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邯郸遗稿
邯郸遗稿
产后发热自汗,日久不止,名曰蓐劳,宜服逍遥散。
若蓐劳因虚发热自汗不止,或遇风邪复发,宜黄汤加麻黄根、浮小麦治之。
【黄汤】
黄白术防风熟地牡蛎茯苓麦冬甘草大枣浮小麦竹叶小产后蓐劳,有汗以增减柴胡汤治之,若半身出汗,又宜二四汤。
【增减柴胡汤】
柴胡人参白芍川芎半夏甘草陈皮生姜大枣产后盗汗如雨,服多煎剂,血虚生热自汗,不可太补,兼以调理为主,宜服逍遥散;若喜食而痛甚者,非养荣汤不能治。盖补中益气汤因有升麻、柴胡,不能敛汗,不若逍遥散,又能止汗、治血虚。如气虚、血虚兼者,必用八物汤、养荣汤并治。
产后不能轻发汗,如已有汗,不可再发汗也。若虚汗两手拭不干者,不可治也。
产后中风,医血为要,不可先治风,败血得行则止也,宜清心牛黄丸。不语者,乃风触阴户也,以小续命汤治之。若手足瘫痪者,败血入经络也,宜五积散,或二四汤加桔梗,活血入姜汁治之。若谵语,以二四加消食、活血之药,入薄荷、姜汁少许治之。产后中风,不过痰、气、血虚也,故二四汤不可缺,若眼合而痰喘者,尤宜服之。
小产后,因受气忽跌,恶露未尽,迷闷不语,人事不知者,以二四汤加红花、山楂、姜汁治之。
产后恶露未尽,而中风口噤、角弓反张者,以荆芥散加豆淋酒、童便治之,口噤者吹鼻中尤妙。
产后中风口噤,角弓反张,以小续命汤或交加散治之,加竹沥。若中风口噤,四肢顽痹不仁,角弓反张者,宜羌活酒服之,汗出则愈也。
【交加散】
生地(五两,取汁留渣)生姜(五两,取汁留渣)互相浸一宿,次日各炒干为细末,加竹沥酒调服。
又方加当归、地黄。
【羌活酒】
羌活防风黑豆(一升,炒黑令烟尽)入好酒,纳于瓶中,重汤煮半日,候冷开饮。
产后刚、柔二痉,以五积加麝香煎服。盖痉者,口噤不开,背强,面如痫状,摇头马鸣,身反折,气息如绝者是也。
产后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恍惚不定,以天麻散治之。
【天麻散】
天麻朱砂(水飞)防风羌活(各一两)僵蚕(炒,七钱半)干蝎(炒)白附子(炮)五灵脂(炒,各半两)雄雀粪(炒)牛黄(另研,各二钱半)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薄荷酒送下,日进二服。
产后恶露不净,半身肉战,半身出汗,用二四汤加桃仁、红花、山楂、姜汁治之。
产后麻木,血少也,宜生血补虚为主,以八物汤治之。
产后中风恶候歌(与男子同看):中风恶候要君知,眼合肝亡手撒脾,心绝口开肺鼻鼾,肾家将绝定尿遗。
凡初产伤寒,切不可用小柴胡,因有黄芩,容易停血,恐伤人也,宜参苏饮为佳。
【参苏饮】
人参紫苏枳壳桔梗葛根前胡甘草橘红半夏茯苓木香生姜产后中寒,以理中汤治之,如恶露未尽,去参;宜用五个散,此方不论吐泄有无,皆可服也。
产后伤寒脉象论诀:产后伤寒热病临,脉细四肢暖者生,脉大忽然肢逆冷,便是神仙医不醒。
盖热病之脉,固当洪大,但产后血气俱虚,亦所不宜,勿以阳病见阴脉论也。
产后内伤与暑病者,与常人同治,故不书汤药也。
产后恶露未尽,而兼伤风咳嗽、腹痛者,必行血理气为先,轻则以四乌汤,川芎为君,重则以二四汤;如不解,以五个散加行血之剂治之;如兼泻者,亦以五个散治之,但姜、桂少用为上。若恶露既尽,小腹不痛,而伤风头疼者,不拘咳嗽痰有无,无汗者,旋覆花汤治之;不咳嗽而重感者,芎苏散治之;虚汗出者,参苏饮;内伤而泻者,但以五个散治之,不必用行血之药也。
产后劳碌,感冒,头痛寒热者,宜服三元散。
产后重感伤风,骨节皮肤皆痛,未汗,宜服败毒散治之;若虚者,只可服五个散;若恶露净后,兼痰饮,十分虚者,宜用参苏饮治之。若产后虚甚而着风,不可专与之发散,必须逍遥散治之,其效虽迟,渐解无失也。
产后蓐劳,寒热头疼者,宜增减柴胡汤治之。
产后伤风,寒热者,以五积散治之。
产后伤风,寒热,咳嗽,喘急,痰涎壅盛者,以旋覆花汤,见汗则止,有汗勿服。
产后血虚寒热者,治之以逍遥散。
若寒热往来者,宜小柴胡汤主之。
若久坐、多语、劳力,头目四肢寒痛,寒热如疟,名曰蓐劳,以茯苓散治之。
【茯苓散】
