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
卷第九
治瘰,柴胡汤
柴胡 荆芥穗 秦艽 知母 当归 官桂 藿香 甘松 败龟(醋炙) 川乌头(炮) 地骨皮 白胶香 芍药(以上各半两) 京芎(一两) 苎根(湿秤二两切碎)
上件药,并净洗晒干,捣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姜三片,大枣一个,同煎七分,去滓服,早午食后夜睡各一服,三服滓并煎作一服吃,忌一切鱼面等毒,仍忌房事,不善忌口及诸事者,服此药无验。
卷第九
又用贴疮药
石行根不以多少,为细末,蜜调如膏,用贴疮口,三两日一看后易之。此二方,得于华亭陶中夫宰君。中夫先得柴胡一方,用之如神。偶于里巷医处,得贴药二方,皆相须。冥若神契,中夫在华亭。半年之间,治二十余人皆愈,此予寓秀州目见者。
卷第九
治瘰。
上鲫鱼长三寸者,去肠,以和皮巴豆填满腹,麻皮缠以一束秆草,烧烟尽,研,粳米粥丸绿豆大,粟饮下一丸,未利,加一丸,以利为度。每日以此为准,常令小利,尽剂乃安,甚者破者效尤速,忌猪肉动风物。
卷第九
疗风毒瘰。
皂角(三十枚涂酥炙去皮方煮去滓) 何首乌(四两蒸) 干薄荷(四两) 精羊肉(半斤) 元参(四两)
上以皂角水煮肉令烂,细研,和药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薄荷汤亦得,伯父吏部病瘰 ,百疗不瘥。得此乃愈,梁氏老妪。颔下有疮,如垂囊,服此药,囊日消。至于都平,闽僧嘉履病瘰 ,服之半月皆愈,此皆予目击。
卷第九
治恶疮,地骨皮散。
地骨皮一物,先刮取浮皮,别收之。次取浮皮下腻白粉,为细散,其白粉下坚赤皮,细锉,与浮皮处为粗未,粗末细散各贮之。每用粗皮一合许,煎浓汁,乘热洗疮,直候药汤冷,以软帛KT 干,乃用细散敷之。每日洗贴一次,以瘥为期。梓州路转运判官张君,曾当胸下锐骨端,隐隐微痛,后月余渐有小瘰子,如豆粒,久之愈大如粟,遂溃脓成疮,至痛楚不可卧。
次华未瘥日,畅适矣,居饮已渐不瘥日久不可生锉
卷第九
治癞方。
苦胡麻(半升别捣) 天麻(二两) 乳香(三分)
上荆芥腊茶下三钱,忌盐酒房事动风物,一百二十日,服半月后,两腰眼灸十四壮,此丞相《长安公家方》。已手医人无数,又尝与方扬州天长东氏,卖此药遂着于淮南。若头面四体风疮肿痒多汁者,六七八服即瘥,予亲试之。
卷第九
治年久,里外疮不瘥者。
槟榔(半两) 干猪粪(烧存性半两) 龙骨(一分) 水银粉(少许)
上三味,为细末,入水银粉研匀,先以盐汤洗疮,熟绢KT 干,以生油调药如膏,贴疮,三日一易,三五易定瘥。忌无鳞鱼, 热面。凡胫内外疮,世谓之里。外 疮最难愈,此方并前小肠气方。本建安军人吴美,犯伪印坐死,司理众军王炳之,怜其晓事,常加存恤,其人临刑,泣念曰:生平有二方,治疾如神,常卖以自给,可惜死而不传,遂献炳之。屡用有验,予就炳之求,值其远官,数年方得之。
卷第九
治下疰脚疮,火府丹。
甘遂(肥实连珠者一两薄切疏布囊盛) 芎 (一分锉如豆大)
上以纸笼大者香炉,令至密不漏烟,顶留一窍,悬甘遂囊于窍间。其下烧芎 一块,令烟入,遂欲过。再更燃一块,芎 尽,取甘遂为末。三十岁以上气盛者,满三钱,虚者平二钱半。羯羊肾一对,批开,匀分药末在内,净麻皮缠定,炭火炙熟,勿令焦。临卧烂嚼,温酒下,随人酒量,能饮一斗者,可饮五升也,以高物支起双脚,一服即瘥。
卷第九
疗久疮。
上用猪筒骨中髓,以腻粉和为剂,复内骨中,泥裹火煨。香熟出,先以温盐水浴疮,乃敷之。临安《陈令传极效》。
卷第九
治疮疥甚者。
川乌(一两每个四破之) 大豆(一两半)
上同入砂瓶内煮极烂,每服一片,豆少许,空腹酒下。予兄之子病疮遍体,拘挛,立不可
卷第九
治阴疮,痒痛出水,久不瘥
(出《灵苑》)
腊茶 五倍子(等分) 腻粉(少许)
上先以浆水葱椒煎汤洗,后敷之,未瘥,再为之。
卷第九
又方
铜钱(一百枚) 乌梅(七个) 盐(二钱)
上水一碗半,煎一碗,热洗,二方相须用之,无不即验。
卷第九
治癣方
久患用之即瘥。
决明子(不以多少)
上为末,加少水银粉,同为散。先以物擦破癣上,以散敷之。
卷第九
系瘤法
