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沈良方


  卷第七

  服松脂法

  (乌髭)

  脂以真定者为良,细布袋盛,清水百沸汤煮,浮水面者,以新竹罩篱掠取,投新水中;久煮不出者,皆弃不用。入生白茯苓末,不制,但削去皮,捣罗细末尔,拌匀,每日早取三钱匕,着口中,用少熟水搅嗽,仍以指如常法,熟揩齿毕,更以熟水咽之,仍以嗽吐如常法,能

  卷第八

  治水气肿满法

  (《张微之屡验》)

  生商陆(切作豆大) 赤小豆(等分) 鲫鱼(三尾去肠存鳞)

  上二物,实鱼腹内,取线缚,水三升,缓煮,赤豆烂,取去鱼,只取二物,空腹食之,以鱼汁送下,不汗则利,即瘥。甚者,过二日再为之,不过三剂,微之家乳姥,病水饮,一剂愈。

  卷第八

  《博济》治水气,逐气散。

  白商陆根(去粗皮薄切阴干或晒干)

  上为末,黄颡鱼三尾,大蒜三瓣,绿豆一合,水一升,同煮以豆烂为度,先食豆,饮汁送下,又以汁下药末二钱,水化为气内消。省郎王申病水气,四体悉满,不能坐卧,夜倚壁而立,服一剂顿愈。

  卷第八

  治小肠气,二姜散。

  高良姜 干姜(等分炮八分留二分)

  上一大钱,用续随子,去皮细研,纸裹出油。取白霜,入一字,将热酒一盏,入猪胆汁十

  卷第八

  川楝散

  治小肠气,下元闭塞不通。

  川楝子(一两和皮四片) 巴豆(一两并壳捶令碎)

  上同和匀,入铫内,炒令紫色,取出,去巴豆,只取川楝子,净刷为末,每服一钱,先炒茴香,秤一钱令香,用酒一盏冲,更煎三五沸,去滓,调川楝子末,连进二服,得下泄即瘥,此方,同治远年内外 疮方,于建安军人吴美得之。

  卷第八

  治小肠气仓卒散方

  山栀子(四十九枚烧半过) 附子(一枚炮)

  上每服二钱,酒一小盏,煎至七分,入盐一捻,温服,脾肾气挛急,极痛不可屈伸,腹中冷,重如石,痛不可忍,白汗如泻。手足冰冷,久不瘥,卧欲死者,服此药一剂,忽如失去,甚者两服瘥,予自得效。亦屡以治人,皆验。

  卷第八

  治小肠气,断弓弦散。

  五灵脂 蒲黄(等分)

  上二钱,先用酽醋一合,熬药成膏,以水一小盏,煎至七分,热呷,此又名失笑散,疗妇人血气尤验。曾有妇人,病心腹痛欲死,十余日百药不验,服此顿愈。

  卷第八

  治痢,芍药散。

  茱萸(炒半两) 黄连(炒)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三味,水煎服。

  卷第八

  治痢,四神散。

  干姜 黄连 当归 黄柏(皆炒等分)

  上为末,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二大钱,水泻等分,赤痢加黄 ,白痢加姜,后重肠痛加黄连,腹中痛加当归,并空心食前服。予家常作此药,夏月最获用。大凡泄痢宜食酸苦,忌甘咸,盖酸收苦坚,甘缓咸濡不可不知也。

  卷第八

  陈应之疗痢血方。

  丞相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无能疗者,应之取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蜡茶加醋,汤沃服之,一啜而瘥。又丞相庄肃梁公,亦痢血,应之曰:此授水谷当用三物散,亦数服而愈。

  三

  卷第八

  樗根散

  水泻,里急后重,数走圊。

  樗根皮(一两) 枳壳(半两) 甘草(一分炙)

