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证治准绳女科
证治准绳女科
官桂(去粗皮) 乌药(各三钱) 麦皮曲(一两,炒)
上末之,酒糊为丸。每服五、六十丸,神效。
麒麟竭汤 治妇人血伤,赤白带下,小腹疼痛。
麒麟竭 黄柏(去粗皮,炙) 地榆(各一两) 禹余粮(火 ,醋淬七次)
赤芍药(炒,各一两半) 熟地黄(切,炒,四两。一作生干地黄)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一方,为细末,粥饮调下二钱。
治白崩方棕榈(烧灰) 丝瓜(俗云鱼 ,夏月人家栽作凉棚者是也。)
上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
豆花散 治妇人白崩。
上用白扁豆花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数次即效。紫花勿用。
〔温剂〕调经补真汤 冬后一月,微有地泥冰泮,其白带再来,阴户中寒,一服立止,大进饮食。
麻黄(半钱,不去节) 杏仁(三枚) 桂枝(少许) 甘草(炙,五分)
良姜(一钱) 黄 (七分) 人参 当归身 白术(各五分) 苍术(二分)
泽泻(一钱) 羌活(四分) 防风(二钱) 柴胡(四分) 独活 本(各二分) 升麻根黄芩(各五分) 干姜(二分,炮) 白葵花(七朵,去萼)
上除黄芩、麻黄外,都为粗末。先将二味,水二盏,煎麻黄一味令沸,掠去沫,入余药同煎至二盏,又再入生黄芩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空心宿食消尽,日高服之,一时许可食早膳。
〔本〕治妇人月经不调,每行数日不止,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少味,累年无子。
地黄丸熟地黄(二两) 山茱萸 白芜荑 干姜 白芍药(微炒) 代赭石(醋淬,各一两)
浓朴 白僵蚕(各半两)
上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酒下,日三服。此庞老方,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等病,令人不产育,宜急治之。此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所以专为带下医也。
〔垣〕桂附汤 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肉桂(一钱) 附子(三钱) 黄柏 知母(各五分)
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法如常食,远热服。如少食常饱,有时似腹胀,加白芍药半钱。如不思饮食,加五味子二十个。如烦恼,面上麻木如虫行,乃胃中元气极虚,加黄 一钱,人参七分,甘草二分,升麻半钱。
〔海〕香附六合汤 治赤白带下。(即四物加 香、桂也。)
〔大〕治赤白带下,年月深久不瘥。
白芍药(二两) 干姜(半两)
上各炒黄色,同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二钱,日二服。
二豆散 治耳鸣心躁,腰脚疼重,腹内虚鸣,脐下虚冷,频下白水,如疳湛浊证。
白豆蔻 肉豆蔻 丁香 白茯苓 巴戟 丁皮 苍术 黑附子(火煨) 桂心(各一两)
人参 白术 山药 桔梗 香 粉草(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紫苏叶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鹤顶丸 治带下之证有三。未嫁之女,月经初下,止而即得,或浴之以冷水,或热而扇,或当风,此室女病带下之由,有家之妇,阴阳过多,即伤胞络,风邪乘虚而入,胞经触冷,遂使秽液与血水相连而下之。产后带下,由亡血失气,伤动包络,门开而外风袭,肌体虚而冷风入,冷风与热气相连,故成液而下。冷则多白,而热则多赤,冷热相交,赤白俱下。
当归(七钱半,酒浸) 附子(半两,炮去皮) 龙骨(盐泥 ) 吴茱萸(汤泡去涎)
赤石脂(火 ,醋淬) 干姜(炮,各一两半) 牡蛎(一两三钱,盐泥 ) 艾叶(一两,以醋半盏煮干,为末)
上为细末,研匀醋糊和丸,如梧子大,以赤石脂末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用艾叶、盐汤、乌梅煎汤下。
济生白垩丸 治妇人白带,久而不止,腰膝冷痛,日渐羸困。
白垩( ) 禹余粮 鳖甲 乌贼骨(各用醋淬及炙) 当归(酒浸) 鹊巢灰 干姜紫石英(醋 淬七次) 附子(炮) 狗脊(制净) 川芎 鹿茸(醋炙,各一两) 香附(醋煮,二两。
以上并为末)
