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凤山县志
 
                    
                    凤山县志
                    
                        
  苦瓜:以其味苦、故名也;亦名□瓜。俗呼「防羊」,言不可与羊同食也。
  冬瓜:形似枕,大者重可二十余斤。性寒,经霜。陶隐居曰:『利解毒消渴』。
  茄:有紫、白二种。一名落苏。「南方草木状」谓:『种茄宿根,有三、五年渐成大树。熟时,梯树取之』。此则不经见之物也。
  匏:蔓生。有胡芦匏、有长匏、有劲匏。大者,土番佩以渡水。
  长豆:亦名菜豆。荚小而长。有青、紫二种。
  扁豆:俗呼肉豆,泉人呼为乳豆。形似皂荚,色青。花有红、白二种。
  刀豆:形似刀,皮厚。而中有子,皆可食;味甚甘美。
  紫菜:生粘海滨石上。潮满,其散髼髼然;潮落,复粘于石。又以其生于子月,故亦名子菜。
  瓮菜:「遯斋闲览」曰:『本生东彝古伦国,番船以瓮盛之,故名』。种于园者为园瓮,种于水者为水瓮。
  枸杞菜:陆玑曰:『一名苦杞。生于春;味苦,食之能清心明目。子可入药。惟甘州出者佳』。
  果之属
  西瓜:内郡熟于六、七月;凤山则种于深秋,熟于隆冬。贡大庭,以三月万寿前至京,名曰万寿果。其余以渐次熟焉。
  龙眼:形圆如弹丸。壳黄,肉白而甘味,亚内地。后荔枝熟,又名为荔奴。
  檨:实如猪腰子,熟于夏。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种;香檨最佳而少,木檨次之,肉檨为下。此台果之上者。肉粘于核,必切片而始堪食也(按檨,「正韵」无此字;台人因其名,会意书之)。
  波萝蜜:实生树干,大如斗。色绿,似如来顶,液粘如漆。子略似栗,熟而食之,味亦颇甘。
  橘:柑属。江以南多有之。皮薄而光,俗通呼为柑误矣。又有公孙橘,长年俱花;实前结者红,后结者青。味酸不堪食。
  柑:橘属。皮厚而皱,种类甚多。凤山止有红柑、雪柑二种,其味比内地颇酸。
  木瓜:树直而高,无旁枝。花色白,实结于干。腌而食之,甚佳;能疗足疾(见「药部」)。
  凤黎:叶似蒲而阔,两旁有刺。果生丛心中,至熟而色黄;味酸甘。末有叶一簇似凤尾,故名。
  释迦果:树高出墙,实大如柿。色绿,如释迦头。味甘而腻。熟于夏、秋之间。又名番梨。
  椰子:树高数丈无旁枝,似槟榔而干尤大。壳坚,可作瓢。壳外有衣如棕,用以洗锅,可去油垢。
  槟榔:树似栟榈,叶亦相类。干有节,有房如箨。花在房中,花开而房脱;色白,细而香。一穗结实数百粒,熟于秋。切开,夹以扶留藤、蛎灰食之,可去瘴气。淡水产甚多。
  扶留藤:蔓生。子如桑椹。其藤可夹槟榔而食,根尤佳。俗呼为蒌藤是也。
  桃:花开于春,熟于夏。味酸于内地,亦不及北淡水之多(又载「花部」)。
  梅:四月熟。味酸而生津,所谓「望梅止渴」是也。北淡水多于南淡水(又载「花部」)。
  石榴:种自涂林安石国,故名安石榴。有红、白二种;红者实大而味甜,白者实小而味酸涩。可疗痢疾。
