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学记》。绍兴十年,汪丞相伯彦知军州事,即城东隅旧址,更徙而东,又拓而广之,取文脊

为对案,下拱巽水为堂,一齐六序,楹二十,有二门,楹如堂之五。书阁库廪庖厨皆具。明

年释奠,更造祭器祭服。乾道四年,汪侯彻增缮讲堂直舍。淳熙六年,郑侯伯熊辟炉亭,广

诸斋为诸生寝所,置几榻帷帐,市官书二千卷,刊本无者,续以缮写。时教授张杰勤于教事

,聚生徒至二百人,建明伦堂、时观阁、四贤堂,增春秋释奠羊六豕六之数。十一年,陈侯

修直舍。十三年,詹侯修明伦堂。绍熙二年,沈侯揆更修庙,塑宣圣兖公邹公,侍十哲

列其

两旁,绘七十二子于庑壁。嘉定十年,教授邹应博重新堂庑。十三年,教授陈思诚重建学门



视旧规益高大,并建学正学录直学职事之位。嘉熙三四年间,教授潘斗重葺六斋,修学廪学

帑 ,每岁赡士租米以一千五百余石计,租钱以六七千贯计。宝庆间陈侯卓、沈侯燮相继捐

金,鼎新殿宇,吴公潜为记。淳元年,郡侯王侍郎遂清理豪占,拘租入学,多士德焉。按:

旧学在城东。《二楼纪略》所谓即小东门外,犹科州学也。《康熙乾隆志》但云彼时人材

科第最盛,惜于旧址源流不备载。今据《嘉靖志》按年排纂,以见宋人修学之勤,养士之厚



为人文所由盛云。元宁国路总管陈大中改建学在庙右。至正乙未毁于兵。

《康熙乾隆志》同。

明初癸卯,知府黄荣祖徙今所,即元帝师殿址,鼎建殿堂、斋庑。丙午,知府杨观修饰增壮

。嗣

洪武中,知府陈灌、鞠腾霄、胡乾佑、林彦常,永乐中知府宋献相继修葺。正统初,知府袁

旭因其圯,撤而新之,规制尤伟。少师杨士奇、尚书黄宗载、大理卿杨复并有记。成化中,

巡按御史张檄修。成化末,巡按御史王温檄知府范吉修。弘治二年,范

吉记。嘉靖三十六年

,知府朱大器建学门,修撰罗洪先记。四十三年知府罗汝芳修,万历三年知府陈后复修,参

政梅守德、祭酒余有丁并有记。十二年知府李国观修,顺天府尹徐元太记。二十年知府萧良

誉修,自为记。三十六年知府金励重修,修撰焦记。崇祯四年知府周光夏建,十五年推官

唐阶泰修。

国朝顺治六年,知府管起凤修,十一年十二年道府厅县共修,徽宁道孙登第记。十六年巡按

御史卫贞元檄修,修撰吕宫记。康熙九年知府庄泰宏重修,参议施闰章记。四十年知府佟



彩修,未竣,次年知府许廷试踵成之,自为记。五十年知府佟赋伟复修。乾隆五年,泾人建

宁府同知吴捐修殿祠堂舍,知府程侯本记。以上参订康熙、乾隆两志。乾隆三十五年,知

府狄咏篪重修,自为记。五十二年,奉天王湖以本府总捕同知署府事倡修庙学,自为记。嘉

庆七年,泾县黄田朱氏武勋庆彩后裔承其先人志,捐白金七千有奇,新修文庙,内外峻整。

编修洪亮吉记。十年,黄田朱氏复出千金,购府城北门外市房,以租息作岁修费,举人煊请

勒石,知府鲁铨为之记。以上《采访册》

大成殿,七楹,殿左横屋三楹为神库,殿右横屋三楹为神厨。门皆北向,通学垣东庑西庑各



一楹,其下为官厅,东西向。南为棂星门,又南为泮池石桥,过桥为石坊,为红墙,为庙门

。其外为石路,为照墙,为东西角门,门端各有匾,东为“德配天地”,西为“道冠古今”

