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泰会稽志
嘉泰会稽志
小白山
在县西六十里真诰云赵广信阳城人魏末渡江来此山师李一成服气又授师左君守中之道彻视五藏或入城市卖药莫知其年岁后白日升天山有丹井今存
刻石山
在县南三十里十道志云一名穿山相传以刻石为名不知文字所在升明末县人倪袭祖行猎见山上有文凡三处苔生其上刮苔视之其大石文曰黄天皇萧字道成得贤师天下太平旧经云或言卫夫人碑堕此中因以为名唐宝历元年观察使元稹使人访碑不获山半有井井有蛟
丹池山
在县东七十二里旧桐柏山唐天宝六载改为丹池道经云上有桐柏林合生下有丹池赤水南岳真人云越有桐柏金庭与四明天台相连神仙之宫也真诰曰桐柏山高一万五千丈周回八百里四面视之如一其一头在会稽东海际其一头入海中是金庭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方四十里上有黄云覆之树则苏纡珠碧泉则石髓金精其山台尽五色金也经丹水而行有洞天从中过在剡临海二县之境【案桐柏山在天台金庭山在剡书又以金庭为桐柏然真诰所道一头在会稽东海头一头谓入海盖其山陇联属故尔】
石鼓山
在县东五十里有石鼓神祠白乐天沃洲记云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介焉【诸暨县有石鼓山名同各存之】
簟山
在县东三十一里有白岩神祠并龙潭祈祷有验旧经云山遥望之如铺簟
动石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下临溪有石数百天欲雨石必先动
嶀山
在县北四十四里旧经引舆地志云自上虞七十里至溪口从溪口随江上数十里□□两岸峻壁乘高临水深林茂竹表里辉映名为嶀嵊奔濑迅湍以至剡也水经云嶀山与嵊山接其闲倾涧怀烟泉溪引雾吹畦风馨触岫延赏王元琳谓之神明镜事见谢康乐山居记水经注又云嶀山有成工峤峤壁立临江欹路峻狭不得并行行者牵木稍进不敢俯视峤西有一孤峰飞禽罕至山顶树下有十二方石地甚光洁尝有采药者沿山见通蹊至此还复更寻遂迷前路
车骑山
在县东四十七里旧经云晋车骑将军谢玄为会稽内史尝于此山立楼居止后人因以为名水经云嶀山东北太康湖谢玄旧居右滨长江左傍连山平陵修通澄湖远镜于江曲起楼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爱号桐亭楼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虚垂檐带空俯眺平烟杳然在下水陆宁晏足为避地之乡江有琵琶圻圻有古冢堕水甓有隐起字云筮吉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取甓诣京师咸传观焉【旧经引谢灵运经此有诗云曩趾即先筑故池不更穿果木有旧行坏石无近连案此诗康乐还旧园作赠颜延年自注即始宁园也始宁今上虞县有西庄别墅存焉然旧经载于此未详】
嵊山
在县东三十四里水经云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岭森郁
了山
在县东北一十二里南有余粮岭其地产禹余粮
榆树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
梃山
在县西七十五里
子周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
葛岘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
诸暨县
长山
在县西一里夏侯曾先地志云山高五十余丈其顶平博有石室可坐百人南范蠡坛陶朱公庙东法乐寺
苎罗山
在县南五里舆地志云诸暨县苎罗山西施郑旦所居其方石乃晒纱处十道志句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之诸暨苎罗山卖薪女西施山下有浣沙石太平御览云罗山今名苎罗山山足有王羲之墓孙兴公文王献之书碑今不存【苎罗山一在萧山县今并存之】
衡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旧传有弥勒佛古迹
覆斗山
在县南五十里
东白山
在县东九十里一名太白峰连跨三邑其在剡曰西白在东阳曰北白
储山
在县西一十八里山多槠木一名诸山
金鹅山
在县南五十里旧经云昔有金鹅自此山飞入吴郡
乌带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山出紫石英旧经云晋谢敷夜梦神人语曰当以珍宝相赠至明视床下有异石而莹乃紫石英也旧名乌笪山梁武帝遣乌笪采石英终于此后人立庙祠之带笪声近盖俗之误也
杭乌山
在县北七十五里旧经云迭嶂七十二有石冢大石为门其平如削傍有杭乌刺史庙一峰特高风雨晦冥常闻乐声号鼓吹峰又有池或时龙见
句乘山
在县南五十里旧经云句践所都也国语云越臣于吴吴更封越南至句乘即此地其山九层亦名九乘山南有句乘亭
浮塘山
在县南四十五里
九江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旧经云山有石室幽邃其四壁刻石为女人号灵女台
石鼓山
在县南五十里山下盘石如鼓扣之有声□多黄精白木竹箭【嵊县有石鼓山名同各存之】
黄蘗山
在县东南九十五里以山多黄蘗故名
大岩山
在县北九十里
岩崖山
在县北五十里
鸡冠山
