声
  飞龙山在县西五十里山峻崖叠昔贺道人尝植柏林焉
  康家山在县西六十里
  九重山在县西七十里义牒马家嘴山下为有宋呼延瓒故里有马跑泉作石鳖吞鱼势
  金甲岩在县西七十里距九重山数武相传呼延瓒取金盔甲于此
  团圆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山峯殊高有汉高祖庙旧无水国朝顺治九年五月十三日半坡倐涌清泉山麓荒地胥穰
  百井谷通考在石楼
  黄河在县西九十里由寜乡奔流南入永和界 花地窊在县西九十里 水经乂南过土军县西 水经注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其城员长而不方汉髙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
  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石罅喷防春秋时马饮之产龙驹 水经注吐军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元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髙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迳其城东西北入于河 刘昭注北屈左传曰二屈杜预曰二当为北传曰屈产之乗有骏马 通考有百井谷屈产泉建三寨 泉崖有晋公子夷吾庙石上有马蹄迹南山有水源隰州瀑布奔流焉
  沙河二南至谭庄东至隰州境皆西流九十里入黄河水深五尺 沙河二即吐军水也旧为城壕自城北东西夹流复滙溪水流西下易冲城址知县袁学谟详请于溪河左别开支河一道濬至总滙处计三百丈引城址水接流而下水势得以少减 雍正九年八月縁东北城霖雨涌沙堆河改北流自辟支河一道袤一百九十丈上流广四丈深七尺下流广六丈深五尺
  暖泉坡在县西四十里坡下有温源川恒流不冰温源川在县西五十里
  永寜州
  吕梁山在州东北百里接交城县境髙挿霄汉盘踞百里有竒一名骨脊山东河源此 东有鐡鐍山吕梁之支也相传山半有蛤蠡暨系舟鐡絙鐡鐍山上有鐡环 禹贡治梁【即吕梁】及岐【即狐岐山在孝义】尔雅吕梁晋望 吕氏春秋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水经注善无县西南故城水西流歴于吕梁之山
  而为吕梁洪其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仭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云泄震天动地 吕氏春秋吕梁未辟河出孟门之上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司马彪曰吕梁在离石县西今于县西歴山寻河乃无过峘至是乃为河之巨险即古吕梁矣在离石北以东可二百有余里 太平寰宇记吕梁在离石北以东可三百余里 王运新吕梁山辨九峯蔡氏书传吕梁在离石东北与左氏合而公谷吕不韦郦道元说则为无稽予登絶顶髙冠羣山下视崖石硙硙益信胡氏张氏实未尝亲至其地而承讹踵误吕梁碑刘耽作字为小钩画讹泐可辨者才六
  十言碑书登封之嵗盖秦汉间人又叙纪虞帝世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瞍瞽瞍产舜命禹行水道吕梁
  孝文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递髙四十里上无林木每雨则山半云凝盛暑坚冰千崖万壑泉源腾瀑 唐志平夷县中有孝文山 后魏孝文帝庙碑长一丈有竒濶五尺字胥剥蚀州志孝文居文明忧避于此不食者三日
  鳯凰山在州东五十里即白马仙洞与韩仙山掌对峙白马仙洞在州东五十里鳯凰山山有洞阳观天王庙五岳庙三清阁圣母殿唐贞观间尉迟恭监造庙后一洞时吐云雾入洞里许有独木桥飞石燕磐石顶直下有梯转越主心石寛敞似屋怪石万状又进有悬石自顶倒悬距地三尺名石钟石鼔击之铿然有声又进有白龙池似雪黒龙池似墨莲花池顶上石乳垂津祈祷获滴入瓶辄应又进分九穴名九鳯山深不可测相传白马日食田禾逐之入洞蹄迹犹存遗碑曰赤松子炼丹之所古碑曰九鳯山乃黄帝之别馆晋髙祖祷雨而应天福元年诏封渊济仙洞勅枢宻使桑维翰书额
  寳丰山在州东六十里巉岩壁立一名尖山有巨石袤犬余形似一人践之则动众人践之则否
  拓跋岭在州东七十里上有古冢相传魏孝文迹下有马跑泉
  刘王山在州东百里上有饮马潭飞人崖昔刘渊都离石时据此今有渊祠
  韩仙山掌一名望仙坡与白马仙洞对峙相传东莱韩中元采苍术黄精服之身轻顔丹尝见洞口九仙跨鳯赋诗曰洞门深锁白云堆忽见羣仙跨鳯来自信我非刘阮辈浑疑身窅在天台后亦仙