。门外并有坊,东为“腾蛟”即状元坊,西为“起凤”即宰相坊。据旧志

及《学宫新图》

崇圣祠,在大成殿东,由庙门稍东为学门,祠在门左,泾邑吴捐修。节录旧

志。嘉庆七年

,溪丁都胡超芳胡起芳重修。有碑、《采访册》
名宦祠,在崇圣祠后,

旧志不载创建岁月。嘉庆

十年,泾县黄田朱氏重修。祠内神位,祀汉丹阳郡太守张竦、李忠、马棱,吴丹阳郡太守滕

允,晋宣城郡内史桓彝,齐宣城郡太守谢,梁宣城郡太守何远,隋宣州刺史王选,宣城郡

太守

周超,唐尚书鲁郡公谥文忠颜真卿,唐宣歙观察使崔衍、穆赞、卢坦、崔群、王疑,按旧

志列观察使于刺史后,与职官表序次互异,今正之。唐宣州刺史裴耀卿、崔

、班景倩、

竹承构、裴敦复、裴休、独孤霖。南唐宣州刺史林仁肇,宋广德军司理参军累官参知政事谥

文正范仲淹,宋著作佐郎提举江东常平袁甫,宋宣州知州军事晏殊、彭思永、刘安节、李光

、张果,宁国府知府事乾道二年升州为府,称知府事。李道传、孙梦观、

杜范、王遂、文天祥,

通判田锡、胡宿、旌德县主簿吕诲。按旧志误作李诲。元尚书史

天泽,江东道肃政廉访司卢挚按《旧志》误作庐挚,王士熙,推官杨载。

明苏松巡抚周起元,宁国府知府黄荣祖、

杨观、陈灌、宋献、袁旭、叶锡、沈性、黎福、范吉、刘廷瓒、华琏、胡东皋、及宦刘

起宗、朱大器、方逢时、罗汝芳、王嘉宾、萧良誉、金励,同知罗观、刘诚、石巍、陈邦直

、姜绾、叶元,通判文敏、陈纪、李默,推官王枢、燕忠,教授王宠、钱若赓。

国朝两江总督马鸣佩,满洲人,顺治十二年任。麻勒吉,满洲

人,状元,康熙十年任。阿席

熙,满洲人,康熙十二年任。于成龙,山西汾阳人,副榜,康

熙二十一年任。按总督于成龙

,字兆溟,谥清端。同时又有一于成龙,字振甲,奉天人,康熙二十一年由通州牧知江宁府

。即总督于公所疏荐也,后擢安徽按察使,授江南河道总督,谥襄勤。范承勋,奉天人,康

熙三十三年任。漕运总督郎廷极,镶黄旗人,康熙五十一年任。河道总督陈鹏年,湘潭人,

康熙六十年任,谥恪勤。安徽巡抚靳辅,奉天人,康熙十年任,后为总河

,有治绩,谥文襄。

高承爵,奉天人,康熙三十二年任,三十九年再任。李,铁

岭人,康熙三十八年任。梁世勋,延

安人,康熙五十年任。江南通省学政道刘果,诸城人,康熙十八年任。学院许汝霖,海宁人

,康熙二十年任。邵嗣尧,山西人,康熙三十三年任。张榕端

,河南人,康熙三十六年任。

张泰交,阳城人,康熙三十九年任。张元臣,贵州人,康熙五

十年任。余正健,古田人,康熙五十三

年任。左布政使司刘汉祚,奉天人,顺治五年任。安徽布政使

司常名扬,正白旗人,康熙四

十年任。分巡徽宁道王绪祖,奉天人,康熙十三年任。江安十

府粮道鲍复昌,沈阳人,康熙

三十二年任。宁国府知府宋,详《职官》,嘉庆十年

请入祀。

凡九十九人,岁以春秋仲月上丁致祭,牲帛尊爵礼仪如制。参订旧志

按:旧志云颜真卿非刺史,尝为浙西观察使,未至宣歙。今考《唐书》本传,乾元

二年

拜浙西节度使。又《方镇表》是年废浙西节度使,置观察使,复领宣、歙、饶三州。即此,

可为

