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世祖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清世祖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二十八日(丁亥),擢大理寺寺丞泰世祯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提督军务。
二十九日(戊子),江南海寇伪将徐可进、朱元等乞降。
五月十三日(壬寅),福建提督总兵官杨名高奏言:『郑成功虽经就抚,而奉诏不恭、衣寇如旧;且纵兵焚掠,侵扰延、建等处,情甚叵测』。下兵部知之。
二十七日(丙辰),以固山额真杨麒祥为平南将军,驻札杭州,镇守东南地方。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三。
六月初九日(丁卯),谕兵部:『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等统率大军定广东时,原任总兵苏利、吴六奇率所部弁兵迎降,授以副将职衔,着有劳绩。又值潮州郝尚九作叛,伊等调集本部弁兵船只,忘身尽职,毫无迟误;故二王奏请加苏利、吴六奇为总兵官。随准部议,授以总兵官职衔,先行给札、后领敕印,已有谕旨。朕思苏利、吴六奇先经投诚、后复效力,所授官职不足以偿其功,宜加超擢。苏利着升水军左都督,统本部官兵驻札碣石街,防御海寇;吴六奇着升左都督,统本部官兵驻札饶平街,防御邻境盗贼,俱换给敕印』。
以固山额真朱玛喇为靖南将军,同护军统领敦拜统官属兵丁援剿广东。赐之敕曰:『兹因逆贼侵犯广东,以尔朱玛喇为靖南将军,同护军统领敦拜总统弁兵,前赴广东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处,与二王及督臣李率泰计议,将延扰广东贼寇相机除剿;其广东地方,亦与二王、督臣商议,相机剿抚。凡一应事宜,须同护军统领梅勒章京各营将领相机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众议;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疏虞。抗拒不顺者诛之;有先被贼胁从、闻大兵一至、实时迎降者,皆赦之。如有擒杀贼渠投诚者,分别奏闻赏赉。惟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恪遵纪律;凡归顺地方,毋得扰害,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过犯,俱与众将商酌,径行处分。尔等俟贼氛既靖,地方宁谧,方行奏请班师,候旨定夺。尔受重任,益宜殚竭忠力,速奏肤功。钦哉』。又谕曰:『贼寇侵犯广东,故特遣尔等统兵往剿。尔等至彼境,与两王、总督李率泰计议,酌便而行。若贼知大军将至,自广东窜人广西,可与两王、总督相机追捕;若贼遁入云、贵,尔等可从便宜,择宽润善地休息兵马,奏闻候旨。至遇贼对垒时,尔固山额真朱玛喇、护军统领敦拜二人可居中调度,毋使有失!倘遇众寡不敌,须计图万全,慎无轻率致败!我国家用兵,往无不胜;从前致有失事者,议罪勿逭。尔等大臣若果图维尽善,各营主将悉效忠忱,则何至有失也』!
二十五日(癸未),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议奏:『同安侯郑芝龙以次子郑世忠与成功谊切手足,若令与使臣同到成功处谕以君恩、责以父命,巽言婉导,彼必欣然向化。应从所请,令郑世忠与使臣偕往可也』。从之。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四。
秋七月初二日(己丑),谕海澄公靖海将军郑成功曰:『自古识时俊杰遇推诚待人之主,披肝效顺,矢忠勿二,方能建立事功,身名俱泰;未有猜疑观望,可称识时知命者。朕奉皇天眷佑,奄有万方;海陬一隅,何难偏师戡定!但闽峤苍生皆吾赤子,不忍勤兵。又念尔父郑芝龙投诚最早,忠顺可嘉。故推思延赏,封尔公爵,给与敕印;俾尔驻札泉、漳、惠、潮四府,拨给游营兵饷,养尔部下弁兵。朕之推诚待尔,可谓至矣!尔自当薙发倾心,义不再计。今据尔疏奏,虽受敕印、尚未薙发,冀望委界全闽;又谬称用兵屯札舟山,就近支给温、台、宁、绍等处钱粮。词语多乖,要求无厌。乃复以未撤四府防兵为辞;尔尚未归诚,岂有先撤防兵之理!尔若怀疑犹豫,原无归诚实心,当明白陈说;顺逆两端,一言可决。今如遵照所领敕印,薙发归顺则已;如不归顺,尔其熟思审图,母贻后悔』!
