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凡八十五人,每岁春秋致祭,如忠义仪。

按:六邑孝子,为数甚多。近惟宣邑请旌者,设位于此,他邑则各祀于其乡,不似往年之置

主郡学也。兹就祠内见有木主者载之,余详《孝行门》。

节妇祠在孝子祠右,祀宣城节妇,故县学不另立祠,旧名节烈祠,在陵阳山。雍正三年奉

敕建,久圮。乾隆三十六年,知府狄咏篪移建今所,有碑记。祠内神位祀:汉丹阳太守孙翊



徐夫人,梁天监中宛陵女子,元葛贞女,赵十一妻袁氏,明孙伯善妻袁氏,朱景铭妻胡氏,

吴贤生妻张氏,曾金宝妻李氏,仲文妻郭氏,郭祥妻陈氏,金璐妻王氏,举人徐元策妻赵氏

,生员戚鸣廷妻孙氏,义士吴仕期妻贡氏,举人施沛如妻钟氏,生员殷云卿妻吴氏,梅元祚

妻刘氏,吴廷科妻董氏,王仲文妻吴氏,詹应枢妻马氏,胡邦奇妻丁氏,胡家宾妻章氏,杨

义纪妻朱氏,孙之麟妻曾氏、妾项氏,施之浚妻徐氏,吴日新妻唐氏,徐大聘继室吴氏,钟

一道妻郑氏,生员汤任尹妻施氏,詹应鸾妻梅氏,凌贞女妙善,国朝徐一清妻孙氏,生员马

梦妻沈氏,刘试妻孙氏,丁从炽妻徐氏,昝承招妻丁氏,唐应由妻徐氏,丁益潮妻陈氏,
宗元善妻王氏,刘宏道妻唐氏,举人张友继室高氏,陶彝则妻唐氏,陶开启妻子氏,陶乘时
妻丁氏,汪上琏妻冯氏,施济妻钱氏,监生施衡臣妻冯氏,孙治远妻刘氏,戚尚通妻章氏,
陶仲赞妻王氏,陶仲谦妻周氏,刘允准妻胡氏,刘维二妻丁氏,监生周凤喈妻汪氏,生员马
德良妻许氏,蒋震宙妻黄氏,韩文明妻王氏,韩禹畴妻唐氏,韩禹及妻徐氏,郑士琳妻陈氏
,附监詹仲骆妻傅氏,生员戚奇生妻陈氏,生员方宏基妻张氏,程大庶妾汪氏,王伯义妻张
氏,李永久妻范氏,方启贵继室闵氏,生员汤震继室陆氏,汤光夏妻梅氏,曹日朋妻何氏,
范世珍妻徐氏,周配高妻樊氏,刘妻秦氏,侯肇妻殷

氏,王振元妻管氏,傅魁祚妾王氏
,李有标妻徐氏,监生荀晟妻凌氏,吴应升妻潘氏,徐渭妻李氏,孙洪范妻吴氏,叶有春妻

方氏,丁克俭妻李氏,周一鼎妻王氏,郑士妻潘氏,张梦元妻陈氏,夏以诚妻叶氏,陈宏

基妻张氏,董一梁妻王氏,汪尚贵妻王氏,刘廷侯妻郭氏,张国宾妻冯氏,潘肇学妻麻氏,

汪孚若妻吴氏,冯仲妻王氏,陈能章妻朱氏,储俊妻汪氏,管绍松妻虞氏,范应泰妻夏



,昝怀奇妻戴氏,葛五云妻郑氏,荀应观妻孙氏,烈妇吴氏,昝绍妻杨氏,曹懋文妾蔡氏,

万应妻董氏,汤蔚文妻徐氏,吴国蛟妻杭氏,朱士举妻沈氏,潘次贤妻贡氏,吴文典妻唐

氏,吴文籍妻陶氏,彭士伟妻范氏,生员后来异妻张氏,孙维铉妻周氏,盛吁廷妻朱氏,翟

思杰妻董氏,罗勋妻钱氏,徐良仁妻詹氏,潘之立妻施氏,陈大贤妻陶氏,生员李琳妻孙氏

,沈振统妻金氏,袁应鹏妻唐氏,王朝妻詹氏,朱景瞻妻李氏,樊鸣篪妻吴氏,李昭亨



谢氏,张以溥妻吴氏,吴梦秀妻王氏,袁华章妻王氏,魏启杰妻贡氏,林国忠妻朱氏,殷尔
蘧妻罗氏,李伯景妻徐氏,陈大伦妻赵氏,邢祚佑妻李氏,生员孙景恩妻戚氏,孙士妻高
氏,冯抚弦妻汤氏,屠应性妻荀氏,陶士鸿妻孙氏,章其彬妻唐氏,李遵之妻孙氏,王维垣

