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寿阳县
  饥虎寨北三十里西张村四面壁立髙十余丈广十四五畆井深十三丈北峙青龙寨相距裁十数武亦险絶
  西张寨金兴定四年从辽州刺史从宜行元帅府事郭文振请升寿阳县西张寨为晋州
  黄岭西北五十里 黄岭墩 岭皆黄沙 明嘉靖九年十月俺答南下蹂盂之方山等村至黄岭界而还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叛将白光木率众繇黄岭抵
  宗艾镇次日官兵追之未及镇二里许至娄家坪为贼伏兵所败次日复追至县南贾卜坪大战官兵复败
  东王坡西四十里上下﨑岖
  舍身崖西六十里陡险
  遂成镇西七十里要罗山中明嘉靖十三年分巡佥事方日干檄主簿牟嘉绩建镇今废
  涡山南八十里南接和顺界
  太安镇西五十里为太安驿太安寨 张浄镇东三十里 宗艾镇北二十里 宗艾寨在北定二都废解愁镇北三十里 解愁寨在北定三都废 雷公寨在雷公村 山南寨在东寜四都 景上寨在东寜五都 白马寨在南康一都 孤嘴寨在南康三都 燕竹寨在西安一都 清平寨在西安二都狄那寨在西安三都 西垴寨在西安四都 孙家寨在西安八都 温家寨在北定一都 独北寨在北定三都 寨底寨在北定三都 长榆寨在北定三都 羊头寨在北定四都 保安寨在北定七都上峪寨在北定七都
  盂县
  榆枣关东北一百一十里伏马关东北四十里滹沱河所经路通平山县古设关今废土人名榆枣口繇县北至五台路【省志县东北四十里误】
  伏马关东北七十里旧名白马关路通平山县古设关今废 白马山东北七十里东有白马关 图经白马之山牧马之水出焉 唐志盂县东北有白马故关 金志有白马山泉仇山滹沱水 元癸未河北西路都元帅史天倪徇山遂克三关不浃旬定四十余砦
  六岭关东北六十里路通平山县 唐博野乐寿二县介范阳成徳间每交兵先薄二城故常为剧屯徳宗以李寰守博野王廷凑叛二县坚壁固守寰所领士右神策号忻州营牛元翼出深州寰亦引兵三千趋忻州廷凑邀之寰斩三百级追者不敢前后授横海节度使讨李同防按军不进乃罢忻州营【博野趋忻州当繇盂县】
  两岭山西一百二十里阳曲界山势如画当二邑东西之交二十里无聚落
  十八盘关东北八十里平山县界
  中社北六十里
  牵牛堡在牵牛山 牛村堡 杜村堡 洪塘堡 小坪堡 小湖堡 新庄堡 梁村堡 蒋村堡 郭秋堡 汉戸堡 凌井村堡 兰村堡 楼里堡待贤堡 石假堡 西烟镇 西烟堡 城武村堡乐平县
  黄沙岭东一百二十里接赞皇县界岭东为九龙关老人峯东六十里踞黄沙岭隘口 尔朱兆至广阿齐献武王令遥授幷州刺史李宻募殷定二州兵五千镇黄沙井陉二道 窦建徳援王世充命检校幷州总管刘世让率万骑出黄沙岭袭洺州 唐李諲承天寨记开府张公奉璋于黄沙岭筑徳化城 十八盘岭赞皇县西六十里山势嵯峨林木丛茂中有小径萦纡上下有十八盘
  鹤度岭东九十里五代时北汉守险之地隘口有石城今直临城县岭东下高卑迥殊号为天险 一名仙台又名锦绣台 元好问诗仙人台高鹤飞度锦绣堂空去无路人言马岭差可行若比黄榆犹坦步 乔宇诗更西南佳胜处太行青翠接中条鹤度岭在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漫天岭在鹤度岭北 麦穗岭在漫天岭东 鹤度岭关在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山髙惟鹤可度最为险要仰面攻者弗克 锦绣堂关与鹤度岭关相聨
  马岭关东南一百里接邢台县界直设兵戍守 白岩山麓踞马岭隘口乃北汉守险地也遗址尚存东接邢台县境 王云鳯诗厚坤忽拥太行脊上倚青天才一尺瀑布直下三千丈六月时有氷花积鸣泉汨汨山翠微一不动玻瓈碧 马岭石桥
  松子岭南四十里接和顺县界岭北有小松水又有松溪水 苏祐诗髙穿虎豹羣太行应絶顶 孙继鲁诗太行松子岭天作出羣山
  静阳村县东北汉刘崇置砦以扼周师北控井陉漫天南控黄沙黄榆 宋志乐平有静阳砦 金镇一浄阳
