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舆图纂要


  以上镇标三营,向无分管汛塘。

  城守营参将,驻防府治;管辖左、右军官兵。

  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凤邑冈山。千总一员,与把总递年轮防罗汉门冈山。把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与千总轮防冈山。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盐水埔、猴洞口、茂公、罗汉门。额外外委一员,随防府治。马步战守兵四百九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随防府治、一百五十五名分防冈山、七十七名分防罗汉门、八十一名分防猴洞口、二十八名分防茂公、一十九名分防盐水埔等汛,以五十名分防涂墼埕、南炮台、港冈、埤仔头、角带围、大湖、半路竹等塘。

  右军守备一员,驻防嘉邑下茄苳。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协防下茄苳。把总二员,递年轮防目加溜湾、大武垄。外委六员,递年轮防旧社、大穆降、萧垄、麻荳、茅港尾、下茄苳。额外外委一员,协防旧社。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名,以一百五十三名随防府治、四十六名分防大穆降、四十名分防旧社、五十三名分防大武垄、三十五名分防加溜湾、二十名分防萧垄、三十名分防麻荳、二十五名分防茅港尾、一百三十六名分防下茄苳等汛,以六十四名分防柴头港、茑松、木栅、溪边、西港仔、下水窟头、铁线桥、急水溪、八奖溪、北势埔等塘。

  南路营参将,驻防凤山县治;管辖本标并下淡水营官兵。

  中军守备一员,协防县治。千总三员,分防旧城、水底寮,轮防石井。把总三员,随防县治,分防攀桂桥、石井。外委六员,轮防坪仔头、芋蓁林、兰坡岭、番薯寮及随防县治。额外外委四员,随防县治。马步战守兵一千零一十九名,以五百名随防县治、一十名分防坪仔头、二十名分防枋寮、九十名分防水底寮、一百一十六名分防旧城、一百名分防石井、四十五名分防芋蓁林、十名分防兰坡岭、五十一名分防攀桂桥兼土地公崎、四十二名分防番薯寮等汛,以三十五名分防打鹿潭、苦苓门、观音山、小店、二滥、溪边等塘。

  下淡水营都司,驻凤属山猪毛口;管辖本营汛官兵。千总一员,驻防新园。把总三员,分防阿猴、阿里港、万丹。外委三员,随防山猪毛,分防东港、潮州庄。额外外委二员、随防山猪毛,分防九块厝。马步战守兵三百八十九名,以一百九十名随防山猪毛、六十九名分防阿猴、八十名分防阿里港、五十名分防万丹、三十名分防东港、九十五分防新园、二十名分防九块厝、四十名分防潮州庄等汛,以一十五名分防茄藤、放索、大昆麓等塘。

  嘉义营参将,驻防嘉义县治;管辖本营汛官兵。守备一员,协防县治。千总一员,分防笨港。把总三员,随防县治及轮防城外汛、盐水港汛。外委二员,分防朴仔脚、店仔口。额外外委四员,随防县治。马步战守兵六百五十一名(统斗六门都司管辖汛塘兵四百八十七名,共马步战守兵一千一百三十八名),以四百名随防县治、七十四名分防笨港、一十五名分防朴仔脚、九十名分防盐水港、四十名分防店仔口等汛,〔以〕三十二名分防城外、外西山、牛椆溪、打猫、水窟头、八奖溪等塘。

  都司一员,驻斗六门;管辖嘉、彰八汛四塘。千总二员,一员协防斗六、一员分防水沙连。把总一员,轮防西螺。外委八员,随防斗六一员,分防嘉属六员、彰属一员。马步战守兵四百八十七名,以一百五十名随防斗六门汛、十名随防水沙连、五十九名随防西螺、二十名随防大黄林、四十名分防他里雾、一十九名分防虎尾溪、三十四名分防土库、三十名分防林圮埔、一十名分防集集等汛,以三十五名分防中路头、三条圳、虎尾溪、大仑脚等塘。

  北路副将,驻防彰化县治;统辖本标二营官兵。

  中营都司一员,兼管中军事。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县治、一员分防葫芦墩。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南北投、燕雾、寓鳌头、许厝埔。外委九员,一员随防县治,八员递年轮防大墩、八卦山、嵌顶、大里杙、四张犁、二林、东螺、内木栅。额外外委五员,三员随防县治,二员轮防触口、大肚。马步战守兵一千二百二十四名,以六百名随防县治、五名抵塘、四十名分防八卦山、四十名分防□□、八十九名分防南北投、三十五名分防燕雾、五十名分防嵌顶、五十名分防大里杙、□十五名分防葫芦墩、三十名分防四张犁、三十名分防触口、二十五名分防寓鳌头、十五名分防大肚、十五名分防二林、十名分防东螺、十名分防内木栅、六十名分防许厝埔等汛,以三十五名分防沙辘、溪口寮、大武郡、枋桥头、赤涂崎、燕雾等塘。

