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国朝雍正四年设
  广武城在布政司北三百八十里东至茹越口堡九十五里西至朔平府马邑县界二十里南至代州六十里北至大同府应州界十里 雁门关守备初驻代州嘉靖二十三年移驻广武城 广武西二十里至太和岭太和二十里至水勤口水勤二十里至吊桥岭吊桥三十里至庙岭庙岭三十五里至石匣口石匣十里至阳武峪阳武二十里至元冈口元冈三十里接寜武关之芦板寨 广武东十五里至水峪口水峪三十里至胡峪口胡峪二十里至马兰口马兰三十里至茹越口茹越三十里至小石口小石十里至大石口大石四十里至北楼北楼五十里至太安岭太安五十里至团城口团城五十里接平刑关之平刑岭 广武城东横背岭又东为葫芦口又东为凌云口又东为水峪口广武城西为太和口又西为白草口又西为八岔口 广武墩南十三里至雁门北口北口十里至雁塔雁塔十里至南口南口十里至代 广武北传烽浑源州繇山南孤山墩应州繇山南羊脑墩山隂县繇山南圪塔墩而传崞忻州北则繇芦板东则繇代柏林崖至班聂 三关志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通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道凡由大同左右卫而入势当首犯东越广武则北楼平刑皆敌冲也西越白草沟则夹栁树雕窝梁皆要害也雁门警备于是为急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俺答纠青台吉呪剌哈哈剌汉及叛人髙懐智李天章等冦广武南掠太原抵平阳韩信岭乃还
  白草沟 勾注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西陉上为太和岭后为白草沟即广武旧站通云中 史记正义代州雁门县有勾注山 勾注径勾注山之仄汉髙帝自晋阳至平城繇此越代谷 水经注陉山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鉼镫也 魏勾注碑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勾注为之首 括地志勾注山一名西陉山夏屋山一名贾屋山在雁门县 苏厉遗赵王书秦反巠分先俞于赵徐广曰尔雅曰西俞雁门是也正义曰巠音邢分字误当作山字括地志云勾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雁门县西北四十里俞音戍郭注云西隃即雁门山也按西先声相近盖陉山西隃二山之地并在代州雁门县皆赵地也穆天子传北巡至于鉼山之队东升三道之隥猎于
  山北大风雨雪作黄竹之诗以归 金志县有西陉镇
  广武故城州西十五里陉口之南即汉械系娄敬地广武城在马邑县南八十里韩王信与匈奴屯广武以南汉兵大破之即此汉为县属太原郡 雁门废县州西北四十里即汉广武县隋改雁门有东西陉二关今废 汉平城废县在雁门县之西 括地志广武故城在代州雁门县勾注山南四十五里 通典广武县故城在雁门县西南有勾注山一名西陉山旧唐志汉广武县隋为雁门县 明一统志广武
