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


  卷三

  贴灸疮

  资生云。贴灸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今药尤佳。

  按柳絮竹膜兔猫毛贴疮。恐干燥作疼。而太乙膏、善应膏又有不对证药。皆不宜。今只用白芷、乳香、当归、川芎等。香油另煎膏药贴之为要。

  卷三

  小儿戒逆灸

  千金云。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车筋急。其土地寒。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也。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于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得无横夭也。

  卷三

  相天时

  千金云。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眩。

  不可停候晴明再灸。急难亦不拘此。

  按日正午。气注心经。未时注小肠经。止可灸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神门、少府之发。千金所云午后灸之言。恐非孙真人口诀也。

  卷三

  忌食物房劳

  资生云。既灸。忌食猪、鱼、热面、生酒、动风冷物。鸡肉最毒。而房劳尤忌。

  按既灸之后。当茹淡。使胃气和平。血气流通。疾病随艾气驱出。若浓味醉酗。则血气乱。

  须熟读。不独针灸为然也。

  卷三

  避人神

  千金云。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应即可。故男忌除。女忌破。

  部年人神。有九部旁通人神。有杂忌旁通人神。有血支血忌之类。凡医者不能知此避忌。若逢病患厄会。男女气怯。下手至困。通人达士。岂拘此哉。若遇卒急暴患。不拘此法。许希亦云。卒暴之疾。须速灸疗。一日之间。止忌一时是也。千金云。痈疽疔肿喉痹客忤。尤为急。凡作汤药。不可避凶日。觉病须臾。即宜便治。又曰。凡人卒暴得风。中时气。凡百所苦。须急救疗。久后皆难愈。此论甚当。夫急难之际。命在须臾。必待吉日后治。已沦于鬼录。此所以不可拘忌也。惟平居治病于未形。选天德月德等日。服药针灸可也。

  卷三

  炷火

  千金方云。凡点灸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须四体平直。毋令倾侧。若倾侧穴不正。徒破好肉耳。

  明堂云。须得身体平直。毋令蜷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

  卷三

  炷火先后

  资生云。千金方言。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先灸下后灸上。

  卷三

  针灸避忌太乙图序

  针经曰。太乙日游。以冬至之日。始居叶蛰之宫。从其宫数所在。日游一处。至九日复反于日。编次成图。始自入节得主之日。从其宫至所在之处。首一终九。日徙一宫。至九日复反于一。周而复始。如是次而行之。计每宫各得五日。九之则一节之日悉备。今予一条次。备细开具于逐宫之内。使观者临图。即见逐节太乙所直之日在何宫内。乃知人之身体所忌之处。庶使行针之士。知回避之。俾人无忤犯太乙之凶。乃仆之本意也。

  卷三

  冬至叶蛰宫说

  冬至叶蛰宫图周身之法。取九宫方位。离为上部。中五为中部。坎为下部。巽坤为二肩臂。

  皆仿此。

  太乙血忌之图 按冬至叶蛰宫图。载于内经者。止言八方之气。有应其时而生物。违其时而生病。又刺痈曰。身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之。今曰诸针灸皆忌之。是与经旨不合。

  卷三

  月内人神所在

  一日在足大指厥阴分。刺之跗肿。

  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三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小腹痛。

  四日在腰太阳分。刺之腰偻无力。

  五日在口太阴分。刺灸之舌强。

  六日在两手阳明分。刺之咽喉不利。一云。在足小指。

  七日在足内踝少阴分。刺灸之阴经筋急。

  八日在手腕太阳分。刺灸之腕不收。

  九日在尻厥阴分。刺灸之病结。

  十日在腰背太阳分。刺灸之腰背偻。

  十一日在鼻柱阳明分。刺灸之齿面肿。

  十二日在发际少阳分。刺之令人耳重听。

  十三日在牙齿少阴分。刺灸之气寒。

  十四日在胃脘阳明分。刺之气肿。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补泻。针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阳分。刺之逆息。

  十七日在气冲阳明分。刺之难息。

  十八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引阴气痛。

  十九日在足趺阳明分。刺灸之发肿。

  二十日在内踝少阴分。刺之经筋挛。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阳分。刺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二十三日在肝及足厥阴分。刺之发转筋。

