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泰会稽志
嘉泰会稽志
翁洲
在县东旧经云徐偃王居翁洲即此王龄赋云翁洲访偃王之庐□浦思夫差之封【十道志翁州一名翁山在海中徐偃王所居隶庆元】
范蠡洲
旧经云句践平吴蠡泛五湖后人思之名其洲也
山阴县
西江
在县西四十五里源出诸暨县界五十里西北流入萧山江阔一里余湖高至八尺
兰渚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旧经云山阴县西兰渚有亭王右军所置曲水赋诗作序于此水经注云兰亭一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临郡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亭宇虽坏基陛尚存世说以兰亭叙为临河序赋诗者二十六人不能赋罚酒者一十五人天章寺碑云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郄昙王丰之华茂庾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平(钦宗庙讳)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各赋诗合二十六人谢瑰卞迪丘髦王献之羊模孔炽刘密虞谷劳夷后绵华耆谢藤任儗吕系吕本曹礼诗不成罚三觥合十六人世说以谢藤作谢胜余杭令作余姚令何延之兰亭记云四十一人有许询支道林晋书列传又有李充当以碑为正渚旁有曲水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汔今犹然【晋王羲之列传云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与羲之同好尝燕集山阴之兰亭羊欣笔阵图云羲之年二十三书兰亭叙王师干撰右军祠堂碑云右军自内史后峻誓坟茔捐弃组曲水兰亭自为之序黄长睿东观余论云永和十年右军年三十八时巳去会稽郡矣何延之兰亭记云永和九年暮春宦游山阴修祓禊礼所记右军出处年岁皆不同晋书列传云羲之初渡浙江有终焉志会稽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燕集山阴之兰亭为之序以申其志信如列传则兰亭之游乃右军隐居之日也案通鉴云永和四年殷浩以江州刺史王羲之为护军八年王羲之遗殷浩书谏北伐十年以前会稽太守王述为扬州刺史又晋书列传羲之自护军右将军会稽内史实代王述及述刺扬州临发一别而去后王述检察会稽郡疲于简对称疾去郡于墓前自誓时永和十一年之三月也以此推之岁在癸丑为永和九年其时为会稽内史无可疑者晋传既脱略羊欣王师干辈所记皆舛黄长睿号该洽尝跋右军破羌帖云永和十二年去会稽郡巳岁余此语良是至东观余论则自相抵牾有不可解列传又言右军享寿五十有九案右军生于惠帝大安二年癸亥没于穆帝五年辛酉以此推之右军兰亭之游时年五十有一当是时谢太傅隐居东山遂同此集碑署琅琊王友谢安是也葛常之韵语阳秋云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盖用谢安一时之语或者又疑羲之传为会稽内史日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云云案谢志传以升平四年为钦宗庙讳宣武司马后十余年始当国为仆射而永和八年为尚书仆射者谢尚也以尚为安乃列传之误】
上浅溪
在县西五十二里
余支溪
在县西四十七里旧经云溪有二源一温一凉汇于此其温凉不杂其实亦镜湖之别流也故名余支
官渎
在县西北一十里越绝云句践工官也
射渎
在县南五里旧经云越陈音教射之所越绝云射浦句践所教习兵处也射率陈音死葬浦西五里今人或称射浦
麻溪
在县东八十里水经麻溪溪之下为潭
双涧
在县西南三十里法华山唐李公垂诗云十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自注法华寺前后有十峰回绕双涧合流于良史宿天衣诗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水疑即谓此涧水也曾文清诗亦及此见天衣寺
纪家汇
在县西七十里【干道八年诸暨县陈请开浚湖道水利得 旨浚纪家汇导萧山新江以达诸暨知萧山县谢晖言山阴沿江皆山也诸暨萧山地势低下小江旧以导诸暨之水也今浚新江其底石坚不可凿徒费民力纪家汇一开则上流冲突而萧山县之桃源苎罗许贤新义来苏崇化昭明凡七乡皆被巨浸力疏其不便上之议遂寝三邑民皆感其惠冯(言匋)为作碑】
嵊县
剡溪
在县南一百五十步溪有二源一出天台一出婺之武义西南流至东阳入县一百四十里东北流入上虞县界以达于江晋王子猷居山阴夜雪初霁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时在剡便乘小舟诣之造门不前而返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今人称为戴溪又曰雪溪皆以此邑中亦有戴溪亭云李太白诗云试问剡溪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杜子美昔游云剡溪蕴秀异又曰归帆拂天姥皆谓此地也