  尖阳山在州东南四十里上立堡
  太华掌在州东南山深林密
  龙山在州南六十步髙一里下有龙山泉
  封侯山在州南
  虎山在州西二里髙百步
  笔架山在州西二十里形似笔架一名神仙山三峯排矗中昂旁下余似波浪渐削
  仙童山在州西三十里白霜铺相传童子晨采樵夕入洞洞有石牀一泉一甚冽
  马岩山在州西百里琵琶村有泉
  南山在州西百二十里居孟门之南顶石穴有灵泉逹下祷雨多应
  乌崖山在州治西有安国寺
  扁斗山在州西北十五里山髙挿天傍有叶斗岩下有泉名灵通月窟泉侧有桥土人传安国王之寨朱铃游山寺记繇孔道折北登山麓过张襄敏公墓又过断峡折而东北髙冈上有大松逾小岭循崖而西怪石递壑禽声絶响乂转山半为山寺复转东行复道下悬崖万丈流泉滴沥有莲花峯上丰下锐形同菕菌寺侧有琉璃井一泉甘而冽最后山僧出唐代宗赐昌化公主佛牙长半尺质莹而洁色红而润其先有纯天和尚通儒教于清端少尝读书山寺
  马头山在州西北三十里相传祖逖驻军于此有庙并碑
  三阳云鳯山在州北二里髙百步山上土穴二上建希夷殿相传陈抟修炼于此有华隂人过而见之贻诗云古洞岩前碧水流白云缭绕鳯山头几回不见先生靣今见先生在石州山有遗墓羽士孙云际亦潜栖焉
  石板门山在州北五十里山势陡峻山半有穴如两扇开阖状相传牧防亡羊羊毛出石门胥丹砂屑
  伏卢山五朝志修化有伏卢山后周尝置卢山县是州北六十里卢城当即古窟胡郡县也
  黒龙洞山在州北七十里有铅鑛上建黄帝庙
  龙王山在州北百二十里土人名北顶
  铜柱山在州北百二十里高千仭有竒山半有涌泉上建迎曦寺
  三掌崖在州北百三十里交城界三峯挿天明晋藩牧地土人名官地里
  离石山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即赤坚岭也山前有离石水古设离石郡离石县胥以山名
  胡公山在州东北三十里古离石界
  龙庆山在州北
  勒台山在州东北四十里相传石勒屯兵于此
  龙神山在州东北七十里多五色石
  汉髙山在州东北一百十里甚髙耸 汉纪髙帝大破林胡于晋阳追至离石复破之林胡复聚兵楼烦帝乘胜追至此上有汉髙祖庙下有仙姑祠州志曰从行宫嫔也
  黄芦山岭东界汾阳南至薛公岭又南至寜乡黒岭汾阳永寜界 齐天保三年九月辛夘帝自并州幸离石冬十月乙未至黄芦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
  莲峯有丰泉
  上颠山险峻
  黄河在州西北百二十里繇临县入州境至孟门折而南注 正义林胡楼烦即岚胜之北也岚胜以西石州离石蔺等七国时赵邑边也秦隔河也晋洺泽潞等州皆七国时韩地为并赵西境也 元张鼎新贞宪公张承业碑夹城之役武皇复遣公求援于岐时河中阻絶自离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奔防舣舟不得渡祷于河神是夜梦神人谓曰子但渡流冰无患寤津吏报曰河冰合矣侵晨蹑济旋踵冰解
  拐里泉在州东五十里仙洞山麓相传山无水有老人以木拐掘地得泉
  马跑泉在州东七十里拓跋岭相传魏孝文帝遗迹石窟泉在州东八十里吴城驿东河之源
  东河源二一出骨脊山一出吴城石窟泉至芦桥合流经城东北复廹城西流合南北河西至后河底入黄河
  响水泉在州东南五十里崖半泉涌声似雷迸石似悬珠悬崖似飞瀑
  龙山泉在州南六十步龙山下有汉神医华陀庙下有井名华君井病者祈祷取水
  香水岩在州南十五里繇大土河道石壁防出味甘相传源仙洞黄龙池
  南河出寜乡县北流入交口村滙东河北河为一温泉在州西城下羣泉排防
  电雨沟泉在州西十里相传投鐡牌于潭雨辄应青龙泉在州西六十里青龙镇山石间羣泉潨滙大旱不涸严冬恒温时见鸳鸯鸥鹭云流合东川河
  灵泉在县西百二十里南山髙崇熙灵泉寺记南山峯峦挿天下临黄河有泉一道飞瀑山椒潆洄殿宇导流斋厨旱取水祷之辄应金大定间释喜赓说法于兹灌水入田嘉禾合頴
  昭济泉在州北六十里扁斗山一名灵通月窟泉相传与晋祠悬瓮山通建灵显昭济圣母行宫于源侧碑记存焉 古碑旧有海眼波涛汹涌
  误儿滙在州北六十里相传昔有将令子据守约鸣金来援子间鸣金以验信否援至知为戯后有警鸣金而援不至城遂防云
  北河在州北百八十里源出赤洪岭南流经州城西至交口村合东川河即离石水 通考有离石水一名赤洪水髙欢大破尔朱兆于赤洪岭盖近此 水经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 水经注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 史记秦昭王伐赵取离石者也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侯国后汉西河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转迳隰城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忠为侯国王莽之慈平亭也北俗语讹尚有千城之称其水西流注于河也
