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平刑关巡检司雍正九年巡抚石麟 题请繁峙县平刑关距县治一百三十里路通直深山曲径甚属险要应裁平刑仓大使设平刑关巡检专司巡缉兼理仓务
  马兰口西北六十里代州应州界 翁万达疏自马兰峪起东至平刑关止为垣三十九里堑十之一増添敌台五铺屋十五品窖一万六千九百四十五
  车道场口北楼营迤东南
  太安岭北楼城迤东东至鹞子涧沟十五里迤东接平刑营汛南至大营堡三十二里西至下角峪石罅嘴三十里迤西接北楼营汛北至石罅嘴二里迤北接浑源营汛 翁万达疏自太安岭起东至平刑关三岭子尽境止为垣七十三丈増添敌台八十九铺屋一百六十七品窖一万四千七百四十八
  台懐镇大名烟西六十里至峩口接代州东路汛 狮子窝东至金阁岭墩接五台县地
  东城岭在县西南
  峩岭东南五十里越岭至五台大柏铺
  西瓦厰村县南五台界繇东瓦厰村上金岭入台山故县堡 三泉堡 砂涧堡 太白堡 杨兴堡崞县
  夹栁树堡西北六十里明正徳十一年筑 盘道口宋土隥砦宋志崞有芦板阳武石峡土隥四砦 张耆言契丹文移自朔至者宜繇土隥入以示险 唐武徳中上问刘世让以备边策答曰突厥数南冦者恃有马邑为地耳如使勇将屯崞城厚储金帛以招降者数出竒兵畧城下践禾稼不逾岁马邑可图也上曰非公无可任者乃使驰驿经畧于是世让至马邑高满政以地来降 宋雍熙三年十二月代州副部署卢汉赟败契丹于土隥堡 雍熙中代州杨业战没上访近臣以防齐贤请行即授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是时辽兵自胡谷入冦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众遂却先是约潘美以幷师来防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齐贤以师期既漏且虞美众为辽所乗既而美使至云师出幷州至北井得宻诏东师败绩于君子馆幷之全军不许出战已还州矣于是辽兵塞川齐贤曰贼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闭其使宻室中夜发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帜燃刍辽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幷师至矣骇而北走齐贤先伏土兵二千于土隥砦掩击大败之擒其北大王之子一人帐前舎利一人斩首百级获马二千器甲甚众 翁万达疏自夹栁树西界小西沟起东至水峪口鸦儿崖止为垣十五里増添敌台一百铺屋三百盘道口堡布政司北三百七十里东至雁门所三
  十里西至阳方口堡六十里南至崞县七十里北至朔州六十里
  阳武峪西南六十五里 阳武堡有杨六郎寨 秦太子扶苏军于此有太子崖 唐大厯十三年代州都督张光晟击败回纥于阳武峪 后唐清泰三年辽太宗繇阳武峪入雁门抵太原败唐兵 宋都巡检使杨延昭守阳武峪骁勇善战辽人惮之时部将孟良焦赞同守焉 嘉靖二十年七月俺答由左卫猪儿窊入掠马邑朔州遂入阳武峪抵太原 明正徳间崞县阎俊自阳武峪抵寜武关沿山凿石架桥宋左拾遗张齐贤疏自河东初下臣知忻州捕得辽纳米典史皆云自山后转盘以授河东以臣料辽能自备军食则于太原非不尽力然终为我有者力不足也河东初平人心未固岚宪忻代未有军砦入冦则田牧顿失扰边则守备可虞及国家守要害増壁垒左控右扼疆事甚严恩信已行民心已定乃于雁门阳武峪来争小利此其智力可料而知也 阳武峪巡检司县西七十里