茯苓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熟地黄肉桂用猪腰子一只(去膜),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二钟,煎汤代水煎前药。
产后冒寒,头痛发热,足冷者,以芎苏散,或五积散亦可。
产后偏正头痛,宜川芎茶调散治之;又不若败毒散之尤胜,合五积散,原治败血流经之剂耳。
【川芎茶调散】
川芎荆芥白芷甘草羌活防风薄荷细辛等份为细末,用茶煎浓调服。
一方加香附。
产后大发热者,必用炮姜治之,何也?此热非有余之邪,乃阴虚生热也,故干姜炮用之。其入肺则利气,入肝则生血,其妙在此也。
产后大失血,阴血暴亡,必大发热,名曰阴虚发热。此阴字,正谓气血之阴,若以凉药正治必毙。
正所谓症象白虎,误服白虎必死。此时偏不用四物汤何也?有形之物,不能速化几希之气,急用独参汤,或当归补血汤,无形生出有形来,阳生阴长之妙,不可不知也。
【当归补血汤】
黄(炙,一两)当归(酒洗,二钱)空腹服。
产后日晡发热转甚,非柴胡不能治,以八物汤加柴胡,或四物汤合小柴胡汤治之亦可。
产后咳嗽痰盛者,宜旋覆花汤治之;如血未尽,则先治血,后发散可也;或二四汤加消食药为善。
痰火怔忡嘈杂,宜茯苓半夏汤。
【茯苓半夏汤】
茯苓半夏黄连黄芩熟地当归川芎香附杏仁栝蒌竹沥产后食盐太早而咳嗽者,此症难治,不轻与药。
产后恶露上流肺经,咳嗽,与平人同治,以二母汤去参为妙。
【二母汤】
知母贝母茯苓桃仁人参杏仁产后嗽喘者,此乃危急之疾,若不嗽而独喘者尤甚,不宜与药;不得已,以二四汤加姜汁、红花、山楂、枳壳之类。
古曰:诸喘皆凶。若败血上熏于肺而喘者,名曰孤阳绝阴,此症难治,勉用夺命丹。
【夺命丹】
(佚)若伤食感寒而喘急者,宜用五积散治之。若伤风寒痰喘者,旋覆花汤治之。
产后劳碌,发干咳嗽者,以二四汤加活血药治之。若恶露已尽,宜知母茯苓汤,或八物汤加黄柏、知母治之,或用鸡苏散。
产后哮喘,遇产而发者,宜以宁肺汤治之。
【宁肺汤】
杏仁阿胶半夏细辛乌梅大枣甘草陈皮茯苓苏子桑皮枳壳生姜产后外感兼泻者,以五个散加行血药。
产后血泻者,以胃苓汤加山楂、神曲、半夏治之;若腹痛拒按者,加消食药;如有恶露,加活血药治之。
产后食泻者,宜养胃汤;如恶露不尽者,以五个散加桃仁、红花治之。
产后寒泻者,宜五积散;如恶露已尽,用白芍,亦不必用活血药也。若咳嗽者,姜、桂少用,即理中汤亦可。
产后伤食者,如恶露未尽,以四乌汤加消食药;若泻者,以五个散治之;若恶露去多者,宜五苓散;若恶露去多而不泻者,宜养胃汤治之。
产后冷热不调,上吐下泻,名曰霍乱,渴而饮水者,宜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以理中汤治之;霍乱吐泻,又宜藿香正气散。
产后呕吐,如恶露未尽者,以二四汤加活血药。
产后疟疾,如恶露未尽者,以五积散加桃仁、红花、山楂、神曲治之;如已尽者,以养胃汤加消食药治之,盖疟虽不泻,然须预防脾胃为要,故用此剂也;如兼泻者,用之尤妙;热多寒少,以生熟饮、养胃汤治之;久而不已者,以七宝饮治之。
【生熟饮】
肉豆蔻草果浓朴半夏甘草陈皮大枣加生姜一半生用,一半湿纸裹煨熟用,和前药煎服。
【七宝饮】
青皮陈皮甘草当归浓朴草果槟榔产后恶露未尽而痢,以胃苓汤加桃仁,虽日夜去百次,服之可验。如饱闷,加红花、当归,而滑肠者禁用,可服神曲、五个散亦可。
产后恶露尽而痢者,以胃苓汤加半夏、神曲治之。
产后不拘赤白痢者,以胃苓汤一方而可治也;虽有食积,多服几剂自愈。
产后冷热痢者,宜黄连阿胶丸。
【黄连阿胶丸】
黄连(去须,三两)阿胶(碎炒,一两)茯苓(去皮,二两)上以黄连、茯苓为细末,水熬阿胶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
产后痢疾,渴饮无度,宜用麦门冬、乌梅煎汤,或用冬瓜汁亦可。
产后赤白痢者,宜服香连术苓散,又以四君子汤加黄、粟壳治之。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产后气虚下痢,宜用当归芍药汤。
产后血痢,宜三黄熟艾汤。
【三黄熟艾汤】
