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五月十一日(甲午),江南总督马鸣佩疏报:『伪伯陈其纶负固瑞金,后又依附郑逆,啸聚大柏山内。南赣总兵官胡有升遣参将孔国治等率兵进剿,其纶败遁,窜入宁都界内天心寨,为工人斩首以献』。捷闻,下所司察叙。

  十四日(丁酉),命固山额真石廷柱为镇海将军,统领官属兵丁驻防京口,赐之敕印。敕谕曰:『兹以京口重地,特命尔石廷柱挂镇海将军印,同梅勒章京色冷、六十等镇守,驻札镇江城外京口地方。务须整饬兵马,申严纪律;如遇海贼逞犯,督率兵将力剿严防,俾得阖境绥宁,永无寇患。江宁、苏、松、常镇等处沿海、沿江地方有警,该督、抚请兵,尔等酌量援剿。凡事,会同该督、抚及江宁满汉提督商酌计议而行,不得轻躁疏虞。所用粮刍,该督、抚布政使按期支给;仍严束兵将,不得横行抢掠民物及借刍牧为名,扰害农业:务令兵民相安,不为地方所苦。凡民间一应事情,系有司职掌;其往来江口官民船只,听该管江防官盘诘放行:俱不得干预,务体朕靖寇安民之意。所统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过犯俱与众商酌,径行处治。敕中开载未尽事宜,应奏者奏、应行者行。尔等各以旧勋,特为简任;须谋并力以副委任,必膺懋赏。如或贪黩乖张、纵兵玩寇,贻误汛守,国宪具存,尔等慎之。毋忽』!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一。

  六月十五日(戊辰),宁南靖寇大将军陈泰等疏报:『伪南安王刘文秀率伪将军卢明臣、伪兴国侯冯双礼等贼众六万、船千余艘,分兵由常德攻岳州、武昌,而文秀自留攻常德。护军统领苏克萨哈伏兵邀击之,焚获船艘甚多,贼众大败;明臣赴水死、双礼被重创,降其伪副将等四十余员,文秀遁走贵州』。捷闻,下兵部察叙。

  十九日(壬申),兵部议覆浙闽总督屯泰疏言:『沿海省分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从之。

  二十二日(己亥),解苏州总兵官王憬任。以总督马鸣佩劾其防剿无能,以致海贼入犯崇明故也。

  二十三日(丙子),兵科都给事中魏裔介劾奏:『福建提督总兵官杨名高所辖漳州郡县被贼沦陷,贻误封疆;请敕处分,以昭国法』。下部察议。

  二十五日(戊寅),先是,广东投诚总兵苏利以绫书贻李定国,为督标参将张荣所获;总督李率泰以闻,下兵部密议。部议:『苏利所贻绫书,察其词意,通逆似真;但苏利负隅碣石,遽难深问,宜以此事为定国反间之计。请颁温旨,并发绫书,令其自焚,以安反侧』。随下诸王大臣议,俱以部臣言是。至是,遣侍读岳思泰等赍敕往谕之。

  秋七月初九日(辛卯),以福建泉州府参将韩尚亮为福州水师副将,都督佥事副将管江南芜采营参将事梁化凤为浙江宁波副将。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二。

  八月十二日(癸亥),命固山额真阿尔津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卓罗等统八旗官属兵丁驻防荆州,固山额真祖泽润分防长沙。赐之敕曰:『今因逆贼孙可望等煽乱湖南,骚扰地方;兹命尔阿尔津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卓罗、祖泽润、护军统领席卜臣、梅勒章京祷喇、太什喀、觉罗干尔马等统率大军前赴南楚,尔统官属兵丁于湖南、湖北地方与经略辅臣洪承畴共议地势相宜之所驻札。其军情事务,亦会同经略辅臣洪承畴计议而行。贼若入犯,须协心戮力,多设方略,相机剿除。凡事,与固山额真、护军统领、梅勒章京等会议而行。毋矜己智,不听人言;毋恃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疏虞。抗拒不顺者戮之,有先被贼从、闻大军至、实时迎降者,俱免诛戮。有能擒贼渠投诚者,仍分别升赏。惟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申明纪律;凡归顺人民,毋得扰害,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大小罪过,俱与众将商酌,竟行处分。尔受兹重任,益勤厥事。钦哉』。