十六日(癸卯),浙闽总督刘清泰奏言:『郑成功屡荷皇上天恩,加以封赏,至深且厚。而察其举动,似无归诚实意。臣以为抚剿之局,不可不早备也。万一变生叵测,非一闽之力与臣标下孤军可得而制之者!乞特遣固山额真一人,统领大兵移镇闽、浙之间,呼吸援应,庶不至孤危隔绝矣』。下所司议奏。
十七日(甲辰),浙闽总督刘清泰以病请假,允之。
二十九日(丙辰),升吏部右侍郎屯泰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浙、闽等处军务。
八月初二日(己未),南赣巡抚宜永贵疏报:『官兵会剿瑞金县逆贼,直捣罗汉岩,生擒伪都督许胜可等十余人并贼众数百人斩于军,获器械无算,瑞金县平』,命所司察叙。
初十日(丁卯),命镇守福建泉州总兵官都督佥事马得功复原任。
十八日(乙亥),经略大学士洪承畴言:『辰常总兵官徐勇,当黔寇披猖之时,誓死固守,历有战功。逆贼遗书诱降,斩其来使,以示无贰。后因辰州孤城莫援,贼将白文选率众围攻,城遂陷。勇督兵巷战,被枪堕马,犹立斩数贼;力竭不支,为贼所害。既死,犹握刀不释,贼截其手而去;阖门遇难者三十九人。请加优恤,以励臣节』。得旨:『徐勇屡着战功,忠节殉难,阖门受害,深可悯恻!着所司从优察恤』。
二十九日(丙戌),升浙江定海镇标游击常进功为杭州府城守副将。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五。
冬十月二十六日(壬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奏报:『逆贼李定国猝陷高明,复围新会;贼势张炽,兵力不支,请速发禁旅,以靖疆围』。疏下兵部。
——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六。
十一月十四日(庚子),镶黄旗同安侯郑芝龙疏奏:『臣逆子成功请地益饷,抗不薙发;寄臣书信,语多违悖,妄诞无忌。臣不敢隐匿,谨将原信二封缴呈圣览。臣当席藁待罪』!得旨:『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密议速奏』。
十八日(甲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郑成功屡经宽宥,遣官招抚,并无薙发投诚之意。且寄伊父芝龙家书,语词悖妄,肆无忌惮,不降之心已决。请敕该督、抚、镇整顿军营,固守汛界;勿令逆众登岸,骚扰生民。遇有乘间上岸者,实时发兵扑剿』。从之。
十二月初十日(丙寅),升江西九江总兵官都督佥事杨捷为右都督,充福建随征右路总兵官;福建泉州总兵官都督同知马得功为左都督,充福建随征中路总兵官;浙江金华总兵官都督同知马进宝为左都督,充福建随征右路总兵官。
十六日(壬申),命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同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统率将士征剿郑成功;赐之敕曰:『兹以逆贼郑成功潜据海岛,不遵王化,扰害福建泉州等府地方。特命世子济度充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征剿;一切机宜,与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等同心协谋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疏虞。抗拒不服者戮之、倾心归顺者抚之,总以安民为首务。严禁兵将,申明纪律,不得擅取归顺良民一物,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贼如登岸,相机剿抚;如在海洋,则驻札要地驰奏。凡有调发,不可令固山额真噶达浑离尔左右。其闽省弁兵及新调三镇弁兵,听尔调度。其行间将领功罪,俱察实纪明汇奏。各官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护军校、骁骑校以下,无论大小罪过,俱与诸将相酌径行处分。尔受兹重任,宜殚忠竭力,早奏肤功。钦哉』!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奏报:『逆贼李定国围犯新会,城中粮尽,杀人马为食。臣等率兵往援,至三水县,分布沿江隘。出奇兵制其后,以待大军。比靖南将军朱玛喇等至,遂合兵进剿,败之于珊州,戮其副将一员,生擒十余名,斩首一百五十余级。既抵新会,定国率马步贼分据山口山头,我军奋勇冲击,夺其山,斩获甚众。定国遁去,新会以全』。奏入,命所司察叙。