黄连黄柏黄芩艾叶大枣产后痢疾脉诀:产后痢疾,脉息须知:细小者生,洪大不取;欲绝附骨,无事断之;产后须细,痢疾尤宜;浮钩洪大,必死无疑。
产后下痢,宜用参粟散。
【参粟散】
人参粟壳白术甘草肉桂当归乌梅苍术枳壳诃子产后感寒而腹痛者,以理中汤去人参以治之。
产后因受气而小腹胀痛者,以分气紫苏饮;如停食,加消食药治之。
产后败血攻心,而胃口痛甚者,宜延胡散。单胃口痛者,以养胃汤治之。
产后腰痛而下注两腹,痛如锥刺入骨者,败血未尽而停住经络也,肾虚者,以四物汤加黄柏,或五个散治之;盖此药能除败血、去风湿也;如净后作痛者,以四物汤治之则愈矣。
若产后去血过多而腰痛者,至月外者,以补中益气汤及内补汤治之。
产后半边腰痛者,多因侧卧,以致败血流于一边故也,以四乌汤,或二四汤加红花、桃仁治之。若非血而痛者,只因受气而痛,以二四汤并补中益气去参,加活血药治之,如不嗽者,加香附治之。
产后皮肉痛者,此外感也,若恶露未尽,先服行血药,后服芎苏散;若血已尽,服芎苏散,然此药乃发汗之剂,不可多服。
产后骨痛者,若恶露未尽,宜五个散治之;如故,以四乌汤、二四汤治之;如小腹痛者,加活血药;若恶露已尽,宜用增减柴胡汤治之。
产后遍身骨节疼痛,或因气滞,或因血凝,或感风寒,或初产血气未和,或蓐劳、血少,皆能作痛也,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运动,身热头痛,俨如伤寒色样。若作伤寒治之,其变症不浅,宜五积加羌活,入醋煎,效,或韭白亦可。若蓐劳而筋骨不利者,用逍遥散以治之。
产后血气刺痛,小腹宿冷癖者,宜葱白散。
【葱白散】
葱白肉桂三棱蓬术人参熟地当归白芍浓朴神曲青皮木香麦芽干姜茯苓川芎川楝子小茴香产后发呃,败血未尽而不行也,宜用行血药;如已净而呃者,多是受冻,宜顺气调胃为上,如紫苏饮之类。
产后呃逆不已,乃胃寒而气不顺也,宜丁香散治之,或单橘皮汤,或用肉桂、姜汁,以火炙热,用手承擦摩背上。
【丁香散】
丁香白蔻仁伏龙肝为细末,用吴茱萸汤调下(或桃仁汤亦可)。
产后呕逆不已,以君陈丸治之。若腹痛胀满,呕逆不定,多因是食,宜丁香消食之剂;是痰者,宜旋覆花汤;是寒者,以理中汤加木香、青皮、半夏、陈皮治之。
【君陈丸】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藿香砂仁产后腹胀满不定,此由败血散于脾胃也。若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而成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纳五谷而生呕吐也,明矣,平胃散、安胃汤主之。
【安胃汤】
半夏橘红生姜甘草神曲藿香产后吞酸水者,宜七气汤。
【七气汤】
人参肉桂半夏甘草生姜产后腹胀,必利小水为主,若遍身胀者,宜木香流气饮治之。
【木香流气饮】
木香甘草陈皮青皮草果丁香浓朴藿香木通人参槟榔白芷香附肉桂蓬术大腹皮苏叶麦冬木瓜白术半夏茯苓菖蒲生姜产后沐浴太早,或感风湿而筋脉拘急,骨节疼痛者,以五积散加木瓜、吴茱萸煎服。
产后四肢浮肿而腹大者,此乃气食也,宜紫苏饮加消食药。若身热者,当防其有血也。盖产后浮肿多端:或胎前肿至产后者,或产后着风寒而肿者,或内伤生冷而肿满者,或因败血化水而肿满肠鸣者,或因血虚气滞而浮肿者,切不可专用导药,宜辨其虚实而治之。虽见虚,又不可便用重补,须治其气,气顺理其血,血活则气血和而病得效矣。然顺气之药,当以黑龙丹、黑神丸、五积散、紫苏饮调经之剂。
【黑龙丹】
(佚)
【黑神丸】
(佚)产后两足忽肿疼者,肿是湿而疼是热,恐成香港脚而有患也,以当归定痛散治之。若红肿者,恐生毒疮,以皮之热与不热为辨也。
【当归定痛散】
人参当归葛根黄芩羌活茵陈知母茯苓猪苓泽泻苍术甘草防风升麻产后肚大筋青,小水多不利者,或食生冷,或淤血停滞而带伤者,治以胃苓汤,起剂加桃仁、红花、杏仁、苏叶、赤芍、归尾,或五个散加桃仁、红花、赤芍消食之剂,或紫苏饮加行血消食药尤妙,内加木香愈佳,总身有热者不忌也,盖木香亦能清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