  番石榴:俗呼梨仔茇。花白而味香。实大者如□,皮青,肉微红;气浊,非佳果也。旷野之□,无处不生。
  柑子蜜:形如弹子而差大。和糖,可充茶品。
  番柿:形似柿,有毛。俗所谓生毛柿是也。
  柚:种类甚多。凤山有红、白二种。其味酸,比内地之文旦仙凡矣。
  菱:「说文」曰:『菱,■〈阝菱〉也』。一名芰,俗呼为芰角。「武陵记」以两角曰■〈阝菱〉,三角、四角曰芰。凤所产者,惟芰而已。生水面。
  甘蕉:俗呼为荆蕉;又曰牙焦。花色红如莲,子随花阖;一阖有十余子,阖落而子现,味甚甘美。
  桄榔子:五月熟。子若多生,则是岁有年。树似栟榈,中有屑如面。
  甘蔗:「广志」:『一名藷蔗。顾凯之食蔗自尾至本,曰:「渐入佳境」』。煮糖另是一种,曰竹蔗。
  菩提果:俗名香果。花白;实青黄,味甘而香。置诸几案,以供清玩,真不愧其名云。
  香橼:俗曰香圆。初生色青,熟则黄;味淡而香。四时俱有。
  佛手柑:状如佛手,其指有屈者、有伸者。色黄,中无肉;其味清香异常。
  薯:皮有紫色者佳,白者稍逊。蔓生。叶长而尖,结根而成;一根可数条。有一根一条者,长四、五尺,重至十余斤;俗呼为田薯。
  芋:一名土芝,一名蹲鸱。凤之芋有三种:曰槟榔芋者,中有红根相连,如槟榔子;曰秫米芋者,以其软而粘也;又有淡水芋,大者重四、五斤,不歉蜀中焉。
  山药:「本草」曰:『薯蓣生于山上石隙之间,有长至六、七尺者』。
  布之属
  毛布:番妇以兽毛和苎织成。汉人买以代毡,或为包裹之用。
  货之属
  盐:濑口所出。色黑而粒大,腌物不至朽腐。「汉书」:『牢盆煮盐,用铁为之』。凤山止用晒法。
  糖:蔗汁煮而成红糖,红糖覆以泥土而成白糖,再煮则为水糖。
  酒:用草曲制之,杂以糖水,无甚佳者。惠、泉、镇江诸酒,俱来自内地。
  曲:以草和米粉制成,名曰白曲。
  油:有脂麻油、蓖麻油、菜油、落花生油四种。麻油胜于内地。
  藤:有水藤、莉藤二种。郡所产水藤尤多。
  菁■〈艹殿〉:种之园中。本地出者,其色比内地尤佳;商多贩往内地各处发卖。
  菁子:内郡多来台采买。
  纻:粗而且短,不及内地之细润而长也。土番间或种之,汉人则无有也(俗作苎,非)。
  麻:作丝,系物之用。乡间无人不种。
  薯榔:皮黑、肉红,染皂之用。
  茄藤皮:生海边。红者皮可染绛,功同薯榔;白者凶岁取其子,可佐食。又名海蒹葭。
  炭:杂木烧者甚多,以九荆木烧者为上。
  灰:蛎房壳烧成。台多以车螯等壳杂之,故不甚粘。
  藤:枝叶多生刺。为用甚多,凡乘屋、捆糖、椗■〈纟索〉诸类悉资之。
  鹿皮:春皮浅而薄,冬皮深而厚。土番用以为席。
  獐皮:黄黑色。去毛存鞹,用以为袜;染皂,用以为靴。
  麋皮:鹿之大者。俗呼为蒋皮。商人贩往外国。
  器之属
  车:轨用坚木为之。中驾一牛引重致远,旁用一牛佐之。
  木柜:长七尺余,阔三、四尺。藏宝货,衣服于其中,人寝其上以备盗也。
  甲万:其制本之红毛。长三尺许,阔二尺。木取坚厚。商人以贮账目。
  床凳:衣架之属,多以竹为之;以价廉而工省也。
  药之属
  天文冬:叶细多莿,蔓生。结根在地下。「山海经」所谓■冬是也。