  二十一日(壬申),降苏松提督张天禄职三级,戴罪杀贼自赎;以贼入汛地,伤兵焚船故也。

  二十二日(癸酉),降江南总督马鸣佩职二级、夺江宁巡抚张中元俸,俱带罪督剿;以海寇登岸焚掠,不据实入告,徇庇失事提督张天禄以罪为功也。

  二十六日(丁丑),谕兵部:『湖南等处疆圉未靖,郡邑荒残;剿寇安民,任寄甚重。太保大学士洪承畴受命经略,将及三年,朕倦怀弥笃;并念所统各官,或由旗下随行、或从各处调发,远离乡土,戍守岩疆,执锐披坚,眠霜冒雨,不得休息。朕每念及此,寤寐靡宁。虽致身为国,忠臣之素心;而颁赏酬劳,国家之令典。宜加赐赉,式慰群心。凡经略所统大小将领各官,尔部通察开列具奏』。

  三十日(辛巳),升福建福宁州参将马士秀为本省邵武府副将。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三。

  冬十月十四日(甲子),革原任浙闽总督刘清泰职。以宪臣龚鼎孳劾其不候交代、回驻杭州,以致漳州失陷也。

  ——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四。

  十一月初三日(癸未),浙江巡抚秦世祯奏报:『海逆围困舟山,分■〈舟宗〉冲犯穿霩、昌石、定关』。下所司速议。

  初七日(丁亥),浙江巡抚秦世祯疏报:『舟山副将把成功父俯首从贼,宁波、定海震动。乞调江宁满洲官兵星赴定海关,合师会剿』,下所司速议。

  二十七日(丁未),初,广西投诚伪庆国公陈邦傅于桂林殉难,己荫一拖沙喇哈番,令其幼子天赏承袭。后其次子鸣雷自贼中逃归,上念邦傅投诚功,再加一拖沙喇哈番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以鸣雷袭之。

  二十八日(戊申),授福建随征中路总兵官马得功为一等精奇尼哈番,以得功原同田雄首先投诚故也。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五。

  十二月十二日(壬戌),初,婺源县贼渠洪国柱被获,后复狡脱,逃遁江西,聚众出没饶州、广信间;乘浙寇魏福贤蠢动,纠亡命缪我章等肆行剽掠。江西巡抚郎廷佐檄九江道王天眷、广信营参将王三锡等击剿,我章及伪副将周仲之等来归;遂遣兴屯同知叶承祧诣国柱所招抚,国柱遂缴伪札纳款。至是以闻,章下所司。

  十六日(丙寅),先是,伪部院朱盛浓同弟盛添聚众富川,勾结土寇王心、蒋干相等及八、九两都猺獞肆行劫掠,为孙可望、李定国应援、楚、粤被患;广西巡抚于时跃会同提督伯线国安、右翼总兵官全节、侍卫李茹春、湖广总督祖泽远调发提标游击彭麟、道州参将李东斗等进剿,馘其渠首,斩获甚众,九团、两都一百九十二寨悉平。至是捷闻,下所司知之。

  十九日(己巳),命固山额真赵国祚驻防杭州。

  二十三日(癸酉),初,海寇犯■〈氵采〉淘港,士卒被伤,并抛失军器甚多;江南提督张天禄隐匿实情,捏称战阵失利。至是,事闻,命革张天禄职,逮赴京听勘。

  二十四日(甲戌),命固山额真伊尔德为宁海大将军,统率将士征剿舟山贼寇;赐之敕曰:『兹以逆贼侵犯舟山,以尔为宁海大将军,同固山额真王国光、护军统领车尔布率官属兵丁前赴宁波府,会同总督屯泰、巡抚秦世祯、提督田雄、总兵官张杰计议进剿。凡一应事宜,须同固山额真、护军统领、梅勒章京、各营将领公议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众议;毋谓兵强,轻视逆寇。宜严侦探,勿致疏虞。抗拒不服者戮之;如有擒杀贼渠投诚者,俱分别奏闻赏赉。惟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凡归顺人民,毋得扰害,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即为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大小罪过俱与众将商酌,径行处分。尔等务须恢复舟山,剿除逆寇,使海滨宁谧,方可具奏,候旨定夺。尔受兹重任,宜益竭忠力,勉之!钦哉』。

  又谕伊尔德等:『朕询通晓海疆之人,据言舟山有关隘,关上置有火炮。汝等宜谨慎而行,勿致疏失。其一应机宜,此时不能预定;毋谓已有成命,致生疑虑。但当相其机宜,以图万全。毋忽』!

