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东西洋考
东西洋考
最后一疏,复称抢去银两九千八百两,不言抢于何地,抢于何日,臣且就其疏折之。夫该监激变地方,在四月十一日,火箭齐发,烟焰熏天,地方救死不暇,谁敢撄其锋者,比入臣署迫胁,以百余棍持刀冲突,而另留亲兵一枝居守,仍以火器凶械拦当,前后监门两道。臣同诣其室,该监张目嗔视,微有混赖意,两道臣叱之,云:库门封识宛然,即卓上摆设,一毡不动,安得为此昧心语。渠闻之,口塞,此十二日事也。
及奉旨差官护送地方,兢兢惟恐有失,而谓其有抢劫乎?至古田出水曲,税自有司征解,絶无丝毫短少,累年税簿可查,且有造曲之人,即纳造曲之税,何从包揽?按籍亦别无叶姓者。
祗四十一年秋冬曲税,例于次年上纳,起解已当激变之后,方在请旨,仍收贮该县耳。崇安未解,二十七两之数事亦类,此一称拖欠、一称包揽,驾空凿虚,欲陷害地方,乃所揑抢银之人,首为林世吉,而方塌鼻其家奴也,次则张嘉谟、曾文宇。嘉谟系名色把总物故冇年文宇系丝线、经纪,原非衙门员役,不知因何中伤若林、世吉以,任子起家郎署,向年该监交通红毛番,世吉倡言不可,遂致虿尾即如变卖,疏中蓦添御史周元,起以霸占公署为词,所开此衅者,因起元不忍桑梓涂炭,抗疏激切遂含沙,以泄其私愤耳,独不思举朝借剑,章满公交车,固东西南北之人也。为国除奸,岂皆有澚头圭屿之可觊哉,若臣不自量,首扑凶焰,更宜有鹰犬之詈辱矣。乃臣因全疏,而得该监侵盗之实,不敢不直陈者,盖福建税银六万两为额,有司奉行务足前数,而后即安,从前解内银两,疏不发抄,无从核其虚实。
今据该监之疏,开福建每年税银五万内,一半解进内库、二万五千两;一半解工部,助工二万五千两外,杂费三千两,滴珠二百五十两,加平二百五十两,合之仅五万三千五百两耳。其每年六千五百两竟无归,着此孰非民之膏脂,可竟置勿问乎?有谓该监,每遇取解动称备办方物银三千两,或亦在此数内窃,谓方物以孝顺为名,宜其自备,而亦取足税银,于名何居?然或各省税监通例,臣亦不敢深求。
就方物外,尚余银三千五百两,未经开载,将谓起运路费耶?则长途原有勘合之应付,将谓解部杂费耶?在该部,万无耗羡之诛求,料该监必不敢以此借口,其为侵匿入已无疑矣。每年侵匿,多则六千五百,少亦不下三千五百,合十六年所积,何止十万,而在外朘削一切无名之征不与焉,皇上亦安用此盗臣为也。据自陈疏仅留一二公署尚图变卖,以充国用,其忠赤何如?而显行干没其状,若彼不一追究,则有限之民财,曷胜此漏巵,而此辈尚复知顾忌哉?故由前则种种不法,当正典刑,由后则饰无为有说谎之罪,不容诛也。征多解少,侵欺之罪,不容诛也。伏乞勅下法司从重究,拟籍没其家,为奸欺悖旨之戒,庶法纪修明,所全国体亦不小矣。】
潘相,江西税监也。上既撤寀,命相兼摄闽中税务。
【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奉圣旨所奏,内官髙寀不谙事体,以致人心不安,激变。地方抚按官差的当官员,伴送来京定夺。其原管税课、并兼摄广东税务,俱着归并江西潘相;不妨原务,兼摄督理待三殿,工有次第,即奏请停止。其地方不安抚,按官出示晓谕抚绥该部院。知道七月十七日、邸报到闽。】
然税进、褭蹄,俱属有司类、解藩司,转解相仅使命,时一还往,不能大为害。
国初又有提督市舶,内官莅闽。
卓洪、范士明俱宣德间遣;
梁着、杨某俱正统间遣;
韦查、董让俱弘治间遣;
然市舶之设,是主贡夷及夷商来市者,与今漳税不同,第以均属税珰。故附列之。
论曰:
以内庭执虎子之人,而舌簸宪,准手握利权;则夫窃帝之威,而厉苍黔,幸人之国以结夷虏,彼宁复有荣名之愿、祸败之虞哉!阻挠足以制郡县,而横决,且至凌节钺山,颓海泣霜,履氷坚自,其常势耳!此古人所以叹鹿马之易形,而问豺狼之当道也。
东西洋考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明)张燮撰
东西洋考卷九 ○舟师考
海门以出,洄沫粘天,奔涛接汉,无复崖埃可寻、村落可志、驿程可计也。长年三老,鼔枻扬帆,截流横波,独恃指南针为导引,或单用或指两间,慿其所向。
荡舟以行,如欲度道里逺近,多少准一昼夜,风利所至,为十更,约行几更,可到某处。
又沉绳水底,打量某处水深浅,几托。【《方言》谓:长如两手分开者,为一托。】赖此暗中摸索,可周知某洋岛所在,与某处礁险,宜防,或风涛所遭,容多易位,至风静涛落,驾转犹故,循习既久,如走平原,盖目中有成算也。
舟大者,广可三丈五六尺,长十余丈;小者,广二丈,长约七八丈。
弓矢刀楯战具都备倅遇贼至人自为卫依然,长城未易卒拔焉。
造舶费可千余金,每还往岁一修辑,亦不下五六百金。或谓水军战舰,其坚致不及贾客船,不知贾舶之取数,多若兵舰所需,县官金钱,仅当三之一耳。
每舶舶主为政,诸商人附之如蚁。封卫长合并,徙巢亚此,则财副一人爰司掌记,又总管一人,统理舟中事,代舶主传呼,其司战具者,为直库;上樯桅者,为阿班;司椗者,有头椗、二椗;司缭者,有大缭、二缭;司舵者,为舵工亦二人更代;其司针者名火长。波路壮阔,悉听指挥书,云有常占,风有候此,破浪轻万里之势,而问途无七圣之迷者乎?