  北路右营游击,驻防淡水竹堑城;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大甲。千总三员,一员随防堑城、一员随防大甲、一员分防后垄。把总六员,一员随防大甲,五员分防大安港口、铜锣湾、中港、杨梅坜、桃仔园。外委九员,二员随防堑城,二员随防大甲、中港,五员分防吞霄、白沙墩、加志阁、斗换枰、南嵌。额外外委三员,二员随防堑城、一员分防海口。马步战守兵一千零一十六名,以二百八十八名随防堑城、二百名分防大甲、七十四名分防大安海口、三十名分防吞霄、十名分防白沙墩、五十三名分防后垄、三十八名分防加志阁、六十名分防铜锣湾、五十八名分防中港、四十八名分防斗换枰、十二名分防海口、六十七名分防杨梅坜、二十五名分防桃仔园、三十六名分防南嵌等汛,以六十五名分防大甲、猫盂、香山等塘。

  艋舺营水师参将,驻防艋舺;管转水陆守备二员并兰营官兵。

  中军陆路守备一员,随防艋舺。千总一员,轮防大鸡笼。把总二员,一员随防艋舺、一员轮防三貂港。外委五员,随防艋舺,轮防海山口、水返脚、三瓜仔、马鋉。额外外委二员,随防艋舺。马步战守兵七百名,以三百一十五名随防艋舺、九十名分防海山口、三十五名分防水返脚、一十名分防三瓜仔、三十名分防三貂港、一百五十名分防大鸡笼、四十名分防马鋉等汛,以三十名分防龟仑岭、暖暖、灿光寮等塘。

  艋舺营水师守备,驻防沪尾炮台;管辖水师官兵。千总一员,协防沪尾。把总二员,随防沪尾,轮防金包里。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炮台、石门、八里坌、金包里。额外外委三员,随防。战守兵七百名,以五百八十名随防沪尾、三十名分防石门、五十名分防金包里、三十名分防八里坌等汛,以十名分防北港、小鸡笼等塘。

  噶玛兰营都司,驻防五围城汛;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头围。千总二员,随防五围,轮防嶐嶐岭。把总二员,分防溪洲、苏澳。外委四员,二员随防五围,二员轮防头围、北关。额外三员,二员随防五围、一员分防加礼远港。战守兵六百九十五名,以三百六十名随防五围、四十名分防溪洲、三十名分防加礼远港、五十名分防苏澳、一百名分防头围、四十名分防北关、五十名分防嶐嶐岭等汛,以二十五名分防三围、炮台等塘。

  台湾水师协副将,驻防安平;管辖本标三营汛水师官兵。

  中营游击,驻防安平;管辖本营水师官兵兼管中军事。守备一员,随防安平。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一员轮防鹿耳门。把总四员,二员随防安平,二员轮防鹿耳门、蚊港。经制外委千总二员、经制外委把总三员,端防各汛塘。额外三员。战守兵七百七十三名,以六百二十八名备配船巡哨逻军局添防等项、二十名轮防鹿耳门、五十名分防大港、三十名分防蚊港等汛,以四十五名分防鲲身、喜树仔、茄藤仔、鲲身头、蛲港、南鲲、北门屿、马沙沟、青鲲身等塘。

  台协左营游击,驻防鹿港涂城,管辖本营水师官兵。中军守备一员,驻防嘉属笨港口。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二员,协防水里、海丰,端防王功港口、新店,配防三林。战守兵七百三十四名,以四百零四名分配哨船并随防鹿港、二十名分防水里、四十名分防王功港口、二十名分防三林、二十名分防海丰、一百八十名分防嘉属笨港、二十名分防新店等汛,以二十名分防猴树、嘉属番仔挖、鲢仔挖等塘。

  台协右营都司,驻防安平;管辖本标水师官兵。中军守备一员,随防安平。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一员轮防鹿耳门。把总四员、外委五员、额外三员,分防打鼓、东港。战守兵七百七十三名,以六百二十八名随防安平、三十名分防鹿耳门、三十名分防打鼓、三十名分防东港等汛,以五十五名分防蛲港、赤嵌、万丹仔、旗后、大林蒲、西溪、下淡水、茄藤、放索、大昆麓等塘。

  澎湖水师协副将,驻防澎湖妈宫;管辖本标左、右营水师官兵。

  澎湖左营游击,驻防妈宫;管辖本营水师官兵兼管中军事。中军守备一员,随防妈宫。千总二员、把总四员,轮防妈宫、将军澳。外委六员、额外三员,随防。战守兵九百一十九名,以五百八十四名随防妈宫看守炮位轮流巡防分配哨船、二十八名分防妈宫新城、二十八名分防新城东港口、五十名分防妈祖宫港口、五十八名分防将军澳、二十八分防挽门屿、二十八分防水埯澳、四十五名分防嵵里澳、四十名分防文良港、十名分防风柜尾等汛、二十名分防澎湖厅库。