  二十四日在手阳明分。刺灸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阳明分。刺灸之胃气胀。

  二十六日在胸太阴分。刺灸之令人喘嗽。

  二十七日在膝阳明分。刺灸之足经厥逆。

  二十八日在膝少阴分。刺之小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胫厥阴分。刺之筋痿少力。

  三十日在足趺。皆忌针灸。

  按内经素问无此说。

  卷三

  每月血支

  正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十二月子。

  卷三

  每月血忌

  正月丑。二月未。三月寅。四月申。五月卯。六月酉。七月辰。八月戌。九月巳。十月亥。十一月午。十二月子。

  卷三

  十二支人神

  子目。丑耳。寅胸。卯齿。辰腰。巳手。午心。未足。申头。酉膝。戌阴。亥胫。

  卷三

  十二部人神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收日在头。禁寅中。开日在耳。禁午时。闭日在目。禁日映。

  卷三

  十二时忌

  子在踝 丑在头 寅在耳 卯在面 午在胸 未在腹 申在心 酉在背 辰在项 巳在乳亥在股 戌在腰

  卷三

  十二部人神

  一岁 十三 二十五 三十七 四十九 六十一 七十三 八十五 人神在心二岁 十四 二十六 三十八 五十 六十二 七十四 八十六 人神在喉三岁 十五 二十七 三十九 五十一 六十三 七十五 八十七 人神在头四岁 十六 二十八 四十 五十二 六十四 七十六 八十八 人神在颈五岁 十七 二十九 四十一 五十三 六十五 七十七 八十九 人神在背六岁 十八 三十 四十二 五十四 六十六 七十八 九十 人神在腰七岁 十九 三十一 四十三 五十五 六十七 七十九 九十一 人神在腹八岁 二十 三十二 四十四 五十六 六十八 八十 九十二 人神在项九岁 二十一 三十三 四十五 五十七 六十九 八十一 九十三 人神在足十岁 二十二 三十四 四十六 五十八 七十 八十二 九十四 人神在腰十一岁 二十三 三十五 四十七 五十九 七十一 八十三 九十五 人神在阴十二岁 二十四 三十六 四十八 六十 七十二 八十四 九十六 人神在股

  卷三

  九部傍通人神

  九部傍通人神图 

  卷三

  新忌傍通

  新忌傍通图 

  卷三

  四季人神

  春在左胁 秋在右胁 夏在脐 冬在腰 男忌除 女忌破

  卷三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 二月寅日 三月丑日 四月子日 五月亥日 六月戌日 七月酉日 八月申日九月未日 十月午日 十一月巳日 十二月辰日

  卷三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一岁 十岁 十九 二十八 三十七 四六 五五 六四 七三 八二 坤管叉踝二岁 十一岁 一十 二十九 三十八 四七 五六 六五 七四 八三 震管牙三岁 十二岁 二十一 三十 三十九 四八 五七 六六 七五 八四 巽管头口乳四岁 十三岁 二十二 三十一 四十 四九 五八 六七 七六 八五 中宫管肩及尾穷骨五岁 十四岁 二十三 三十二 四一 五十 五九 六八 七七 八六 干管背面耳六岁 十五岁 二十四 三十三 四二 五一 六十 六九 七八 八七 兑管手膊七岁 十六岁 二十五 三十四 四三 五二 六一 七十 七九 八八 艮管腰项八岁 十七岁 二十六 三十五 四四 五三 六二 七一 八十 八九 离管胸肋九岁 十八岁 二十七 三十六 四五 五四 六三 七二 八一 九十 坎管脚肘肚一岁十岁起二宫顺行日逐人神。就甲子内检尻神者。神农之所制也。凡人年命巡行九宫。值医者不知此诸般避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者或至伤生丧命。为害非轻。若逢病患年命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至难。通人达人若遇卒急暴患。何暇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

  按以上诸禁忌。惟四季所忌。似合素问。其余不知何时何人所起。如所谓尻神、人神者。果不可晓者也。以俟能知者。

  卷四上

  十四经穴歌

  手太阴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手阳明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 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 迎五里。臂 肩 巨骨当。天鼎扶突禾 接。终以迎香二十穴。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 经。地仓大迎颊车峙。下关头维人迎对。水突气舍连缺盆。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位及丰隆。

