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抱腹岩在县西南四十里绵山之奥崖似抱腹羣峯拥翠涧水流鸣石梯陡峻松柏森蔚绵山胜境也一名灵官仙窟路险崖峻相传僧自并州来二兎二鹿前导僧随之渡遂化于此唐太宗封空王古佛因建云峯寺于渡置二桥一曰鹿桥一曰兎桥岩右有鐡索岭岭上有五龙纒对峙有说法台繇岩而前有朝阳洞一斗泉小须弥白云洞中岩有蜂房泉巅有竹林寺鐡瓦寺银空窟摩斯岭银空摩斯胥空王佛弟子也山前有塔岩头有元帝庙外有龙岩防李姑岩亦传唐太宗妹焚修地也山北有山神庙观音阁平麓有下马泉圪堆头光严寺前后凡九里二十八湾树木经歴代胥禁砍伐实所以旌介也 唐贞观初旱长安人祷于抱腹岩僧令拜侍者摩斯斯方淅米将米汁向西少洒令急回曰今日长安霑足矣果应后与银空胥化此
  太虚岩在县东南二十里崇冈上有二岩一似雀粪碎砌一似冰柱胶粘一名珊瑚一名上水岩畔有数石洞狐岐胜水绕之
  羬城山在县东南二十八里
  蚕簇山在县东南三十里瓦瓮村山势高峻形似蚕簇一名簇蚕山
  西谼谷在县东南三十里
  东谼谷在县东南四十里四靣如围幽深无际岩北向有介子推妹祠岩下有黑龙池名白牛岩高数仭周三里雨雪不侵巅有悬泉倒流岩中似瀑布
  红山岭在东西谼谷间
  狮鼻岩在县东南四十里岩高七十余丈中空岩下巨石形似狮鼻岩上时见霞光
  天峻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垜村壁立万仭云绕山半即大雨而巅若无云巅有浮图云雾绕尖即雨
  箭杆岭在绵上下有硌石涧
  介岩有树花生叶上
  雀防谷在县西南二十里唐明皇开元中北廵并州尝经此通典险固之处 水经注冦爵津俗谓之雀鼠谷
  沂阳谷在县西四十里水出谷中名沂阳水
  木山地形志西河郡介休有木山邬城有郭林宗墓介休城太岳山祠
  度索原宋金刚据介州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屯度索原贼埭水上流寂徙屯为贼所搏兵大溃死亡畧尽寂昼夜驰抵平阳镇戍皆没
  静岩金志介休有静岩
  汾河在县北经流县境二十里至桥头村虹霁桥又由义唐镇西南入雀防谷至灵石县界
  国朝康熙十一年汾河徙 汾河繇东北孝义界胡家嘴起至西南灵石界崔家沟口止县境四十里三百一十四歩北至罗王庄汾河十里为孝义界繇罗王庄至孝义治二十里 水经又南过大陵县东水经注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 水经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水经注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水出介休县之绵
  山北流迳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又西南迳介休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介美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
  邬城泊在县东三十二里北辛武村 尔雅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防郭璞注大野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大陆今钜鹿北广阿泽是也杨陓今在扶风汧县西孟诸在梁国睢阳县东北云梦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具区今吴县南即震泽是也海隅海濵广斥昭余祁今太原邬陵县北九泽是也圃田今荥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焦防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水经注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泉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十余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温洟之泽俗谓之邬城许慎说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乂防婴侯之水迳邬县故城南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谓之邬水也俗亦曰虑水虑漹声相近故因变焉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昭余祁当在祁县班固曰泽在邬县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注曰祁薮西接邬泽故通典注昭余祁在今西河郡介休县界又曰昭余祁俗名邬城泊职方并州之薮【通考同】路史昭余祁在介休连延祁县吕氏所云大陆一名沤泽俗曰邬城泊者是也邬城泊一名蒿泽隋汉王谅拒杨素于此
  三道河在县东五里发源宋村后平地涌泉流分三名三道河经下站村北入汾