  澎湖右营游击,驻防妈宫;管辖本营水师官兵。中军守备一员,随防妈宫。千总二员,轮防妈宫、新城、西屿头。把总四员,随防妈宫,轮防妈宫港口、北山澳。外委六员、额外三员,随防。战守兵九百一十九名,以五百二十名随防妈宫看守炮位轮流巡防分配哨船、二十八名分防妈宫新城、二十八名分防新城西港口、五十名分防妈宫港口、七十八名分防西屿内堑、六十五名分防外堑、三十名分防小门、五十名分防北山、五十名分防吉贝等汛、二十名分防澎湖厅库。

  右台、澎水陆一十七营,内水师战守兵四千八百零八名、陆路马步战守兵九千六百九十六名,共兵一万四千五百零四名。

  屯番

  南路屯千总一员,统辖台、凤二属三屯弁丁;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台、凤二属三屯弁丁。台属新港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九十六名(原设三百名。道光十五年,划嘉属四保归台邑管辖;萧垄屯九十六名原住芒仔茫等社,亦归台辖);凤属放索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凤属搭楼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

  北路屯千总一员,统辖嘉、彰、淡三属九屯弁丁。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嘉、彰二属东、萧、柴三屯弁丁;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淡、彰二属麻、阿、北三屯弁丁;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淡属竹、日、武三屯弁丁。嘉属萧垄屯外委一员、屯丁二百零四名;嘉属柴里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彰属东螺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彰属阿里史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彰属北投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淡属麻薯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淡属竹堑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淡属日北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淡属武朥湾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

  查番屯起于乾隆五十三年。大将军福公削平台乱,以社番随军着绩,议照四川屯练之例,挑募番丁四千名,南北二路分为十二屯。将内山界外丈溢田园归屯纳租,由地方官征收,按照二、八两月支放口粮;仍给未垦埔地,以为自耕瞻养。旋改议:着理番同知会同监放造报。拔补员缺,南由台防同知、北由鹿港同知出具考语,送台湾道考验。自来地方有事,无不令其冲锋御敌;近且赴内地随讨发贼,诚悫亦属可靠。

  道里

  台湾府出小南门五里至赤竹仔、五里至营盘仔、三里至二层行溪(凤山界)、七里至大湖、十里至二滥(即鲫鱼潭铺)、十里至阿公店、十里至小店塘(俗呼桥仔头)、十里至楠仔坑、十里至大众庙、十里入凤山县北门,计八十里。

  凤山县东门十里至芎蕉脚、十里至新园、十里至东港、十里至林仔边、十里至茄苳脚、十里至枋寮、十五里至加洛堂,迄琅峤逼近傀儡番界。琅峤在凤山极南,距县百四十里;至沙马矶,又二百余里。

  台湾府北出镇海门三里至柴头港、二里至漯仔底、二里至洲仔尾、三里至三嵌店、五里至看西、五里至木栅塘、三里至洪卯官、四里至拍土垄、三里至曾文溪(嘉义界)、十五里至茅港尾、五里至查亩营、六里至急水溪、七里至铁线桥、七里至下茄苳、五里至上茄苳、七里至八奖溪、六里至水窟头、十二里入嘉义城,计程一百里。

  嘉义〔县〕出北拱极门五里至埤仔头、七里至打猫、三里至三迭溪、五里至大莆林、五里至打猫北保、五里至他里雾、五里至菁仔园、五里至虎尾溪塘(彰化界)、五里至鹿场、五里至西螺、十里至东螺、五里至茉莉庄、五里至关帝庙、五里至大莆心、五里至巩固桥(员林站)、五里至燕雾保、五里至茄苳脚、五里至五里口庄、五里入彰县南门,计一百里。

  彰化县出北门十里至大肚街、十里至龙目井、五里至沙辘、五里至牛骂头(即寓鳌头)、八里至青埔、二里至大甲溪南岸(淡水交界)、五里至大甲、十五里至房里、五里至猫盂铺、十里至吞霄、十里至白沙墩汛、二十里至后垄、十五里至中港、十里至老衢崎、七里至香山塘、八里入淡水厅歌熏门,计一百四十五里。

  淡水〔厅〕北出拱宸门十二里至凤山崎、十里至大湖口、十五里至杨梅坜、十八里至中坜、二十里至桃仔园、十里至龟仑岭顶、十五里至海山口、十里至艋舺、十里至锡口(由艋舺转西至关渡十五里、关渡至海口十五里)、十五里至水返脚、二十五里至暖暖(由暖暖转西北过狮球岭至大鸡笼街五里)、三十里至三貂岭脚(东向五里至岭顶)、东南向二十里至顶双溪、二十五里至远望坑(淡、兰交界),计二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