  解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经穴终。

  二十一穴太阴脾。隐白大都太白随。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坳。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 。胸乡周荣大包随。

  九穴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 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 隅。腕骨阳谷可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走。 俞天宗及秉风。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天容上颧 。却入耳中循听宫。

  足太阳六十三。睛明攒竹曲差参。五处承光上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崭。大杼风门引肺俞。厥从大杼至白环。相去脊中三寸间。上 次 中复下。会阳承扶殷门亚。浮 委阳委中罅。膊内志室胞之肓。二十椎下秩边藏。合 以下合阳是。承筋承山居其次。飞扬附阳泊昆仑。仆参申脉连金门。京骨束骨又通谷。小指外侧至阴续。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 溢。大钟照海通水泉。复溜交信筑宾连。阴谷横骨大赫联。气穴四满中注立。肓俞商曲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僻。步廊神封灵墟位。神脏 中俞府既。

  九穴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 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备。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会。会宗三阳四渎配。天井上合清冷渊。消泺 会肩 偏。天 天牖同翳风。 脉颅息角孙通。耳门和 丝竹空。

  少阳足经童子 。四十三穴行迢迢。听会客主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 环跳下中渎。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悬钟丘墟足临泣。

  地五侠 窍阴毕。

  足肝经十三穴。大敦行间太冲列。中封蠡沟及中都。膝关曲泉膝内彻。阴包五里上阴廉。章门期门贯上鬲。

  督脉背中行。二十七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命门当。悬枢脊中走筋缩。至阳灵台神道长。

  身柱龈交斯已矣。

  任脉分三八。起于会阴上曲骨。中极关元到石门。气海阴交神阙立。水分下脘循建里。

  中上十四经穴歌。顺经编叶。有起止次序。滑氏所撰者。比之徐廷瑞周身经穴赋。过之远矣。

  卷四上

  十四经步穴歌

  太阴肺兮出中府。云门之下一寸许。云门气户旁二寸。人迎之下二骨数。天府腋下三寸求。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大指本节后)散脉举。少商大指内侧端。此穴若针疾减愈。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起商阳。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取三间强。岐骨陷中寻合谷。

  屈肘曲中曲池得。池下二寸三里场。肘 大骨外廉陷。五里肘上三寸量。臂 下一寸取。

  肩肩端两骨当。巨骨肩端叉骨内。天鼎缺盆之上针。扶突曲颊下一寸。禾 五分水沟旁。

  鼻孔两旁各五分。左右二穴皆迎香。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一寸不可深。

  巨鼻孔傍八分。地仓夹吻四分近。大迎曲颊前寸三。颊车耳下八分针。下关耳前动脉者。

  头维本神寸五取。人迎喉傍大脉真。水突在颈大筋下。直至气舍上人迎。气舍迎下挟天突。

  缺盆横骨陷中亲。气户俞府傍二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库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在乳头心。

  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穴夹幽门一寸五。是穴不容根据法数。其下承满至梁门。

  关门太乙从头举。节次续排滑肉门。各各一寸为君数。天枢穴在夹脐傍。外陵枢下一寸当。

  二寸大巨五水道。归来七寸以寻将。气冲曲骨傍三寸。来下气冲脉中央。髀关兔后六寸分。

  伏兔市上三寸强。阴市膝上三寸许。梁丘二寸得共场。膝膑 上寻犊鼻。膝下三寸求三里。

  里下三寸上廉地。条口上廉下一寸。下廉条下一寸系。丰隆下廉外一寸。上踝八寸分明记。

  解冲阳后寸半。冲阳陷上二寸系。陷谷内庭后二寸。内庭次指外间是。厉兑大指次指端。

  去爪如韭胃所起。

  拇指内侧隐白位。大都节后陷中起。太白核骨下陷中。公孙节后一寸至。商丘有穴属经金。

  血海分明膝膑上。内廉内际二寸地。箕门血海上六寸。筋间动脉须详谛。冲门五寸大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