在县西五十里山形如鸡冠出奇石其纹若星月花兽山有玉女冢一名高冢
细辛陇山
在县南九十八里山多细辛
五泄山
在县西五十里自山五级泄水以至溪山川最为秀绝
宝掌岩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宝掌禅师所居也一名千岁岩禅师不知名氏自云生于周末当魏晋闲由西域入蜀贞观十五年开岩于此周显德二年正月迁化寿一千七十二岁真仪在半岩去地四十九尺石室可容百余人洞内石版数片如削传云里人沐浴之所禅师种贝多木一枝亦数百年矣
金鸡山
在县南五里
壮禅师岩
在县南四十五里宝掌岩侧
范公岩
在县南九里陶朱公所游历也岩有洞
萧山县
萧山
在县西一里西汉地志云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旧经云许询尝登其山凭林筑室萧然自致乃名萧山
北干山
在县北一里旧经云晋许询家于此山之阳其诗云萧条北干园
翠嶂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一名夏驾山旧经云山出(艼去丁改仙)草织以为席甚细密多接者为精山在夏驾湖湖去海止数里【旧经上虞县夏盖山一名夏驾山亦去海数里疑与此同今俱存之】
荏山
在县东北一十一里旧经云越王种荏于此
黄竹山
在县东三十三里旧经云范蠡遗鞭于此山生笋为林竹色微黄状如刀削
洛思山
在县东四十三里舆地志云永兴县洛思山先是洛下人随朱隽来会稽三年不得返乃登山北顾而叹或云隽遭母丧止葬此山请洛下图墓师相地师去乡既久目极千里北望京洛号呼而绝因葬山顶故以为名寰宇记太平御览所载略同
干姜山
在县西四十里旧经云山北有泉冬夏不竭清白于余水越王用此水造姜
擫乌山
在县南二十里旧经引东方朔神异记此山是亚父割断萧山南岭将擫于乌江也江东以掷为擫
航乌山
在县西四十七里旧经云句践之航也三百石长员卒七十人渡之一曰舸乌里
连山
在县西一十二里旧经云连山长冈九里西北至定山秦始皇欲置石桥渡浙江石柱数十列于江际其傍别有小山号石井山
吹楼山
在县东四十里一名楼山一名岵市山
螺山
在县东二十里旧经云山似螺故名有会稽内史夏静墓
菊山
在县西三里山多菊故名唐永泰中县令李萼尉丘丹登此山因名菊山
茗山
在县西三里山多茗下有二塘
临江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旧牛头山天宝中改此名谚云牛头苎罗一日三过谓舟行信宿犹经旧处也山南有石室
去虎山
在县北五里山有猛虎常伤人一夕负子渡江西去县令杜守一以名其山时景德四年六月晦也
三台山
在县南五十里山有台三所故名
苎罗山
在县南三十里有西子庙【一在诸暨县今两存之】
龛山
在县东五十里
慈孤山
在县东四十里
石岩山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东蜀山
在县东一十里
西蜀山
在县南一十五里
峡山
在县南六十里其山八面皆向江有鸡笼石石有红影略如鸡形故谚云金鸡影山也
许元度岩
在县西南八十里晋许询所居也
余姚县
秘图山
在县北六十七步旧经云上有石匮夏禹所藏灵秘图之所旧号方山天宝六年改今名上有严公堂高风阁皆以子陵而名【此山旧为寿圣观址县治在其南麓观既废于建炎兵火遂以弓手营地为广福观易之以广县治】
四明山
在县南一百十里高二百一十丈周回二百一十里山四傍皆虚明玲珑如牖故名孙绰天台赋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今奉化鄮山皆此山之脉也唐皮日休诗云穴开自真宰四达见苍崖山有九题石窗过云云南云北鹿亭樊榭潺湲洞青棂子鞠侯是也日休与陆蒙俱有诗【山与上虞接旧经上虞县有四明山今因之】
竹山
在县东南五里
罗壁山
在县南一十八里旧经引孔晔记云山有虞国墅襟带山溪表里畴苑洛阳人来云岩囿天势具体金谷郗太宰遍游诸境栖情此地每至良辰携子弟游憩后以司空临郡遂卜居之
悬泥山
在县北六十里孤峙海中其上多橘下有涌泉冬夏不竭
灵绪山
在县西一里一名屿山孔晔记云山有三足白麂昔虞翻尝登此山望四郭诫子孙曰可留江北居后世禄位当过于我声名不及尔然相继代兴居江南必不昌今诸虞氏由此悉居江北也山巅有葛仙翁井及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在龙泉寺中王荆公少时隐居读书于此题二绝句说者谓其有公辅之器元章简公绛赴郡晚泊题云江上潮声送落晖江边倦客拂尘衣劳生俗事何时了不迭山云自在飞
渚山
在县西三十里旧经云秦始皇饮马于此
姚丘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旧经云舜母握登感虹生舜之地又引周处风土记以为证 三朝国史云余姚县有姚丘山
虞山
在县西三十里旧经尝引太康地志云舜避丹朱于此与史不合
吴女山
在县西三十八里周七十里旧名娥眉山天宝六载改今名
坞山
在县西南一十二里旧经云支道林居剡每名辰远来坞山或问之答曰谢安石昔来见就辄移旬日今触情举目不觉欣想后病甚遂移来坞中僧史云支遁尝经余姚坞信宿弥日不去或问其意曰昔安石相从未尝不移旬今触情是愁耳乃移坞中永和元年闰四月四日没葬于坞中【支道林葬处今泯世说云永和元年支终于剡之石城山戴逵过其墓曰德音未远拱木巳积僧史载其语系之坞山未详姑两存之】
