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会稽志

   东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岿然特立于众峰闲拱揖蔽亏如鸾鹤飞舞其巅有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址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下山出微径为国庆寺乃太傅之故宅傍有蔷薇洞俗传太傅携妓女游宴之所又山西一里始宁园乃谢灵运别墅一曰西庄案谢安传云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支遁游出则渔猎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后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灵运传云父祖并葬始宁山中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故其诗云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又云分离别西川回景归东山注谓会稽灵运之所居也盖太傅始居此及出镇新城欲造泛海之装自海道还东雅志未就而殁后卒葬焉今山西有太傅墓灵运自移籍会稽多在始宁其着山居赋云南北两居水通涯阻注云两居谓南北两处南山是开创卜居之处传云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今山半有洗屐池东西二眺亭虽后人好事为之然旧园别墅迹不可泯又旧经云梁征士魏道微修道得仙于谢安山南史杜京产与顾欢开舍授学于东山下今距山一二里有杜浦顾墅【旧经云东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非也东山因太傅而名者三一在临安山中案传云尝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与伯夷何远东坡诗云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今临安县东西岩石室存焉一在金陵案列传云及登台辅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建康志云谢安故居会稽东山后入朝乃于此营筑以儗之山无岩石故名土山是二山虽太傅平生之所游历非故居之东山也惟始宁东山乃其故居其证明甚世说王羲之语刘惔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注引续晋阳秋曰安石家于会稽上虞县优游山林六七年闲征召不至虽弹奏相属继以禁锢晏然不屑也自咸康初辟召不起高卧历年所以放情丘壑正在此山自东汉末析上虞之始宁乡为始宁县至东晋有上虞始宁二邑阳秋所载得其实矣王性之着东山记言东山之在会稽其证有七独不援此为说岂偶遗之耶然晋宋诸贤居会稽剡中例称东山阮裕居剡中有肥遁之志其在东山久之萧然无事尝内足于怀戴逵厉操东山王修龄在东山甚贫乏道一道人从都下还东山支遁好鹤住东(山卬)山宋何太祖庙讳以会稽山多灵异居若耶山云门世号太祖庙讳为小山亦曰东山又何子朗等六人于东山受学梁虞寄领会稽郡掾致书陈宝应自称东山虞寄然则会稽剡中若耶云门皆可称东山也今阮戴支赵遗迹在嵊县何太祖庙讳所居在云门东(山卬)山属新昌县凡山之处东皆可称东山但不若此山因太傅而着尔王性之记云安石与戴逵同寓此东山恐别有据大抵晋宋人指会稽剡中皆曰东如太傅传云栖迟东山又云海道还东是也】
   檀燕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旧经云神仙燕集之所上有旃檀香气袭人樵者或时闻管箫声太平御览山顶有十二方石悉如坐席许大皆作行列仙灵之所燕集也
   钓台山
在县西南七里旧经云山有槎大十围昔陶公尝乘此垂钓公既去槎坠于潭底不复浮矣
   (山豪)山
在县西南四十二里旧经云汉东阳骆夫人于此上升傍有井灶岁久芜没今山崖南有二白石土人号日月石【会稽县东七十里有(山豪)山云骆夫人学道之所各存之旧经作骆大夫误】
   指石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旧经云上虞县有立石所谓指石者俗呼为公崭言舜登此石
   夏盖山
在县北五十里旧经云山形如盖因以为名引舆地志云上虞县北有夏驾山在湖中湖即名夏驾出仙草土人织以为席甚细密多接者为精谶书云夏驾山浮可避甲申水灾湖北去海数里山北对海盐岸盖一作驾盖驾音近传之讹耳【旧经萧山县翠嶂山一名夏驾山在县西二十五里有夏盖湖湖北去海数里山北对海盐岸余并同】
   握登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有握登圣母庙
   象田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周四十余里山平衍俗呼小天台南有舜井
   大雷尖山
在县南一十里十道志云一名百楼山山腰有平地数十丈汉魏伯阳尝筑居于此
   石壁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十道志其南小山山形方正如楼号鼓吹楼寰宇记云山有飞翼楼谢灵运题石壁精舍诗云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注云精舍读书斋也
   龙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
   佛迹山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有石径尺许深一寸如巨人足迹
   长者山
在县南二里
   蔡墓山