  故城在代州西一十五里 汉营隂馆即今治魏徙雁门治广武今州西故城防还隂馆营上馆城 汉高帝七年十月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冦晋阳将军周勃郦商夏侯婴破之追至离石定雁门楼烦诸县夏侯婴三陷阵 汉文帝后四年冦大入云中代屯勾注后五年冦三万骑入云中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勾注 应劭曰山险名也在雁门隂馆 魏牵招为雁门太守鲜卑步度根泄归泥等将部落三万附塞招自将归泥等讨轲比于云中故郡大破之招通河西鲜卑附头等十余万家缮治陉北故上馆城置屯戍以镇内外 晋咸和三年赵石虎以五千骑伐代代王纥那战于勾注败绩奔大寗 元魏皇始元年八月自将兵四十万南出马邑逾勾注燕幷州牧辽西王农弃城遁幷土悉降 武定元年八月齐献武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自土隥四十日罢 周保定四年正月伐齐元帅杨忠以突厥众坏齐长城而入席卷三十余镇齐人守陉岭之隘忠击破之留其裨将杨纂屯灵邱以为后拒而自以兵攻晋阳不利引还纂亦解归 隋大业十一年八月北巡始毕勒骑四十万谋来袭义成公主遣使告变乃疾驰至雁门始毕兵亦至围雁门城中兵民十五万食止支二旬诸属城皆破惟崞城守始毕急攻雁门矢及御前萧瑀请谕将士不复东征髙丽厚为赏格且使人于义成公主以诏书系木浮水以出徴兵从之九月唐公李渊子世民应募説屯卫将军云定兴曰始毕以我仓卒不能赴援宜昼引旌旗夜鸣钲鼓必谓我救兵大至不战遁矣定兴从之防义成公主亦使使告始毕曰北边有急乃解围去遂入楼烦关以还 按魏徙雁门郡治广武今广武废县也郡寻还隂馆隋开皇五年改广武曰雁门县即魏所徙郡治今广武旧站也 唐武徳二年始毕可汗佐刘武周以五百骑入勾注宋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契丹十万骑入雁门代州刺使杨业率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大破契丹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多啰自是见业旌旗辄引去 雍熙三年三月都部署潘美自西陉入与契丹兵遇追至寰州破之神卫军都校薛超从潘美北征至雁门西陉路与辽师遇败之斩首五百余级超连被创血濡甲缕部分军士自若 熙寜七年沿边増修戍垒起铺舎雁门以北稍侵入蔚应朔三州界辽遣使来言疆事诏太常少卿刘怩境上防议八年春辽使萧禧来防于大黄平议不能决初辽蔚朔应分水岭土陇为界及行视无土陇乃曰但以分水岭为界凡山皆有分水无可据辽复遣萧禧来致图书诏知开封府韩缜代怩复遣使知制诰沈括先报聘括诣枢宻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事书石长城为界去今所争黄嵬山三十余里言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括至辽辽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以应之辽知不可夺遂舎黄嵬而以天池请括还王安石进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于是诏缜割畀辽东西失地凡七百余里其后辽复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遂起用兵之衅时提防河东刑狱蔡廉上言不可失要险起冦心不听 两镇三关志北方之险卢龙飞狐勾注为之首宋之立国不竞于岐沟之战未能复卢龙不胜于陈家谷之师未能复飞狐兹又无名捐此不能全勾注譬之防川堤障悉沦何以远溺故尝曰宋之南渡不在于汴京之括金而在于分水岭之画界宋之遂亡不在于琼崖之覆舟而在于襄邓之失守 尹耕宋割分水岭论夫地险有二山水是也水险主客共之山险主可专利宋人所割分水岭之地今不可考然尝登雁门逾夏屋极目于勾注广武之间而知陉山形如人字一脊中分山南据脊则利归山南山北据脊则利归山北辽人所以拳拳于此也 金朔州鄯阳县有桑干河太和岭天池雁门关覇徳山而代州雁门县有夏屋山雁门山有雁门西陉胡谷镇是雁门勾注之险分朔代元破野狐岭军所以易于长驱深入也 