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洋考

用壬子针五更,取圭头浅。】
 圭头浅【打水四十托,用单干三更,取竹屿。】
 竹屿【浅口,打水四五托,用壬子及干亥沿山,坤申尾,即暹罗。】
 暹罗【乃古赤土、及婆罗刹地。至本朝合暹与罗斛二国。名暹罗。
《一统志》曰:在占城极南。】
占城 往 大泥、六坤、彭亨、柔佛
又从昆仑山【用坤申及庚酉针三十更。取吉兰丹。】
吉兰丹【即大泥港口。用坤申七更入港。是大泥国】
大泥国【即古渤泥也。我朝贡道由福建入。】

又从昆仑山【取真屿,用辛酉针二十八更,取六坤。】
六坤【暹罗属国也。其地与大泥相连。】

又从昆仑山【用坤未针三十更,取斗屿。】
斗屿【用丁午针五更,取彭亨国。】
彭亨国【一名彭坑,单午五更,取地盘山。】

地盘山【在彭亨港外,外打水二十八托,内四十四托,三更至东西竺。】
东西竺【此柔佛地界也,用丁未针十更,取罗汉屿,即柔佛港口。】
柔佛国【一名乌丁樵林。】



从柔佛过星加坡往马来半岛西岸,北行
龙牙门【《星槎胜览》曰:山门相对,如龙牙状,中通船,田瘠榖薄,男女穿短衫,围稍布,掳掠为豪,番船于此,防之。 
今人夜舶不敢行,以其多盗,且南有凉伞礁也。
中打水三十托、北二十托、南八九托,
又过淡马锡门,用庚酉及辛戌针三更,取吉里问山。】
 吉里问山【打水二十七托,两边有浅,用干亥针三更,取昆宋屿。】
 昆宋屿【打水二十五托,用单亥针五更,取箭屿。】
 箭屿【打水三十四托,用干戍针五更,取五屿。】
 五屿【先时酋开镇于此,此中有真五屿、假五屿,沿山而入,为马六甲。】
 马六甲【即满剌加国也。舶人音讹耳。在古为哥罗富沙地。】


从柔佛南下瓜哇
又从东西竺【用丙午针十更,取长腰屿。】
 长腰屿【北边正路,打水二十六托,若往丁机宜,用坤申四更,取独石门。】
 独石门【出门用单酉针,过铁钉屿。】
 铁钉屿【其外水流急甚,用单庚及庚申针四更,至鳄鱼屿。】
 鳄鱼屿【西是坤身,昼南流而夜北流,再进,由第二港入,是丁机宜国。】
 丁机宜【瓜哇属国】

又从长腰屿【用丁午针十更,取龙雅大山】
 龙雅山【在马户边过,用单午针三更,取馒头屿。】
 馒头屿【収,入即是詹卑。七更可到。】
 詹卑【三佛齐人称其国王为詹卑,其国既为瓜哇所破,故王徙居于此,因以名地。】
 七屿【从馒头屿驾开,用丁午针三更,到此又用丁未七更,取彭家山。】
 彭家山【用坤未三更,取西南第二山,有沉礁,收坤申针,收,入旧港。】
 旧港【即三佛齐故都也。其先为干陁利国,初时为爪哇所并,改名旧港,以别于彼之新村。】