内港水程
海澄港口【旧名月港,隆庆六年,奏设县治,此间水浅,商人发舶,必用数小舟曳之舶,乃得行计,一潮至圭屿。】
圭屿 【屹立海中,为漳之镇邑人,御史周起元力请当道建塔其上,并构天妃宫、文昌祠、大士阁监司,郡县悉捐俸、佐工,诸商亦共襄盛举。涛门淜湃,顿尔改观,近又以海宼微警,筑复旧城,并设逰兵,以固吾圉,商船甫出水,便过此中。近议饷大夫,就此盘验,半潮至中左所。】
中左所 【一名厦门南路,叅戎防汛处,从前贾舶盘验于此,验毕移驻曾家澚,候风开驾,二更船至担门,东西洋出担门分路矣。】
西洋针路
漳州往海南岛
镇海卫太武山【打水二十托。宋《图经》称未有生人时,太武夫人拓土以居其上,有坛;出大担门,半更船过此,
用丁未针四更,取大小柑。】
大小柑橘屿【内是铜山所钦依把总置寨于此船从外过。
内打水十五托、外二十五托、用坤未针三更,取南澚坪。】
南澚坪山【南澚是漳湖接连处。万歴四年,设副总兵镇此。筑城周围五百丈,其外玄锺寨、属漳柘材寨、属湖,最称重镇坪山者,逺望只一山,近有三门,西南边,一派沉礁与澚相连。
内打水十八托,外打水二十五托。
舶从外过,用坤申十五更,取大星尖。】
大星尖【属广州东筦县。其内为大鹏所。洪武间筑城守之大星尖赤石甚尖故名。
内打水三十五托、外四十五托、用坤申针七更,过东姜山】
东姜山【对开打水四十五托,其前为弓鞋山。】
弓鞋山【山如弓鞋様,
对开打水四十九托,内外俱可,过船其前为南亭门。】
南亭门【对开,打水四十七托,用单坤五更,取乌猪山。】
乌猪山【上有都公庙,舶过海中,具仪遥拜,请其神祀之,回用彩船送神。
洋中打水八十托、用单申针十三更,取七州山。】
海南 往 交址东京
七州山、七州洋【琼州志曰:在文昌东一百里。海中有山,连起七峰,内有泉,甘冽可食。元兵刘深追宋端,宗执其亲属俞廷珪之地也。
俗传古是七州沉而成,海舶过,用牲粥祭海厉,不则为祟,舟过此极险,稍贪东,便是万里石塘,即《琼志》所谓万州东之石塘海也。舟犯石塘,希脱者。
七州洋打水一百三十托,若往交址东京,用单申针五更,取黎母山】
黎母山【在琼州定安县南四百里《广东通志书》曰:五指山,一名黎母。生黎峒中五峰,如人指屹立。
《图经》云:岛上四洲,黎母为主。每辰巳后,云雾收敛,则一峯耸翠挿天,申酉间复蔽不见。此南极星芒所降之地。又云:婺女星见此山,因名黎婺。后讹呼黎母。
《虞衡志》曰:山极髙,常在云雾中。黎人自鲜识之。久晴,海气清明见翠尖浮半空。
明丘浚诗:五峯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见,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掌,遥从海外数中原。
用庚酉针十五更,取海宝山。】
海宝山【用单亥针及干亥,由涂山海口五更,取鸡唱门,即安南云屯海门也。】
交址东京【《一统志》曰:东至海,西至老挝,南至占城,北至思明府。】
海南 往 广南
又从七州洋【用坤未针三更,取铜鼓山。】
铜鼓山【《广东通志书》曰:在文昌东北,诸獠铸铜为大鼓,悬庭中,雠杀相攻则击此鼓到者云集后瘗此山乡人掘得之故名。
《琼州志》曰:铜鼓海极深险,
坤未针四更,取独珠山。】
独珠山【俗名独猪山。《琼州志》曰:独州山,一名独珠山,在万州东南,海中峯势髙峻,周围五六十里。南国诸番修贡水道,视此为凖,其洋为独珠洋。 舶人云:有灵伯庙,往来祭献。
打水六十五托,用坤未针十更,取交址洋。】
交址洋【唐沈佺期,有渡海诗:
尝闻交址郡,南与贯胷连,四气分寒少,三光置日偏;
越人遥捧翟,汉将下飞鸢,北斗崇山挂,南风涨海牵;