鲁公治宣之证。《嘉靖府志》据《嘉定宣城志》列于唐使臣之首,谓宣州实属所治。其说可

从《宋史·晏殊传》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旧志谓数日改知大名,不知何据。况应天



宋南京,大名为宋北京。晏公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并见《范传》中,后人辗转

滋伪,加以宣州教授之目。至与晏公并祀敬亭七贤祠,佟赋伟《修祠记》既明辨之,而又

莫敢废其祀者,则以范公尝判广德,宛陵与之接壤也。语亦傅会,然犹愈于宣州教授之缪耳

。《乾隆志》叙宋名宦首通判田锡,次袁甫,次晏殊,次范仲淹,以下十人皆不著何官,以

掩其增祀范公之迹。今标范公爵谥冠于首,以别主客,而以提举袁甫次之。绍定中,甫移提

举江东,前后五年,所至诣学宫讲说,语见《本传》。证以平江知府王遂所撰《南陵修学记

》,谓袁公持节江东,行部南陵,登进诸生讲论经术大义,语与正史相合。旧志徒以其

非知州而疑之,不知袁公提举时宣州正其部内,其得祀于兹土宜也。至若杨载除推官未任,

史天泽非宣州官,刘廷瓒、陈邦直政绩无考,钱若赓履任未久,皆旧志所谓于祀法未合

者。然相沿已久,在前人或有所本,悉仍其旧而已。本朝名宦位次以官序,同官以年序,

旧志未晰,并据《江南通志》详注之。

乡贤祠在名宦祠后,合祀六邑乡贤。明邹守益有记,贡汝成有铭。本朝乾隆十三年,宣城梅

珏成捐建,未竣。嗣修葺无考。近亦泾县黄田朱氏修之,祠内神位祀:晋孝子何琦,宋翰林

学士梅询,都官梅尧臣,侍郎凌策,处士王相如,祭酒汪,侍郎章焘,秘阁修撰谥正



吴柔滕,秘阁修撰孙,义士方致尧,太常少卿李含章,学士徐,侍郎刘拯,通判林宗放
,左丞相许国公吴潜,御史刘琦,参知政事谥庄敏吴渊,员外郎汪齐,参知政事谥敏肃魏



臣,尚书吴璞,参知政事饶虎臣,侍郎虞俦,西安尉詹友端,元封广陵伯贡应霆,尚书谥文

节汪泽民,翰林学士贡奎,尚书贡师泰,明尚书私谥靖献追谥忠烈陈迪,尚书秦逵,燕府教

授谥节愍俞逢辰,赠员外郎吴文常,右副都御史董杰,佥事吴景,赠光禄寺少卿万琛,右通

政徐说,知府吴宗周,知县贡珊,右都御史张纶,知府赵瑞,给事中王盖,按察副使吴大



,知县戚衮,州判刘珊,郎中魏景星,通判陆乾元,赠副都御史徐访,赠副都御史徐衢,州

同刘复芳,州判梅继儒,主簿刘希贤,生员姚汝弼,赠国子博士陈舜道,太常少卿谥恭节周

怡,知州贡安国,教授郭宏,知县陈大林,主事贡汝瓒,参议沈宠,赠主事梅继善,参政梅

守德,给事中陈希谅,按察使唐汝迪,翰林修撰沈懋学,举人梅历祚,太仆寺卿麻溶,参议

叶炜,知县徐大望,生员吴仕期、许良弼,赠主事胡世冕,赠参议吴玉相,左都御史詹沂,

贡士梅鼎祚,行人沈有则,侍郎张守道,布政使梅守和,按察使冯汝京,太仆寺卿徐梦麟,

生员芮永缙,主事唐一澄,登仕郎郭东渠,主簿梅储祚,生员刘秉常、徐大复、施宏猷,国

朝赠给事中孙应,给事中孙襄,赠佥事李煌,翰林侍读施闰章,赠侍郎阮世盛,左都御史

梅,赠左都御史徵士梅文鼎,凡九十一人,岁以春秋仲月上丁致祭,牲帛尊爵礼仪与名宦