经旧港到下港
又从彭家山【用辰巽针十更,取进峡门。】
 进峡门【用丙巳巡坤身七更,见三麦屿。】
 三麦屿【过屿,用单丁、及丁午五更,单未五更,取都麻横港口。】
 都麻横港口【中望一山,名真不真、假不假;
正路打水十七托,用单午针十更,取览邦港口。】
 览邦港口【览邦夷人好食人,故舶无维缆者。外有小屿,名奴沙牙,
近屿打水八九托,用丁午三更,取奴沙剌;
打水十四托,又用丁午针三更,逺望锡兰山。】
 兰山港口【即梁时所通狼牙修也今讹为石旦隋常骏至林邑遥望见焉夷言髙山为锡兰港口者亦就望见言之其实去彼尚逺 
《星槎胜览》曰:地广人稠,亚于爪哇。山顶产黄鸦、鹘石、青红宝石;海旁有珠帘沙,常取螺蚌倾入池中,作烂淘珠,货之;海边有一盘石,上印足迹,长三尺许,常有水不干,称先世释迦从翠蓝屿来登此。足蹑迹,至今尚存。 
永乐间,其王来贡,旋复负,固不恭。郑中贵和,虏其王归,上命释之。其后贡使,歳以为常。 
洋中凡五屿,正门打水四五托,用丙巳针六更,至下港】
 下港【即古阇婆,在南海中者也。亦名社婆,至元始称爪哇,今下港。正彼国亦巨镇耳。舶人亦名顺塔。再进入为咖■〈口留〉吧。】


从满剌加北上哑齐
又从满剌加国五屿【分路入苏门答剌,用单干针五更,取绵花屿。】
 绵花屿【第三湾正好过船,
打水七八托,外二十托,用单戌针过浅、辛戌四更取鸡骨屿。】
 鸡骨屿【对开打水六十六托,有浅舩,宜逺过,用干戌针十更,取双屿。】
 双屿 【对开打水三十五托,即正路所经也。用干戌并辛戌四更,取单屿。】
 单屿 【内打水十六托,外四十托,用辛戌针,十更认亚路。】
 亚路 【坤身打水三托,洋中二十托,用壬亥及干亥针;
若离山用干戌针十五更,取巴禄头。】
 巴禄头【其旁为九州岛山
《星槎胜览》曰:林木丛生,枝叶茂翠。永乐间,郑和遣人入山采香,有长六七丈者数株,香味清逺,黑花细纹,山人张目吐舌,言天朝威力若神。 
单亥及干戌五更,取急水湾。】
 急水湾【西边有湾、沉礁、打浪对开水二十五托,用辛酉针五更,取哑齐。】
 哑齐国【即苏文答剌国也。其先名大食,今一名苏文达那。
《广东通志书》曰:自满剌加九昼夜可至】



从占城外、过西沙,东南下池闷、文郎马神国
又从玳瑁洲【用丁未针三更取东西董】
   东西董【从西董过舩逺似石礁状,用单丁五更丁未三十更,取失力大山。】
  失力大山【近山,用坤未针五更,取马鞍屿。】
   马鞍屿【用巽已五更,取■〈土答〉林屿】
   塔林屿【山尖有老古石正路在西,用辰巽针三十更,取吉宁马哪】
 吉寜马哪山【山上有池,贮水不竭,池上石壁有古篆,
用单已针七更单丙六更取勿里洞山】
 勿里洞山【丙午十五更,取吉里问大山。】
 吉里问大山【西面坤身拖尾甚长有老古浅离山宜防,
用辰巽四更,取保老岸山】
  保老岸山【山与吉里问相对俗讹呼巴哪大山。
《一统志》所谓番舶未到先见此山顶耸五峯云覆其上者也。
用巽已四更,取椒山。】
    椒山【即猪蛮地沿山取磨屿,七更收入饶洞。】
 思吉港饶洞【即苏吉丹国政,与瓜哇王国相近,而吉力石为之主。】