上取稻上花蜘蛛十余个,置桃李枝上,候垂丝下,取东边者捻为线,系定瘤子,七日候换,瘤子自落,沈兴宗待制家老姥,病瘤如掌拳,用此法系之,至三换,瘤子遂干,一夜忽失所在,天明前枕边得之,如一干栗。
卷第九
治甲疽
弩肉裹甲,脓血疼痛不瘥,(出《灵苑》)
胆矾(烧)
上先剔去肉中甲,敷药疮上,纵有弩肉,一敷即干落。
卷第九
续骨丸(出《灵苑》)
腊月猪脂(五两) 蜡(半斤以上洗煎) 铅丹(罗) 自然铜 密陀僧(各四两研细)
白矾(十二两) 麒麟竭 没药 乳香 朱砂(各一两细研)
上新鼎中先熔脂,次下蜡,出鼎于冷处,下密陀僧铅丹自然铜,暖火再煎,滴入水中不散。出鼎于冷处,下诸药,用柳篦搅匀,泻入瓷瓶内。不停住手搅至凝,圆如弹丸,且用笋皮之类衬之,极冷,收贮。凡伤折用一丸,入少油火上化开,涂伤痛处,以油单获之。其甚者,以灯心裹木夹之,更取一丸,分作小圆,热葱酒下,痛即止。如药力尽,再觉痛,更一服,痛止即已。骨折者两上便安,牙疼甚者贴之即止,此方小说所载。有人遇异人得之,予家每合
卷第九
治伤折内外损,神授散。
川当归(半两洗净别杵) 铅粉(半两洛粉最上) 硼砂(二钱)
上同研匀细,每服二钱,浓煎苏枋汁调下。若损在腰以上,即先吃淡面半碗,然后服药。
若在腰以下,即先服药,后方吃面。仍不住呷苏枋汁,更以糯米为粥,入药末三钱拌和,摊在纸上或绢上,封裹损处。如骨碎,则更须用竹木夹定,外以纸或衣物包之。有长安石使君,一日谒尹,至 中,忽有人呼其姓名,石顾之稠人中不及识。明日过市,复闻其呼,顾其人近在马后,问何以见呼。其人曰:“我无求于人,以尔有难,特来救耳,昨日何以不应。
石辞谢之,欲下马与语,其人止之曰:“市中非下马之所,”褫衣领中出一书,授之曰:难即用之。”稠人中遂引去,石归视之,乃此方也。石到京师,趋朝,立马右掖门外,马所踢,折足堕地,又为马踏,手臂折,舁至家,屡气绝,急合此药服,且裹,半夜痛后手足皆完复。石有子为朝官知名,关中人往往闻此事,熙宁中,府界教保甲时。四刘君提举,每有堕马或击刺所伤,皆与药,用之即瘥,好事者欲其方,赂主方者窃得两物,而无当归,汤使悉同后,予见两浙提点刑狱使者云,亲得其方于石君,恐保甲隐其一味耳。
卷第九
治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出《灵苑》)
上腊月取鲩鱼胆,悬北檐下令干,有鲠即取一皂角子许,以酒一合,煎化温啜。若得逆便吐,骨即随出;若未吐,更饮,以吐为度。虽鲠在腹中,日久疼痛,黄瘦甚者,服之皆出。
若卒求鲩鱼不得,蠡鱼鳜鱼鲫鱼皆可,然不及鲩鱼胆。腊月收者最佳,有逻卒食鸡,鲠在腹中,常楚痛,但食粥,每食即如锥刺,如是半年。支离几死,杖而后能起,与此一服,大吐,觉有一物自口出,视之乃鸡骨,首锐如刺,其尾为饮食所磨,莹滑如珠。
卷第九
治诸鲠
以木炭皮为细末,研令极细,如无炭皮,坚炭亦可,粥饮调下二钱,日四五服,以鲠下为度,此法人家皆有。予在汉东,乃目睹其神。有刘晦士人,邻家一儿误吞一钱,以此饮之,下近岁累有人言,得此方之效,不复悉载。
卷第十
泽兰散治妇人产乳百疾
治妇人产乳百疾,安胎调气,产后血晕,衄血血积,虚劳无子,有子即堕,难产,子死腹中,胎衣不下,妇人血注,遍身生疮,经候不调,赤白带下,乳生恶核,咳嗽寒热,气攻四肢,处女任脉不调等,常服益血,美饮食,使人安健有子。
泽兰散 泽兰(嫩叶九分) 石膏(八分研) 当归 赤芍药 川芎(微炒) 甘草(炙)
白芜荑(各七分) 生干地黄(六分) 肉桂(五分) 浓朴(姜炙) 桔梗 吴茱萸(炒)
卷柏并根 防风 白茯苓 柏子仁 细辛(各四分) 人参 白术(米泔浸一宿切麸炒黄色) 白芷(炒) 本 椒红 干姜(炒) 乌头(炮) 黄 五味子(各三分) 白薇丹参 阿胶(炒干各二分)上为细末,空心,热酒调下二钱。予家妇人女子,羸弱多疾者,服此药悉瘥,往往有子。
卷第十
朱贲琥珀散治妇人血风劳
琥珀 没药 木香 当归 芍药 白芷 羌活 干地黄 延胡索 川芎(各半两) 土根上件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益酒三分,复煎少时,并滓热服,重疾,数服则知效。
卷第十