  谕吏部:『操江巡抚,东南重任;须得素练情形者,就近受事。秦世祯,着调补操江巡。其浙江巡抚员缺,以陈应奏调补』。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六。

  ●顺治十三年(一六五六、丙申)春正月二十日(己亥),浙闽总督屯泰奏报:『自舟山失守,海寇猖狂;逆■〈舟宗〉千余直泊台州,驻防副将马信叛变献城』。命该督、抚、按确察地方失事情形,兵部速议防剿事宜具奏。

  三十日(己酉),革苏州总兵官王璟职,并削其拜他剿布勒哈番;以海寇侵犯汛地,不能戮力戡定,又塘报内不详载焚掠情形故也。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七。

  二月初六日(乙卯)命浙江金华总兵官左都督马进宝仍以原衔充苏松常镇提督总兵官。

  初九日(戊午),谕经略大学士洪承畴曰:『日者逆渠孙可望猖狂犯顺,遣发伪帅,统率多贼,夜袭常德。尔与宁南靖寇大将军陈泰等筹划有素,调度合宜;文武将士莫不用命戮力,水师剿追,大获全胜。张挞伐之伟略,绝窥伺之狡谋。论叙肤功,已颁懋赏;仍赐特谕,彰朕嘉悦之意。尔尚益摅远略,大展壮猷;净扫寇氛,伫膺殊宠。钦哉』。

  十二日(辛酉),革福建提督杨名高职;以海寇陷漳州并泉州属县,为科臣魏裔介所劾也。

  十九日(戊辰),靖南王耿继茂奏报:『我师抵南宁,逆贼李定国奔往隆安;镇臣马雄等擒其伪阳春伯李光芳,阵斩伪参将杜纪等,俘获无算』。下所司察叙。

  二十一日(庚午),又谕〔吏部〕:「浙闽重地,海氛未靖;全赖总督重臣和辑文武、抚绥军民,庶能同心剿御,克奏肤功。屯泰久与浙抚不睦,屡次疏奏。似此督、抚参商,封疆何赖!秦世祯已经调任,屯泰亦着回京另用。两广总督李率泰,着加太子太保,总督浙、闽地方;固山额真王国光,着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地方。尔部即遵谕速行』。

  二十五日(甲戌),命福建中路总兵官左都督马得功仍以原衔充本省提督总兵官,补原任苏州总兵官张承恩为福建左路总兵官。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八。

  三月十八日(丁酉),升都督佥事管福建建宁府副将事王进功仍以原衔充随征福建中路总兵官。

  二十七日(丙午),谕吏、兵二部:『固山额真朱玛喇等率兵击败侵犯广东之贼李定国,雪衡州、桂林之忿,快慰众心,朕甚嘉悦!此番军功,止照他处常例议叙;其功次不及定数者,竟不议叙,殊属不合。伊等军功,着再加酌量议叙具奏。其军士有于主帅前首先陷阵、杀伤敌兵者,亦着碓察分别,奏闻赏赉。今攻城者少、野战者多,此后不可仍照旧例叙功。尔二部会同将叙功条例,再议具书』。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九。

  夏四月初三日(辛亥),两广总督李率泰疏报粤西投诚伪永安王朱华堧及伪总兵官知府士司共一百五十余员,缴伪印关防四十四颗。下所司议奏。

  十三日(辛酉),宁南靖寇大将军固山额真阿尔津等疏报官兵大破贼渠姚黄于彝陵之蛇倒退山,招抚伪官五十二员、兵民一万一千三百余名,俘获人蓄、器械无算。下所司察叙。

  浙闽候代总督屯泰上疏,自叙在任剿抚功;上以台州失事,不知引罪,反冒众人之功,切责之。旋又因其留恋地方,不即交代;并下部议处。

  十四日(壬戌),敕谕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曰:『如大兵回京有期,其固守福建地方应设防若干处?如何始为坚固?设防止用本省绿旗兵丁及随征二镇标兵,果否足数?如有不足,还应添汉军兵丁若干?会同该抚及提督各镇等官商确,务使地方无虞,明白具疏奏闻』。

  敕谕浙闽总督李率泰曰:『浙、闽重地,军务方殷,亟须料理。敕书到曰,尔印兼程速赴新任,不必候王国光面代。其两总督关防及各项文卷,俱交与巡抚李栖凤暂行摄理』。

  十五日(癸亥),加定南王下左翼总兵官都督同知马雄右都督,以击败李定国及梧州战功也。

  二十三日(辛未),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魏裔介疏言:『天下民生所以不安者,以云、贵有孙可望、海上有郑成功也。孙寇所藉兵力,洞蛮为多;今欲招徕远人,但宜给以新命,不必追其前朝旧敕。至郑逆出没海上三十余年,国家欲捣其巢穴,恐水师少而未练;宜择知兵大臣沿海防御,坐而困之,庶荡平有期矣』。下所司议。

  二十四日(丁丑),平南王尚可喜疏报克复揭阳、普宁、澄海三县。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一百。

  五月十一日(己丑),谕兵部:『前固山额真朱玛喇等统大军往粤东击破李定国时,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率所属弁兵协力合剿,着有劳绩,理应一体叙功。尔部即一并议叙具奏』。

  二十一日(己亥),升江南督标中军王戎为浙江舟山副将、苏州镇标游击李必为浙江台州副将、浙闽督标中军李逢茂为浙江杭州城守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