用醋煮糯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温酒下。
养气活血丹 治劳伤冲任,赤白带下。
大艾叶(炒焦,取末,五两) 干姜(炒末,二两半)
上二味,用醋二升,无灰酒二升,生姜自然汁二升,将姜、艾末调于银器,用慢火熬成膏。
附子 白芍药 白术 橘红 川芎 当归 巴戟(去心,糯米炒) 人参 五味子(各二两)
上为细末,入前膏内,并炒热熟白面二两半,和为剂,杵千下,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米饮下。
茱萸浴汤 治下焦虚冷,脐腹疼痛,带下五色,月水崩漏,淋沥不断。
吴茱萸(汤泡) 杜仲(炒去丝) 蛇床子 五味子 丁皮(各一两) 木香 丁香(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用半两,以生绢袋盛,水三大碗,煎数沸,乘热熏下部,通手淋浴,早晚二次熏洗。
〔垣〕坐药龙盐膏丁香 木香 川乌头(炮,各一钱半) 全蝎(五枚) 龙骨 当归尾 香 炒黄盐酒防己 肉桂 红豆(各二钱) 玄胡索(五钱) 浓朴(三钱) 良姜 木通(各一钱)
枯矾(半钱)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绵裹留丝在外,纳阴户内。
又方 胜阴丹。为上药力小,再取三钱,内加行性热药。
三柰子 川乌头 大椒(各五分) 柴胡 羌活(各二钱) 全蝎(三个) 大蒜(一钱)
破故纸(与蒜同焙,一钱) 甘松(三分) 升麻 枯白矾(各二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同前法用制。
又方 回阳丹全蝎 升麻 甘松(各二分) 草乌头 羌活(各三分) 大椒 三柰子 荜茇 枯矾(各五分) 川乌头 柴胡(各七分) 水蛭(三条,炒焦) 虻虫(三个,去翅足,炒) 大蒜破故纸(各二钱) 炒黄盐(一钱,必用之药,去之则不效)
上为极细末,根据前制如指尖大,用绵裹纳阴户中,觉脐下暖为效。
酒煮当归丸 治癫痫,白带,下疰香港脚,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浓绵衣盖上,犹冷不任,寒之极也。面白如枯鱼之象,肌如刀削,消瘦之速也。小便不止,与白带长流而不禁固,自不知觉。面白目青蓝如菜色,目KT KT 无所见,身重如山,行步欹侧,不能安地,腿膝枯细,大便秘结,口不能言,无力之极。食不下,心下痞,烦心懊 ,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恶寒,小便遗而不知,此上中下三阳真气俱竭,故哕呕不止,胃寒之极也。其脉沉厥紧而涩,按之空虚,若脉洪大而涩,按之无力,犹为中寒之证,况按之虚空者乎。按之不鼓,是为阴寒之极也,其空虚乃气血俱虚之极也。
当归(一两) 香(半两) 黑附子(炮去皮脐) 良姜(各七钱)
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好酒一升半,同煎煮至酒尽为度,炭火焙干,同为极细末,入:炒黄盐 丁香(各半两) 全蝎(三钱) 柴胡(二钱) 升麻根 木香(各一钱) 苦楝子甘草(炙,各半钱) 玄胡索(四钱)
上与前四味药末,同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宿食消尽,淡醋汤下。忌油腻、冷物、酒、面。
当归附子汤 治脐下冷痛,赤白带下。
柴胡(七分) 良姜 干姜 附子(各一钱) 升麻 蝎梢(各五分) 甘草(炙,六分)
炒黄盐(三分) 当归(二钱) 黄柏(少许,上件并为粗末)
上用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为丸亦得。
上炒盐例。东垣回阳丹注云:必用炒黄盐,无则不效。盖寒疝之要药也。
〔排脓〕治带下,并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遂至脐腹更增冷痛。此盖败脓血所致,卒无已期,须以此排脓。
白芷(一两) 单叶红蜀葵根(二两) 白芍药 白矾(各半两) 矾烧枯另研,余为末,同以蜡丸如桐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补药佐之。
〔大〕伏龙肝散 治妇人赤白带下久不瘥,肌瘦瘁黄。有人经年崩漏不止,诸药不效,脉濡微,与此伏龙肝散,兼白矾丸服之愈。(方见前。)
白矾丸白矾(四两) 附子(二两) 黄狗骨头(四两,烧灰,以上并为末)
上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消瘀血〕〔仲〕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吴茱萸(三两) 当归 芎 芍药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 生姜 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丹〕治赤白带 用五灵脂半生半熟为末,酒调服。