  石佛谷【石佛峪口】西三十里北接朔州界元末用石垒寨明因之南通庙岭其西北有郎岭关明洪武七年千戸王原筑 郎岭口在西北四十里 雁门有东陉西陉之险崞县有阳武石门之险 朔州西南七十里翠峯山东连石碣峪 唐志崞有石门【注石门关即今崞城也】
  芦板口西南六十里明时传烽崞县繇芦板始 金志崞镇一芦板 芦板寨巡检司明设今裁
  雕窝梁口北八十里 胡松答翟中丞书五寨堡逺距偏头寜武二关几可二百里许敌小至要不敢深至其域大举则将自保不暇是亦无用之赘员也莫若移五寨守备于夹栁雕窝梁之间使守西隘八口
  莲花口堡明正徳十一年筑 莲花口西为盘道梁界嘉靖二十年七月俺答繇小莲花口火烧沟入繇
  山顶牛心寺宋家沟白九川庙岭梁南下是月复繇此口出 牛心寺口北五十里 宋家沟口北五十里 白九川口西北四十五里 庙岭梁西三十里王野梁口北五十五里此与夹栁树路相通明嘉
  靖后修内边首及王野梁
  八岔口堡明正徳十一年八月提督都御史李钺经畧关东西隘口各筑堡置官守之八岔小莲花于是创筑堡焉
  吊桥岭北二十里上有秦王寨 吊桥岭巡检司后改入石岭关阳曲县
  元冈口堡西南八十里 有孟良城址存堡南十里有焦赞寨
  石匣口西北四十五里
  平山梁口西北三十五里
  燕儿水口北六十里
  罗汉洞口西南七十里 胡松答翟中丞书代朔崞峙之间土名鱼儿川等处地颇旷衍截长补短方可数千顷许比縁四方亡命逋逃于此俱治有屋庐伏藏间谍至难诘禁又斩伐山木日相吞食宜择为众所推者使为保长总小甲以管辖之防秋则授之器甲令摆边
  唐林岗南五十里南北通衢三关要道
  上阳武西四十里 咸阳西北二十里 清安堡北三十里 段家堡 南高堡 朔寜堡 榆湾堡 焦家堡 西庄堡 神山堡 桥沟堡 茹庄堡 天寜堡 大常堡 懐化堡 辛庄堡 半址堡 双山堡 南贾堡 上封堡 同乐堡 贵茹堡 崇仁堡 横道堡 白石堡 班聂堡 天涯寨 茹岳堡 天家堡 天元堡【以上土堡】原平堡 清安堡清和堡【以上甎堡】










  山西通志巻十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十六
  关隘【八】
  保徳州
  天桥峡东北三十五里河曲县界黄河经峡西流上广十二丈五尺中广七丈下广八丈五尺共长九十丈冬月积氷成桥名天桥有渡 倒回谷在州东北三十五里沟上有桥金贞祐三年僧法利建 天桥在倒回谷口石峯寛平直抵河心望之若可一跃而过实濶七八丈 旧志河至天桥子南流又曰黄河岸狭可桥盖河东石岸寛平直出距西岸石山裁七丈有竒纳大河于中不见其溢 金正大时元苏布特入保徳忠孝军总领完顔禅华善【名彛字良佐】战于倒回谷口大败之 明治初总督文贵欲立桥疏上不报正徳十四年都御史张贵奉命营度不可遂止天桥子墩东四十里明万厯间知州韩朝贡移鐡匠铺于天桥墩前 天桥河东岸石上有漕濶三丈余深浅不等乃古人疏凿通漕地也 河西崖壁书皇子安王府掾史布萨翰之与济赛丹官人和卓同奉上命特遣水运大木前至长安上至积石州东有一地名打罗【缺】下彻天桥子访【缺】此二河道水石险恶自古以来未尝敢行所以部率诸官集【缺】拜祭【缺】乘驾【缺】于此皆赖天神所防我国家洪福之所致也故书于此以示后岁在乙亥至元十二年六月十八题嘉隆纪闻嘉靖十一年六月御史徐汝珪陈边务