十九日(乙亥),福建巡抚佟国器奏报:『海逆郑成功反谋既决,遂袭入漳州,连陷各邑;复围泉州,势及兴化。臣思海贼与陆地不同,杨帆所至,随处可犯。贼众亿万肆行攻掠,闽省孤城单弱,深切臣忧。请迅发满洲大军进剿,并敕广东、南赣督抚调发潮州水师直抵厦门,与闽师首尾夹击;贼势莫支,则海氛可靖』。下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二十一日(丁丑),江西巡抚蔡土英奏报:『逆寇周立发难闽中,流祸江界,更有伪总兵霍武等相为犄角;福建、江、浙三省附近居民,被其残害。分守湖东道安焕令守备陈天珍等虚实并用,霍武等率众来降,湖广东路悉平』。下所司知之。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七。
●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乙未)春正月初三日(戊子),两广总督李率泰奏报:『广西土贼伪总兵廖笃增等负隅作梗,结连西逆;官兵分道进剿,阵斩笃增于玉版巢。又贼渠李先芳、廖凤等盘踞藤县,遥为李定国声援;定藩左翼总兵官马雄攻之,生擒伪知府姜炎,斩获无算』。下兵部察叙。
十二日(丁酉),升浙江舟山参将把成功为协守舟山副将。
二十三日(戊申),都察院左都御史龚鼎孳奏言:『海贼郑成功旋抚旋叛,攻陷漳、泉。浙闽总督刘清泰剿抚无能,藉病息肩;宜加处分。同安侯郑芝龙不能训子革心,又不束身待罪;早宜防范,以肃清内外』。下部密议。
二十七日(壬子),侍读学士雷护、护军参领常敏等自广东奏报击败贼渠李定国捷音;至是还军中,赍敕谕靖南将军固山额真朱玛喇等曰:『尔等率兵前往,会同两王及总督李率泰将已入广东贼兵多方制胜,阵斩无算,深可嘉悦!但既已统兵前往,仍会同两王及总督李率泰相机安抚被贼地方人民,再行报闻』。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八。
二月二十八日(癸未),靖南王耿继茂、平南王尚可喜奏报:『逆贼李定国自新会败逃,臣等遣梅勒章京毕立克图等追击贼兵于兴业县境,败之。又追至横州江,击其步骑兵,剿杀甚多,获象二只;定国渡江引去,窜入南宁府,粤东高、雷、廉等三府、三州、十八县及粤西横州等二州、四县悉平』。下部察叙。
三十日(乙酉),升江南溧阳营参将马信为浙江台州副将。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八十九。
三月十五日(庚子),调福建巡抚佟国器为南赣巡抚、南赣巡抚宜永贵为福建巡抚。
福建巡抚佟国器获同安侯郑芝龙与其弟鸿逵、子成功交通私书,羁其使,具疏封进。下兵部密议。
二十二日(丁未),初,兵科副理事官孙兰疏请委用郑芝龙于东南;否则,令其子弟赴经略军前援剿。至是,工科他赤哈哈番土克善参奏:『孙兰与芝龙通谋,悖逆欺诳。应拘讯治罪』。章下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密议。寻议:孙兰条奏,明为芝龙求脱;应论斩,籍没妻子为奴』。上命监候,免其籍没为奴。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九十。
夏四月初八日(壬戌),四川巡抚李国英奏言:『建治平之略者,在苏民生之困;苏民生之困者,在祛其致困之源,今滇黔未靖,征兵转饷,因一隅未安之地,累数省已安之民;旷日费时,必至师老财匮,此坐而自困之道也。我国家兵威无敌而小丑敢逆颜行,非兵不强、饷不足,由封疆之臣畏难避苦,利钝功罪之念先入于中,以致贻忧君父耳。臣闻非动不足以致静、非劳不可以求逸。今湖南、两广俱有重兵,平西王、固山额真侯墨尔根侍卫李国翰之兵现屯汉中,蓄锐甚久,诚能分道并进、首尾夹击,贼力有几,岂能四面支持?是诚一劳永逸之计也。万一机会有待,请先敕平西王、固山额真侯李国翰率兵驻镇保宁为各路之统领,遣将先取成都,资其肥饶,且屯且守;次取重庆,以扼咽喉。然后乘流东下,靖定夔关,以通荆、襄之气脉,撤滇、黔之门户,即为收滇、黔之张本。盖从古取滇、黔者,未有不由于取蜀也。至于内外文武,必同力一心,事乃底绩。更祈严敕诸臣,凡有司兵、司饷之责者,须如臂指相应,勿执一己之遍见,旁相掣肘;勿谓利害不相关,呼应不灵:此尤成功之根本而灭贼之要务也』。章入,下所司密议。
十四日(戊辰),靖南将军固山额真朱玛喇、护军统领敦拜等奏报:『官军连击李定国兵,一败之于兴业、再败之于横州,逆渠李定国遂渡江焚桥而遁;我师蹑之,定国复率残兵自宾州走南宁。我军俘获甚多,克复高、雷、廉等三府、二十五州县』。捷至,下部察叙。
十五日(己巳),护军参领阿穆尔图、编修胡密色以击败逆贼李定国捷音自广东赍奏至;随令仍赴军中,敕谕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靖南将军朱玛喇、护军统领敦拜、两广总督李率泰等曰:『朕惟折冲御侮者,社稷之良臣;显绩褒勋者,国家之盛典。尔等或受命以扩靖疆场、或率师以协平寇盗、皆朕之故旧大臣,倚为腹心者也。顷者逆贼李定国栖处南方,频侵两粤;二王及诸臣宣厥忠勇,谋操必胜,于新会等处杀贼既多,复追至横州江岸,降其军将、获其器械无算,克定高、雷、廉等府州县。先后屡捷,功越寻常,绩臻茂着,朕甚嘉悦!特赐敕谕,以示朕嘉励至意。尔等其益尽忠勤,垂名永久。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