嶀浦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水经云嶀山成工峤以北有嶀浦浦口有庙甚灵行人及樵采者皆先致敬若相盗窃必为(虫□)虎所伤浦北即嶀山与嵊山接二山虽异县而峰岭相连潘逍遥晚泊诗云晓泛剡溪水晚见剡溪山渔唱深潭上鸟啼高树闲嶀浦与石栏干相连皆溪山奇绝之地绍兴中有方士李季憩道傍遇异人自石栏干下揖季曰君来何为季曰秦太师遣往桐柏设醮请福其人太息曰秦今死矣张浚刘锜皆当起为将相秦岂得存耶季大骇亟去比至天台则秦之薨问至矣盖天下名山宜有神仙往来云
临溪
在县东北五十里
诸暨县
湫水
在县西七十里源出富阳经县永泰乡入于江
概浦
在县北十九里吴王阖闾弟之子夫概所封因以为名
浣江
在县东南一里俗传西子浣沙之所一名浣浦又名浣渚元微之诗云浣浦逢新艳兰亭诧旧题
五泄溪
在县西五十里舆地志云山峻而有五级故以为名下泄垂三十丈广十丈中三泄不可踰度登他山望始见之上泄垂百余丈声如震霆水经云浦阳浙江东径诸暨县与泄溪合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三泄水势高急声震水外上泄高二百余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尔嘉佑中刁景纯诗云西源穷底到东源直住层崖五磴泉
石渎溪
在县西南六十二里上下源各有二石井相联合流如渎故以为名
上桑溪
在县东四十里
黄坛溪
在县东北五十里源出黄檀岭
乌石溪
在县北四十八里溪多乌石故名
开化溪
在县南二里
濑溪
在县南六十里一名堰溪
双桥溪
在县东北十四里源出乌石溪北流入高湖
栎溪
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白崖山北流入秘浦湖
干溪
在县东北六十二里以吴干吉故居于此故名俗呼干溪非也
灵泉溪
在县西二十五里源出范蠡潭山其流溉民田甚广他乡多求谷种于此俗呼稻种泉
山遐浦
在县东八十里旧经云山遐断高公湖为浦取渔所集千艘后人思之号山遐浦案遐字彦林建元初为余姚长为官出豪强所藏二千户境内肃然众共驱之令不得安席后至东阳太守出晋书本传
萧山县
浙江
在县西二十五里源自西东来由富阳经县一百五十里转北流入临安府盐官县出海水经云浙江西北入海注云今钱塘有浙江也说文云别流为汜至山阴会为浙江顾野王地志云浙江发源东阳新安不与岷山接至钱塘江有浙山正居江中潮水冲山即回入海故曰浙江亦曰定山是也【汉地志云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径其县南又云縠水自太未连北至钱塘入浙江史记秦始皇三十六年临浙江水波恶乃从狭中渡盖舍此而渡余杭矣庄子云浙河之水水经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即浙江也唐卢肇海潮赋云浙者折也盖取其潮屈折而倒流也】
浦阳江
在县东源出婺州浦江北流一百二十里入诸暨县溪又东北流由峡山直入临浦(山弯)以至海俗名小江一名钱清江郦道元水经注云浦阳江导源乌伤县东径诸暨与泄溪合东回北转径剡县县开东门向江江广一百余步又云柯水东北径永兴东兴浙江合谓之浦阳江引汉地理志萧山县潘水所出又疑浦阳江之别名自外无水以应之谢惠连西陵遇风诗云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韵谱云水之相入为汭又云水北曰汭自浦阳江北流入浙江二水参错其名曰汭宜矣泄溪属诸暨县所谓东回北转盖由山阴会稽汇曹娥江由上虞以入剡溪也道元又云浦阳江东北径始宁县嶀山其北即嶀浦又云东径上虞县南至王莽之会稽地名虞宾又云余暨之南余姚西北浙江与浦阳江同归海又引阚骃十三州志云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自临浦南通浦阳江其说不一与上文自相抵牾盖始宁今上虞县嶀浦嶀山皆属嵊县虞宾属上虞又接余姚江临平湖在浙江以西其源殊别余暨即诸暨距余姚二百余里谓余姚西北浙江入海非也盖此江东北流自山阴会稽泝曹娥江始至上虞余姚嵊县谓东回北转入上虞嵊县斯可矣道元之论又曰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故川旧渎难以取悉此未必一皆得其实盖道元未尝身履浙江以东故其误如此后人因袭遂认此江为上虞江其失则寖邈矣汉志云萧山县潘水所出水经云柯水东北径永兴东与浙江合今山阴县二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然则浦阳江与柯水一源由萧山以达于浙江古今盖不易也【十道志婺州浦江一名浦阳江盖江之导源实出于此