  石人寨在臯村周二百步髙七十余丈山狭而盘旋下有大石窰可容数百人繇窰门鸟道而上即寨也金元时阎甫阎显率乡人避兵于此岩间一石若两人相负因以名寨
  安阳寨在北界都村 青花寨在野头村 黒石寨在孔子村 石龛寨在白阳峪口 寨镇 店上镇忻州
  忻口北五十五里两山中夹滹沱水寔晋阳门戸万厯二十九年巡抚魏允贞用石甃堡险固可守 忻口诸山北五十五里山甚多踞滹沱曲镇堡在焉 玉箭崖忻口北东岸俗名将军背 忻口故城北五十里在忻口堡西半址存相传汉髙祖自平城还师驻此筑城水东有猫寨 宋志秀容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 通典忻州因忻口为名 后周围太原契丹救汉出忻代世宗遣符彦卿拒之以史彦超为先锋战忻口彦超左右驰击解而复合者数四遂殁于阵世宗遽班师 辽应厯时周人侵汉以南院大王塔喇都统西南道军援之周已下太原数城汉人不敢战及闻特烈兵至周主遣郭从义尚钧等率精骑拒于忻口特烈击败之获其将史彦超周军遁归复所陷城邑
  云内口西七十里龙门山北云中水所经也宋孟良常守此明初巡检朱徳亮守之亦名寨西隘口西至蒲阁寨通静岚石隰等路北至沙沟寨通寜化寜武等边嘉靖三十四年吉囊自寜化等处冦太原由此北出即云内镇一名云内堡 省志寨西隘口乃云内镇也一名云内堡忻州西北明洪武间置巡司后裁
  孟良城西北七十里蒲阁寨东又云内口东有教场址存
  石岭关南四十里界阳曲县设巡检司 通考秀容有石岭关 定襄石岭关甚险固 六郎城南四十里石岭关北宋杨延昭驻兵于此
  赤塘关西南五十里路村一都东南入省城 唐赤塘关属阳曲 金石岭关专属忻州 云内赤塘一带西南直通晋阳 东高西高二堡州治西北六十里地皆平衍唐宋戍石岭赤塘二关郡置防御团练使明不设兵嘉靖庚申谙达由寜武诸口入犯忻口迤西东高西高等都一带平衍骑渡沙河直抵郡城入云内口过赤塘直抵省防 赤塘谷西五十里白马山谷即五代时刘赤塘所隐也
  白马山西南六十里北连大岭山西南界静乐 辽保寜初宋围太原以北院大王耶律乌哲率兵徃援至白马岭遣劲卒夜出间道疾驰驻太原西鸣皷举火宋兵以为大军至惧而宵遁 北汉广运六年三月辽干亨元年也南府宰相耶律沙援北汉与宋将郭进遇于白马岭时辽兵阻大涧沙与诸将欲待后军至而战冀王迪里监军穆济等以为急击之便沙不能夺敌烈等以先锋渡涧未半为宋人所击兵溃敌烈及其子蛙哥沙之子徳里突吕不部节度使圗敏黄皮室详衮唐古等五将俱没士卒死伤甚众防南院大王色珍兵至万矢俱发敌军始退
  牛尾庄巡检司西南百里 牛尾庄寨在忻州西南九十里白马山西南路通静乐县界明洪武七年置巡检司
  沙沟寨西北七十里洪武间置巡检司
  猫寨北五十里白村里忻口东极险元设戍兵明正统末也先入石巨射退四十七骑寨获全
  云中山西北八十里与双尖山连北界崞县
  大岭山云中山西二十里北连崞县黄嵬山西界静乐虎头山寨游邀堡胥东南二十里 代郡堡东北三十五里 三交堡西六十里 魏家沟寨王家寨胥西七十里 蔡尖寨西七十五里 髙崖寨西南七十里 麻防镇堡南二十里 关城堡南四十里 上下閙峪二堡西四十里 米家寨西北六十里 南高寨西北五十里 部落堡北五十五里 呉家堡北四十里 高村屯堡东北四十里
  定襄县
  蒋村东北二十里滹沱河北有荞麦寨势极峻耸隔河南对神山寨与玉池湾胥要地 明嘉靖末俺答破荞麦寨
  神山寨东北十五里滹沱河南垒石山岭北对荞麦寨虎头山西南三十五里西接石岭关以形似名
  段木山东北四十里接大关 明嘉靖四十年土贼夜藏段木山昼出掳掠兵巡道王乔年及常参将设计诱之夜发兵擒获四十余人余党解散
  开门峪东南十五里一山中分相对如门 今盂县故城名自开城相传赵盾射龙于此
  龙头山西北三十五里滹沱河水经其旁对水西忻口镇玉池凹南三十里盂县宋庄界
  丛山南二十五羣峯联络山尤耸峙
  上汤头村山寨西北三十里崞县板市界
  卧虎山北三十里
  青石村土寨东北三十五里五台东冶村界
  五石峪山东二十里
  十八盘山东三十里盘旋而上一十八转接五台大关窰头山东南二十五里上有羊肠产石炭