益母散 治带下赤白,恶露下不止。
益母草开花时采,捣为细末,空心温酒下二钱,日三服。
香矾散神效。(方见崩中血见黑止条。即醋炒香附灰也。)
〔丹〕赤白带皆属于血,有出于大小肠之分。
黄荆子炒焦为末,米饮调服。
〔大〕治带下 用芍药炒黑为末,每服三钱匕,调酒下。
治妇人赤白带下,不问年月深远,日渐羸瘦,起止不得。
用刺蓟根(不以多少,曝干秤,每一斤以童子小便五升,浸一伏时,取出晒干。)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暖酒调下。
玳瑁丸 治赤白带下不止。
玳瑁 续断(各一两) 安息香 麒麟竭 乳香 没药(各半两) 故锦灰(七钱半)
上为细末,以蜜及安息香熬,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室女带下〕《产宝》第十四问:未出女子有三病,何也?答曰:女子一病者,经水初下,阴中热,或当风卧,或扇风。二病者,太冲脉盛,气盛则内热,以冷水洗之。三病者,或见丹下惊怖者。若三者一有所受,后必有带下之证也。
神仙聚宝丹 治妇人血海虚寒,外乘风冷,搏结不散,积聚成块,或成坚瘕,及血气攻注,腹胁疼痛,小便急胀,或虚鸣,呕吐涎沫,头旋眼花,腿膝重痛。面色痿黄,肢体浮肿,月候欲行,先若重病,或多或少,带下赤白,崩漏不止,惊怖健忘,小便频数或白,时见虚热,盗汗羸瘦。此药不问胎前、产后、室女,并皆治之。常服安心去邪,逐败血,养新血,令有子。
木香(另研) 琥珀(另研) 当归(焙,作末) 没药(合末,各一两) 滴乳(二钱半,研)
麝香(研) 辰砂(研,各一钱)
上为末,滴冷热杵为丸,每一两作十五丸,每服一丸,温酒磨下。胎息不顺,腹内疼痛,一切产难,酒和童便磨下。产后血晕,败血奔心,口噤舌强,或恶露未尽,发渴面浮,煎乌梅汤和童便磨下。室女月候不调,温酒磨下半丸。产后血气不调,童便磨下,不拘时服。
崔氏四花穴,治赤白带如神。(取穴法见。)
〔玉〕赤白带 中极(二寸半,赤泻、白补。) 白环俞(一寸半,泻六吸,补一吸。)
〔撮〕又法 中极 白环俞(各十五壮。) 肾俞(二寸半,灸随年壮。)
〔集〕又法 气海 中极 白环俞(不效,取后穴。) 三阳交(补多泻少,灸七壮。)
三阴交〔东〕又法 荣池(三分,灸三十壮。在内踝前后两边池中脉,一名阴阳穴。) 又法阴阳(在足拇指下,屈里表头白肉际是也。) 又法 三阴交(五分,灸。) 交仪(二寸,灸。)
漏阴(在内踝下五分,微有动脉,是穴,刺入一分,灸三十壮。)
〔桑〕赤带(《心术》如下赤带不已,渐渐如蛊,亦用此法。) 气海(六分) 中极 委中(各五分。)
白带(《心术》如下白带不已,渐渐如蛊,亦用此法。) 曲骨 承阴(各七分。)
中极(在两傍柱骨下六分。)
〔心〕妇人得子,多变成白水淋漓而下,经久身面虚肿。阴谷(二寸半) 绝骨(二寸半)
如喘满 鱼际透大渊。(左右共四十九呼,治肺经水气极妙。)
〔海〕带病,太阴主之,灸章门穴麦粒大各三壮,效。
〔甲〕妇人下赤白沃后,阴中干痛,恶合阴阳,少腹 坚,小便闭,曲骨主之。
女子赤白带,腰 主之。女子赤淫,大赫主之。女子绝子,阴挺出不禁,白沥,上 主之。
女子赤白沥,心下积胀,次 主之。女子赤淫,时白,气癃,月事少,中 主之。女子下苍汁不禁,赤沥,阴中痒痛,引少腹控 不可俯仰,下 主之。女子疝,少腹肿,赤白淫时多时少,蠡沟主之。
月事不利,见赤白而有身及前阴寒,行间主之。女子疝及少腹肿,溏泄,癃,遗溺,阴痛,面尘黑,目下 痛,太冲主之。女子侠脐疝,中封主之。女子疝瘕,按之如以汤沃两股中,小腹肿,阴挺出痛,经水来下,阴中肿或痒,漉清汁若葵羹,血闭,曲泉主之。妇人下赤白,里急螈 ,五枢主之。
〔《素》〕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大奇论》王注云:小急为寒甚,不鼓则血不流,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内凝而为瘕也。)
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王注云:太阳受寒,血聚为瘕。太阴受寒,血聚为疝。)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平人气象论》)
〔脉〕师曰: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痛则生疮,弦则阴疼掣痛。妇人带下脉浮,恶寒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