  上粥饮下二钱,食前一服止。

  卷第八

  《药歌》(并引)眉山苏子瞻撰

  嵇中散作《幽愤诗》,知不死矣。而卒章乃曰,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神养寿者,悼此志之不遂也。司马景王既杀中散,而悔,使悔于未杀之前,中散得免于死者。

  吾知其扫迹屏影于人间,如脱兔之投林也。采薇散发,岂所难哉?《孙真人着大风恶疾论》,神仙传有数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何者?割弃尘累,怀颖阳之风,所以因祸而取福也。吾始得罪迁岭表,不自意逾年无后命,知不死矣。然旧苦痔疾,至是大作。呻呼几百日,地无医药,有亦不效。道士教吾去滋味,绝荤血,以清净胜之。痔有虫,馆于吾后,滋味荤血,既以自养,亦以养虫,自今日以往,旦暮食淡面四两,犹复念食,则以胡麻茯苓抄足之。饮食之外,不啖一面物,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尚恐习性易流,故取中散真人之言,对症为药。使人诵之曰,东坡居士,汝忘逾年之忧,百日之苦乎!使汝不幸有中散之祸,伯牛之疾,虽愿采薇散发,岂可得哉?今食麦麻茯苓多矣!居士则以歌答之云。百事治兮,味无味之味;五味备兮,茯苓麻麦;有时而匮兮,有即食无即已者。与我无既兮,呜呼,馆客终不以是为愧兮。

  卷第八

  治肠痔下血如注水不瘥者。

  上件,唯用市河中水,每遇更衣罢,便冷沃之。久沃为佳,久患者皆瘥。予始得于信州侯使君曰,沃之两次即瘥,予用之亦再沃而瘥,并与数人用皆然。神奇可惊,不类他药,无河水

  卷第八

  治小便不通。

  琥珀研成粉,每服二钱,煎萱草根浓汁调下,空心服。予友人,曾小肠秘甚成淋,每旋,只一二滴,痛楚至甚,用恶药逐之皆不通。王郇公与此药,一服遂通。人有病痔肠肿,因不能尿,候如淋疾,他药不能通,惟此法可治。

  卷第八

  治小便数方(并治渴)

  上取纯糯米 一手大,临卧炙令软熟,啖之,以温酒送下,不饮酒入,温汤下,多啖弥佳,行坐良久,待心间空,便睡,一夜十余行者,当夜便止。予尝以为戏术,与人赌物,用之如有神圣,或言假火气温水送,不然也。大都糯稻主缩水,凡人夜饮酒者,是夜辄不尿,此糯米之力也。

  又记一事,予故人刘正夫,罢官闽州次建溪,常叩一大家求舍。闭门不纳,既而使人谢云:属其父有病甚,不能延客。刘问其状,曰病渴殆死矣。刘许为其营药,俄而其子弟群至,求治其父。刘即烧药与之,明目来谢云,饮药一杯,是夜啜水减七八分,此刘君目击者。其方用糯稻秆,斩去穗及根,取其中心,净器中烧作灰,每用一合许,汤一碗,沃浸良久,澄去滓。尝其味如薄灰汁,乘渴顿饮之,此亦糯稻缩水之一验也,故因附此。

  卷第八

  治梦中遗泄,茯苓散。

  坚白茯苓为末,每服五钱,温水调下,空心食前临卧服,一日四五服。方书言梦泄,皆云肾虚,但补肾涩精,然亦未尝有验。予论之,此疾有三证:一者至虚,肾不能摄精,心不能摄念。或梦而泄,或不梦而泄。此候皆重,须大服补药。然人病此者甚少,其余皆只是心虚,或心热。因心有所感,故梦而泄,此候瘥轻,人之患者多是此候,但服茯苓散自瘥,予累以拯人,皆良验。又有少年气盛,或鳏夫道人,强制情欲,因念而泄,此为无病。《医及摄生家》言,梦寐甚于房劳,此殆不然。予尝验之,人之病,天行未复,而犯房劳者多死,至于梦寐,则未尝致困,此决然可知,但梦寐自有轻重耳。