太平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舆地志云余姚县有太平山山形似伞四角各生一种木不杂他木一角纯(木祭)一角纯梓一角纯槠一角纯榧有道士旧筑居山上秽身者来辄飞倒自非洁斋不敢至焉艺文类聚余姚江源出太平山东至陕江口入于海孔稚圭诗云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即此【太平山有三一在会稽一在上虞一在余姚而余姚之山最着谢敷居太平山不着何所但云会稽人故系之会稽然敷所居或恐即此梁杜京产居日门山陶弘景有太平山日门馆碑云吴郡杜征君拓字太平之东菁山之北爰以幽奇别就基址栖集有道多历世年盖京产所居日门亦太平山之别名也】
大小黄山
在县东二里
九里山
在县东九里
西石头山
在县西二里社稷坛在其左
童山
在县西三里
大小雷山
在县南二十里
殿山
在县南十五里
屯山
在县北十五里
松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柏山
在县北三十里
霢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霢故名
庙山
在县北五十里
白山
在县东南五里
化安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
白水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
历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旧经云在会稽县东南昔舜耕所也又云越有历山舜井象田者以舜之余族所封舜姚姓故曰余姚盖其子孙思舜故乡取像于此亦犹汉新丰之义盖此山虽非舜之耕所亦因舜而得名也王介甫历山赋序云余姚县人与季父争田予为直之将归闵然望历山而赋之历山在上虞界中案此山实属余姚介甫谓在上虞界中误矣【苏鹗演义云历山有四一河中二齐州三冀州四濮州雷泽又其二不闻又云耕之与渔宜皆在雷泽史记注云历山在河东渔泽今属山阴然则舜之所耕不在明矣演义云历山其二不闻岂此山乃其一耶梁江文通题历山诗云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嶂气阴不极日色亏半天酒至情萧瑟凭尊还惘然文通会稽永兴人所题乃此山也】
大兰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传云刘樊夫妇于此山仙去
灵源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有泉曰灵源故名
鸟胆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与上虞县接于上虞互见】
风山
在县西北一十里广四十里十道志云山少木多石通于始宁及剡
东明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
白云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
冶山
在县东北二里传云欧冶子铸剑之所【会稽县赤堇山铸浦皆传欧冶子铸剑处今并存之】
陈山
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有严子陵墓灵瑞塔山下泉名华清
石匮山
在县东六十里传云禹藏书于此山有大石礧磈其形如匮【会稽县宛委山一名石匮山阴县西亦有石匮山今并存之】
安山
在县东北一十里
石人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山下有洞
破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一名三山
屿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
仙居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一名栲栳山
圣山
在县西北二里一名打石山
镆剑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
乌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
姜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袤十里山有五峰曰金鸡曰蛾霢曰积翠曰凌云曰白马山下有姜女泉精舍
熨斗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何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
上虞县
伞山
在县南五里一名太平山旧经云形如伞也吴道士干吉筑馆于此山巅平衍有良畴数十顷横塘溉之无水旱【太平山有三一在会稽一在余姚一伞山亦名太平山旧经云此山在余姚县西南一百一十里验之的然】
上申山
在县南四十里
升相山
在县南三十五里山巅瀑布号白水
兰穹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兰风旧经云葛洪尝栖隐于此有石井丹灶山多石少木四望迢遥有形势自东西眺之则正方寰宇记云琅邪王弘之垂钓之地宋王弘之传性好钓上虞江有三石头弘之常垂纶于此人问得鱼卖否答曰钓自不得得亦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