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舆图纂要


  金面山:在厅治北二十五里。山有二峰,又号大、小金面。通生番界。

  头围后山:在厅治北三十五里。连冈迭嶂,北走嶐嶐、南连金面。后通头围外澳石空岭,有快捷方式可通艋舺。

  鼻头山:在厅治北水程九十里。俗呼泖鼻;道穿海陂十余丈,与淡水洋面交界。舟行至此,南北异风、潮汐反■〈日卂〉;必停候风顺,转驶而行。

  嶐嶐岭:在厅治北七十八里。下设汛防。

  草岭:在厅治北六十六里。脉由大三貂;山路崎岖,虽行旅维艰,而实入兰孔道。

  圳头山:在厅治南十二里。即厅治过脉处。

  大湖山:在厅治西南二十里;为厅治少祖山。别有路,可通艋舺、大坪林。

  大叭哩沙喃山:在厅治西南五十余里。层峦迭嶂,鸟道纡迥;虽盛夏,必炀裘而入。通溪,即额刺「王」字生番界。南去一、二日,即玉山。别有路,可通淡水咸菜瓮、九芎林。

  小叭哩沙喃山:在厅治西南二十里。其严寒、险仄,与大叭哩沙喃同。

  龟山:在厅治东北六十里。耸立海中,为厅治门户。

  五方旗山:在厅治西北二十里。极为险侧。

  清水沟溪:在厅治南十二里。由鹿埔发源,汇众水出溪洲尾,与浊水溪合。

  马赛溪:在厅治东南三十里。由马赛武荖山发源,经苏澳岭下入海。

  大湖溪:在厅治西南二十里。由大湖山发源,经小叭哩沙喃至溪洲南,与浊水溪合。

  西势大溪:在厅治西南三十里。源由玉山,汇乌石港入海。

  浊水溪:在厅治西南三十里。亦从玉山下发源,经大叭哩沙喃汇乌石港入海。

  苏澳:在厅治南五十里;为兰境东南尽界。澳口排列三屿,曰三仙台。其澳左避北风、右避南风,水深六、七丈;可容巨艋出入。惟石礁险阨,故船来甚少。相传:前明林道干海寇踞此数月。嘉庆年间,海逆蔡牵、朱濆皆谋占踞。道光五年,设弁汛巡防其门。