妻朱氏,袁尚德妻胡氏,唐昌申妻刘氏,丁鸿妻朱氏,钱以质妻裘氏,成元奎妻傅氏,雷元



妻陶氏,冯之斗妻李氏,陈孔章妻章氏,王惟梁妻陈氏,胡永炽妻侯氏,胡秀林妻王氏,夏

邦元妻许氏,侯廷楠妻王氏,副贡生唐兆麟妻吕氏,李净玉妻陈氏,刘朝遴妻杨氏,胡士文

妻陈氏,唐景圣妻王氏,丁四妻唐氏,翟思道妻陈氏,唐亲妻刘氏,

唐奕绥妻魏氏,詹

士彪妻蔡氏,生员冯均齐妾张氏,丁鸿程妻傅氏,陈绍虞妻吴氏,陈世读妻吴氏,施士妻

梅氏,陈正治妻许氏,管淑义妻沈氏,葛久美妻马氏,吴克勤妻马氏,管锡铨妻何氏,生员

管奏妻徐氏,生员袁衮妻耿氏,陈正枢妻孙氏,陈永祁妻万氏,刘又超妻袁氏,刘十妻李

氏,王所宠妻杨氏,陈士鳌妻贡氏,黄道昱妻张氏,后寅仲妻濮阳氏,李应序妻孙氏,后尚

德妻魏氏,以上一百九十一位,在乾隆十八年以前悉依《乾隆府志·列女传》请

旌先后为序

。程有庚妻唐氏,孟鹤年妻詹氏,孟文暄妻李氏,刘十姬妻张氏,汪国戚妻胡氏

,王世盛妻许

氏,葛泰妻张氏,王一朴妻赵氏,张世岱妻许氏,颜如赤妻吴氏,程必选妻苏氏,颜如墨

妻姚氏,刘孔厚妻孙氏,袁锡民妻马氏,王光珍妻傅氏,唐日彩妻昝氏,万宗沛妻萧氏,烈

女杨高妹儿。以上十八位,据《采访册》增入,祠有木主,核与府房册相符。李国妻陈氏,程挚妻袁氏,李量亨妻徐氏,叶嘉亨妻陈氏,潘于门妻

吴氏,雷于万妻刘氏,汪永言妻韩氏,陶于滨妻陈氏,傅以纯妻冯氏,杨文翱妻徐氏,金祥

元妻刘氏,梅汝行妻徐氏,梅寄成妻朱氏,徐式法妻孙氏,徐式淇妻张氏,贡大勋妻汤氏,

周楷妾李氏,陆继妻余氏,陈大炳妻高氏,许抡祖未婚妻贞女詹氏,孙启宇妻王氏,章积

芹妻昝氏,沈煜妻陈氏,鲁永芳妻查氏
,李万选妻王氏,师以妻李氏,以上二十六位,据《采访册》增入,祠有木主

,学册相符

。韦守宝妻许氏,吴思仁妻詹氏,马自位妻章氏,吴之习妻陶氏,沈期理妻刘氏

,郑明妻

胡氏,万惟快妻汪氏,以上七位,据《采访册》增入,祠有木主。凡

二百四十一人,每岁春秋致祭如孝子仪。

按:礼部则例,府州县学各建节孝祠,祠外建大坊,旌表者题名其上,身后设位祠中,法至



也。宁国府学有祠无坊,则设位入祠,应以请旌卷案为据。今祠内木主核与旧志相符者一

百九十一人,核与府礼房册相符者十八人,余三十三人由宣城学检卷详覆,谓李国钥妻陈氏

以下二十六人有册可稽。自乾隆四十九年学书不戒于火,卷多焚毁,故韦守宝妻许氏以下七

人不可考云,此外有已旌而未设位者详列女门。

明伦堂在大成殿后,东为礼门,通学门内甬道,西为义路,通西园斋房。南向六间东向六间

均在堂西偏。崇祯三年知府黄梦松重建,南太仆寺卿徐梦麟记。国朝乾隆五年泾邑吴



修,二十年宣城孙廷柱及弟廷相捐修,知府嵇为之记。堂后旧有敬一亭、尊经阁,久圮。

惟嘉靖中所勒《程子四箴》、《范氏心箴》尚存《增补旧志》。 射圃

在明伦堂前,今废为隙

地。旧志云,在学西。万历间知府陈俊重建,教授石守一记旧志。 教授署在明伦堂后

,乾隆五年泾邑吴捐建,下同旧志。 训导署在明伦堂后旧志,见任训导沈沾霖捐俸新修,内外完整。有记勒石

学官弟子员额:教授一人,复设训导一人。廪膳生员四十人,增广生员四十人。学院岁科两