  卷第八

  疗寸白虫。

  锡沙(作银泥者即以黄丹代油和梧桐子大) 芜荑 槟榔(二物等分为散)

  上煎石榴根浓汁半升,下散三钱,丸五枚,中夜服,旦日下。予少时病白虫,始则逾粳米,数岁之后,遂长寸余。古说虫长盈尺,人即死,以药攻之,下虫数合,或如带长丈余,蟠蜒如猪脏,熠熠而动,其末寸断,辄为一虫。虫去,病少,以后数月复如初,如是者数四。

  后

  卷第九

  治痈疮疡久不合

  仆尝读《本草》,露蜂房、蛇蜕反,乱发,各烧灰,每味取一钱匕,酒调服,治疮久不合神验,仆屡试之。烧灰略存性, 治痈疽, 忍冬嫩苗一握,叶尖圆茎生,茎叶皆有毛,生田野篱落,处处有之,两叶对生。春夏新叶梢尖,而色嫩绿柔薄,秋冬即坚浓,色深而圆,得霜则叶卷而色紫,经冬不凋。四月开花,极芬,香闻数步,初开色白,数日则变黄。每黄白相间,故一名金银花。花开曳蕊数茎如丝,故一名老翁须,一名金钗股。冬间叶圆浓,似薜荔枝,一名大薜荔,可移根庭槛间,以备急。花气可爱,似茉莉、瑞香、甘草。(生用半两)

  上忍冬烂研,同甘草,入酒一斤半,沙瓶中,塞口煮两食顷,温服。予在江西,有医僧鉴清,善治发背疽,得其方,用老翁须,予颇神秘之。后十年过金陵,闻医王琪亦善治疡,其方用水杨藤,求得观之,乃老翁须也。又数年,友人王子渊曰,言得神方,尝活数人,方用大薜荔。又过历阳,杜医者治疡,常以二万钱活一人,用千金藤。过宣州宁国尉王子驳,传一方,用金银花。海州士人刘纯臣,传一方,用金钗股,此数君皆自神其术。求其草视之,盖一物也。予以《本草》考之,乃忍冬也。古人但为补药,未尝治疽。其用甘草煮饮之法,制方皆同。若仓卒求不获,只用干叶为散,每服三方寸匕,甘草方寸匕,酒煮服之亦可,然不及生者。

  卷第九

  小还丹

  治背疽痈疖,一切脓肿。

  腻粉 水银 硫黄(各一分同研) 大巴豆肉(十四个)

  上将巴豆单覆排铫底,以三物按上巴豆令平,以瓮器盏盖之,四面湿纸,勿令气泄,炭火四面缓缓烧,时于冷水中蘸铫底。少时又烧频蘸为善,其盏上底内,滴水一点如大豆,干则再滴,以三滴干为度。候冷,研陈米饮,丸作二十三丸,每服一丸,熟水吞下,疏下恶物,以白粥补之。予族父藏此方,未易与人,吴中人往往知此药,莫能得真方。一丸活一人,曾无死者,才取下,即时不痛,其疮亦干。

  卷第九

  治发疽,柞叶汤。

  柞木叶(干四两) 干荷叶(四两) 萱草根(干二两) 甘草节(一两) 地榆(一两)

  上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碗,煎去半分,二服,早晚各服二服,滓并煎作一服,有脓血者自安,脓血在内者,自大肠下,未成者自消,忌一切毒物,有疮者贴后药。

  通明牛皮胶(一两水半升熬令化) 黄丹(一两入胶中煮三五沸)

  上放温冷,以鸡羽敷疮口,有疮即敛,未成疮者,涂肿处即内消。元丰中,丞相荆公疽发背,医攻之,皆不效,渐觉昏懵,都不省人事,势已危甚。上元知县朝奉郎梁彦意有此药,自言其效如神,秘其方。但得药,荆公服之,痢下恶物一升许,遂瘥。乃以方献丞相,予从丞相得之。此药,常人服之,并不疏转,但逐脓血耳。