别离频改月,容鬓骤催年,虚道崩城泪,明心不应天。
打水七十托,用坤未针,取占笔罗山,是广南港口。】
广南【汉为日南郡,隋唐为驩州,国朝为乂安府。】
交址洋 往 广南
又从交址洋【用未申针三更,取望瀛海口,入清华港。】
清华港【汉为九真郡,隋唐为爱州,交址为西京,国朝为清化府。】
从交址洋【取小长沙海口,入顺化港。】
顺化港【国朝为顺化府。】
交址洋 往 新州港
又从交址洋【用坤未针十一更,取外罗山。】
外罗山 【逺望成门,近看东髙、西低,北有椰子塘,西有古老石。
船傍西行,打水四十五托,用丙午针三更,取马陵桥,
其内为提夷,是交址属县。】
提夷,马陵桥【打水二十五托,内外俱可;过舩南边有礁,
出水用丙午针四更,至交杯屿,即新州港口。】
新州港【国朝为新安府。】
新州 往 占城
新州,交杯屿【两屿相对,如交杯状,故名。
内打水十八托,用丙午三更,取羊屿。】
羊屿 【有小石塔,好抛船。
内打水八九托,外二十托,南有羊角礁,不可近,
用丙午针三更,取烟筒。】
烟筒山 【此交址、占城分界处,也以状似烟筒,故名。虽极澄霁,亦顶上有氤氲气,用丙午针三更,取灵山。】
灵山 【《星槎胜览》曰:与占城山连接,峻岭而方,有泉,下绕如带,山顶一石块似佛头,故名灵山。往来贩舶于此,樵汲崇佛诵经,燃放水灯、彩船,以禳人舩之灾。
开打水六十托,用单午针二更,取伽■〈亻南〉貌。】
伽■〈亻南〉貌山【港内有三屿,潮涨则不见山,逺过,
打水十五托,用坤未针五更,由圭龙屿取罗湾头,即占城港口。】
占城国 【《一统志》曰:东距海,西抵云南,南接真腊,北连安南,东北至广东,舟行可半月程,至厓州可十日程
古名林邑,唐名环王国,后始名占城。】
占城 往 柬埔寨
占城国罗湾头【打水五十托,用坤申针五更,取赤坎山。】
赤坎山【宋时占城王常避交人,徙居兹山,
近打水二十托,外十八托,用单申针四更,取鹤顶山。】
鹤顶山【打水二十五托,洋中有玳瑁洲,宜防,若往柬埔寨,由此分路,
用单庚四更,取柯任山。】
柯任山【自赤坎沿山而行,因风应变,外任寻港,
用庚申针,开有石烂礁在西南,若行船放落屿下开头,
用单庚及庚申针,看风让髙,收毛蠏洲。】
毛蠏洲【打水六七托,舩头对洲,收入有三托水在浅,内船恐犯,洲尾浅,要认毛蠏洲,须见两边坤身头﨑,便是天畧清明潮水晓退在外,任开舩,东风小午到浅,至午进港,为妙】
柬埔寨【即古真腊地也;又名占腊,将至港俱是泥地,故名占腊泥,国人自呼甘孛智,后讹为甘破蔗,舶人又讹为柬埔寨
《一统志》曰:东际海,西接蒲甘,南连加啰唏,北抵占城。】
占城 往 暹罗
又从赤坎山【单未十五更,取昆仑山。】
昆仑山【此非河源之昆仑,然自海中一大名胜。
《星槎胜览》曰:节然瀛海中,山髙而方,山盘广逺,俗云上怕七州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舩莫存,
用单庚及庚酉三更。取小昆仑。】
小昆仑【两边有礁,出水用庚酉及单酉八更,取真屿。】
真屿【看成三山,内过打水十四托,泥地外过,打水十八托,沙地逺过,只七八托便是假屿;水浅不可行,只从真屿东北边出水礁,南边过舩,
用庚戌针五更,取大横山。】
大横山【到此是暹罗界,外过南边,打水二十五托为正路,北边水浅只五托水,
船在南边,见小横山。】
小横山【其山多树,打水十四托,辛戌十更、单戌十更、干戌十更,取笔架山。】
笔架山【逺望形如笔架,故云。山下打水十四托,开打水二十托,
壬亥五更,取陈公屿及黎头山。】
黎头山【西边髙大,东南稍低,其内有屿,西北一派是石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