元戊寅穆呼哩自西陉由太和岭入河东攻太原忻代泽潞汾霍等州悉降之遂徇平阳 金兴定二年八月己酉元遣穆呼哩等帅步骑数万自太和岭徇河东乙夘收代州己夘十月复由云中歴太和寨入葭州 元大徳五年兴屯田于太和岭之间分山隂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寜武七屯 韩安国曰孝文帝尝拥天下之精兵聚之广武常谿 三关志雁门郡治广武井水咸苦民担辇远汲徃返七里汉建兴四年魏雁门太守牵招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开广武渠注水城内甚得其济
  峪口州南东西二峩之中南入五台界 峩岭曲径通微盘折而上越岭复盘折而下五里至五台白崖村
  峩口州东南六十里接繁峙界有峩口寨堡 西二十有黒山寨堡
  水峪口广武站东十五里 翁万达疏自水峪鸦儿崖起东至马兰口霍家坡止为垣五十三里有竒増添敌台九十六铺屋二百八十八品窖五万四千八百
  胡峪口水峪口东三十里
  葫芦口广武横岭背东 横岭盘道势最纠结故明时垣工最详
  凌云口葫芦口东北少东南至水峪口 翁万达疏自凌云口莱树沟起至大安口阎家岭止为垣四十五五里有竒石堑三十之一増添敌台一十八铺屋五十四自凌云口黄沙坡起东至大安岭尽境及葫芦头横墙地止为垣二十丈五尺削崖垣二里有竒増添敌台五十四铺屋一百二十六品窖六千九百二十四
  马兰口凌云口少西北错繁峙应州界 翁万达疏自霍家坡起东至凌云口黄沙坡止为垣四十里有竒増添敌台八十一铺屋二百四十三品窖七千九百
  七里堡西七里 马站堡西十五里 古城堡西十五里 八里堡西二十里 窰子头堡西二十里 阳明堡西二十二里 茹解堡西三十里 平城堡东五里 二十里铺堡东二十里 门王堡东二十里聂营村堡东三十里 下社村堡东四十里 梨
  园堡南七里 下田堡西北七里 上田堡西北十五里 花家村堡西北二十里 宇文堡西北二十里 常河堡西北二十里 官园堡西北三十里磨方堡东北十五里 薄村堡东北十五里 赤土堡东北二十里 马村堡东北三十里 三家村堡东北四十里 望台堡东北四十里 鹿蹄涧堡东北四十里 胡峪堡东北六十里 髙村堡东南八里 金盘村堡东南十里 选仁村堡东南十五里下庄村堡东南十五里 东帐村堡东南二十里黒山庄堡东南四十里 堡子土堡西南十五里
  赵村堡西南二十里 徐村堡西南二十里 阎村堡西南二十五里 白水堡西南十七里 下茹解堡西南三十里
  五台县
  石盆口县东十五里为茹村繇茹村而东至石盆洞口繇石盆洞口入东北一谷为上峪袤四十五里路通高洪口台怀镇射虎川长城岭繇石盆口南为下峪一水中流两山夹岸路南通牛道岭东南通黒山关石盆口东山有柏寨有石盆沟 北汉天会十一
  年三月招收指挥使阎章以石盆砦宋镇州降
  髙洪口东南七十里南连石佛口北接大峪口路通阜平县关口山明洪武九年置巡检司 上峪北山下为河口村虒阳河清水河滙此又上为高洪口又渡河北至松岩村入峪四十五里至是少平 高洪口巡检司今寓城中
  长城岭由高洪口沿河至石嘴村北进则台懐镇又繇石嘴北上过红崖为射虎川又北鐡铺村过卢家庄子东上二里至长城岭直龙泉关界 龙泉关东台东南六十里
  大峪口东北五十里福胜都东通阜平县西通崞县北通繁峙县明永乐八年置巡检司今裁 县东北四十里为窦村镇繇镇东少北至南道头又东至大峪口又东北至香城沟夹道山泉多虎豹又盘山而入至繁峙县界西瓦梁
  饭仙口东北一百二十里明永乐九年置巡检司今裁西南二十里有狐野口又西北二十里有赵胜口
  石佛谷东南五十里百兰都
  黒山东南九十里接平山县界山东为黒山关 小峪两山夹水一日度河者数十至耿家庄莲花盆东入一谷翳林飞瀑为悬钟堂又过砂崖吕家庄至黒山关 自黒山关下抵县城百里涧山行水流逶曲即东峪沟也 油盆池在黒山下