同。参订旧志

按:乡贤之祀,所以崇往哲,励后贤也。祠设木主,但书某官某人,其有谥者缺弗载,似失



人谥以尊名之义。今各据本传补之,体例较为严重。又旧志云郡中先达,如刑部尚书徐

元太之正气伟伐,工部侍郎徐大任之俭德清操,待诏贡汝成之博雅方正,皆卓然里中典型,

乃不与祀,真阙事也。附记之。旧志

忠义祠在乡贤祠后,雍正三年建。祀晋赠兴古太守俞纵,宋处士王相如,西安尉詹友端,文
州判官赵汝,龙泉令胡宝信,元尚书谥文节汪泽民,百户王翕,百户张文贵,集庆路照磨

梅实明,尚书私谥靖献追谥忠烈陈迪,燕府教授谥节愍俞逢辰,赠光禄少卿万琛,生员吴仕

期,赠都督沈寿崇,江山知县方召,国朝赠佥事李煌,凡十六人,每岁春秋致祭,如名宦乡

贤仪。旧志

按:忠义祠久废,乾隆中生员麻三衡,生员沈寿尧,生员吴汉超、西林,知县刘让,并准入




土地祠在教授署东。旧志
柏将军庙在乡贤北。《

学宫图》

文昌祠在学东南隅,一名文昌台,又名文昌阁。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府朱太器以当学巽方卑

削,故建制颇雄杰,南吏部侍郎尹台记。崇祯八年,知府徐大仪修,大学士周延儒记。国朝



治九年同知署府事白宝珩、知县王同春重修,刑部主事施闰章记。后圮,康熙十五年知府庄

泰宏、通判常君恩重建。二十年,知府王国柱、通判陈芳猷、知县袁朝选、训导姚士重同修



五十八年,知府佟赋伟捐修,视旧加高,与北楼遥对,榜曰“南楼”,宣邑徵士梅文鼎记。



增补旧志。 乾隆年间,修葺无考。嘉庆元年知府刘宝倡修;八年夏,安庆同知

瞿兆麟来署

府事,复记之。阁中旧祀文昌,岁以春秋仲月致祭,自嘉庆六年,追封先代,牲帛礼仪与关

庙同。《采访册》

孝子祠在文昌祠右,明崇祯元年,知府徐大仪为旌邑孝子鲍邦志建。国朝康熙五十一年,知



佟赋伟重修,增祀六邑孝子,有记。乾隆二年,宣邑孝子后裔刘庆观、刘芳荪同修,教授高

允中记。三十六年,知府狄咏篪拓而新之,自为记。祠内神位祀:晋何琦 ,唐苏仲芳,宋



遂、许俞、李经、何自兴、吕镗,元周淳卿,明凌余庆、梅应魁、贡珊、吴大经、徐棠、姚

汝弼、王朝诤、陈希良、俞龙、朱时俊、孙国训、贡汝悌、刘仲光、费有时、陆可宗、沈寿

隆、黄石、吴士琮、潘宁海、戚学传、钱大用、张昭、沈仲煜、刘邦正、何炳、曹铎、严大

本、朱庆福、徐贤、赵宠、徐士杰、翟质、洪希、赵桂枝、洪守伸、吴

惟贤、屠羲民、汪

文英、黄一荣、张道荣、戴三元、江休、江廷谟、张廷翰、吕赐宗、吕文奎、鲍邦志、张廷

旭、方必通、林桂芳、焦守敕、林文榜、孙世贤。国朝刘一干,方达、姜安节、杨茂渐、沈

吉生、王际康、胡龄、赵敬、郭冕生、方士达、舒世安、项若麟,雍正二年知府黄叔琪增

祀王孟心、梅琢成。以上据《乾隆志》。 刘茂、万麟俱明

人。刘一韬、沈善庆、沈廷璐、

刘于鳞、章振世、苟士蕙、万庸、刘良侠,俱本朝宣城人,以上据《采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