  拔戳泉在县东十二里段屯村相传尉迟敬徳迹灰栁二泉在县东二十里石洞村西北入汾地有白栁蒲地泉在县东二十里
  闷津泉在县东三十五里一名连山水
  蜂房泉在县东五十里抱腹岩下悬泉苔藓上似盘倒垂者十余小窍百余似蜂房泉繇中滴贯珠不絶
  龙泉在县东南二十里北流入于汾平地涌出相传有龙见此【明一统志在西南】
  硌石涧在县东南二十里源出绵上箭杆岭下流入汾水久涸
  源泉在县东南三十里王一魁源泉诗序东南三十里有泉出山下名源
  洪山水在县东南三十里洪山山半有泉数罅四季不竭即文路公三渠之源也东北流入于汾土人谓即石桐水 按石桐当出绵山
  鸑鷟泉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狐岐山下北入于汾宋至道间碑有鸑鷟池
  连山水在县东南四十里图经水出连山其源甚防悬泉在县东南四十里东谼谷南山之上岩巅有泉一脉倒流岩中似瀑布
  胜水在县东南源出狐岐山流入县东境洪山源神池诸村凡二十里东入于汾
  谢谷泉在县南十里谷中流出
  兴地泉在县南四十里绵山下一名利民渠
  黑龙池在县南四十里东谼谷河中色黑相传龙见此白牛在县南五十里东谼谷三周五百余歩深不可测山峻路险直上三十里祷雨多应相传白龙与黑龙战里民以礮助之黑气冲天而去今山水泛涨漂巨石大木过不沉
  绵水源出绵山西入汾一名石桐水土人名石洞水平地涌出
  井成泉在县西北七里大宋曲张家井也明万厯三十四年泉倐涌
  葫芦河在县东北五里
  小桥泊在县东北二十八里西入汾
  石河在县东 城西河在西门外 内封河以上三河无常流大雨南山水发北流入于汾
  孝义县
  狐岐山一名薛颉山在县西八十里主峯髙五十丈有竒递髙五里盘踞三十里有竒南连髙唐山三十里北连寜乡鹊吉山五十里中峯最髙今盘村原是也胜水出于其下 水经狐岐之山胜水出焉 王应麟困学纪闻治梁及岐若从古注则雍州山距冀州甚逺壶口太原不相涉晁以道用水经注以为吕梁狐岐读此始知蔡传说宗晁氏其言曰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尔雅云梁山晋望即冀州吕梁也又春秋梁山崩左氏谷梁皆以为晋山则亦指吕梁矣岐山在今汾州介休县狐岐之山胜水所出东北流注于汾二山河水所经治之所以河道也先儒以为雍州梁岐者非是 禹贡锥指吕梁狐岐二山去河甚逺晁氏以此释治梁及岐大谬 盘村原永寜寜乡山民通衢也
  贾愿谷在西南三十里王才里元魏尝置驿一名驿马谷后遣贾愿戍此因名
  兊九峪在县西南四十里有寨
  玉泉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髙三里盘踞四十里有竒南连灵石金甎山十五里北连髙唐山十五里为吉隰往来通道泉如潄玉故以名山 唐志孝义有隠泉山是迤辖文水地也
  六壁头山在县西八里下有六壁府
  柏山在县西五十里兊九峪东递髙三里盘踞六十里有竒西连髙唐山三十里东接南营村二十里山多柏
  龙山在县西六十里峦壁巍峩楼阁掩映华严禅寺之胜也一名龙隠山有象王峯莲花峯云盖峯金沙河半月池诸胜
  乌鸡山在县西七十里髙五里盘踞七十里有竒西连狐岐山二十里东接王荆村四十里有黑龙池祷雨辄应
  白雀山在县西九十里递髙五里盘踞五十里有竒东连乌鸡山十里西连狐岐山十里羣峯参天
  髙唐山在县西九十里髙三里盘踞四十里有竒南连玉泉山十五里北连狐岐山三十里山峯髙耸下有温泉名温泉镇乃吉隰孔道也 王广济渠记髙唐之山有孝河源骈于白壁之左右旁分二水合流东注
  上殿山在县西百六十里递髙七里盘踞六十里有竒南连隰州水头山三十里北连寜乡上桥山二十里峯峦峻拔为吉隰诸山之冠傍有佛寳山上有突厥祠墓相传能致风雨
  佛寳山上有积石瑰琦駴目
  逺望山金志温泉有逺望山
  安生原旧经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者惟安生原耳汾河在县东十五里繇汾阳经县境南二十里过冷泉山合诸水入介休灵石境
  王同河在县南十里
  岭北沟河在县南二十五里
  玦溪在县西南五里源出道相村绕田似玦
  冷泉在县南二十八里炎夏清冷人多避暑于此元象泊在县西十里六壁村元象有孝行耕于此一名胜水陂
  孝河即胜水也源出狐岐山麓径县西十五里杨家庄杨泉曲等村复合左水吐京水曹溪诸流由县南而东十五里至五楼庄入于汾 水经注胜水出西狐岐之山东迳六壁城南乂东合阳泉水【即吐京水】又东迳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通考中阳有胜水 金张元祐济民渠记孝子河发源孝西山百余里一水自髙唐西北会于白壁之左次南二水合流四潆行绕郭东注入于汾
  吐京水在县西十五里合胜水入汾一名西阳水 水经注胜水又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谿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
  左水在县西二十里合胜水会为孝河一名贾愿水义河发源狐岐山之麓东流至县北十五里田同村南入汾阳境普恵董家诸村分为善利得利分利丰义紫金五渠堰至盐锅头村入于汾一名行春川
  温泉在县西九十里髙唐山侧灵液温淡积雪不冰海眼泉在县西北七里居义村西水色深黒莫测其底白龙渠水在县西北二十里白壁闗
  假壁河在县西北二十三里