  摩天寨东北九十里峭壁插天高二十余里上平地数顷可驰射 摩云山 唐末蒲绛民避乱五台壁摩云山羣贼徃攻不克李罕之以百人攻拔之众号李摩云
  曹寨南七十余里峻峋拔起四面石壁滹沱绕其下国朝顺治六年姜贼据之总兵李延寿募壮士登寨军中夜先击鼓以乱贼之听乃凿石下铁椎如猿狖攀援而上贼不为备遂破
  窦村镇
  国朝顺治六年姜党穴窦村镇宣府总兵李延寿声言牧马代州刻期繇峩口进兵出贼不意夜骤马窦村贼惊遁纵击无一脱者五台围解
  台懐镇康熙五十二年设营墩泛三县地余繁峙金刚库康熙五十二年设营墩泛四
  水月堂寨东北七十里上如覆甑下如壁立 元黄寨豆村山东山高峻 武寨东四十里险峻 髻寨南三十里 狐突寨南四十里 槐隂堡立崖上东冶堡 东峡堡 髙家庄堡 穑头堡 建安
  堡 河边堡 两涧堡 泉岩堡 郭家寨堡繁峙县
  茹越口堡北六十里明正统十年筑在布政司东北九十三里东至小石口堡二十里西至广武城南至繁峙县六十里北至大同府应州四十里 应州南三十里为茹越北口龙湾山南四十里为茹越北口宋志有繁峙茹越大石义兴冶寳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金志繁峙县有茹越镇 后唐末诏应州修茹越口 辽以云州为西京则茹越之路自通明正统十四年九月瓦剌繇茹越口入掠忻崞繁峙五台
  小石口堡东北八十里明正徳十一年筑在布政司东北四百一十里东至北楼城三十里西至茹越口堡二十里南至繁峙县四十里北至大同府灵邱县界二十里 应州东南三十里大石口同 小石峪北二里有大石峪水应州小石峪有小石峪水应州
  大石口堡东北八十里明正徳十一年筑 宋端拱元年辽人自大石路南侵知代州张齐贤预简厢兵千人为二部分屯繁峙崞县下令曰代西有冦则崞县之师应之代东有冦则繁峙之师应之比接战则郡兵集矣至是果为繁峙兵所败 宋张耆言契丹云应蔚朔四郡间遣人以文移至幷代非观边虚实即欲察识道路宜宻谕代州自云应蔚至者繇大石口入自朔至者繇土隥入余间路塞之以示险 金志繁峙县有大石镇
  北楼口城东北一百一十里布政司东北四百二十里东至平刑关六十里西至小石口堡三十里南至繁峙县界四十里北至大同府广昌县界二十里 明正徳十一年城北楼诸堡凡十有一幷设北楼仓北楼北口在应州东南四十里 北楼口南通朗岭关 嘉靖二十三年置游击将军别为营驻北楼口三关叅将守备分驻北楼口各一员 唐武徳七
  年颉利愿欸北楼关请互市上不之拒 胡松荅翟中丞书雁门守备虽带管其地然设在代州势难遥制且代城甚坚其中固有代州振武卫与按察分司自足捍御宜改置北楼口使备东十隘 王家屛三边修守记甓二城北楼广武増筑土堡六古计砂涧福连房大营屯黒圪塔中庄
  朗岭关【旧名狼岭】东一百里应州南四十里路通应州界振武卫守备关下有马跑泉
  平刑关东一百三十里路通灵邱县 一名瓶形雁门关东二百三十五里路通灵邱县西北连浑源州大寨口南接正定府阜平县界 平刑营在布政司东北五百里东至直阜平县界三十里西至繁峙县一百三十里南至直阜平县界十八里北至大同府浑源州一百二十里 大寨头关在浑源州西南一百一十里 明设守备一员百戸一员征撡马军五百名守堡旗军一百八十四名 金志繁峙县有瓶形镇 宣府镇摘兵三千在平刑关驻劄专应援呉王口别镇兵三千在广昌县驻劄专应援浮图峪插箭岭等处 嘉靖二十三年巡抚都御史曽铣议大城雁门长城自老营丫角山至平刑关东八百余里 杨博据要害疏大同则当守浑源灵邱广昌银钗驿马等岭协同保定镇巡固守紫荆倒马马水口等处使不能越关而南山西则当守阳方神池老营堡偏关等处使不能越关而西其五台繁峙平刑设在关外尤当一体戒严 明设平刑军站去砂涧驿太白驿各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