  麦文冬:比天文冬而小。「本草」谓『久服轻身』。
  土茯苓:白者似茯苓,赤者俗呼为山尾薯。
  鹿茸:鹿角初发为茸,性温补。以大者为佳。夏至解角,故能补阳。
  麋茸:冬至解角,故能滋阴。
  鹿角胶:取角砍碎,浸长流水数日,熬炼成胶。
  鹿角霜:胶之粗者为霜。功亚于胶。
  穿山甲:即鲮鲤壳。
  桕菰:小儿口痛,煎洗可愈。
  菻荼菰:有红、白二种;红者治白痢、白者治红痢。
  荞麦:(亦载「麦部」):能收冷汗。
  三柰:与姜相似,而味辛。
  藕节:荷叶根也。性和而补脾。
  枸杞:其实为地仙子,根为地骨皮。 
  菖蒲:生于石者为石菖蒲。一名荪,一名水剑草。
  香附:即土香草根。
  穿山龙:疥疮洗,效。
  土木瓜:「本草」名通草。蔓藤大如指,结实如小木瓜。
  薏苡:土番种。粒较小于内郡。
  白扁豆(载「蔬部」)。
  金银花:蔓生。花白,隔夜而黄;解毒之用。「本草」谓即忍冬藤花是也。又名鸳鸯草。
  水烛:生水中。形如烛,叶如蒲。色赤,中有白絮,可治刀伤。
  蛇草:蛇伤,煎泡酒服,立愈。形如波菱,有小白花,并捣烂敷患处。
  艾:可灸百病,故「尔雅翼」谓之医草。
  益母草:宜于孕妇,故名益母也。花与草皆可用,取之端午日者为佳。
  木贼草:独茎如箭,茎而无叶,寸寸有节,凌霜不雕。
  蒲公草:「本草」名蒲公英。专治妇人乳上生毒。
  薄荷:叶茎似荏而尖。治风寒要药。
  泽兰:□□□紫节,花白;能散血。
  班节相思:与薄荷相类。散血用。
  白鸡冠:晒干,能治妇人血崩。
  苍耳子:俗呼「羊带来」是也。
  车前子:即诗所谓芣苴也。俗呼为五根草。
  蓖麻子:红者能治风疾。
  急性子:即凤仙子。熟时以手微按,其缝即开,故名。
  蝉退:蝉壳更生,脱其旧,挂于树间。
  石决明:「本草」曰:苗三、四尺许,花黄白色,子如菉豆而锐。主明目,故名。
  风藤:其形方,与他藤异。近海者佳。浸酒服之,可治风疾。出下淡水。
  木鳖子:蔓生。叶似苦瓜,生青、熟红。肉上有莿,核似鳖,故名。
  紫萍:生水中。面青、背紫;赤若血者,为紫萍。一曰七月十五晒干密丸,能入肺经、达皮肤,治脚气及胎孕有伤;名「紫萍一粒丹」。
  竹之属
  莿竹:竹之极高大者。旁枝横生。□□□□人种之屋后,可以防盗。茅屋梁柱悉资之,为用甚大。 
  长枝竹:椅、棹、床、橱皆资其用。亦名鲎脚绿。
  凤尾竹:俗呼观音竹,一名箭竹。干小、叶细,高止六、七尺。
  麻竹:比莿竹尤大。质不坚韧。车笼、糖笼、仓笨等物悉资之。
  空涵竹:产山中。高二丈许、围二、三寸,无旁枝。草屋则以为桷。
  棕竹:皮似棕而节密,高不满四尺。
  芦竹:似黍。生水涯湿处。
  木之属
  樟:即豫章也。大者数抱,岁寒不雕。久年即内腐而中虚,不堪成材。
  楠:即柟也。色稍黑,逊于内地。又有土楠,质坚,为辅辐之用。
  猴栗:木性甚坚,可为梁柱,与栗亦无甚异。
  朴:树高大。「通志」曰:『叶如加条差小,皮鳞皱而厚』。
  百日青:俗名土杉。虽枯,而色尚青也。
  柳:「本草」:『柳花名絮,即杨柳也。多种水畔。又有御柳,干赤、条细如绿丝。亦名垂丝』。