  板谷水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源出合板谷东流入元象泊
  三泉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泉有三东流入板谷
  黑龙池在白雀山下相传有黑龙化于此
  曹溪出北屯川过曹村吴屯入孝河
  临县
  中脚山在县东四十里【产石炭】
  黄龙山在县东五十里
  连枝山在县东六十里永寜州界支脉蔓延连接羣山郝墕山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交城界
  云山在县东南三十里
  汉髙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髙祖撃陈豨驻此有庙又有三宫人其麓亦建祠
  火山连樊包头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产石炭土人造磁器】
  招贤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产石炭民业磁窰鐡冶】
  马头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永寜州界
  白佛崖在县南十里悬崖百尺上有佛字纵横三尺似垩书然旧说佛音弼为佛肹佛时仔肩之弼是汉明帝前业有佛字非西方七佛也至今人称白弼崖
  三交南山在县南五十里相传后魏孝文过此见有异气遂凿断来脉建庙厌之时荆棘罥衣怒折其刺至今此地棘刺独无勾云
  石门墕在南六十里永寜州界
  山在县西南一名长夀山北下为牛涧
  鳯凰山在县城倚西山山巅筑城南下为牛涧
  紫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势嵯峩巅时有云气上建圣水殿塑浮济大王像一曰石勒祠殿左右壁二孔裁容手相距二尺许西为雨穴东为风穴风穴不敢启雨穴旱祷手探水辄雨间探之时获水珠钿石诸物上建崇应侯庙
  黄云山在县东北三里榆林河水出焉【按县志黄龙山讹黄云山然相去甚逺又榆林河在东北五里则祝志为覈】
  一箭岭在东北百三十里静乐界
  孝文山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周家沟界有避暑宫废址东林山色防赤山侧有泉味甘为临县第一
  黄河在县西百十八里由兴县红石滩碛经县境西界南流逹永寜州之孟门共长一百八十余里 红石滩碛 葭芦碛 乌龙碛 翻入坪碛 大同碛【至此西南九十里矣】孟门
  小峪河在县东南三十里发源云山下西流至沟口岐道村
  赤洪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十渡口去城百二十里对葭州大防村为马家窊去城百二十里对葭州东水门底为克虎寨去城百二十里西南十里斜对葭州浮屠峪为杏林庄去城百里为曲峪镇去城百一十里西南十里斜对葭州闗沟为白道峪去城百里对葭州荷叶坪为郭家峪去城百里对葭州猫儿碛头村西南十五里对葭州螅蜊谷为堡子峪去城百二十里对葭州吴堡县川口镇为髙家塔去城百二十里对吴堡县横沟村为桥子沟去城百一十里为小园子 索逹安渡在曲峪镇南十二里通吴堡 克虎寨渡口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时攻西夏筑城屯兵元废明洪武五年置廵检司后裁南二十里为曲峪渡 元志黑河源自渔阳岭之南水正西流凡五百余里与黄河合又正南流过保徳葭州及兴州境又过临州凡一千余里与吃那河合 魏正光末北镇扰乱薄骨律镇别将贾显度率镇人浮河而下逹秀容为尔朱荣所留
  湫河在县东南三里发源兴县合查山麓由大小枝头山长城坪西南行三十里经白文镇折而南流六十里东北受榆林诸水合而南行五十里胥两山排阖一水中流至三交镇折而西南行五十里入黄河十渡水与甘泉等河胥入此水 水经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经注水出陵川北谿南迳其川西转入河【按临河即陵水之譌】五朝志太和有湫水太和即后周鸟突郡县也
  甘泉河在县东南三里发源甘泉村石岩西流至甘泉沟口
  安业河在县东南十五里发源中脚黄龙二山西流至安业沟口
  大峪河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发源汉髙山下西流至大峪沟口
  钟底河在县东南六十里发源湍水头西流至三交镇善卷河在县西南十里发源赵家圪台东流至善卷沟口
  青堂河在县西南二十里发源丁家沟暨青堂村流至村境地陵下 以上胥入湫河
  孝才河即月境川河在县西十五里发源埋头庄南流至索逹干
  青凉河在县西三十里发源紫金山下西南流至丛罗峪
  曲峪河在县西百里发源紫金山时见时伏至张阳防见而不伏西南流至曲峪镇
  杏林庄河在县一百十八里发源紫金山西麓流经兎儿坂至杏林庄
  麻峪河在县西北一里发源暴水泉东流至麻峪沟口万安河在县西北十里发源紫金山东麓东流至万安沟口
  太平河在县西北三十里发源紫金山时见时伏至武家坪见而不伏东流至太平沟口
  第八铺河在县西北百二十五里发源紫金山西北麓西北流至第八堡 以上五河胥入黄河
  窰头河在县北四十里发源紫金山北麓东流至窰头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