  东郦村堡东十里 刘晖村山寨东南十里 南王村山寨东南十五里 张村堡南十里 坛村堡南十里 智村堡西南十五里 长安村堡西十里 蓝台村堡西十五里 向阳村堡西北三十里 横山村甎堡北三十里 镇安村堡东北二十五里 砂村山寨东北二十五里 芳兰村堡东北三十里牛台村堡东北三十里 芳兰镇 中霍村 横山村 南受罗村
  静乐县
  两岭关东六十五里土城周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一尺两岭山高五里盘踞四十里两山相对面北北岭面
  东南东至石庄北至忻州界西至固镇乃管涔山东北枝转南折北之两脊也西北诸镇并榆林寜夏取道焉 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又置巡检司守之洪武八年移巡检司于顺水村今在故镇 两岭隘在县东南六十里南通阳曲县
  鹿径岭关西六十里岚县界路通岢岚旧置巡检司后裁 鹿径岭山【一名鹿绽岭】西六十里芦芽西出枝南度者在岚县界 赵吉士议据管涔鹿径则宣大河保隔而为二而偏头寜武直拊其背而防其吭 洪谷岢岚洪谷即今鹿径岭道也详岢岚
  娑婆岭隘东八十里土城如两岭明初调太原左卫兵守之洪武七年置巡检司后司移天门关 婆娑隘西五十里有马家防隘口 东北十里有石神岭隘口通忻州界 西北三里有桥门岭隘口 东南十余里有杨寨沟隘口 南十里有悬钟岭隘口通忻州牛尾寨
  楼烦镇南七十里东临汾水西抵周洪山通交城县本宋金县也元改置巡检司明因之洪武二年建楼烦巡检司旧称副巡检以土人为之 楼烦城南七十里址存 通考宪州本楼烦监牧岚州刺史领之唐贞元十五年别置监牧使 隋炀帝十一年秋九月自雁门郡入楼烦关以还 唐楼烦郡东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兵三千人 唐北有楼烦关 宋白续通典宪州故楼烦监牧 唐昭宗龙纪元年李克用表置宪州北汉因之领县三【楼烦 元池天池】宋咸平五年以州地卑隘多水潦移治静乐军之静乐县遂废军又废天池元池二县入静乐非今楼烦镇也
  故镇巡检司洪武八年置
  风沟堡 武家庄甎堡 下马城堡 高家堡 桑园堡 巾字山堡 磨管峪堡 鳯凰山寨 北马房屯寨 西马房屯寨 龙和寨 任家村寨 南楼烦镇 阎市崖 天城店 西马房镇 北永安镇代州
  雁门关古勾注东西陉之地双阙斗絶雁度其间故名古有雁门关明洪武七年置代州振武卫辖六千
  戸所即代北四十里置关仍置守御所景泰元年以都御史提督关务后用山西巡抚兼之关外大石墙三道小石桥二十五道北为广武站辖隘口十八东为水峪为胡峪为马兰为茹越为小石为大石为北楼为太安为团城为平刑西为太和一名白草沟为水芹为吊桥为庙岭一名夹栁树为石匣一名雕窝梁为阳武峪为元冈为芦板口胥有堡 正徳十一年都御史李钺于雁门东筑七堡石墙呉城六以遏山隂之冲东梁坡乱石滩骆驼石以遏应州之冲天井梁以遏浑源州之冲雁门西筑四堡八岔石匣小莲花以遏马邑之冲夹桞树雕鹗梁以遏朔州之冲 嘉靖十九年都御史刘臬请城雁门隘塞三百里高濶以一丈五尺为式掣回大同协守班军分戍十八隘雁门平刑盘道梁为阨塞繇雁门东顾则平刑西顾则盘道梁介乎东者则水峪胡峪马兰茹越小石大石太安团城凌云葫芦焉介乎西者则太和白草八岔小莲夹栁燕水雕窝元冈焉是所名十八隘也自宋有之而州西二十二里阳明堡正走晋阳道都御史许守谦兵备张惟诚砌筑甎石为内助之险 野史代城之北层峦叠嶂四十里至雁门节节高上直在云端关外即古沙漠地二十里至广武站视关又在十里之上即宋杨六郎屯兵故址烽墩鳞鳞俱在嘉靖时吉囊从冦家梁入犯忻州崞县一带盖冦之行必于山巅高阜处故名山脊曰梁万厯三十三年巡抚李景元为筑墙之议绵亘十五里坚固精好外防雁门内巩省防冦不敢窥焉 杨六郎寨雁门关北口东山上马邑县在县南五十里其西五里有佳吉寨 傅家坪土桥石桥皆在雁门关三关志雁门封山表郡旧矣十八隘自宋有之宋失山后以此为防 山西之关四十有余皆踞隘保固而耸拔雄壮则雁门为最 乔宇雁门山记午上关折西蹑高岭絶顶四望则繁峙五台耸其东寜武诸山带其西正阳石鼓挺其南朔州马邑临边之地在其北 邓亨疏代州雁门关西抵寜武偏头东连紫荆倒马逼近朔州威逺为京畿之藩篱作山西之屛垣自正统景泰年间以来也先俺答节从雁门关东茹越等口入冦直至忻州繁峙五台等州县考之郡志亦云外绕羣山中开平壤自古战守之区论之目前则偏头寜武地方之要害相为甲乙图之深远则代州雁门关隘之关尤当注意