  卷第九

  治肿毒痈疽。

  疗肿毒痈疽,未溃令消,已溃令速愈。草乌头屑,水调,鸡羽埽肿上,有疮者先以膏药贴定,无令药着疮,人有病疮甚者,涂之。坐中便见皮皱,稍稍而消。初涂病患觉冷如水,疮乃不痛。

  卷第九

  登州孙医白膏,尤善消肿。

  柳白皮(半两揩洗阴干) 白腊(四钱) 黄丹(二钱) 胡粉(二两) 油(生四两熟三两八钱)

  上先熟油,入皮根,候变色,去滓,入药搅良久,下此药,尤善消肿,及坠击所伤。登州孙医,每以三百钱售一靥。

  卷第九

  云母膏(出《博济方》)

  云母(光明者薄揭先煮) 硝石(研) 甘草(各四两) 槐枝 柏叶(近道者不堪) 柳枝桑白皮(各二两) 陈橘皮(一两) 桔梗 防风 桂心 苍术 菖蒲 黄芩 高良姜 柴胡浓朴 人参 芍药 胡椒子 龙胆草 白芷 白芨 白蔹 黄 芎 茯苓 夜合花附子(炮各半两以上 咀次煎) 盐花 松脂 当归 木香 麒麟竭 没药 麝香 乳香(以上各半上先炼油令香,下云母良久,投附子以上,候药焦黄,住火令冷,以绵滤去滓。始下末,皆须缓火,常以柳木篦搅勿停手,滤毕再入铛中,进火。下盐花至黄丹,急搅,须臾色变。

  稍益火煎之,膏色凝黑,少取滴水上,凝结不粘手,即下火。先炙一瓷器令热,倾药在内,候如人体温,以绢袋子盛水银,手弹在膏上如针头大,以蜡纸封合,勿令风干,可三二十年不损。发背先以败蒲二斤,水三升,煮三五沸,如人体温,将洗疮帛拭干,贴药。又以药一两,分三服,用温酒下,未成脓者即瘥,更不作疮,瘰 骨疽毒穿至骨者,用药一两,分三服,温酒下,甚者即下恶物,兼外贴。肠痈以药半两,分五服,甘草汤下。未成脓者当时消,已有脓者随药下脓,脓出后,每日酒下五丸梧桐子大,脓止即住服。风眼贴两太阳,肾痈并伤折,痛不可忍者,酒下半两,老少更以意加减,五日一服取尽,外贴包裹,当时止痛,箭头在肉者外贴,每日食少烂绿豆,箭头自出。虎豹所伤,先以甘草汤洗,后贴,每日一换,不过三贴。蛇狗伤,生油下十丸梧桐子大,仍外贴,难产三日不生者,温酒下一分便下,血晕欲死,以姜汁和小便半升,温酒下十丸梧桐子大,死者复生,胎死在腹,以榆白汤下半两便生,小肠气,茴香汤下一分,每日一服。血气,当归酒下一分,每日一服。中毒,温酒洗汗袜汁,每日一服,吐泻出恶物为度。一切痈疽疮疖虫虺所伤,并外贴,忌羊肉。

  卷第九

  小朱散

  治瘾疹久不瘥,每发,先心腹痛,痰哕麻痹,筋脉不仁。

  成块赤土(有砂石者不可用) 当归(各等分)

  上冷酒调下二钱,日三服,兼用涂药。

  护火草(大叶者又名景天) 生姜(和皮不洗等分研) 盐(量多少)

  上涂摩痒处,如遍身瘾疹,涂发甚处,余处自消。

  卷第九

  治发疮疹不透,畜伏危困者。

  以人牙齿三五枚,炙令黄,为末,乳香汤调下,目见人屡用之,皆一服瘥,予目两见人用有验,皆得方如上法。又一方,烧过温酒下亦可,服讫片时,疮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