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唐     河东道   辽州    辽山榆社平城和顺
  五代          辽州
  宋     河东路   辽州    辽山和顺榆社平城
  金     河东南路  辽州    辽山榆社和顺仪城
  元    河东山西路【肃政亷访司】晋宁路  辽州辽山榆社和顺
  明     山西布政司 辽州    榆社和顺
  国朝    山西布政司 辽州    榆社和顺辽州
  汉上党郡湼县地晋为轑阳县属乐平郡北魏眞君九年罢辽阳入乡县乡郡孝昌二年复置乐平郡北齐省隋开皇十年复置改辽山县又析乐平县置辽州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析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新书四县中有辽山无和顺】置辽州治乐平县乂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八年改辽州为箕州先天元年改仪州天寳元年改乐平郡为下郡辽山为中县乾元元年复为仪州中和三年八月复为辽州河东道五代胥辽州【周时入东汉】宋辽山为下县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年为鎭入辽山县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辽州县镇并复来治辽山县河东路金为中刺史天防六年以与东京辽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复去南字河东南路辽山县为倚元为下州晋宁路辽山为下县倚郭明省辽山县入州
  国朝因之直山西布政司编户旧二十七里今十一里
  和顺县【州北九十里】
  周春秋时晋大夫梁余子养邑后汉志湼有阏与聚汉上党郡沾县地
  晋属乐平郡
  北魏属太原郡
  后周为梁榆【系】
  隋开皇十年改名和顺十六年又置平城县属太原郡明一统志有古和顺城故名
  唐【中】武德初和顺平城胥属并州三年析置义兴县改和顺属辽州六年又改平城来属省义兴县入焉
  宋【下】熙宁七年省为鎭入辽山县元祐元年复置和顺县辽州平城县为中县亦仍来属
  金贞元二年废平城县为仪城鎭贞祐四年复陞仪城县和顺如故
  元【下】至元三年省仪城入和顺辽州
  明辽州
  国朝因之编户旧二十二里今五里
  榆社县【州西一百里】
  汉上党郡湼县地
  晋武乡县地
  北魏乡县有榆社城乡郡
  隋开皇十六年析乡县置榆社县属韩州大业初仍废入乡县上党郡旧唐志义宁元年析置榆社县
  唐【中】武德三年于榆社置榆州割并州平城来属仍置偃武县六年废榆州及偃武县以平城榆社属辽州
  五代
  宋【中下】熙宁七年省榆社为鎭入威胜军武乡县元祐元年复置辽州
  金
  元【下】至元三年省入辽山六年复置
  明仍辽州
  国朝因之编户旧三十里今十里
  沁州地表
  总部   郡国   州县
  唐    冀
  虞    并
  夏商   冀
  周    并    晋    蔡臯狼
  韩
  赵
  秦         上党郡
  汉    并    上党郡 铜鞮湼氏襄垣谷逺
  后汉   并    上党郡  湼 襄垣 谷远
  司   河东郡  垣
  魏         上党郡
  晋    并州   上党郡  铜鞮湼襄垣谷逺北魏   并州   南垣州
  乡郡    阳城乡铜鞮
  义宁郡   义宁 安泽 沁源
  北齐          南垣州【改丰州】
  乡郡
  义宁郡
  后周    潞州    乡郡
  义宁郡
  隋     冀州    上党郡   乡 铜鞮 沁源
  西河郡   绵上
  唐     河东道   潞州    铜鞮武乡
  沁州    沁源和川绵上
  五代          沁州
  宋     河东路   威胜军   铜鞮武乡沁源绵上
  金     河东南路  沁州    铜鞮武乡沁源绵上
  元    河东山西道【肃政亷访司】晋宁路沁州铜鞮沁州沁源武乡
  明     山西布政司 沁州    沁源武乡国朝  山西布政司 沁州  沁源武乡
  沁州
  春秋晋地后属韩又属赵秦汉皆上党郡地【按当属铜鞮谷逺县地】晋铜鞮县上党郡北魏铜鞮县乡郡又置阳城县建义元年又置义宁郡及沁源县为郡治【州志以汉谷逺县地置沁源安泽二县】后周因之隋铜鞮县上党郡开皇十八年省甲水县入焉又开皇初废义宁郡十六年置沁州大业初州废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析沁源置和川凡四县唐武德元年沁州为下州三年析铜鞮置甲水县六年以铜鞮韩州九年省甲水县永徽六年铜鞮沁州显庆四年改潞州天寳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五代胥为沁州宋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威胜军同下州省沁州入焉河东路铜鞮县改军为中县威胜军治金河东南路天防六年升沁州为中州元光二年升为节鎭军曰义胜铜鞮县为倚元晋宁路铜鞮为下县至元三年省録事司武乡县入焉【明一统志平阳路】明洪武初省铜鞮县入州领县二万厯二十四年改属汾州府三十二年仍山西布政司