试,每试拨入文童二十五人,为附学生员。岁试拨入武童二十人,为武生卫籍丁童。自乾

隆四十一年,改归土著县试,其取进并入县学中。《学政见行事例》

礼器:铜祭五,铜二十,铜簋四十四,铜簋四十四,笾七十二,豆七十二,铜爵一百七



七,铜牺尊一,铜象尊一,铜云尊一,锡酒海一,磁酒海一,帛篚九,牛架一,迎神牌一

,祝版二。《旧志》

乐器:曲柄伞一,麾幡一,戟门钟一,戟门鼓一,编钟十六,编磬十,楹鼓一,应鼓一,琴

二,瑟二,

凤箫一,龙笛四,洞箫四,笙四, 一,一,搏拊二,鼗鼓二,埙二,篪二,九节缨

旒二,龠三十六,翟三十六。旧志

按:《康熙志》云:成化十七年辛丑,郡守涂观以文庙钟磬尊彝之类破坏残缺,特请于太常



安成刘公宣,壬寅春,致乐舞生钟福庆、钱永通二人,来为之考正肄习修置笾豆干龠若干外

,召工范铜为簋登爵若干,用铜千五百斤,用银三百两,于是器物具备,声文亦称

。涂公自为记,详见汤司成《宣城右集》。《乾隆志》云:辛未知府宋

倡谕宣城知县贵中

孚、旌德县学生员汪玉堂等,共捐增乐器舞器。又饬儒学会同邑令,依例慎选修生,得儒童略

知文义,粗晓音律者八十人。捐俸延师以时演习,今礼乐器数悉仍《乾隆志》,间有损缺,

学官交代印册可稽,兹不载。

书籍

《御纂周易折中》二部

《御纂周易述义》二部

《钦定书经传说》二部

《钦定诗经传说》二部

《钦定诗义折中》二部

《钦定周礼义疏》一部

《钦定仪礼义疏》一部

《钦定礼记义疏》一部

《御纂春秋传说》二部

《御纂春秋直解》二部

《御纂性理精义》二部

《御纂朱子全书》二部

《钦定清汉对音字式》一部

《御制文庙碑文》一部

《御制平定准噶尔回部碑文》二道

《御制平定金川碑文》一道

《御制文初集》二部

《御制诗初集》二部

《御制文二集》一部

《御制诗二集》二部

《御制补笙诗乐谱》三本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一部

《御制改教诗墨摹》一道

《御选唐宋诗醇》二部

《圣谕广训注解》一本

《上谕一百》六本

《上谕誊黄》三道

《御论》一道

《钦定四书文》二部

《钦定学政全书》三部

《钦定吏部处分则例》二部

《钦定学政全书》一部

《钦定科场条例》十六本

《钦定磨勘条例》二本

《南巡盛典》一部

《律例全书》一部

《武英殿聚珍板书》十一种

《驳吕留良四书讲义》七部

《日讲四书讲义》二部

《日知荟说》二部

《十三经》全部

《二十一史》全部

《明史》一部

《捕蝗章程》二部

《校勘条例》三函

《科场条例》二本

《新颁科场条例》十二本

《探骊集》一部

《十一经旁训》一部


学田详《田赋志》
书院附

敬亭书院在文昌台左,明万历十七年知府廖恒吉、宣城知县陈公相度地倡建。初名待学书院

,吏部郎中邑人麻溶记。二十六年知县尹三聘重修,改为正学书院。崇祯八年知府徐大仪、

府学训导陈景华、太学生沈全昌倡捐重修,景华自为记,董事沈寿昌有《书院始末记》。

国朝康熙五十二年,知府佟赋伟即其地更新之,增置学舍数十间,买田九十八亩有零,自为