  言宜漕石州保徳之粟自河而上以达延绥 明崇祯三年七月御史黄道直请发银易米一由保徳州河道一由洛宜陆道徃陜西赈饥
  国朝康熙三十年冬命郎中囊吉理布泰等督运大同府大有仓米徃赈陜西三十一年三月运米十三万石有竒舟四十有八繇湖滩河起至潼关止徃返凡五浃月 嘉靖间套冦入边河曲守备王世臣及千总李虎遇之于氷桥峡战没
  水寨东北十五里黄河中岿然中流似三门砥柱上有水寨寺有渡 寨在河北石家山南髙二十八丈周二十八丈 元天厯元年诏晋寜冀寜两路代州之雁门崞县之阳武保徳州之寨底天桥白羊灵石之隂地关岚州之大涧皮库石州之坞堡口皆穿堑垒石为固调丁壮守之寨底即水心寨也 宋时麟府屯重兵皆河东输餽虽地里甚迩而限河津之阻土人利于河东民罕至则刍粟増价咸平中上尝访使边者言河裁濶数十步乃诏河东转运使郑文寳于府州定羌军经度置浮桥人以为便防李继迁围麟州令乗传晨夜赴之围解
  花园碛【对鸦儿滩】花园寨在州西御道墕下 州北花园子墩西南二十八里西至韩家川河畔四十里逾河由府谷大堡村至永兴堡一百二十里至窟笼墕一百里兴县界
  韩家川碛黄河至天桥峡业有自西而南之势花圜碛又少屈而北而复南至韩家川则西流全折而南流矣【对郝家角】黄草滩碛【对黄草滩】灰吊碛 神山碛【对小木山】西至冯家川逾河由府谷小木山至神木县一百六十里三石头浪【对马真村】主眉碛【近裴家川口】
  黄河渡 下园渡州西一里明正徳前设官船四水手五十名后以延绥兵由唐家防渡废之万厯十四年延绥兵改由此渡复设官船五今渡改东沟 东沟渡州城下 故城渡州西二十里 花园子渡州西二十五里 柴家窊渡州西三十里 柴家窊墩西南三十八里西北至柴家窊河畔三十里逾河由府谷熟芝坪至镇羌堡八十里 韩家川渡州西五十里 神山渡州西六十里 神山墩西南六十八里冯家川渡州西南九十里 桑园渡州西五十里
  对石支坪 水寨渡州东北十五里又东北至鐡匠铺河畔十五里 天桥子渡州东三十里
  黄河北一里自天桥子入州境西流经城下至韩家川折而南至后防村入兴县界共袤一百四十里 逾河府谷六堡【孤山 木园 清水营黄甫川 镇羌 永兴】 金志有大堡津汝谷津 明巡抚宋统殷恢复府谷诗序保徳府谷一河相望虽分疆域而安危共之属以逆氓负固久稽天诛予竣役平汾直抵保徳数月不下之贼八日而复漫书之以记岁月时庚午仲秋二十六日也
  石梯山东北二十里山上墩堡在石梯中有一夫当关千人却走之势扼而守之骑不得西下石梯滩州东北二十里石梯山下万厯二十六年水冲成河【一名杨家滩】石梯子墩西三十里
  黒石崖栈西南七十里中有石洞 山半石径上耸苍崖下临黄河长二十里逶迤屈盘行旅前后不克见明万厯三十八年知州胡柟设义勇于林遮峪令巡缉焉又与禅师崖栈州西南六十里胥关孔道
  深沟水南三十里流至柴家窊入黄河兴县徃来要道最为﨑岖保徳称十里九沟深沟尤险 保徳志唐为岢岚地乃合河县合河关北地也
  苍水山东南一百二十里岢岚州界东南至科举村八十里岢岚州界至苍水山一百一十里地杂岢岚州界 明知州胡柟请设义勇官
  后桥川李堂题安西楼诗云俯视禹门深峡水遥看修辨后桥川诗注俗云后河川欧阳文忠集作后桥川
  鹿径沟施闰章诗赤豹横眠鹿径沟