  国朝因之编户旧六十里
  沁源县【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汉谷远县地上党郡
  北魏建义元年置沁源县为义宁郡治
  北齐
  后周
  隋开皇初义宁郡废十六年置沁州及义宁县十六年置绵上县十八年改义宁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入沁源县上党郡唐志义宁元年析置和川县
  唐【中】武德二年析置招逺县三年省和川为中县又置绵上县为中县
  宋【上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威胜军绵上为中下县寳元二年亦自大通监来
  金元光二年十一月升为谷州
  元仍名沁源为下县沁州至元十年省绵上县入焉明沁州
  国朝因之编户旧五十二里今七里
  武乡县【州东北六十里】
  汉湼氏县地上党郡旧唐志汉垣县
  晋仍置湼县又始置武乡县上党郡石勒置武乡郡后罢
  北魏延和二年置乡郡领阳城襄垣乡铜鞮四县治乡县眞君九年罢辽阳属乡县旧唐志魏曰湼城移治于南亭川即今治
  北齐
  后周废丰州隋志又有后魏南垣州寻改丰州
  隋开皇初郡废以乡县上党郡十六年分置榆社县大业初废
  唐【中】武德初属韩州州废属潞州则天时复加武字神龙年去武字为乡县后又加武字
  五代
  宋【上】太平兴国时改隶威胜军熙宁七年废辽州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旧
  金
  元【下】至元三年省入铜鞮后复置沁州
  明沁州
  国朝因之编户旧三十里今十里
  平定州地表
  总部   郡国   州县
  唐    冀
  虞    并
  夏商   冀
  周    并    晋    盂马首
  厹繇
  东山臯落氏
  赵
  秦         太原郡
  汉    并州   太原郡  上艾 盂 榆次
  上党郡  沾
  后汉   并州   上党郡  沾
  太原郡  榆次 盂
  冀州   恒山国  上艾
  魏         太原郡
  上党郡
  晋    并州   太原国  盂
  乐平郡  沾上艾寿阳乐平
  北魏   并州   太原郡  沾 受阳
  乐平郡  乐平 石艾
  北齐   并州
  乐平郡
  北周    并州
  乐平郡
  隋     冀州    太原郡   寿阳 乐平 石艾盂
  唐     河东道   太原府   盂 夀阳乐平 广阳五代
  宋     河东路   太原府   寿阳 盂
  平定军   平定 乐平
  金     河东北路  太原府   盂 寿阳 晋州
  平定州   平定 乐平
  元     河东山西道【肃政亷访司】冀宁路 寿阳平定州乐平盂州
  明     山西布政司 太原府   寿阳盂县平定州乐平
  国朝    山西布政司 平定州   寿阳 盂县 乐平平定州
  汉上艾县太原郡后汉属常山国晋乐平郡北魏更名石艾眞君九年罢孝昌六年复明一统志为西阳郡隋太原郡旧志开皇初辽州大业中太原郡后受州唐【畿县】武德三年辽州六年受州贞观八年州废太原府天寳元年更名广阳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建平定军鎭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鎭州广阳砦建平定军同下州河东路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属平定军金河东北路大定二年升州为下刺史平定县为倚兴定二年为防御十一月复降为刺郡领平定乐平二县元太原路为下州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乐平二县入州七年复置乐平县旧志元初开元帅府统臯和辽仪威盂邢晋等处至元二年辽仪和入平阳威入广平盂隶太原邢入顺德明为平定州太原府领乐平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陞为直州析太原府盂县寿阳县焉编户旧三十三里今二十一里
  寿阳县【州西一百里】
  周春秋时晋马首邑左传韩固为马首大夫
  汉榆次县东境
  晋始置寿阳县乐平郡旧志在寿水之阳故名明一统志晋末省
  北魏眞君九年改并州太原郡旧志太武时省入晋阳县寻复置