又从保老山【用乙辰针五更取吉力石港】
 吉力石港【即瓜哇之杜板村史所谓通蒲奔大海者也。
打水八九托,用乙辰针一更,取双银塔。】
 双银塔【磨里山用丁未针五里取磨里山,
即《星槎胜览》所谓彭里者也。俗尚宼掠。用单乙三更,取郎木山。】
 郎木山【山下有三吧哇屿屿前有老古浅。用单卯五更,取重迦罗。】
 重迦罗【舶人讹呼髙螺。
《星槎胜览》曰:地与瓜哇界相接,髙山奇秀内,一石洞前后三门,可容万人。
用单卯针五更,取火山。】
 火山【内是里马山有真里马假里马过火山门。
用辰巽针二更,取大急水。】
 大急水【一名双牌水深流急出门。用乙辰针三更。至髻屿。】
 髻屿【用乙卯十更,取大云螺、小云螺】
 大小云螺【又乙卯针六更,单卯针七更,取苏律山。】
 苏律山【有红毛番居此不宜进泊。
用乙辰三更,收山,取印屿。】
 印屿【用单卯针二更,至美罗港,即是池闷。】
 池闷【即吉里地门,是诸国最逺处也。】



又从吉宁马礁【往文郎马郎分路,用丙巳及巽已五更,取吧哩马阁。】
 吧哩马阁【即白水洋,
打水八托是正路,近屿有浅,可防,
用乙卯针五更、甲卯五更、单卯五更,取三宻港。】
 三密港【用乙卯针二更,取龟屿,打水六托是正路。】
 龟屿【稍开有石、六七块,名猫着万里浅。用单已三更,取单戎世力山。】
 单戎世力山【有浅,宜防。打水五托是正路,
用单已及巽已四更,又辰巽,收美哑柔。】
 美哑柔港口【是处多盗,好夜杀人。前有大山,是马神国。】
 文郎马神国【古称文狼。】




东洋针路
从漳州、泉州、过彭湖,南下吕宋
 太武山【用辰巽针七更,取彭湖屿。】
 彭湖屿【是漳泉间一要害地也。多置逰兵防倭于此,用丙巳针五更,取虎头山。】
 虎头山【用丙巳七更,取沙马头澚。】
沙马头澚【用辰巽针十五更,取笔架山。】
 笔架山【逺望红豆屿,并浮甲山,进入为大港。】
  大港【用辛酉针三更,取哪哦山。】
 哪哦山【再过为白土山,用辛酉针十更,取宻雁。】
 密雁港【南是淡水港,水下一湾,有小港,是米吕蕚下一老古湾,是磨力目,再过山头,为岸塘。】

又从密雁港【幞头门、用丙午单午十更,取六藐山。】
  六藐山【下有四屿,用单已针五更,取郎梅屿。】
  郎梅屿【单午四更,取麻里荖屿。】
 麻里荖屿【用丁午五更,取苏安山、及玳瑁港。】
  玳瑁港【东是傍佳施栏,用壬子针四更、及癸丑五更,取表山】
   表山【山甚髙,为涛门之望,故名。用丙午及单午五更,取里银中邦。】
 里银中邦【丙巳五更,取头巾礁。】
  头巾礁【用单午五更,收吕宋国。】

  吕宋国【国初贡路,由福建入,用丙巳及乙辰针十更,取沙塘浅开,是猫里务。】
 猫里务国【即合猫里国也。永乐时与吕宋贡使偕来。】

又从吕宋 【取猪未山,入磨荖央港。】

从吕宋南下,呐哔啴、美洛居、苏禄
又从吕宋【过文武楼,沿山至龙隐大山,为以宁港。】
 以宁港【山尾,十更西边,取里摆翰至髙药港。】

又从以宁港【用丙巳针,取汉泽山,即屋党港口。】
  汉泽山【用单巽针,取海山】
   海山【用单已针五更,取呐哔啴,其内为沙瑶。】

又从汉泽山【用丙午针二十更取交溢,一名班溢。】
   交溢【稍下为逐奇马山。用乙辰七更。取魍根礁老港。】
魍根礁老港【用乙辰针七更见绍山】
   绍山【又用乙辰针十更,入干子智港,是米洛居地,今佛郎机驻此。】
 干子智港【对面是直罗里,稍上是绍武淡水港,红毛夷驻处。】
绍武淡水港【此处大山,凡四进入,即美洛居,舶人称米六合。】