记。两江督学使者胡润、工部侍郎邑人阮尔询、县学生员沈廷璐并有记。雍正五年知府黄叔

琪重修。乾隆八年知府蒋大成请于安徽巡抚给扁,改今名。十七年知府宋、知县贵中孚倡

捐修葺,三十六年知府狄咏篪重修,有记。院内旧祀明新建伯王文成公守仁,配以祭酒邹东

廓守益,少保尚书欧阳南野德,郎中钱绪山德洪,郎中王龙溪畿,督学御史耿天台定向,宁

国府知府刘初泉起宗、罗近溪汝芳,宣城县知县吴疏山悌,东平州知州贡受轩安国,项城县

知县戚竹坡衮,太常少卿周讷溪怡,参议沈古林宠,参政梅宛溪守德,贡生吴句溪奂,共十

四人。康熙中佟赋伟增祀朱子位,正中以王文成公,配十四人从祀。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致

祭。增补旧志

卷十九·学校志庙学下◇宁国府志


庙学下书院附

宣城县


县学在府治西南。大成殿五楹,左右两庑,共十二楹。前为棂星门,为石坊;又前为东西



坊。宋、元学在城东州学南,明洪武三年,知县王文质徙建泰和门内,今军储仓地。九年知



邢知远改建县治西。宣德二年知县萧吉重建,正统七年知府袁旭徙今所。景泰四年知府叶锡

拓修之,嘉靖二十六年同知张臬、知县萧纶徙而稍前。三十五年知县姜儆修,四十二年知府

罗汝芳修,隆庆三年知府王嘉宾修,万历二年知县姜奇方修,十四年知县詹事讲、陈公相建

学前夹城,以补巽维正面,修撰沈懋学记。嗣后修葺无考。

国朝顺治六年,知县陈正中修,吏科给事中孙襄记。八年知县王同春修,十三年徽宁道孙登

第重修,自为记。十六年教谕胡绳、按《乾隆志》误作,今据康熙志及县旧志职

官表改正。训导施端教复修,工部侍郎杨义记。康熙十二年五月庙全圮,知府庄泰宏

、知县

李文敏、教谕徐化民倡捐重建。二十一年知县袁朝选、教谕陆志遇、训导钱邦达同修。五十

五年知府佟赋伟大修,自为记。乾隆二年知县吴飞九同教谕周伟、训导张照龙重修,自为记

以上据旧志。乾隆三十四年知县谢其炳、署知县卢士珩偕教谕

孟文辉、训导唐鼻重修

,谢其炳记。嘉庆元年知府门应兆、刘宝先后率知县胡鹏云、徐日簪、严克任、教谕章廷

、训导刘瑗、署教谕魏维祺、署训导周德隆谕绅士重修,严克任记。《学册》



崇圣祠在明伦堂后,雍正元年改建。乾隆十八年旧祠圯甚,监生吴国伟捐资修整,门阶堂宇

,焕然一新,知县贵中孚记。旧志

名宦祠在崇圣祠后,乾隆十八年附贡丁蓁捐资修整。旧志

乡贤祠在名宦祠左,县学附郭,旧无专祠,康熙五十五年武举章振世倡建,知县杜滨记。

乾隆十八年,振世孙廪生章斯盛、监生章世德重修,知县贵中孚记旧志。

按:今制,崇圣祠当云在讲堂后,名宦、乡贤两祠在讲堂西。
忠义孝弟祠在土地

祠后,嘉庆七年邑绅贡振铎捐建《采访册》。 按:

直省府县学宫各建忠义

孝弟祠,内立碑旌表,建坊者题名其上,身后设位祠中,此雍正元年例也。先是宁国府学有

孝子祠,故续建为忠义祠,专祀历代忠义俞纵以下十六人。县学以附郭,不另立。未几祠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