在县西一十二里或以为蔡邕墓山也案蔡邕传邕陈留圉人亡命远迹吴会文选伏滔笛赋云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取椽为笛又传云邕过吴读曹娥碑则邕尝至会稽郡然有墓于此未详
   里(山奥)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
   龙塘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一名鹅鼻山山有上下二潭上潭泉脉不竭下潭多枯岁禜祷于此有验里人结屋以覆之
   昆仑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有神祠
   罗岩山
在县北七里
   罗壁山
在县北十里【余姚县南十八里山同今并存之】
   双碁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俗传三仙者沐讫对奕于此
   四明山
在县南四十里南史梁孔佑隐四明山见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采樵者竞取之入手即成沙砾有鹿中矢来投佑佑为豢之疮愈而后去太平御览李汾上虞人尝入四明山读书【余姚县南一百二十里山名同今并存之】
   铜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
   乌胆山
在县东一十五里
   大雷山
在县西南六十五里
   凤凰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山有凤穴
   含珠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
   凤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山形如凤
   白道猷岭
在县南五十里晋天竺僧白道猷卓庵于此
   孝闻岭
在县北十里昔岭下有包全居之以孝闻
  新昌县
   南明山
在县南五里一名石城一名隐岳初晋僧昙光栖迹于此自号隐岩支道林昔葬此山下齐僧护夜宿闻笙磬仙乐之声梁天监中建安王始造弥勒石佛像刘勰撰碑其文存焉山有钱镠所造三层阁宝相寺白云庄白莲庵齐顗井白鹇坞石缝梅皆胜迹也【支道林葬处今泯案世说戴逵过林法师墓曰德音未远拱木巳积注云永和元年支遁终于剡之石城山因葬焉今不知何所王珣诗序云予以宁康三年命驾之剡石城山即法师之丘也高坟郁为荒埜丘陇化为宿莽遗迹未灭而其人巳远感想平昔触物凄怀其为时贤所怀如此僧史云道林葬余姚坞山未详今两存之】
   东(山卬)山
在县东四十里晋僧法深支遁皆隐居此世说支道林好鹤住剡东(山卬)山有人遗其双鹤养成翮便使飞去又尝就深公买(山卬)山深公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沃洲山
在县东三十二里晋白道猷法深支遁皆居之戴许王谢十八人与之游号为胜会亦白莲社之比也唐白乐天山院记云东南山水剡为面沃洲天姥为霢目唐韦应物权德舆送灵澈归沃洲有诗序传焉山有灵澈杖锡泉西南养马坡放鹤峰皆因支道林得名吴虎臣漫录云沃洲天姥号山水奇绝处自异僧白道猷来自西天竺赋诗云连亘数十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晋宋之世隐逸为多【寰宇记以沃洲山属嵊县今从正之】
   天姥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联沃洲山上有枫千余丈寰宇记云登此山者或闻天姥歌谣之响道藏经云沃洲天姥福地也谢灵运诗云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李白诗云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又梦游天姥歌云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连赤城天台四万五千丈对此欲倒西南倾【杜少陵壮游云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时少陵将辞剡西入长安也或云自剡至天姥山八十里归帆拂之非也诗人之辞要当以意逆志大概言此山之高而巳】
   南岩
在县西南二十里世传任公子钓鱼之所庄子任公子以五十犗为饵蹲于会稽投竿东海经年而得巨鱼唐齐顗题南岩云南岩寺本沧海任公钓台今尚在岩侧有任公钓车石棺蜕骨存焉人掘其地有螺蚌壳云岩下乃海门也
   穿岩
在县西南五十里有十九峰排列如图画中峰有一圆窍东西通故名穿岩岩有石室广二十余丈
   鼓山
在县西四里山形如鼓
   天岳
在县西南七里
   刘门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传云刘晨阮肇自剡采药至此山有刘阮祠山亭采药径山下居民多刘姓者
   石牛山
在县西三里
   黄罕岭
在县三十里唐咸通中贼裘甫寇浙东王式曰惟黄罕岭可入剡然卒亦成擒甫果自岭入剡兵遂败
会稽志卷第十
 水
  府城
   府河
在城南二里属会稽县河东南流经府市北出定清门入运河又西北流由萧山达于浙江
   箪醪河
在府西二百步一名投醪河旧经云越王句践投醪之所或又名劳【去声】师泽水经越王栖会稽有酒投江民饮其流战气百倍所投醪即浙江也华安仁考古云句践谋霸拊存国人与共甘苦师行之日有献壶浆跪受之覆流水上士卒承流而饮之人百其勇一战而有吴国也唐大和六年观察使陆亘重浚【华安仁云府东大河也然俗以府学前西河为是或又以新河北汇为是水经云投醪即浙江盖自府河东西诸流皆达于浙江也】
   运河
在府西一里属山阴县自会稽东流县界五十余里入萧山县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
   新河