麦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鳖甲(醋炙) 大黄(湿纸裹煨熟) 常山 柴胡 赤茯苓 当归(酒浸一宿) 干生漆白术上为末,每服二钱,小麦五十粒,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卧时温服。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此《黄州吴判官方》。疗骨热,黄瘦口臭;肌热溢汗极效,麦煎散甚多,此方吴君宝之如希世之珍。其效可知。
卷第十
治妇人妊娠伤寒,白术散。
白术 黄芩(等分新瓦上同炒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三片,大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温服。但觉头痛发热,便可二三服即瘥,唯四肢厥冷阴证者,未可服。此方本常州一土人卖此药。医皆论斤售去,行医用之如神,无人得其方。予自得此,治疾无有不效者,仍安胎益母子。
卷第十
肉桂散(出《灵苑
治产后众疾,血气崩运,肿满发狂,泻痢寒热等,唯吐而泻者难瘥。
黑豆(二两炒熟去皮) 肉桂 当归(酒浸) 芍药 干姜(炮) 干地黄 甘草 蒲黄(纸包炒上温酒调下二钱,日三服,疾甚者三服,无疾二服,七日止。
卷第十
大黄散
(出《灵苑》)
治产后血晕,及伤折内损,妇人血症血瘕。
羊胫炭(烧赤酒淬十过五两) 大黄(小便浸七日,日一易,以湿纸裹煨切焙) 巴豆肉(浆水煮黄色焙各三两半) 古铜钱(用半两钱烧赤米,醋淬为粉,新水飞过去粗取细者二两)
上和研一日,每服半钱,当归一分,小便煎浓,稍温调下,产后血晕百病,且当逐血者,至甚乃服。口噤者挖开灌下,候识人。更一服。累经生产,有血积症癖块,及败血风劳寒热诸疾,当下如烂猪肝片,永无他疾。坠击内损,当归酒下一字。医潘步坠下折胁,当折处陷入肌中,痛不可忍,服此药如神。以手自内拓之,筋骨遂平。
卷第十
黑神丸
治小儿急惊慢惊风。
腻粉(一钱半) 黑土 白面 芦荟(炙一钱) 麝香 龙脑 牛黄 青黛 使君子(去壳面裹上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半丸,薄荷汤研下,要利,即服一丸。楚州《小儿医王鉴》。
卖此药致浓产,鉴神之,未尝传人。予得之,乃常人家睡惊丸。小不同耳,治惊风极效,前后用之,垂死儿一服即瘥。
卷第十
治褓中小儿脐风,撮口法。
上视小儿上下断,及当口中心处,若有白色如红豆大,此病发之候也,急以指爪正当中掏之。自外达内令断,微血出亦不妨。又与白处两尽头,亦依此掏令内外断,只掏令气脉断,不必破肉。指爪勿令大 ,恐伤儿甚。予为河北察访使日,到赵郡,有老人来献此法。云笃老惜此法将不传,愿以济人,询之赵人云,此翁平生手救千余儿矣,此翁治儿应手皆效。
卷第十
青金丹治小儿诸风诸疳诸痢。(出《博济方》)
青黛(三分研)雄黄(研) 胡黄连(各二分) 朱砂(研) 腻粉 熊胆(温水化) 白附子 芦荟(研各一分) 麝香(半分研) 蟾酥 水银(各皂子大) 铅霜 龙脑(各一字)
上同入乳钵内,再研令匀,用 猪胆一枚,取汁,熬过,浸蒸饼少许为丸,黄米大,曝干,一岁可服二丸,量儿大小增之。惊风诸痫,先以一丸温水化,滴鼻中令嚏,戴目者当自下,螈 亦定,更用薄荷汤下,诸疳粥饮下,变蒸寒热薄荷汤化下。诸泻痢米饮下,疳蛔咬心苦楝子煎汤下。鼻下赤烂,口齿疳虫口疮等,乳汁研涂,病疳眼,雀目,白羊子肝子一枚,竹批开,内药肝中。以麻缕缠,米泔煮令熟,空腹服,乳母当忌毒鱼大蒜,鸡鸭猪肉,此丸疗小儿诸疳至良。予目见小儿病疳瘠尽,但粗有气,服此或下虫数合,无不即瘥。而肥壮无疾,几能再生小儿也。
卷第十
桔梗散治小儿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等。
桔梗 细辛 人参 白术 栝蒌根 甘草 白茯苓 川芎(各等分)
上为末,服二钱,水一盏,姜一片,薄荷二叶同煎。二岁以下儿,作四五服,五岁以上分二服。予家尝作此药,凡小儿发热,不问伤寒风热,先与此散数服,往往辄愈,兼服小黑膏尤