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韦昭云三江者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盖江之名尚矣越绝云浦阳者越王句践兵败众懑于此故曰浦阳去山阴五十里唐书志越州会稽县有府一曰浦阳今土人以钱清为古浦阳也孔延之掇英集云越之通道有四西接钱塘曰浙江城西四十五里曰钱清江州之东七十里曰曹娥江余姚县曰姚江旧经云会稽县东南九十里为小江津然则钱清江小江津皆浦阳江之别名也今以地里考之自浦阳江至曹娥百余里郦道元误以曹娥为浦阳江岂当时曹娥江之名未着亦名浦阳耶或陵谷迁变旧流不循其故道耶十道志云浦阳江有琵琶圻岸有曹娥碑信此则曹娥江即浦阳尔五臣文选注云浦阳汭经上虞至会稽山阴为浙江谢康乐山居赋注云浦阳江自嶀山东北径太康湖其说皆误盖自道元有东径嵊县又径上虞之说有以误之尔梁褚淡之为会稽太守孙法亮叛淡之遣队主陈愿议曹虞道纳二军过浦阳江与贼战柯亭破之】
渔浦
在县西三十里十道志云渔浦舜渔处也梁丘希范旦发渔浦诗云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巳扬谢灵运诗云宵济渔浦潭钱起诗云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木色入秋窗
祖渎
水经云浙江又东径祖塘谓之祖渎昔太守王朗拒孙策数战不利孙静果说策曰朗负阻守难可卒拔祖渎是道要也若从此出攻其无□破之必矣策从之破朗于固陵
余姚县
余姚江
在县南一十步源出上虞县通明堰东流十余里经县江东入于海江阔四十丈潮上下二百余里虽通海而水不咸
菁江
在县西十五里源出四明山北流汇余姚江以达菁江王荆公题诗云丹楼碧阁无处所惟有江山照眼明
湖塘浦
在县东西十里水经云余姚水东径穴湖塘湖水沃其一县并为良畴
上虞县
上虞江
在县西二十八里源出剡县东北流入江分二道一出曹娥江一自龙山下出舜江又北流至三江口入于海【初学记云凡江带郡县以为名则有会稽江山阴江上虞江是也】
运河
在县南二百二十步源出七里湖渔门浦自皁李湖皆汇于河西抵梁湖堰东之通明堰各三十五里
通明江
在县东十里源出余姚江其西自运河入于江【有堰曰通明堰蔡舍人肇明州谢上表云三江重复百怪垂涎七堰相望万牛回首盖自杭经越至明凡三绝江七度堰此其一也】
五夫河
在县北三十五里源出夏盖湖曰驿亭堰凡三十里东流入余姚县之菁江
夏湖溪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黑龙潭冬夏不竭由下管宝泉至浦口入溪流注五十余里
李家溪
在县南六十里源出白龙潭由上山乡宝泉浦口入溪
杜浦
在县西南四十里梁杜京产之居也案京产傅在始宁东山开舍授学州辟从事称疾去自浦之东山一里许其山舍下临此浦也
顾墅滩
在县西南四十里杜京产与同郡顾欢同契在东山开舍授学世传顾欢家墅于此一作故墅
石溪
在县南三十五里
思湖浦
在县西北六十里东通海西抵钱塘其对岸即海盐县俗呼为风门海口
饮牛溪
在县南五十里白道猷岩下石有系牛足迹溪以此名邑人江公亮诗云好是道人岩畔月夜深清照饮牛溪
姚家浦
在县西北六十里一名谢浦
陈家浦
在县西北六十里
槎浦
在县西六十里
达浦
在县西北六十里
簟浦
在县□五十里
省河
在县东一十里【说者云旧有运河距梁湖通明二堰各三十余里积雨阏壅民有垫溺者异时邑令浚此河欲以杀运河水势然雨河止隔一小堤风涛上下撞击其土易隳运河一决如建瓴水下流尢被害此河之浚盖未见其利也】
钓川
在县西南七里陶隐居乘槎垂钓于此华安仁云仙驭不返沉槎无迹谓此
新昌县
东溪
在县东一里其源东南来自天台石桥瀑布水北径石笥出青檀别一源东南出南州北径小将与青檀水合流入羽林又一源南出黄杜北径天姥山出羽林合流入县至虎队岭支派入蛟湖入县南流西溉田一万二千亩其巨派从北流过县后西北流为三溪出嵊县为剡溪【唐咸通元年浙东贼裘甫陷剡县众数千人观察使邹祗德将沈君纵张公署李珪击之甫设伏于三溪北壅溪上流使可涉既战阳败走官军追之半涉壅水大至官军败三将死之后甫由黄罕岭入剡兵遂溃】
王宅溪
在县北三十里源出四明奉化由沙溪西南入剡转北至杜潭别一源出台州宁海由三(土兄)西径唐家洲纡绕三十六渡北流汇杜潭水出嵊县浦口
查浦
在县北水经云浦东流二百余里与句章接浦周六里其夹浦居民五百家门皆面水昔尝过之今尚如水经所言可避世桃源也
石笥溪
在县东八里一名石溪
柘溪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天姥山
石溪
在县西二里源出天台山瀑布
沃洲
在县东七十里晋支道林白道猷隐居于此唐朱放诗云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江边刘长卿诗云何人住沃洲魏郑公留题云何代沃洲今夜兴倚阑干听赤城钟
放马涧
在县东三十二里支道林放马之所【世说或讥道林养马不韵答曰贫道但赏其神骏自此之沃洲天姥皆有道林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