  陈家寨东十里 秦峁寨东二十里 花园寨西南二十里 庙沟寨东南五十里 新畦寨东南五十里铲铲崚寨西南五十里 丛林沟寨东六十里
  禅房寨南八十里 王家寨东南六十里
  河曲县
  河曲县长城河口铺东北接老牛湾常乐墩河曲界首长城胥沿黄河墩胥列垣内南有五铺又南为虎儿战墩东直桦林子堡又南为咽喉墩又南为天峯一墩二墩东直楼子营堡又南为蒿堡二墩三墩又南为拒虎墩东直罗圏堡又南为万斛浴墩黄河势迤西又南为镇河一墩二墩四墩五墩又南为靖狐一墩二墩又南为守河一墩东直灰沟营又南为三墩五墩黄河势复迤东又南为堑河墩西直垣上守河八墩又南为平泉墩西直垣上守河九墩又南为杨家寨墩西直垣上守河十墩东直唐家防堡又南为白沟营墩又南为显寨墩西直垣上横墙墩以长城势将尽有横墙入黄河漘故名之也又南为却狐墩山西长城界止共为垣二百五十五里黄河又南直五花营堡又南直得马水堡又南直杨免堡又南直石梯隘口口东枕高冈西临黄河全晋长城势葢始于此越河则陜西延绥清水营石梯隘口东南十五里为河曲县
  桦林堡北一百一十里堡北距关河口明成化间建防守一军二百偏关援兵营 嘉靖二十四年总督翁万达疏自西黄沙桦林子起至唐家防止为垣六里有竒堑再倍之増敌台四铺屋十二品窖六千六百四十九暗门一水口四
  楼子营北九十里明宣徳间建周四百六十步设守备一员军六百 治十五年都御史史琳言楼子营去偏头关七十余里宜储饷以备客兵请城之诏可秦边纪黄甫川一河之隔岢岚之楼子营也
  罗圏堡北八十里明治间建 北六十里有杨家寨旧调镇西卫守御今革在老牛湾南即常乐墩河口墩也 北八十里又有集义城今废
  灰沟营西北七十里即河保营明宣徳间建周五百五十步东西二门成化间都御史李侃置恒美仓设守备一军八百冬月氷合调偏老等军万余谓之御冻后改叅将统军三千罢御冻军 王越御冦方畧疏灰沟营与清水营相离四十里偏头关与延绥止隔一河本关除游兵之外尚有堪战军马四千于内选出一千听候河西传报声息警急船只一便一同渡河协助战守大同游兵亦选三千在大同左右卫或朔州操守相隔延绥止是四程一闻偏头关灰沟营传报挨次而进足可应援事缓即回本处操守用省边备延绥经久之防无出于此
  杨家寨西北七十里明初调镇西卫兵守之后裁唐家防堡西北六十里明正统间建周一百三十步设操守一军二百后益七十有四 秦边纪黄甫川之岢岚堡东南至灰沟营唐家防渡河直达偏头关治十四年火筛自七里沟入至唐家防
  五花城堡西北五十里土城周五百步 明五花营黄河东岸横桥墩山西镇界止
  河防营北四十三里即潞泽营明设守备一军五百万厯间总督萧大亨议逓年氷合繇潞泽营始调客兵二千驻守十一月集二月罢 万自约记魏中丞公防制台王公在河曲营城上下荒度得要地为今河防堡自河防至河曲营城三十里南至石梯隘口三十里河会迤北二里为下营又西北十五里为康家防北地平坦无险涉河抵黄甫川仅三十里河开则险在水河冻则镇守标兵及东西二路偏老马站诸营士卒共防范焉始事万厯丙申之三月逾年秋告成城垣周围二百八十步内建营房六百间
  得马水堡西北四十里旧设巡检司后裁土城周一里髙一丈二尺 得马水县西北四十里相传尉迟敬徳得马于此水西流入黄河 得马水关巡检司旧保徳州省志关在保徳州东北一百里 元太捕寨在得马水沟三面陡絶东面一径长二十丈广裁二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