在府城西北二里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所浚
  会稽县
   海
在县北二十里海水北流入嘉兴府海盐县史记秦始皇上会稽望于南海二世并海南至会稽西汉地里志南江从会稽吴县南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稽阳羡东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盖汉会稽地广绵亘数千里凡三江皆繇此以达于海也水经云江水(上□下可)分谓之三江口又东至会稽东入于海又云浙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余杭东入于海三江之说不同至江流入于海则古今论者不能易也【释名云海者晦也主引秽浊其水黑而晦博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盖无几四海之内皆复有海也初学记云凡四海通谓之裨海裨海之外复有大瀛海环之曰百谷王一曰朝夕池一曰天池一云大壑海神曰海若海中山曰岛海中洲曰屿水经余姚故城背巨海王粲海赋云翼惊风而长驱集会稽而一睨隋书志开皇十四年诏东海于会稽县界并海立祠取侧近巫一人主洒扫】
   曹娥江
在县东南七十里源出上虞县经县界四十里北入海会稽典录云曹娥上虞人父盱汉安二年迎伍君神泝涛而上为水所溺娥年十四自投江而死江因娥得名也世说晋阳秋曹娥父盱溺不得尸娥投衣于江祝曰父在此衣当淹旬有七日衣偶沉娥遂投江而死县长度尚悲怜其义为之葬且命邯郸子礼作碑蔡邕闻之来观夜闇以手摸其文而读之题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二百年后碑当堕当堕不堕逢王叵魏武过曹娥碑下读碑阴八字谓杨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巳得之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幼妇少女也外孙女子也齑臼受辛也所谓绝妙好辞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异苑云蔡邕过吴读曹娥碑旁作八字魏武见而不能解有妇人浣于汾渚曰第四车乃解既而悟曰祢正平也衡即以离合义解之此妇人即娥灵也二说不同世说亦两存之庙碑晋夏统曰曹娥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潘逍遥题诗云曹娥庙前秋草平曹娥庙里秋月明扁舟一夜炯无寐近听潮声似哭声
   若邪溪
在县南二十五里溪北流与镜湖合越绝云若邪之溪涸而出铜吴越春秋云赤堇之山巳合无云若邪之溪深而莫测战国策云涸若邪而取铜破堇山而取锡溪傍即赤堇山也后汉刘宠为会稽太守去郡若邪父老人赍百钱相送为受一大钱十道志云后人因此名刘宠溪唐徐季海尝游溪因叹曰曾子不居胜母之闾吾岂游若邪之溪遂改为五云溪李白诗云若邪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公垂诗云倾国佳人妖艳远凿山良冶铸炉深自注云若邪溪乃西子采莲欧冶铸剑之所
   樵风泾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旧经云汉郑弘少时采薪得一遗箭顷之有人觅箭问弘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荅曰尝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朝南风暮北风后果然世号樵风水经云郑弘少以清节自居恒躬采伐用贸粮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风送之凭舟自运无杖楫之劳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随往还有淹留者徒辈相谓曰汝不欲及郑风耶其感致如此宋之问诗云归舟何虑远日莫使樵风刘长卿诗云仙客常因一箭赠樵风长到五云闲【泾去声齐祖之铸浦泾诗云扫拂渔蓬出泾来自注越人谓水道为泾】
   铸浦
在县东南三十里与若邪溪接一名锡浦浦上有横梁人家聚落欧冶祠齐祖之家山记事云昔欧冶子铸神剑之所今为里俗所祠
   沉酿埭
在县南二十五里若邪溪东十道志云郑弘举送赴洛亲友饯于此以钱投水依价量水饮之各醉而去一名沉酿川【寰宇记云太尉泉一名沉酿埭案太尉泉即郑公泉弘自饮此水愈疾以埭为泉非也苏鹗演义云郑弘官京洛未至宿一埭名沉酿弘投钱水中劝酬饮尽多酣畅皆得大醉更名为沉酿泉与十道志所载不同】
   浪港
在县东南二十里樵风泾之北天无风亦常有浪港北循山径一巨石顷岁里人因开径得石炉铁钤恐为仙人炼丹之所
   炭浦
在县东六十里旧经云句践运炭于此越绝云句践称炭聚载从炭渎出炭渎炼塘各因事而名吴越春秋云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
   纂风浦
在县东六十五里
   石渎
在县东四十八里
   小舜江
在县东南九十里源出浦阳江东北流至锡浦以至于江
   清苦溪
在县东三十五里一名横山源出台州宁海北流入县界溉田三百余顷
   了溪
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源出了山合县南溪流以入于剡溪旧经云禹疏了溪人方宅土【华安仁作赵仲渊传云安道采真于了水安道戴逵也以了水通剡故云】
   平水
在县东二十五里镜湖所受三十六源水平水其一也唐元微之撰长庆集序云尝出游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问之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也水南有村市桥渡皆以平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