又从交溢 【对西开船,取犀角屿。】
  犀角屿【外有三四白礁。南势开船。用单坤针。入苏禄国。】
  苏禄国【国初朝贡。有东王、西王、峒王。其后只东王来贡不絶。疑是为东王所并矣。商舶所至,则峒王地】


从吕宋南下文莱
又从吕蓬【用坤未针五更,取芒烟山。】
  芒烟山【用丁未针十更,取磨叶洋。】
  磨叶洋【用单未针、并丁未,取小烟山。】
  小烟山【其上有仙人掌,用丁未针五更,取七峰山。】
  七峰山【用单丁五更,取巴荖圆。】
  巴荖圆【用丁未五更,取罗卜山。】
  罗卜山【用丁未针三更,取圣山。】
   圣山【自圣山,东去,突出二大尖,两傍皆老古石,中只一沟,舟行甚险。用单未、及坤未针五更,取昆仑山】
  昆仑山【此又别一昆仑,是舶人强名之耳。用坤未针,取长腰屿。】
  长腰屿【舶过屿门,用单午针五更,取鲤鱼塘。】
  鲤鱼塘【收毛花蜡,即文莱港口。】
  文莱国【即婆罗国,此东洋最尽头,西洋所自起处也。故以婆罗终焉】


往鸡笼、淡水
东番【人称为小东洋,从彭湖一日夜至魍港,
又一日夜为打狗仔,
又用辰巽针十五更,取交里林,以达鸡笼、淡水。】



祭祀

  协天大帝者,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忠义也。万歴四十三年,上尊号。

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时,都巡检林应之第六女也。母王氏。
妃生于宋元佑八年【一云,太平兴国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通悟秘法,预谈休咎,无不奇中,乡民以疾告輙,愈长能坐席乱流,而济人呼神女,或曰:龙女、雍熈四年二月十九日升化。【一云:景德三年十月初十日。】盖是时妃年三十余矣。厥后常衣朱,衣飞翻海上,里人祠之,雨旸祷应。
宣和癸卯给事中、路允迪使髙丽,中流震风,八舟俱溺,独路所乘,神降于樯,竟无恙。使还奏闻,特赐庙号曰:顺济。
绍兴、己邜江口,海宼猖獗,神驾风一扫而遯。其年疫大作,掘坎涌泉,饮者輙苏洊封昭应崇福云。
干道己丑,都巡检使羌特立以妃黙佑捕反有功,疏闻于朝,加封善利。
淳熈间,加封灵惠。
庆元戊午,调舟师平太奚寇神,在空中以雾障之,贼为昼昏,而我师晴明如故,以此贼无脱者,开禧丙寅敌迫淮甸,忽半汉旌旄云集,望之则妃庙号也。敌披靡解围。
景定辛酉,巨寇泊祠下,祷神,不允羣肆暴慢,醉卧廊庑间,神纵火焚之,各自躙蹂而毙。有司以闻,累封助顺、显卫、英烈、协正、善庆等号。
元以海漕有功,赐额灵济。
国朝永乐间,内官郑和有西洋之役,各上灵迹,命修祠宇;己丑加封:弘仁、普济、护国、庇民、明着,天妃。
自是遣官致祭,岁以为常,册使奉命,岛外亦明禋惟谨。

  舟神不知创自何年,然舶人皆祀之。

  以上三神凡舶中来往,俱昼夜香火不絶。特命一人为司香,不他事事。舶主每晓起,率众顶礼,每舶中有惊险,则神必现灵,以警众,火光一点飞出舶上,众悉叩头,至火光更飞入幕乃止,是日善防之。然毕竟有一事为验,或舟将不免,则火光必扬去,不肯归。

  都公者,相传为华人。从郑中贵抵海外,归卒于南亭门后,为水神庙,食其地。舟过南亭,必遥请其神祀之舟中,至舶归,遥送之去。

  灵山石佛头,舟过者,必放彩船、和歌,以祈神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