  加礼远港:在厅治东南二十八里。三、四百担之船可以直收海岸;内通苏澳、外达头围,为兰中最要门户。

  马赛港:在厅治东南三十五里。港口水深五、六尺。

  乌石港:在厅治东北十里。口窄礁多,水深五、六尺;仅容三、四百担小船。道光六年起,为噶玛兰正口;免其配运。

  ——右山二十、溪港九。

  澎湖厅

  大城山:在大山屿之中,距厅治五里;澎山之最高者。延袤七、八里。凡台、厦船往来,以此山为圭臬;厅治之少祖山也。

  太武山:在大山屿林投澳太武社后,距厅治一十四里。三峰圆秀,俗以大太武、二太武、三太武名之。东北舟来,先见阴、阳屿,后见此山。

  奎璧山:在大山屿奎璧澳北寮社后,距厅治三十三里。

  小案山:在大山屿东西澳案山社西,距厅治四里;为书院朝山。

  狮山:在大山屿嵵里澳石泉社后,距厅治四里。

  鸡舞坞山:在大山屿嵵里澳鸡舞坞社,距厅治一十六里。

  观音山:在大山屿嵵里澳猪母落水社前,距厅治一十七里。澳与社,北风皆可泊舟。

  纱帽山:在大山屿嵵里社西北,距厅治一十九里;为厅治、协署及书院朝案。上建石塔。

  风柜尾山:在大山屿嵵里澳风柜尾社,距厅治二十八里。山势嵚■〈山上欹下〉,〔山〕北一带绕如长蛇,为妈宫左卫。社南有洞,不时风浪喷出。

  瞭望山:在北山屿瓦硐澳后寮社,距厅治水程三十里。高千余丈,周一、二里。传自泉郡清源山发脉至此,为澎湖诸山之起处。北来商船,先望此山;故名。

  内堑山:在西屿澳内堑社西北,距厅治水程三十里。

  天台山:在八罩屿水埯澳南,距厅治水程八十里;为八罩最高处。渔人远归,视此以为准的。

  大山屿:距澎湖之中,协营各官署及厅仓、街市在焉;幅■〈巾员〉百余里。商哨湾泊,皆在妈祖宫口。嘉庆九年,石筑炮城;嵵里澳井埯社西南,亦筑炮城,皆扼要处。

  阳屿、阴屿:内有汛,礁要险。

  香炉屿:距厅治水程俱三十里。

  鸡膳屿:水程三十五里。

  鼓架屿:水程三十里。

  锭钓屿:水程四十五里。

  以上厅治东。

  长岸礁屿:水程一十九里。

  湾贝屿:水程二十里。

  雁净屿:水程二十里。屿门最险。

  笨屿、屈瓜屿:水程俱三十里。

  鸟屿:水程四十里。

  白沙仔屿:水程四十五里。

  以上厅东北。

  大仓仔屿:水程一十五里。

  凉伞礁屿:水程一十八里。

  中墩屿:水程二十里。

  北山屿:中分四澳。

  金屿、险礁屿、土地公屿:水程俱四十里。

  吉具屿:水程八十里。屿有礁,浮沉屈曲,形如「吉」字;最险。

  以上厅治北。

  大烈屿、小烈屿:二屿斜对,水程俱三十五里。内沉水礁,即吼门;最险。

  空壳屿、北铁砧屿:水程俱四十里。

  姑婆屿:水程五十里。

  目屿:水程六十里。

  以上厅西北。

  狮公礁屿:水程二十里。

  牛心湾屿:水程二十六里。

  西屿:水程三十里。有丁字门,最险。台、厦往来船,视此标准。北风时,屿可泊舟。有文武汛口。

  小门屿:水程三十五里。

  以上厅治西。

  四角仔屿:为大山屿水口,妈宫往来船必由之处。水程一十里。

  鸡笼屿:水程一十五里。

  花屿:水程六十里。

  草屿:澎湖唯二屿青苍,故以花、草名。水程七十里。

  大猫屿、小猫屿:二屿斜对,中分一水。俱水程八十里。

  以上厅西南。

  虎井屿:虎井头怒涛相触,俗名上霾;最险。

  桶盘屿:水程俱四十五里。

  狗沙屿、马鞍屿:俱水程六十五里。

  船路礁屿(一名布袋屿):凡台、厦船出入八罩,必由于此;水口仅容一舟。水程七十里。

  金鸡屿、挽门屿:俱水程七十里。

  将军屿(即网埯澳):南风时,可泊舟。屿与挽门对峙;船帆屿即在屿东,非两屿也。水程八十里。

  锺仔屿、头巾屿、南铁砧屿:俱水程九十里。

  南屿:广、袤三十里。水程一百四十里。

  以上厅治南。

  东屿坪、西屿坪:俱水程七十里。

  东吉屿:水近落漈。

  西吉屿:二屿对峙。厦船来台,视为标准。水程一百二十里。

  斧头增屿:屿极险阨。水程一百二十里。

  以上厅东南。

  ——右山十二、屿五十五。

  城池

  台湾府,筑土为城。身高一丈八尺,顶宽一丈五尺,底宽二丈;堞三千九百六十八,卡房十六座,看守兵房八座。八门,俱用石砌;门皆有楼。经始于乾隆五十三年十月,竣于五十六年八月。周计二千五百二十丈,弧其东南北而弦其西。道光十五年,添砌子城;唯「大东」围植莿竹。「大西」逼于市肆,则由「小西」圜土至老右石(?)外遶「小北」门为外郭;别开三门:「小西」曰「奠坤」、「大西」曰「兑悦」、「小北」曰「拱干」。

  台湾镇,竹城。在郡治镇北坊。砖砌「镇东」、「镇南」二门,顶护矮堞。周三百三十丈。建始于乾隆年间。

  凤山县,竹城。原在兴隆庄;南面打鼓、北负龟山。乾隆五十一年,移驻距城十五里之埤头地。道光五年,就兴隆基址移向东北,围龟山于其内。更筑以石门楼,水洞、炮台皆具。而安土重迁,且逼近半屏、蛇山二处,不免俯瞰之虞;治民仍驻埤头,遂以兴隆为旧城矣。埤头城亦植竹,周一千零七十九丈。设炮台五、火药局一。

  嘉义县城,道光十五年砌石为之。周八百丈有奇;内垣高一丈六尺,外高一丈八尺。堞一千二百座,炮台四、堆房九,水洞亦四。濠宽三丈六尺,深一丈二尺;周九百四十三丈。添设月城,空以炮眼。

  彰化县城,砖。围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高一丈五尺,基厚一丈五尺,顶宽一丈。建城楼四、炮台十二、水洞六、堆房十六;堞七百八十有三垛。于城东八卦山建寨设兵,以为犄角之势;名曰定军寨。

  淡水厅城,周八百六十丈,墙皆以石。基宽一丈六尺,而宽一丈二尺;高一丈五尺,堞高三尺二寸,共高一丈八尺二寸。城楼及看守兵房、水洞如式。濠宽八尺,深七尺;南门外较阔,一丈二尺。

  八里坌山下,红毛时设有炮城。雍正二年重修,东、西二大门,南、北二小门;今昔殊形。嘉庆年间,外口门北岸东,建一台。

  噶玛兰厅治为五围适中要地,植竹为城,环以九芎树;城坐北、向南。周三里许,长六百四十丈;南、北相距一百八十丈,东西亦如之。四门各具吊桥。城中旧有流水两道,自西而东,因以为濠,计深七尺、广丈有五尺;上接内山之水,下达溪流。