  雁门守御千戸所在布政司北三百六十里东至水峪口代州界二十里西至盘道梁堡三十里南至代州界三十里北至广武城二十里东南到代州治 尔雅八陵西俞雁门是也【郭璞曰即雁门山】山海经雁门者雁飞出于其间 吕氏春秋雁门九塞之一 五朝志雁门有关官有长城有累头山有夏屋山 通典雁门郡南二十里有东陉关甚险固 唐志雁门有东陉关西陉关 宋志雁门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金志雁门有夏屋山雁门山滹沱水镇三雁门西陉胡谷 赵武灵王北畧中山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彊兵 赵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边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约曰冦即入盗即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冦每入烽火谨輙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嵗亦不亡失然冦以牧为怯赵王让之牧如故乃使他人代将出战数不利复请牧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牧至如故约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乗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冦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冦大率众来入牧多为竒阵张左右翼击大破之杀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嵗不敢近赵塞 汉元光元年十一月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 五年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 六年遣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失道而还 元朔元年三月冦入雁门败都尉杀畧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获首虏数千级 北齐河清二年周师及突厥至幷州望齐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鐡何可当耶乃还至陉岭冻滑铺氊以度马寒瘦膝已下皆无毛比至长城死且尽截矟杖之以归 隋大业十三年雁门丞陈孝意奔还雁门雁门人杀之以城归刘武周 唐大厯十三年回纥袭振武攻东陉入冦太原河东节度使鲍防与战于阳曲败绩代州都督张光晟又战于羊虎谷破之冦乃去 宋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尼玛哈由雁门趋太原所过皆陷 明景泰元年刑部右侍郎江澜督修雁门关 雁门关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