  赤鳞:赤色,皮鳞。质坚,入土难朽;大者取为车心。
  乌栽:皮色黑。其质不坚。供薪而外,别无所用。
  象齿:木直而色白。人多取以为桷。
  荆:树无甚大,随处皆生。有五叶、七叶二种;七叶者,能疗中暑之症。
  栋:叶似槐而尖。春至而开花,实如小铃。俗谓之苦栋子。唐诗有「栋花开后春光好莿」之句。
  万年青:枝圆,色绿;无花,叶高至丈余。一名绿珊瑚,又名绿玉树。种本吕宋。
  黄目树:树高大,质脆。实可澣衣。
  茄藤树:产海滨。可以供薪。
  菻荼:树类菠萝,而高大至丈余。乡人多于园外密种之以为篱,牛羊不得入。
  水漆:生海泥中。皮有黏液,着肤则肿。用以编篱,多生枝叶。
  九荆:树如紫薇。村落草屋及编篱,多用为柱。俗呼为九芎。
  榕:大者垂荫可余丈。王敬美曰:『多根,故易茂而难拔;不材,故寡伐而长寿』。
  枫:「说文」曰:『枫木厚叶弱枝,善摇。汉宫殿多植之。至霜后,叶丹可爱』。「尔雅」曰:『枫摄摄』。以其求风则鸣也。
  莿桐:垂阴如梧桐,开花如连焦,而大恍惚班支。一枝数十蕊,色鲜红;先花后叶。无地不种。
  破故子树:叶似梧桐而小。结实如苦栋,腌之可食,且能消积。
  桄榔:树似栟榈,中有屑似面。木有文理,堪以为用。
  花之属
  梅花:开当首春,故为花魁。色白者为上。有单叶、百叶,而单叶者最佳。本地所产,皆系白而单叶,但不如内地之蕊大而清香耳。
  山丹:花一朵百蕊,状如绣毯而色红。长年皆开。
  紫薇:树无皮;爪其本,枝叶皆动;「通志」曰:『不耐痒花』是也。世人多以此为紫荆,误矣。
  芙蓉:「通志」曰:『一名柜霜。花开于秋。清晨色白、午则浅红、晚则深红,名曰三醉芙蓉者种最佳。又有单叶而色白者,曰山芙蓉』。
  佛桑:叶似桑,故名。四时长开,有朱红、淡黄二色。叶单者,曰照殿红。
  树兰:「泉志」曰:『丛高成树,其花碎点清香』是也。有三叶、五叶二种;五叶者佳,名曰暹兰,以其自暹罗来也。
  指甲:捣其叶涂指甲上令红,故名。花细而色白,一枝可数百蕊,虽香而实浊。
  石榴花:有深红、浅红、白、黄数种。百叶者不结实。
  茉莉花:夏开,色白。「南方草木状」曰:『自西国移来』。又有百叶者,花大数
  倍,名番茉莉;更为可佳。
  木槿花:台人呼为水锦。有红、白二种,白者为佳。小儿口破,捣汁擦之即愈。
  棣棠:一名郁李。有白色、淡黄色二种。
  长春:色淡红。四时相续盛开。台人呼为「月见」。
  丽春:花似长春,而大过之。色深红,故名丽。
  玉楼春:花色白,而中带黄。香而浊者,即百叶黄栀花是也。
  金丝蝴蝶:「泉志」曰:『花黄,形类蝴蝶。微风至,则动摇』。
  一丈红:似葵而叶大,直起无旁枝。花色淡红。一叶、一花,自本开至杪。高近丈,故名。
  荷花:有红、白二种;又有白而红边、百叶最佳。「尔雅」曰:『荷,芙蕖;其茎茹、其叶□、其本□、其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内郡夏天始开,本地隆冬之时尚有花。地气之不同乃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