  北关在厅东北四十里头围堡,高山险峻;由山麓至海滨约两百步,巨石邻列,天生门户。嘉庆二十四年,建关其间。横、直各十二丈,城楼、垛坎、马道、阶级俱备;营弁带兵防守。

  澎湖厅,入版图来尚未建城。

  附载

  赤嵌楼一名红毛楼,在郡镇北坊;荷兰筑也。周方四十五丈三尺,高三丈六尺有奇南、北两隅瞭亭挺出,仅容一人站立;雕楼凌空,灰饰精致。郑氏以储火药、军器。今渐倾圮。

  赤嵌城,在安平;亦荷兰筑。与鹿耳门相犄角,为郡城海口最要地方。城有两层;上层缩入丈许,楼台曲折,风洞、机井鬼工奇绝。今渐倾圮。

  鸡笼城,在鸡笼屿。西、南两门,荷兰时筑以防海;亦要处北。城垣虽颓,而澳口舶停收澳内。

  澎湖新城,周约里许。门二,南设炮台。城在妈宫澳之西逼近海岸。城垣用糖水调灰迭砖,与安平城一样坚致;的系红毛所筑。「郡志」以为康熙五十六年造,恐非。

  暗澳城,明嘉靖四十二年都督俞大猷建(「郡志」具载)。今已无存。

  瓦硐城,明天启二年荷兰据澎湖筑;明年,毁其城。未几,复筑。明时属同安辖,分金门哨兵驻防于此。今瓦硐澳之港尾社西南里许,有红砖一片;基址丛残,不可辨矣。

  红毛城,在澎湖厅治西北二里许。周围一百二十丈。城垣半颓。其一在大城山顶,遗迹尚存。

  右附各城虽多倾圮,然皆阨要处所;爰备录之。

  衙署

  巡道署:在府治西定坊。

  府署:在东安坊。

  台防厅署:在西定坊。

  府经历署:在府署东南。

  教授署、训导署:在凝南坊府学(兼辖澎湖学务)。

  台湾县署:在镇北坊赤嵌楼右。

  典史衙:在县署右。

  罗汉门巡检署:在城东罗汉外门番薯寮街。今署塌。

  大武垄巡检司署:在湾里街。

  教谕署、训导署:在县学。

  凤山县署:在城东畔。

  下淡水县丞署:在港西里。

  典史署:在县署左。

  兴隆里巡检司署:在兴隆庄旧城。

  教谕署、训导署:在县学。

  嘉义县署:在城东门。

  笨港县丞署:在大槺榔保。

  斗六门县丞署:在斗六保。

  典史署:在县署右。

  佳里兴巡检署:在盐水港保。

  教谕署、训导署:在县学。

  彰化县署:在城东偏。

  理番厅署:在鹿仔港粟仓南。

  南投县丞署:在南北投保。

  典史署:在县西偏。

  猫雾捒巡检司署:在犁头店街。

  教谕署:在县学。

  淡水厅署:在竹堑城内。

  艋舺县丞署:在新庄街。

  大甲巡检司署:在大甲土堡内。

  竹堑巡检司署:在竹堑城内。现兼司狱。

  训导署:在城东南(兼辖噶玛兰学务)。

  噶玛兰厅署:在城东门。

  头围县丞署:在头围保(管理乌石港口挂验)。

  罗东巡检司署:因兼司狱,暂驻城内。

  澎湖厅署:在大山屿文澳。

  武营:详具「营制」。

  铺舍

  台湾县铺四:府前铺、二层行溪〔铺〕、三嵌店铺、曾文铺。

  凤山县铺七:县前铺、下淡水铺、楠仔坑铺、中冲铺、鲫鱼潭铺(俗呼二滥)、冈山铺、府前铺。

  嘉义县铺七:本城南门铺、下茄苳铺、铁线桥铺、大仑脚铺、笨港铺、朱晓陂铺、盐水港铺。

  彰化县铺七:县口铺、员林铺、东螺铺、鹿场铺、龙目井铺、寓鳖头铺、鹿仔港铺。

  淡水厅铺一十四:大甲铺、猫盂铺、吞霄铺、后垄铺、老衢崎铺、竹堑铺、南嵌铺、艋舺铺、锡口铺、水返脚铺、暖暖铺、柑子濑铺、灿光寮铺、三貂岭铺。

  噶玛兰铺五:兰城铺、沙仑铺、乌石港铺、北关铺、嶐嶐铺。

  澎湖厅,海屿回环,向无铺舍。

  台属亦谓之「站」。所有铺司、铺兵,现奉文拟裁。

  营制

  挂印总兵官,驻札府城;统辖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及台、澎水陆一十三营官兵。

  镇中营游击,驻防府城中路口;管辖本营官兵,随防兼管中军事。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二十六名。

  镇左营游击,驻防府治北路口;管辖本营官兵,随防。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步战守兵七百四十六名。

  镇右营游击,驻防府治南路口;管辖本营官兵,随防。中军守备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步战守兵六百四十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