  赤洪水源出方山废县东南流经州界西入黄河文水出方山东流入交城境
  寜乡县
  卧龙冈在城东阜民坊髙一里北繇石州界迤逦而东抵汾州界盘踞五十余里形似卧龙
  黑岭在县东七十里下有坡峪乃汾阳永寜寜乡之界也
  栢窊山在县东南十里鸟道穿栢林里许上建圣母庙庙前泉池清冽
  百家峪在县东南十里
  楼子台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山势叠峻形似层楼巅有刘公洞昔刘公修道于此
  蕉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山下有蕉泉水西流合车辙泉寨岭在县东南有寺 王编寺记观音上殿坐虎额夹水蟠足环峯拱手靣县如弄丸然
  豸岭山在县南二里一名虎头山所谓虎头横脱也仙明山在县南十里山下有仙明洞深不可测祷雨辄应
  屛风山在县南三十里列翠如屛
  蜜蜂崖在县南三十里峭削壁立流液似蜡
  车辙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山下有车辙泉
  没狐台在县南四十里台下有石室高千丈方圆三里登眺百里下有清泉景最幽丽
  黄蒿岭在县南四十五里
  车明峪在县西南二十里
  泉子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有车辙泉即清水河源鳯凰山在城垣西跨山脊泉子源水环其东
  传齐岭在县西四十里
  石门山在县西百五十里下临黄河
  尚家峪在县北十里
  朱店山在县北二十里环县皆山惟北抵永寜州为平川朱店乃诸水之屛障
  黄河在县西百五十里
  清水河源出县南三十五里东防蕉山西防泉子山诸水北流入永寜州界又西流防青龙泉又西六十里入黄河 祝志合赤洪水入黄河
  车辙泉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车辙山泉源不涸民多引渠西北经永寜州合清水入黄河
  二郎坪泉在县西北二里二泉相距不数武南甘北咸水神泉在县西北狐尾沟内一里
  寜乡水通考平夷有寜乡水

  山西通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十一
  山川【五】
  大同府
  大同县
  小白登山在县东七里髙一里盘踞三十五里上有白登台东北连采掠山一名马铺山 服防曰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髙地若丘陵也师古曰在平城东山上去平城十余里今其处犹存服说非也 李穆叔赵记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髙百余尺方十余里即白登也 后魏皇始元年二月建祖庙于白登嵗一尝兼祀天帝以山神为配 天兴元年正月部署将帅以上阳侯奚斤为前军将三万骑阳平王熙等十二将各一万骑讲武白登亲临校阅四年二月以所获髙车众起鹿苑于南台之隂北距长城东包白登属之西山广轮数十里引武川水注之苑中疏为二沟分流宫城又穿鸿雁池 太祖田于白登山见熊将数子顾谓冠军于栗防曰卿勇干如此寜能搏之乎对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若搏之不胜岂不虚毙一壮士自可驱致御前坐而致之寻皆擒获 永兴四年立昭成献明太祖庙于白登西祠天神二十三左右立华隂公主庙于太祖庙垣后五年八月甲寅上临白登观降民数军实 泰常四年九月筑白登宫 太宗出游于白登之东北内将军都将元干以骑从有防鸱飞鸣于上太宗命左右射莫能中干自请射之以二箭下双鸱太宗嘉之赐御马弓矢金带以旌其能军中号射鸱都将 太和元年四月丁夘幸白登山四年四月辛巳幸白登山太祖庙兼祀昊天上帝以山神配旱则祷之多有效十六年十月诏曰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不次故太祖有三层之宇巴陵无方丈之室又尝用季秋躬驾展防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元冬之始奉烝太庙若复致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可令典神者摄行祭事髙祖追思冝都丁公穆崇勲令著作郎韩显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