  隋开皇十年改并州南受阳县为文水汾州东故寿阳置寿阳县
  唐【畿】初为受阳县武德三年属辽州六年徙受州来治领寿阳盂二县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来属贞观八年州废属太原府十一年更名寿阳
  五代
  宋【次畿】太原府
  金兴定二年九月割平定州四年正月以寿阳县西张寨置晋州旧志大定初割榆次东境三百五十余户寿阳寻徙州治清源
  元【下】太原路
  明为寿阳县太原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平定州编户旧三十里今二十四里
  盂县【州西北一百里】
  周晋大夫盂丙邑后汉志注作盂邴明一统志本仇犹国战国属赵为源仇城
  汉置盂县太原郡
  晋太原国
  北魏省入石艾县乐平郡县志又于县西百里置抚城县属定襄郡
  隋开皇十六年置原仇县太原郡大业初仍名盂县唐【畿】武德三年置受州领盂受阳二县六年徙受州于寿阳贞观八年省受州县复属并州新唐志贞观元年省乌河县入焉县志武德初改抚城为乌河县
  五代
  宋【次畿】太原府
  金兴定中升为州绛州元帅府节制置刺史寻复元盂州为下州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改为盂县太原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平定州编户旧二十三里今同
  乐平县【州东南六十里】
  周旧志东山臯落氏之国后属晋战国属赵
  秦上党郡
  汉置沾县上党郡晋志东汉建安末立乐平郡晋泰始中置乐平郡统沾上艾寿阳辽阳乐平五县并州明一统志晋乐平郡治
  北魏仍为乐平郡统辽阳乐平石艾三县眞君九年治太原孝昌二年复治沾城
  隋开皇初废乐平郡十六年分置辽州及东山县大业初废仍置乐平县太原郡
  唐【畿】武德三年于县置辽州六年徙辽州治箕州以乐平属受州州废属太原府
  宋【中】干德元年下北汉乐平县改为平晋军寻废复为乐平县
  金仍平定州兴定四年正月升为臯州寻废州平定州
  元【下倚郭】至元二年省为乡入平定州立廵检司七年复为县
  明太原府平定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平定州编户旧十里今七里忻州地表
  总部   郡国   州县
  唐    冀
  虞    并
  夏商
  周    幷    晋
  赵
  楼烦
  秦         太原郡
  汉    并州    太原郡  阳曲 汾阳后汉   并州
  魏         新兴郡
  晋    并州    晋昌郡  九原 定襄
  北魏   肆州    永安郡  定襄 平防
  秀容郡 秀容石城肆卢敷城
  恒州【以下郡县□天平二治置寄治秀容】代郡
  善无郡
  梁城郡
  繁峙郡
  髙柳郡
  北灵邱郡
  内附郡
  灵邱郡
  北齐   肆州         秀容 平宼
  后周    肆州【徙雁门】        秀容 平寇
  隋     冀州    楼烦郡   静乐 秀容
  唐     河东道   岚州    静乐
  宪州    楼烦
  忻州    秀容 定襄
  五代          忻州
  岚州
  宋     河东路   忻州    秀容 定襄
  宪州    静乐
  金     河东北路  忻州    秀容 定襄
  管州    静乐
  元     河东山西道【肃政亷访司】冀宁路 忻州秀容定襄管州
  明     山西布政司 太原府   静乐 忻州 定襄
  国朝    山西布政司 忻州    定襄 静乐忻州
  汉为阳曲县地太原府汉末新兴郡晋改曰晋昌郡北魏眞君七年置肆州领永安秀容雁门三郡永兴二年置秀容郡并秀容县肆州眞君七年并肆卢敷城二郡焉永安中又改新兴郡为永安郡肆州领定襄阳曲平寇蒲子驴夷五县隋志旧置洫州后周洫州徙雁门后齐又置平宼县隋为秀容县开皇初置新兴郡及铜川县郡寻废十年废平寇县十八年始置忻州领秀容石城肆卢敷城四县大业初州废又废铜川县为秀容楼烦郡旧唐志隋自秀容故城徙治此故名秀容义宁元年以秀容置忻州唐初新兴郡领秀容县武德元年改忻州四年析秀容置定襄县天寳元年改定襄郡为下郡秀容为上县乾元元年复为忻州新唐志贞观五年以思结部族于县境置怀化县顺州十二年以怀化代州后省五代后周时入东汉宋仍名忻州定襄郡为下州置团练使统秀容定襄二县秀容为县州志显德时割忻口等地并忻州东北之神乐县置唐林县于治北统之今有唐林冈即其地宋平北汉废唐林徙置治北曰白鹿县又改名崞县其神乐地入定襄而忻口南北诸村落复归忻州金下刺史太原府治秀容元为下州秀容为下县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复置明一统志元初改九原置宣抚司明省秀容县入州止领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